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分析核抗体在老年原发性胆汁肝硬化(PBC)患者表现特征。方法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检测70例老年PBC患者及360例对照者血清核抗体(ANA),并应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其线粒体抗体M2亚型(AMA-M2)、核点型SP100抗体、核膜型gp210抗体。结果70例老年PBC患者中有66例ANA阳性(94%),其中43例表现为混合荧光模式。AMA-M2检出率为90%。ANA主要荧光模式对老年PBC患者敏感性88%(62/70),特异性为91.6%(330/360),83.3%ANA滴度≥1:100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老年PBC患者ANA荧光模型主要为核膜型、核点型、着丝点型、胞浆颗粒型,常表现为混合荧光模型,对于老年PBC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 标签: 老年人 肝硬化 胆汁性 抗体 抗核 荧光模型
  • 简介:核抗体(antinuclearantibodies,ANAs)是针对细胞内所有抗原成分自身抗体总称。对ANAs理解不应局限于核成分,其靶抗原分布整个细胞,包括细胞核、细胞浆、细胞骨架、细胞分裂周期蛋白等。主要为IgG型,也可见IgA、IgM型。根据靶抗原不同,ANAs可分五大类:DNA抗体、组蛋白抗体、抗非组蛋白抗体(包括ENA抗体和抗着丝点抗体)、核仁抗体及其他细胞成分抗体,其中ENA抗体又包括10余种不同抗体。检查ANAs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实验室检查主要项目之一。

  • 标签: 老年人 抗体 抗核 临床价值
  • 简介:目的药物基因组学方程对华法林剂量预测作用重要日益受到重视。但是,其准确仍受到种族和包括华法林剂量在内多种临床因素影响。本文旨在接受低剂量华法林凝治疗中国患者中,验证遗传因素对华法林治疗剂量影响,并分析药物基因组学方程对华法林不同剂量范围预测效果。方法在接受低强度华法林凝治疗(目标INR为1.6~2.5)中国患者队列(n=282)人群中,检测CYP2C93、VKORC1-1639A/G和CYP4F2*3基因多态与华法林稳定治疗剂量关系。根据华法林剂量将患者分为低剂量组(≤1.5mg/d),中间剂量组(1.5~4.5mg/d)和高剂量组(≥4.5mg/d),分别评估8个药物基因组学方程在各组患者中预测效果。预测效果评估指标包括,剂量预测值位于实际值20%界限内患者比例(20%内患者比例),预测值与实际值之间绝对误差平均值(MAE)。结果华法林稳定治疗剂量在各个基因变异基因型携带者和野生基因型携带者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CYP2C9-3:P〈0.00l;VKORC1-1639A/G:P〈0.001;CYP4F2*3:P=0.025)。来自白种人群和混合人群药物基因组学方程在华法林高剂量组中预测效果最好,而来自亚洲人群方程在中间剂量组中预测效果更好。所有方程对低剂量患者剂量预测效果均不佳。结论CYP2C93、VKORC1-1639A/G和CYP4F2*3基因多态均与中国人群华法林稳定治疗剂量相关。已有的药物基因组学方程尚不能有效预测华法林各个剂量组患者稳定治疗剂量。

  • 标签: 华法林 药物基因组学程 基因多态性
  • 简介:虽然大多数血小板疗法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临床试验证实有显著临床效益,但老年患者,特别是≥75岁患者,仅少数有效,多数疗效欠佳,而出血风险增加。本文对因老龄化导致止血血栓与出血病理生物学,血管修复与整合作用变化,以及ACS血小板疗法在近年来临床试验中老年患者效益与风险进行讨论。

  • 标签: 抗血小板疗法 老年 急性冠脉综合征
  • 简介:目的探讨影响中国汉族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氯吡格雷血小板反应药物基因组学关联因素。方法严格按照病例纳入和排除标准,连续募集2011年9月1日至2012年9月1日期间,在解放军总医院住院诊断为急性冠脉综合征60岁以上患者,并给予常规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双联血小板治疗。采用光密度比浊法检测患者服用稳定剂量氯吡格雷后第5日腺苷二磷酸(ADP)诱导血小板聚集率。采用SnapShot基因分型法检测氯吡格雷代谢和作用通路上候选相关基因变异型(包括PONlQl92R,CYP2C19*2,CYP2C19*3,CYP2C19*17以及ABCBlC3435T)。结果在246例符合入选标准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单因素相关分析显示,在候选氯吡格雷代谢和作用相关基因变异型中,仅有CYP2C19*2基因型与氯吡格雷稳定治疗后血小板反应显著相关(P=0.001),其中CYP2C19*2携带者口服稳定剂量氯吡格雷第5日时ADP诱导血小板聚集率(46.1%±21.25%)显著高于非携带者(39.38%±19.44%,P〈0.001)。利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经校正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合并疾病和合并用药等临床环境相关因素后,CYP2C19*2仍与患者稳定剂量治疗下血小板聚集率密切相关,它能够解释22.2%氯吡格雷血小板反应个体间变异(P=0.001)。结论CYP2C19*2是影响中国汉族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氯吡格雷血小板反应主要药物基因组学相关因素。

