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6 个结果
  • 简介:建议应用长效β2-激动剂和糖皮质激素联合吸入治疗哮喘和COPD。对COPD患者,建议每日一次吸入抗胆碱能药物噻托溴铵,该药为最有效的支气管舒张剂。色酮和抗白三烯药物对控制哮喘仅有微弱的作用。在吸入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基础上加用长效吸入β2-激动剂比增加糖皮质激素剂量或加用茶碱及抗白三烯药物更有效

  • 标签: 气道疾病 药物治疗 药理机制 β2-肾上腺素能激动剂 茶碱 抗胆碱能药物
  • 简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COPD)是一种可防、可治的常见病,与呼吸和肺针对有害微粒或气体慢性异常炎症反应有关,以持续性、进行性的气流受限为主要临床特征。呼吸黏液高分泌是COPD的重要病理特征之一,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反复的咳嗽、咳痰。呼吸黏液高分泌主要由受炎症反应、氧化应激等刺激的杯状细胞肥大和增生所引起.可阻塞呼吸管腔,导致严重的气流受限,加速肺功能下降进程: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气道 黏液 祛痰药
  • 简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成年人的患病率为2%~4%,是多种全身疾患的独立危险因素。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已逐渐受到医学界的重视。目前普遍认为睡眠时出现的上狭窄或塌陷是OSAHS发病的基础。由于舌和软腭后区域没有足够的骨性结构支持,

  • 标签: 睡眠 上气道 肌肉活性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 简介:插管是抢救患者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手段,快速而准确地进行插管有助于为后续的抢救争取时间,同时增强医生抢救成功的信心。可视喉镜可将患者的咽部结构清楚地展示在显示器上,使医务人员能在可视状态下对患者进行检查操作。可视喉镜比普通喉镜检查刺激小、暴露清楚、操作简单,利用其进行插管成功率高、需时短、患者并发症少,其在不同患者的检查及治疗应用中优势显著。

  • 标签: 可视喉镜 气道插管 临床应用 综述
  • 简介:1981年Sullivan首次在临床应用持续正压通气(continuouspositiveairwaypressure,CPAP)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sleepapneahypopneasyndrome,OSAHS),迄今CPAP已成为OSAHS患者的首选治疗措施。对中重度患者和年老体弱、有严重冠心病、脑血管病、

  • 标签: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高反应性对重度吸烟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病的影响.方法1996年,对456名慢性呼吸症状和重度心脑血管病的重度吸烟者(FVC≥15包/年)进行调查,询问吸烟史,测量反应性、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2002年对其中259人再次进行呼吸功能测量,以及COPD发病情况.结果调整年龄、性别、身高、吸烟包/年、吸烟种类(无过滤嘴、有过滤嘴、混吸)、戒烟和基线FEV1后,高反应性(AHR,PC20FEV1<8mg/ml)加快了FEV1(β=19.2ml/yr,P=0.003),FVC(β=20.6ml/yr,P=0.012)和FEV1/FVC(β=0.4%/yr,P=0.008)的1996-2002年间的下降速度.对基线无COPD者进行亚组分析发现,高反应性者6年后COPD发病危险显著增加,调整调整年龄、性别、身高、吸烟包/年、吸烟种类(无过滤嘴、有过滤嘴、混吸)、戒烟和基线FEV1后,OR值为5.6(95%可信区间:1.1~28.2).结论高反应性在吸烟引起的COPD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反应性测定有助于吸烟易感者的早期发现.

  • 标签: 气道反应性 COPD 肺功能 吸烟
  • 简介:目的:评价脑梗死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应用经鼻持续正压通气(nCPAP)治疗后对认知、心理和日常生活能力的疗效。方法:共96例脑梗死合并OSAHS患者人选本研究.其中42例患者为治疗组,采用nCPAP治疗12周,另54例患者为观察组。2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均进行多导睡眠图fPSGl检测、D-二聚体测定及认知、心理、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并对相关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nCPAP治疗12周后.治疗组在PsG各参数包括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最低氧饱和度、氧饱和度低于90%的时间百分比、觉醒次数、非快速动眼期I+Ⅱ期比例、Ⅲ+Ⅳ期比例、快速动眼期比例1自q改善较观察组更明显(P〈0.05)。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评分总分较观察组明显改善(P〈0.001).其中复述、计算、记忆力、语言各分项目评分有明显改善(P〈0.01)。欧洲脑卒中量表评分(P〈0.001)、Bahel指数(BI)评分(P=0.002)较观察组明显改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RSD)评分较观察组明显改善(P〈0.001)。D-二聚体明显下降,与观察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35)。结论:脑梗死合并OSAHS患者经nCPAP治疗12周后,其睡眠、认知、神经功能、心理、D.二聚体均明显改善.

