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2 个结果
  • 简介:内皮祖细胞是一类能分化成血管内皮细胞的前体细胞,在生后成人血管发生(vasculogenesis)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从骨髓刺激内皮祖细胞的动员,增加循环内皮祖细胞的数量,是促进血管新生(neovascularization)的一种有效措施,因此对动员影响因素及其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标签: 血管新生 内皮祖细胞 细胞因子
  • 简介:甲状腺癌是头颈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最常见的内分泌恶性肿瘤,多发于青壮年,平均年龄约40岁。但是青少年甲状腺癌并不罕见,文献报道约10%的患者不到21岁,占儿童和青少年肿瘤的3%,其中男女发病率之比为1:2。国内尚无青少年甲状腺癌发病率统计资料。对于青少年甲状腺癌治疗方法,尤其是手术方式国内外存有争议。现对青少年甲状腺癌的治疗进展作一扼要叙述。

  • 标签: 甲状腺癌 治疗方法 青少年 恶性肿瘤 癌发病率 平均年龄
  • 简介:行为障碍是指反复出现反社会行为且持续至少6个月的情况。在少儿,临床表现主要是明显的超出正常范围的负面行为,例如反抗、敌视、易激惹(因此称为“对立-反抗障碍”)。在年龄稍大的群体中.可以看到一些偷盗、逃学、打架、撒谎、离家出走的行为,在最严重的病例,可出现放火、虐待小动物及其他儿童的情况。

  • 标签: 行为障碍 儿童 正常范围 青少年 临床表现 反社会行为
  • 简介:儿童期肥胖症的发病率正在上升;要阻止其成为一种流行病,有必要下大力气改变进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在某些亚洲儿童中可能有未被诊断的佝偻病,因其进食的食物中富含植酸盐,并且紫外线照射不足。有些不能消化的碳水化合物(“纤维素”)具有“益生原”效应,能够促进结肠细菌的生长,有益于人体的营养和健康。益生菌是一类微生物,它们能改变肠内菌群组成,从而改变其代谢活性;它们可能对肠粘膜屏障功能和免疫应答有积极的作用。

  • 标签: 婴儿 儿童 青少年 合理喂养 哺乳期
  • 简介:约4%~30%的儿童和青少年有肌肉骨骼的问题,其诊断多种多样,多数病因是机械性(非炎症性)的,且大多症状轻、短期可痊愈。然而,值得提醒的是,严重和潜在威胁生命的情况如恶性肿瘤和非意外损伤都可能有骨骼肌肉的症状。在英国,慢性关节炎的患病率为5~18/100000,患病儿童超过12000,这与儿童糖尿病人数相近。

  • 标签: 儿童 青少年 慢性关节炎 MRI检查 超声检查 布洛芬
  • 简介:运动神经元病(MND)是一种不断进展、最终危及生命的神经系统变性病,发病率为2/100000/年,患病率为4~7/100000。英国每年大约有1200例新发病例,4000~5000例病患者:一般的全科医生在整个行医期间可能仅能见到几个患者,就连区级医院的神经科医生每年也只能见到4~6个新发的MND患者。

  • 标签: 运动神经元病 神经系统变性病 新发病例 全科医生 区级医院 发病率
  • 简介:<正>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作为冠心病中最危重的临床类型,是造成冠心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通常认为心肌细胞为永久型细胞,没有分裂增殖的能力,心肌梗死灶只能由疤痕组织填充。虽然最近研究报道心肌梗死后有很少量心肌细胞发生分裂增殖,但不能完整修复梗死的心肌组织。近年来,许多学者研究使用成纤维母细胞,骨骼肌成肌细胞,原代培养的心肌细胞等健康细胞注射在心肌缺血区进行实验性治疗,取得了一定效果。同时,定向诱导骨髓干细胞分化成为心肌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用以恢复损伤和坏死的心肌及形成新血管,亦成为研究的热点。国内外研究报道,粒细胞集落刺

