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心脏康复中国是一个熟悉而陌生的概念。虽然中国的心脏康复已经开展近20年,但对很多心血管医生而言,心脏康复是遥远的、神秘的、高高在上的。实际上,国际心脏康复体系发展已有百年历史,并且经历了由被否定、质疑到普遍接受的过程。今日,心脏康复已然成为一个非常具体细化的系统科学.一项蓬勃发展的学科。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康复 二级预防 共识
  • 简介:心脏康复,是指通过多方面、多学科合作,采取综合干预手段,包括药物、运动、营养、心理和社会支持,改变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帮助患者培养并保持健康的行为,控制心血管疾病的各种危险因素,使患者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恢复到最佳状态,延缓或逆转动脉粥样硬化进展,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病死率,

  • 标签: 心血管疾病 康复 二级预防
  • 简介:目前。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高患病率.高致残率和高病死率的重要疾病。虽然心脏急性事件的治疗方法飞速发展。但心脏康复是治疗稳定期心血管疾病以及预防其再发的重要方法,在西方国家已经开展了多年,并且其疗效已经得到了公认。心脏康复是一个缓慢的、系统的、长期的康复过程,仅在大、中型医院康复科进行康复治疗显然是远远不够的.而且长期住院康复的方法在我国现行的医疗体制下并不可行。因此,大力建设和发展社区心脏康复体系,以满足多层次心血管疾病人群的需要,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心血管疾病 康复 老年 城市社区
  • 简介:目前我国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病死率占各类疾病的首位。被称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心血管的发病率呈直线上升趋势。据世界心脏联盟(WorldHeartFederation,WHF)统计,全球范围内每死亡3人中,就有1人死于心血管疾病。21世纪,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成为老年型国家。目前,我国是老年人口总数最多的国家,

  • 标签: 心血管疾病 康复 老年
  • 简介:目的调查脑血管意外患者的健康状况,探讨和分析患者康复期间的健康需求。方法选择200例于2010年6月至2013年5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脑血管意外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通过追踪调查和问卷咨询的调查方式,掌握和了解患者的致病因素、临床表现、康复期健康需求以及健康教育方式的需求情况。结果康复期脑血管意外患者渴望对致病原因、良好的生活方式、正确用药、科学护理、病情突发时的急救原则以及必要的医疗救助等方面进行比较全面的掌握和了解,以期能够有效缩短康复进程,有效改善和优化自身的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结论对脑血管意外患者进行相关的健康教育,使患者掌握相关的救治和护理方式,能够使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 标签: 脑血管意外患者 康复期健康需求 调查分析
  • 简介:脑卒中后期的康复患者中约有42%由于疾病原因诸如意识不清、吞咽困难、饮水呛咳等需持续或长期借助胃管进行鼻饲饮食治疗[1]。脑卒中中后期的康复患者需每日外出行高压氧或康复治疗,由于搬运时胃管牵拉或患者意识障碍及康复时未适当固定肢体等原因,导致未经医护人员同意,患者自行将胃管拔除,即非计划胃管拔除。

  • 标签: 脑卒中 康复患者 非计划胃管拔除 护理
  • 简介:中国脑血管病杂志》为研究脑血管病的专业学术期刊,报道脑血管病临床诊断、治疗及基础研究的相关信息。本刊遵循普及与提高、民主与争鸣相结合的办刊方针,力求促进脑血管病研究的发展。

  • 标签: 脑血管病 杂志 中国 稿约 学术期刊 临床诊断
  • 简介:英国一女婴最近上演了一出起死回生的生命喜剧,令人忍不住赞叹生命的强大。英国北安普敦郡13个月大的女婴薇露·佩哲在12天内,心脏病发作三次、中风一次,期间三次心跳停止无生命迹象,后又奇迹般生还。四周之后,她完全恢复,与同一年龄的正常孩童无异。

  • 标签: 心脏停跳 女婴 英国 康复 治疗 心脏病发作
  • 简介:脑卒中是危害中老年身体健康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发病率高达109.7/10万~217/10万,是当今社会第三大死因,同时也是第一大致残原因。一直以来,患侧上肢功能的恢复是脑卒中康复的棘手问题之一。大约30%~36%的脑卒中患者在6个月后仍遗留上肢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早期康复可以降低脑卒中患者的致残率,

  • 标签: 脑卒中 益智算盘 早期康复护理 日常生活能力
  • 简介:目的评价美托洛尔治疗中国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1989年至2012年7月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资料库(CCRCT)、Pubmed、Embase、万方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VIP),收集美托洛尔治疗老年心力衰竭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按纳入和排除标准由2名评价者独立选择试验、提取资料,交叉核对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估,使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项研究,760例患者。结果显示,常规治疗基础上联用美托洛尔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显著优于常规治疗对照组(RR=1.23,95%CI:1.15~1.32,P〈0.001);联用美托洛尔可降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WMD=-5.94,95%CI:-6.83~-5.03,P〈0.001);增加左室射血分数(LVEF)(WMD=5.81,95%CI:4.86~6.76,P〈0.001);但同时造成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加(RR=10.17,95%CI:3.92~26.37,P〈0.001),主要包括胸闷、乏力、头晕、双下肢水肿、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等。结论现有证据显示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可改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及心功能指标,但会使不良反应增加,应采取个体化治疗。受纳入文献质量的限制,美托洛尔治疗老年心力衰竭的疗效和安全性期待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对照双盲研究,以做进一步的评价。

