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心脏的复原是一个定制的运动及生活方式教育项目,有助于患者在心脏病发作的康复——已被证实与更高的生存率有相关性。一项新的研究显示心脏修复同样可以降低需要长时间住院的几率。这项研究发表于七月的《美国医学杂志》,研究于1987年到2010年在明尼苏达州追踪了接近三千名心脏病发作的患者。

  • 标签: 心脏修复 发作后 心脏病 明尼苏达州 教育项目 生活方式
  • 简介:目的:探讨连续心理护理干预在青年脑卒中抑郁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住院治疗的青年脑卒中抑郁患者217例,随机分为研究组109例、对照组10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治疗原发病和康复训练,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连续性的心理护理干预。出院1年对两组青年脑卒中抑郁患者的抑郁程度(HAMD评分)、日常生活能力状况(ADL评分)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基线时HAMD、ADL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出院随访1年时研究组青年脑卒中抑郁患者HAMD、ADL评分分别为(10.22±3.77)分、(18.42±3.64)分,对照组患者HAMD、ADL评分分别为(26.84±4.01)分、(38.35±8.63)分,研究组HAMD、ADL评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针对性的连续心理护理,促进了青年脑卒中抑郁患者日常生活质量的恢复,也减轻了其抑郁程度。

  • 标签: 连续心理护理 青年脑卒中 抑郁
  • 简介:目的:探讨脑卒中早期肢体锻炼对预防肩手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共选择100例脑卒中患者作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采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组就常规干预(对照组)与早期加强肢体锻炼(观察组)对肩手综合征发生率的影响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选取病例肩手综合征发生率为20%,显著低于对照组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前简化FMA评分及BI指数均无明显差异,干预后均有改善,但观察组改善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脑卒中早期肢体锻炼,可防范肩手综合征发生,有助于患者生存质量的提高,具有非常积极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早期功能锻炼 预防 脑卒中 肩手综合征 临床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TCD)和颈动脉超声对循环缺血患者的颅内外椎-基底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抽取32例临床诊断后循环缺血的患者,分别进行TCD及颈动脉超声检查,再将这两项检查与CTA进行对比,显示符合率。结果TCD结合颈动脉超声检查与CTA检查的例数及支数均显示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符合率87.5%,结果基本一致。讨论TCD及颈动脉超声在诊断后循环缺血中的优势具有无创性、重复性、准确性高及价格便宜等优点,可作为脑卒中常规超声检查。

  • 标签: 经颅多普勒(TCD) 颈动脉超声 CT血管造影(CTA)
  • 简介:目的观察经皮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PTSMA)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的术后即刻和动态随访左心室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方法应用心脏超声评估14例HOCM患者行PTSMA手术术前,术后即刻,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左心室大小、各左室壁厚度和心脏功能.结果消融前患者室间隔厚度平均为(21.53±4.00)mm,左室后壁平均为(11.0±2.2)mm,左室流出道平均压力为(83.0±27.7)mmHg.消融即刻患者心室结构无明显变化,但流出道压力减至(28.2±24.7)mmHg.1个月后复查心脏彩超,室间隔厚度减少至(14.3±3.7)mm,左室后壁平均为(11.6±6.3)mm,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从术前的(42.1±4.9)mm增加至术后的(47.3±6.8)mm,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从术前的(26.4±3.4)mm增加至术后的(32.4±8.8)mm,随访至1年无继续增大.左心室射血分数在随访3个月时较术前下降,但仍在正常心功能范围.结论PTSMA手术能有效降低HOCM患者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并能引起左心室发生良性逆重构.

  • 标签: 肥厚梗阻型心肌病 化学消融 心脏超声 左心室 重构
  • 简介:目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C-反应蛋白(CRP)与后续死亡强相关,其他的生物学标志物可能反映不同的疾病过程.本研究评估炎症和血管标志物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16周内死亡危险及再发非致死性心血管事件的关系.方法选择30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24~96h检测血液C-反应蛋白(CRP)、血清淀粉蛋白A(SAA)、白细胞介素-6(IL-6)、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VCAM)、E-选择素、p-选择素和组织纤维蛋白激活抗原(tPA),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采用Cox比例危险模型分析显示,基础值CRP(P=0.006)、SAA(P=0.012)、IL-6(P<0.001)和死亡危险相关,而与再发非致死性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无关;VCAM和tPA与死亡危险(P<0.001,P=0.021)及非致死性急性冠状动脉事件相关(P=0.021,P=0.049).结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CRP炎症介质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死亡危险相关,可能反映心肌损伤;VCAM和tPA对于反映炎症和血栓事件具有更大的特异性,可预示再发性冠状动脉事件.

  • 标签: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生物学标志物 C-反应蛋白 死亡危险
  • 简介:目的探讨糖尿病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直接PCI术后住院及远期病死率的影响.方法将248例连续行直接PCI的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糖尿病组(82例)和非糖尿病组(166例).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情况、冠状动脉病变特点、住院及远期[平均(42.33±17.13)个月]病死率.结果糖尿病合并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比例为33%.糖尿病组患者入院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血肌酐水平均高于非糖尿病组(P<0.01,P<0.01,P<0.05).糖尿病组心功能不全(killipⅡ~Ⅳ级)的患者多于非糖尿病组(P<0.05).双支病变及三支病变的患者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糖尿病组单支病变的患者明显少于非糖尿病组(P<0.05).糖尿病组患者住院病死率与非糖尿病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远期病死率糖尿病组患者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HR=3.65,95%CI1.11~11.96)和心功能不全(HR=3.85,95%CIl.41~10.46)是远期病死率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糖尿病合并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住院病死率与非糖尿病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糖尿病和心功能不全是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PCI术后远期病死率升高的独立影响因素.

  • 标签: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糖尿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病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