  • 标签: 骨髓干细胞 心肌细胞 分裂增殖 成肌细胞 定向诱导 疤痕组织
  • 简介:心肌机械不同步运动普遍存在于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中。心电图中QRS波群时限延长是经典的检测心肌机械运动失同步的指标,然而有研究表明心肌机械运动不同步与电活动不同步并不严格一致。QRS波群时限更大程度上反映的是心脏的电同步性.而心衰患者是否存在机械不同步运动才是我们更应研究的问题。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机械不同步运动 机械运动失协调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青少年慢性胰腺炎(CP)的病因及临床特征。方法依据2002年亚太共识报告中提出的CP诊断标准,回顾分析1997年1月至2006年8月间住院治疗的42例青少年CP患者的病因、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资料。结果42例青少年CP患者占同期住院CP患者的9.84%,男、女各21例,平均住院年龄15.1岁,平均首发年龄为11.8岁;发病时间超过2年者25例(59.5%);首发到确诊时间超过2年者24例(57.1%)。病因中以特发性慢性胰腺炎(ICP)为主(27例,64.3%),其次为胆道疾病和胰腺分裂等。轻、中度腹痛为主要症状,23例(54.8%)患者入院前腹痛发作4次以上,39例(92.9%)患者至少有一次“AP”发作。ERCP、CT、MRI(或MRCP)、腹部B超的阳性发现率分别为100%(37/37)、92.9%(13/14)、76.9%(20/26)和78.4%(29/37),以病理学诊断或ERCP所见为“金标准”,CT、MRI(或MRCP)、腹部B超显示胰管改变的阳性率分别为74.1%、74.1%和51.4%;显示胰腺钙化或胰管结石的阳性率分别为87.5%、61.5%和45.4%。结论青少年CP的首要病因为ICP,对反复发作的轻中度腹痛尤其是有“AP”病史者,应考虑CP的存在,辅助检查以MRI(或MRCP)和CT为优。

  • 标签: 胰腺炎 慢性 青少年 病因学 疾病特征 回顾性研究
  • 简介:据统计,偏瘫发生后约80%患者留有不同程度的关节痉挛萎缩、肌肉萎缩无力及异常行姿势等表现,部分患者还存在消沉、抑郁、易激动等心理改变,这些不但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也同样给家庭和社会增加了沉重的负担。如能及时给予偏瘫肢体正规的康复治疗,60%-80%患者生活能够自理。

  • 标签: 脑卒中 后遗症 恢复训练
  • 简介:儿童运动障碍疾病(pediatricmovementdisorders)是一大类多表现为间歇性发作和运动增多为特点的神经系统疾病,可单独发生,也可作为某些综合征的症状。相对于其他儿童神经系统疾病,如癫痫和神经肌肉疾病,

  • 标签: 儿童 运动障碍 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青少年或成人主动脉缩窄的临床特征及治疗策略。方法北京阜外医院血管外科中心从2010年5月至2013年9月共治疗青少年或成人主动脉缩窄37例,男30例,平均年龄26.97±10.76岁。手术方法主要有缩窄段切除+人工血管替换术、介入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术和杂交技术。结果手术均成功完成,住院期间无死亡病例,发生1例双下肢轻瘫。无二次开胸止血、脑卒中、心衰等并发症发生。随访3-24个月,无死亡,无支架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青少年或成人主动脉缩窄病变复杂,合并症多,其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若需同期手术处理的其它心血管疾病,杂交技术不失为一个良好的选择。

  • 标签: 主动脉缩窄 杂交 支架 旁路
  • 简介:在过去的20年,金属及其代谢过程对神经疾病的影响引起了神经科学家的极大兴趣。近年来大量文献报道,铁、铜、锰和锌作为重要的神经化学因子与目的蛋白相互作用导致了与疾病病理生理密切相关的反应。

  • 标签: 运动障碍 金属沉积 代谢 神经疾病
  • 简介:目的:探索体育运动对轻度和中度抑郁症状大学生的干预效果。方法:通过问卷调查选取抑郁得分在轻度和中度水平的大学生共113名,分为集体运动组、单独运动组和无运动对照组,进行为期6个月的运动干预,每2个月用抑郁自评量表追踪被试的抑郁情况。结果:干预后2个运动组的抑郁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运动显著改善了被试的躯体化和抑郁因子2类症状(均P〈0.000);集体运动组的效应量和效应速度均优于单独运动组(P〈0.001)。结论:运动干预可以有效降低中、轻度抑郁症状大学生的抑郁水平;改善躯体化障碍和抑郁心理障碍因子等症状。

  • 标签: 大学生 抑郁症状 运动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