  • 标签: 脑梗死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 简介:<正>刁友道上海市人,生于1908年12月。原任上海市结核病中心防治所业务主任,一等二级主任医师。1934年7月,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医学院,获理科学士及医学博士学位.同年9月赴美国费城本雪尼亚医学院进修,获肺科硕士学位。1936年回国,在上海中国红十字会医院(今华山医院)及中山医院任医师。1

  • 标签: 结核病防治 上海市 中国红十字会 医学院 防治所 圣约翰大学
  • 简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0bstructivesleeDapnea-hypopneasyndrome,OSAHS)在我国成年人中的患病率为3.6%。持续正压通气(continuousDositiveairwavpressure,CPAP)是治疗中重度OSAHS的首选方法且疗效肯定,但是治疗依从性低。WHO将依从性定义为患者的行为如服药、饮食及生活方式等与保健提供者建议的一致性。

  • 标签: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依从性 影响因素
  • 简介:流行病学研究提示10%的成人哮喘可以归因于职业暴露;系列PEF测定结果的计算机分析有助于确定工作相关的影响;现在乳胶变态反应在医务工作者中是常见的职业性哮喘病因;多达20%的COPD病例可能是职业性哮喘而非吸烟所致。

  • 标签: 气道疾病 职业性哮喘 常见 成人哮喘 喘病 流行病学研究
  • 简介:在处理明显存在的主诉症状时,常常忽视营养不良的存在。纠正营养不良是有意义的——因营养不良对骨骼肌肉、胃肠道、心肺功能、免疫系统甚至心理都会造成不良影响。对于体重丧失超过20%的病人,营养支持可减少术后并发症。但目前尚无可靠的方法来鉴别营养不良的病人,绝大多数医院

  • 标签: 医院 人工营养 营养支持 免疫系统 营养不良
  • 简介:目的探讨鸭流感病毒受体分布特点及其作用。方法应用凝集素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检测鸭呼吸和消化流感病毒SA受体的分布,用荧光素Alexa488标记禽流感病毒H9N1、人流感病毒H1N1,观察这两种病毒与鸭呼吸、消化各解剖部位结合特点。结果SAα-2,3Gal受体在鸭呼吸气管、支气管、次级支气管、副支气管和消化结肠呈高密度分布,而SAot-2,6Gal受体缺乏或仅极少量表达。禽流感病毒H9N1能与鸭呼吸和消化道上皮细胞结合,而人流感病毒H1N1与副支气管和结肠未见结合反应,仅极少量与气管、支气管、次级支气管结合。结论水禽类鸭流感病毒SA受体的分布以SAα-2,3Gal受体为主,在呼吸和消化均呈高密度分布,有利于各亚型禽流感病毒在其复制、基因重配。

  • 标签: 甲型流感病毒 受体 唾液酸
  • 简介:<正>男95女37例。年龄均>68岁。均有基础疾病,其中肺心病伴呼吸衰竭占56%,肺部感染33%,高血压病伴脑血管病7%,其它疾病4%。使用过3~5种抗生素者占82%,同时使用激素和抗生素5天以上占77%。给予抗霉菌治疗117例,67例治愈,50例死于混合感染,病死率37.9%。严格抗生素和激素使用,

  • 标签: 呼吸道霉菌感染 基础疾病 临床分析 混合感染 呼吸衰竭 脑血管病
  • 简介:急性下呼吸感染是困扰世界的健康难题,尤其是儿童。约30%~50%的急性下呼吸感染由病毒引起,其中流感和呼吸合胞病毒在人类中造成最大的疾病负担。2003年由冠状病毒引起的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的突然出现,以及由此发生的世界范围内的疫情,表明人类的呼吸病毒感染可能起源于动物。很多不同类型的A型流感病毒的自然宿主是动物,也就存在着动物源性感染的威胁和全球大流行的可能性。

  • 标签: 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 呼吸道合胞病毒 A型流感病毒 急性下呼吸道感染 呼吸道病毒感染 世界范围内
  • 简介:急性下呼吸感染,尤其是儿童期急性下呼吸感染,是世界性重要健康难题,占全球性疾病的首位。大约30%-50%的急性下呼吸感染是病毒引起的;其中大多数为流感病毒和呼吸合胞病毒(RSV)所致。

  • 标签: 流感病毒 呼吸道合胞病毒 急性下呼吸道感染 呼吸道疾病
  • 简介:机体受细菌等致病微生物侵入后,通过先天性免疫和获得性免疫调动免疫效应细胞和免疫分子清除病原体。经呼吸侵入的病原体首先受鼻、咽和气管一支气管的机械屏障过滤,并沉积于管腔内黏液纤毛毯,经喷嚏、咳嗽排出,或经由补体、抗体、激肽类等和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等灭活和清除。

  • 标签: 呼吸道侵入 免疫增强剂 免疫防御 免疫效应细胞 致病微生物 获得性免疫
  • 简介:目的探讨人工鼻吸氧在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8例气管切开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人工鼻吸氧)和对照组(常规导管内吸氧),每组34人,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时间、每天护理项目次数、肺部感染发生率、气管套管堵塞率。结果实验组的康复时间为(9.0±2.8)d、每目的护理项目次数(湿化、雾化、吸痰、拍背)为(10.0±2.6)人次;对照组为(12±3.6)d和(28.0±4.5)人次,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的肺部感染发生率、气管套管堵塞率为5.8%和2.9%,对照组为29.4%和2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鼻吸氢可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护理的工作圣.降低患者肺部感染率、气管套管堵塞率。

  • 标签: 人工鼻 吸氧 效果
  • 简介:随着医学和电子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人工神经网络(ANN)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在重症监护室(ICU)中。ANN可以把大量的临床资料转化为信息,辅助医护人员进行诊断和治疗。在ICU中,ANN的作用有很多,主要是用来进行结果预测。应用ANN对于合理利用我国有限的医疗卫生资源以及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监护室 人工神经网络 结果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