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6 个结果
  • 简介:在处理明显存在的主诉症状时,常常忽视营养不良的存在。纠正营养不良是有意义的——因营养不良对骨骼肌肉、胃肠道、心肺功能、免疫系统甚至心理都会造成不良影响。对于体重丧失超过20%的病人,营养支持可减少术后并发症。但目前尚无可靠的方法来鉴别营养不良的病人,绝大多数医院

  • 标签: 医院 人工营养 营养支持 免疫系统 营养不良
  • 简介:营养不良”与“营养不足”经常是不确定的和互相转换的。营养不良是与所有适当的和最佳的营养状况相反的情况,包括营养不足和营养过剩(肥胖是营养不良的一种形式)。营养不足常是指一般的营养缺乏的状况,也暗示摄食不足。

  • 标签: 营养不良 维生素 肠道功能紊乱 肠功能
  • 简介:高血压、糖尿病、脂质代谢紊乱和肥胖常常簇集出现而形成代谢综合征,严重影响公众的健康水平。近年来,代谢性疾病的微炎症背景备受学者关注,微炎症状态与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关联。肾一血管紧张系统(RAS),除了血流动力学调节作用外,在微炎症反应中也发挥重要的作用。阻断RAS,对代谢性疾病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目前已证实,RAS主要通过血管紧张转换酶一血管紧张1I-ATl受体(ACE-AnglI-ATlR)轴和ACE2-Ang(1-7)-Mas轴发挥作用,这两条途径具有相反的生物学活性,后者对前者有拈抗作用。血管紧张Ⅱ(AngII)由血管紧张Ⅱ受体介导通过多种机制发挥致炎作用,而Ang(1-7)可以拮抗AngII,抑制炎症反应。本文就RAS参与微炎症反应的相关机制做一综述。

  • 标签: 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系统 炎症 机制
  • 简介:目的检测胰岛瘤及瘤旁正常胰腺组织中胰岛、胰岛原、C肽的表达水平,探讨它们的作用.方法选取2006年9月至2009年12月确诊的38例胰岛瘤及20例相应瘤旁正常胰腺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染色的方法检测组织中胰岛原、胰岛、C肽的表达.结果胰岛细胞瘤和瘤旁正常胰腺组织均表达胰岛、C肽、胰岛原.100%的胰岛瘤组织胰岛原和C肽强表达,而55%~60%正常胰腺组织为弱表达;79%的胰岛瘤组织胰岛表达为+++,而85%的正常胰腺组织胰岛的表达为++++.38例胰岛瘤的胰岛原、C肽阳性表达细胞数占80%~100%,胰岛阳性表达细胞数占50%~70%,胰岛原/胰岛>1占78.9%,正常胰腺组织分别为20%~80%、60%~90%、10.0%,两者差异均非常显著(P值均<0.05).结论胰岛瘤组织的胰岛原/胰岛>1者占78.9%,测定血浆胰岛原可能有助于其诊断.

  • 标签: 胰腺 胰岛素瘤 胰岛素 胰岛素原 C肽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根据达尔文理论,如果使大量的微生物持续或反复地暴露于抗生,则必然选择出耐药的菌群。随着一种新抗生的投入使用,少则一年即可出现对其耐药的菌株,经过数年的发展,耐药性将会急剧增长,并由此导致抗生作为经验治疗价值的降低。

  • 标签: 抗生素 耐药性 金黄色葡萄球菌 靶位改变 青霉素
  • 简介:大量研究表明,脂肪组织不仅是能量储备的终末分化器官,而且是一个具有多种内分泌、自分泌和旁分泌功能的内分泌器官。肥胖是导致胰岛抵抗和心血管疾病的一个主要危险因素。脂肪细胞释放的细胞因子与胰岛抵抗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关系密切,其中新近发现的抵抗、脂联为研究的热点。以下就有关内容作一综述。