  • 标签: 美托洛尔 老年 慢性心力衰竭 META分析
  • 简介:目的评价改良弗明汉卒中风险评估工具(FSP)对中国人卒中风险的预测效能.方法以2003年5月-2004年5月间,在上海市奉贤区整群抽取的社区人群中年龄≥40岁人群为基线调查对象,选择调查结果完整且有心电图记录的7489人作为队列研究对象.随访研究对象的卒中发病情况(1次/年),随访终止时间为2010年12月31日.分析改良FSP对中国人卒中发病风险的预测作用.结果7489人平均随访(6.6±0.9)年,随访过程中共发生明确诊断的卒中患者120例,男女卒中累积发生率分别为1.9%(54/2880)和1.4%(66/4609).男女卒中发生率均随着改良FSP卒中风险积分值的升高而上升.男性积分值为10~12分时,卒中发生率上升至3.2%,并且随着积分值的增高,卒中发生率进一步增高;女性积分值为10~12分时,卒中发生率上升至4.1%,但随着积分值进一步增高,卒中发生率无明显变化.各积分段的卒中实际发病率低于改良FSP中预测卒中的发病率.以改良FSP预测男性卒中发病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26,女性为0.656.结论改良FSP预测中国人卒中风险的预测效能为中度.改良FSP预测卒中发病率高于本研究的实际发病率.

  • 标签: 卒中 预测 弗明汉卒中风险评估工具
  • 简介: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医师分会定于2013年6月28—30日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国际会议文化中心举办第9届中国心血管外科医师年会暨第7届“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医师奖(金刀奖)”颁奖典礼。会议由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医师分会主办,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承办,欢迎全国心血管外科医师及相关专业同道积极参加此次盛会,并踊跃投稿。征文内容:(1)先心病外科;(2)冠心病外科;(3)瓣膜病外科;(4)主动脉外科;(5)心脏微创外科;(6)心律失常的外科治疗;(7)心衰的外科治疗;(8)心血管外科疾病的介入治疗;(9)体外循环及合理用血;(10)心脏大血管疾病的应用基础研究;(11)心脏外科重症监护:(12)其它(医师自律维权、质量控制、心血管外科专科医师培训等)。

  • 标签: 中国医师协会 心血管外科 外科医师 年会 哈尔滨医科大学 附属第一医院
  • 简介:CIT2014,我们聚首上海!第十二届中国介入心脏病学大会(CIT2014)将于2014年3月20-23日在中国的金融中心-上海举行,会议将启用全新的场馆-上海跨国采购会展中心。

  • 标签: 介入心脏病学 征文通知 中国 十二 CIT 会展中心
  • 简介: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群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lutathioneS-transferases.GST)M1及T1基因(GSTMI/GSTFl)多态性与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一对照研究(病例组365例,对照组372例),运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先心病患者及健康对照GSTM1/GSTT1基因型:并利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先心病发病风险影响因素关联强度及交互作用分析。结果GSTM1/GSTI'I基因多态性及研究对象母亲围孕期吸烟、饮酒、化学物质接触、孕前体质量指数、教育程度、定期产检以及怀孕知情时间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分布存在明显差异(P〈O.05)。GSTM1/GSTT1基因缺失与先心病发病风险显著正相关(OR=1.56,P=0.049;OR=1.73,P=0.036)。经logistic回归分析,GSTM1(-)/GSTT1(-)基因型和研究对象母亲围孕期吸烟、饮酒、化学物质接触以及孕前高体质量指数是先心病发病的高危因素,研究对象母亲围孕期定期产检以及摄人充足的叶酸是先心病的保护因素。研究对象母亲围孕期吸烟与GSTM1(-)/GSTFl(-)基因型之间具有正相加交互作用。与母亲围孕期不吸烟且GSTM1/T1基因未缺失的研究对象相比,其母亲围孕期吸烟且携带GSTM1(-)和(或)GSqTl(-)基因型的先心病发病风险显著上升(OR=9.01,3.87,3.01;95%CI:1.73—39.69,1.21~19.57,1.13—9.69)。结论GSTM1/GSTY1基因缺失是先心病发病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GSTM1(-)/GSTY1(-)基因型与孕母围孕期吸烟在先心病的发生中具有协同作用。

  • 标签: 心脏缺损 先天性 吸烟 谷胱甘肽硫转移酶 单核苷酸多态性 病例对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