  • 标签: 老年人 急性冠脉综合征 氯吡格雷 抗血小板反应性 药物基因组学
  • 简介:头晕为神经科门诊最常见主诉。从头晕原因定位角度,可将头晕分为中枢头晕和周围头晕两大部分。中枢头晕占全部头晕25%,虽然比例较低,但因其病情复杂,判断困难,预后较差,更引起临床医师重视。近年来随着头晕概念和所涵盖内容发生变化,中枢头晕概念和内容也发生了相应变化。大部分国内外学者认为头晕包括眩晕、平衡失调感(不稳感)、晕厥前状态、精神性头晕四个部分;相应而言,中枢头晕包括中枢眩晕、中枢平衡失调感、晕厥前状态和精神性头晕。本文分别介绍了中枢头晕4个亚型概念、定位、特点和常见中枢头晕疾病,对中枢头晕近年变化和进展进行了综述。

  • 标签: 头晕 眩晕 中枢性头晕 中枢性眩晕
  • 简介:目的:通过评估脂肪肝指数(FLI),探讨其对非酒精脂肪肝病(NAFLD)筛查和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年龄大于40岁上海嘉定地区常住居民共2519人,通过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相关人体测量学和生化学指标检测.综合评估人群代谢状态并计算个体FLI。通过高分辨率超声诊断NAFLD。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FLI对于经超声诊断NAFLD预测价值。结果:最终共有2139名受试者纳入统计分析。FLI作为诊断NAFLDROC曲线下面积为0.84,95%可信区间为0.82-0.86。当FLI≥30时,其诊断NAFLD敏感性和特异性最好,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达到80.6%和73.8%。结论:FLI对于NAFLD诊断具有较高参考价值,适用于大样本流行病学研究及指导NAFLD早期干预和治疗。

  • 标签: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脂肪肝指数 流行病学调查 早期筛查
  • 简介: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proliferator-activatedreceptors,PPARs)属于核激素受体家族。PPARs包括3个亚型即α亚型δ亚型和γ亚型,PPARγ2亚型有两个常见多态:C1431T和Pro12Ala。研究证实在人类PPARγ基因多态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导致冠心病发生发展,并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多个危险因素,如2型糖尿病、高血压、肥胖、血脂异常、代谢综合征有关。因此PPARγ基因多态不仅直接参与了冠心病发生发展多个环节,并可通过增加冠心病危险因素来进一步促进冠心病发生与发展。临床通过测定PPARγ基因多态有可能分析出发生2型糖尿病、高血压、代谢综合征、血脂异常、肥胖和冠心病发病可能和风险,发现与诊断冠心病高危人群。

  • 标签: PPARΓ 基因多态性 2型糖尿病 动脉粥样硬化
  • 简介:目的总结医院供应室护士在下收下送工作中存在问题,提出相应改进措施.方法对供应室护士在下收下送工作中存在问题及潜在质量安全隐患进行分析讨论,查找原因,采取应对措施.结果供应室下收下送工作中存在问题得以发现和及时解决.结论重视供应室护士下收下送工作,能及时发现问题,通过采取相应措施和对策,可大大提高供应室工作质量.

  • 标签: 医院供应室 下收下送 存在问题 对策
  • 简介:慢性阻塞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s.COPD)是常见呼吸系统疾病之一.我国调查表明40岁以上人群COPD患病率为8.2%,且呈逐年上升趋势。COPD分列农村和城市死亡原因第3和第4位,每年因COPD死亡的人数超过128万。COPD反复急性加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工作,危害其生命和健康,造成了严重经济和社会负担。因此.COPD诊断及规范化治疗具有重要经济和社会意义。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新药 治疗
  • 简介:体液中电解质受中枢神经系统多重调节.中枢病变极易并发低钠血症.其所引发水中毒和继之脑水肿又会加重脑组织损伤.这种恶性循环增加了治疗矛盾.改变了患者预后。由于低钠血症成因复杂,表现多样,且在治疗上又常存在相互矛盾.从而给临床工作带来巨大困难.了解其发生、发展规律,将有利于改善疾病预后。为此,本研究对347例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合并低钠血症患者特征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 标签: 中枢神经系统 抗利尿激素不恰当分泌综合征 低钠血症 结核性脑膜炎
  • 简介:传统观点认为哮喘是一种变异较大疾病.症状和肺功能会发生昼夜变化.在夜间和清晨更重.而认为慢性阻塞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s,COPD)在急性加重发作间期不会发生太大变异。然而.越来越多证据表明稳定期COPD患者肺功能也具有昼夜变动.但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症状变异 药物治疗
  • 简介:慢性阻塞肺疾病急性加重(acuteexacerbationof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s,AECOPD)是指COPD急性起病过程.其特征是患者呼吸系统症状恶化.超出日常变异.并且导致需要改变药物治疗。AECOPD是COPD临床过程中重要事件。频繁急性加重对生活质量产生巨大影响,并加速肺功能下降.也是患者住院和死亡主要原因。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临床治疗
  • 简介:1临床资料例1女,28岁。因“乏力、怕冷、食欲欠佳11个月,加重伴恶心、呕吐3d”来诊。患者1年前顺产1胎儿,分娩后无乳汁分泌,产后1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怕冷、

