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心衰,CHF)患者N脑钠肽前体(NT-proBNP)、内皮素(ET)水平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入选56例CH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9例心功能正常者作为对照组。心衰患者按照NYHA分级分为心功能Ⅱ级、Ⅲ级、Ⅳ级3个亚组,分别测定患者NT-proBNP、ET水平,同时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仪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并进行组间比较及相关性分析。结果对照组及CHF心功能Ⅱ级、Ⅲ级、Ⅳ级亚组的患者NT-proBNP水平分别为(336.24±41.25)ng/ml、(1761.35±21.43)ng/ml、(2693.45±41.54)ng/ml、(3161.26±67.56)ng/ml,ET水平分别为(19.89±11.35)ng/L、(48.60〈21.25)ng/L、(61.56±31.68)ng/L、(161.67±46.56)ng/L。对照组患者及CHF心功能Ⅱ级组、Ⅲ级组、Ⅳ级组患者血浆NT-proBNP、ET水平呈逐渐增高趋势,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除心功能Ⅱ级组与心功能Ⅲ级组间ET与LVEF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1),其余各组间NT-proBNP、ET水平及LVEF、LVDD水平比较,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均<0.01)。NT-proBNP与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r=0.769,P<0.05),与LVDD呈正相关(r=0.606,P<0.05),与LVEF呈负相关(r=-0.656,P<0.05)。ET水平与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r=0.357,P<0.05),与LVDD呈正相关(r=0.265,P<0.05),与LVEF呈负相关(r=-0.274,P<0.05)。结论CHF患者NT-proBNP与ET水平随心力衰竭程度的加重而相应升高,与心功能分级有良好的相关性,对心力衰竭患者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及预后的评价有意义。

  • 标签: 心力衰竭 N端脑钠肽前体 内皮素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N脑钠肽前体(NT-proBNP)、脂蛋白(a)[LP(a)]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入选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北京老年医院心内科住院并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老年患者213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非冠心病组(n=60),冠状动脉单支病变组(n=42),双支病变组(n=48),支病变组(n=63)。测定四组患者空腹血清NT-proBNP、LP(a)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NT-proBNP、LP(a)水平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随着病变支数的增多,血浆NT-proBNP及LP(a)水平有逐渐增高的趋势。冠状动脉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和支病变组患者血浆NT-proBNP及LP(a)水平均高于非冠心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单支病变组与支病变组NT-proBNP及LP(a)水平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单支病变组与双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与支病变组间NT-proBNP及LP(a)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Gensini评分与NT-proBNP、LP(a)均呈明显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80、0.406,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NT-proBNP、Lp(a)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对高NT-proBNP、LP(a)的患者应给予高度重视,尽早予以强化治疗。

  • 标签: N端脑钠肽前体 脂蛋白(a) 冠状动脉疾病
  • 简介:目的调查和分析心脏永久性起搏置入术后患者发生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研究分析97例心脏永久性起搏置入术后患者发生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采用x2检验,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代入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分析.结果临时起搏置入(OR=6.314)、房颤病史(OR=2.583)、感染(OR=8.368)、吸烟(OR=1.639)、心功能≥NYHAⅢ级(OR=1.972)为心脏永久性起搏置入术后患者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抗凝治疗(β=-1.761;OR=2.169)是心脏永久性起搏置入术后患者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保护因素.结论临时起搏置入、房颤病史、感染、吸烟、心功能≥NYHAⅢ级是心脏永久性起搏置入术后患者发生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心脏起搏器 静脉血栓形成 危险因素
  •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55岁,主因“间断胸闷10年,加重伴胸痛1.5小时”入院。患者10年前经常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持续数秒钟后可恢复,未重视。1.5h前,患者于睡眠中突发心前区疼痛,伴有胸闷、大汗,出现2次短暂意识丧失,数秒钟后恢复,经120急救中心抢救,急查心电图(见图1):窦性心律,Ⅱ、Ⅲ、aVF导联ST段抬高0.2~0.3mV,度房室传导阻滞,给以“阿司匹林300mg口服,硝酸甘油0.5mg含化”后胸痛症状缓解,立即送我院急诊。

  • 标签: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冠状动脉痉挛 120急救中心 短暂意识丧失 心前区疼痛 AVF导联
  • 简介:目的:比较3种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在北京某镇中年农民人群中应用的差异。方法于2010年2月至2013年4月采用随机抽样方法,从北京市丰台区长辛店镇周边抽取40~65岁的中年农民632例为研究对象,男性258例,女性374例,平均年龄(54.5±10.4)岁。采用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CDS)、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和经美国心脏协会(AHA)修订的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成人治疗组第次报告(ATPⅢ)3种诊断标准诊断入选人群的代谢综合征患病率,并比较种标准的符合率。结果CDS与IDF、NCEP-ATPⅢ诊断的患者,分别有72.3%和88.4%患者相一致,CDS与NCEP-ATPⅢ的诊断符合率较高,Kappa系数为0.887,采用配对χ2检验,显示两种诊断标准诊断MS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DS与IDF的诊断符合率略低,Kappa系数为0.725,采用配对χ2检验显示两种诊断标准下MS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3种标准在代谢综合征的诊断结果上存在差异,CDS与NCEP-ATPIII的诊断符合率较高,CDS与IDF的诊断符合率略低。

  • 标签: 代谢综合征 患病率 诊断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