  • 标签: 抵抗素 脂联素 代谢综合征 动脉粥样硬化
  • 简介:<正>913818Gilbere氏综合征:附一家族五例报告/马兴刚//实用内科杂志.-1991,11(5).-273该征又称特发性非结合型高胆红素血症,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报告一家族三代5例,例1为首证患者,男性,27岁;例230岁,例332岁,均为例1姐姐;例458岁,为例1父亲;例579岁,为例1祖父。5例患者均自幼或10岁时发现皮肤、巩膜黄染,无厌油、纳差、上腹痛等症状,发育及劳动力正常,除皮肤巩膜黄染外,余无阳性体征。实验室仅示总胆红素升高,并以非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此征预后良

  • 标签: 代谢疾病 高胆红素血症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糖尿病患者 正常对照组 骨密度
  • 简介:心房纤颤(简称“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目前在美国大约有2300000房颤患者,英国每年大约新诊断房颤46000例以上。房颤的患病率在50~59岁年龄组为0.5%,而在70岁以上年龄组则增至9%。房颤常和其他一些心血管疾病并存,如高血压、心力衰竭、动脉粥样硬化,而这些并存的疾病均是发生房颤的独立危险因素。最近的研究表明肾-血管紧张-醛固酮系统(RAAS)抑制对房颤患者是有益的。

  • 标签: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心房纤颤 房颤患者 心血管疾病 预防 动脉粥样硬化
  • 简介:<正>40例CHB患者随机分为干扰(IFN-γ,前3个月每日肌注射1MU,后6个月为隔日肌注,疗程9个月)组20例、IFN-α(3MU,隔日肌注,疗程6个月)组10例和对照(常规护肝治疗)组10例。结果:IFN-γ组和IFN-α组治疗后肝纤维化计分分别下降至10.2±5.3和11.8±6.4,较治疗前13.4±5.4和13.5±7.2明显降低(P<0.01和<0.05);IFN-γ组的纤维化计分显著低于IFN-α组(P<0.05)。IFN-γ组总有效率(70%)显著高于IFN-α组(29%)。

  • 标签: 肝纤维化 干扰素-Α 肌注射
  • 简介:葛根具有降血脂、降血压、保护心肌血管及抗动脉硬化、抗血栓形成、增加冠脉血流量等作用,临床广泛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脑梗死等心脑血管病的治疗,疗效显著。现将其临床应用进展综述如下。1临床应用1.1老年冠心病据报道,36例患者应用葛根300mg加入5%GS250ml静滴,1次/d,4周为1疗程,结果治疗后患者低切和高切全血粘度血浆比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电泳时间、红细胞压积及纤维蛋白等指标均有显著下降,与应用丹参治疗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或0.05)。证明本药有降粘解聚、

  • 标签: 临床应用 应用进展 葛根素临床
  • 简介:根据WHO1997年报告,1995年全球糖尿病(DM)为1.25亿,预测到2025年可能猛增到2.99亿,糖尿病已跃居人类发病率和病死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在我国,1980年全国14个省市30万人口调查结果显示,

  • 标签: 治疗概况 糖尿病(DM) 胰岛素 吸入 调查结果 病死率
  • 简介:(1eptin)是一个具有多项功能的细胞因子,与机体的许多生理功能及疾病的发生关系密切。瘦的生物学效应是由瘦受体(1eptinreceptor,ob—R)介导的。ob-R为单跨膜细胞表面受体,目前已发现的有全长型(ob—Rb)及不同剪接型(ob—Ra、c、d、f、e)等至少6种形式,其中ob—Rb是主要的功能性受体。瘦参与肝纤维化、肾脏纤维化、心肌纤维化的过程。目前研究显示,瘦及ob—Rb在胰腺组织中表达。为此,本实验检测胰腺纤维化大鼠胰腺组织中瘦及ob—Rb的表达,探讨两者的关系。

  • 标签: 瘦素受体 胰腺纤维化 胰腺组织 大鼠 OB-R 细胞表面受体
  • 简介:<正>治疗组22例,肌注苦参注射液600mg,每天1次:肌注干扰α-1b500万μ,隔天1次。对照组21例,仅肌注干扰α-1b(同上)。治疗组在治疗24周HBV-DNA阴转率,治疗12周、24周HBeAg阴转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有血小板、白细胞减少率低等优点。

  • 标签: 慢性乙肝 苦参素注射液 干扰素Α 阴转率 DNA 白细胞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