  • 标签: 淋巴细胞性 垂体炎
  • 简介:心脏移植术后急性肾衰竭发生比例高,严重影响了心脏移植近期存活率[1]。2009年3月,我院胸心外科对1例患者行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术,手术成功,术后发生急性肾衰竭,通过采用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renalreplacementtherapy,CRRT),明显延长了患者存活时间,

  • 标签: 心脏移植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护理
  • 简介:慢性阻塞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COPD)和心力衰竭(heartfailure,HF)是现代社会常见疾病,随着社会老龄化.其患病率逐年升高。虽然2种疾病均被广泛深入地研究.但对2种疾病同时存在合并症目前研究仍较少。大量研究显示.COPD发病机制有全身炎症反应参与.而这种全身炎症亦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进展,成为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另外,吸烟作为COPD一个主要病因.同样也是冠心病危险因素之一。COPD与HF共患病率较高,国外研究表明.老年HF患者中约1/3合并COPD.而COPD患者约1/5合并HF,但确切共患病率仍不清楚。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心力衰竭 诊断 治疗
  • 简介:糖尿病是以胰岛素分泌不足和(或)胰岛素抵抗为特征一组代谢性疾病.其中2型糖尿病占90%左右。近年2型糖尿病患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增长.尽管已受到普遍关注.但仍未显示出任何减缓趋势。1980年至2010年,我国成人2型糖尿病患病率从1%增至9.7%。国际糖尿病联盟估计.2003年全球有1.94亿人患有糖尿病.预计到2025年将有3.33亿人口患病。

  • 标签: 睡眠时间减少 2型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
  • 简介:目的:探讨调节T细胞(Treg细胞)表达白细胞介素17(IL-17)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纳入对屋尘螨过敏哮喘患者27例作为研究对象,健康志愿者25名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IL-17Treg/Treg百分比,及其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结果:间歇一轻度哮喘组m=16)、中重度哮喘组m:11)、正常对照组(n=25)IL-17Treg/Treg百分比分别为(7.51±2.90)%、(19.13±9.80)%、(45.30±2.23)%,间歇.轻度哮喘组与正常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4).中重度哮喘组与正常对照组及间歇.轻度哮喘组之间有明显统计学差异(分别P〈0.001、P〈0.01)。IL-1TTreg/Treg百分比与FEV,%呈显著负相关(r=-O.465,P〈O.01)。结论:过敏哮喘患者外周血中Treg细胞可分泌IL-17,IL-1711reg细胞可能为Treg细胞向Thl7细胞转化中间态,IL-17CFreg细胞可能在炎症反应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从而影响了哮喘患者病情。

  • 标签: 过敏性哮喘 调节性T细胞 白细胞介素17 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
  • 简介:慢性阻塞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COPD)一种常见以持续性气流受限为特征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其危害大、确诊晚、疗效较差。如何做到发病风险提前评估、预测以便早期诊断、干预是我们面临主要任务。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预警模型 早期诊断
  • 简介:目的制作犬迷走神经心房颤动模型,评价可行和持续。方法针状电极分别插入颈部双侧迷走神经干,以3V-5V电压/10Hz-20Hz频率,刺激双侧迷走神经,在心率出现明显下降后,给予频率为10Hz-20Hz,电压为3V-5V快速脉冲起搏刺激右心房,诱发心房颤动。结果迷走神经刺激平均电压/频率为4.4V±0.7V/16.8Hz±3.3Hz,心率由基础(171±26)次/分降为(97±8)次/分;在给予平均电压/频率为3.5V±0.6V/11.5Hz±2.2Hz右心房起搏刺激后,36只杂种犬中31只(86.1%)成功诱发出持续心房颤动,且在保持迷走神经刺激下,持续时间超过90分钟。结论本实验建立犬迷走神经心房颤动模型容易诱发,持续时间长,为评估心率失常药物对心房颤动作用提供可靠方法。

  • 标签: 心房颤动 模型 动物 迷走神经刺激 心房起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