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1 个结果
  • 简介:结核病是人类疾病中最古老的传染病之一,人与结核病斗争了几千年,已取得很大的成功。但近年来,结核病又有回升势头。在结核病中以肺结核为最多。

  • 标签: 就诊程序 结核病就诊
  • 简介:体外循环下低温过程中监测麻醉深度的四个脑电参数:脑电双频谱指数(BIS)、95%边缘频率(SEF)、中频率(MF)、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EPIndex)的表现为AEPIndex、MF、SEF的数值集中分布;而BIS的数值则为广泛分布,其某些数值和麻醉诱导前的数值相同重叠.AEPIndex的变化和鼻咽温的变化呈线性相关,为体外循环低温过程中监测麻醉深度的最稳定和可靠的指标.

  • 标签: 体外循环 低温 脑电参数
  • 简介:在发达国家主要有六种健康管理形式:1.生活方式管理这种管理主要关注健康个体的生活方式、行为可能带来什么健康风险,这些行为和风险将影响他们对医疗保健的需求。生活方式管理要帮助个体做出最佳的健康行为选

  • 标签: 健康管理 国外健康 管理形式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患者胰腺CT灌注的变化以及与临床常用AP病情评估系统的关系,评价CT灌注参数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6年8月至2008年4月行胰腺CT灌注成像120例,其中正常胰腺34例,AP患者86例。采用德国SiemenssomatomSensation64层螺旋CT进行灌注扫描,获取灌注参数血流量(BF)、血容量(BV)、峰值时间(TTP)和表面通透性(PS),并与APACHEⅡ评分、Ranson评分、CRP、CTSI、腹痛缓解时间、住院天数、局部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AP组平均BF、BV、TTP、PS分别为(113.57±50.04)ml·100ml^-1·min^-1、(146.61±45.11)ml/L、(148.88±21.16)0.1S、(119.53±52.36)0.5ml·100ml^-1·min^-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BF、BV明显下降(P〈0.05),TTP、PS变化无统计学意义。AP患者的CT灌注参数BF、BV与APACHEⅡ评分、Ranson评分、CRP、CTSI存在相关性(P〈0.05),与腹痛缓解时间、住院天数、局部并发症发生率也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AP患者胰腺血流灌注降低,灌注参数BV、BF与临床常用AP病情评估系统存在相关关系,提示CT灌注成像在AP病情评估中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 标签: 胰腺炎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液灌注
  • 简介:一、工作手册●受中国防痨协会委托,我中心承担《中国防痨史》包括“不同历史时期的结核病防治工作”和“结核病诊断治疗技术的发展”两大篇章的撰写工作,内容涉及中国防痨事业的萌芽、中国防痨事业的创业和发展、主要机构的建立与发展、结核病治疗的飞跃、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等内容。

  • 标签: 2009年 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 中国防痨协会 诊断治疗 工作手册 事业
  • 简介:目的:研究重叠综合征(OS)患者血浆内皮肽1(ET-1)水平,探讨其与OS合并肺动脉高压(PH)的相关性以及OS合并PH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吸烟男性患者155例,其中正常对照组30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组4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组40例,OS组40例。记录年龄、体质量指数(BMI)等临床参数,测定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占预计值百分比(FEV,%)及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90%时间占监测总时间的百分比(TS90%)、夜间最低spO2、觉醒SpO,等多导睡眠图(PSG)参数。超声心动图评估肺动脉压.检测血浆ET-1水平。比较4组间ET-1水平,分析0S组ET.1与PSG指标相关性。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0S合并PH的危险因素。结果:①OS组ET-1水平高于OSAHS组及COPD组。②0S组PH发生率显著高于OSAHS及COPD组。③OS合并PH者较未合并PH者ET-1水平升高。④0S组ET.1水平与AHI、TS90%呈正相关,与夜间最低SpO,呈负相关。⑤夜间最低SpO2[比值比(OR)=1.683,P〈0.051和TS90%(OR=3.425,P〈0.05)是OS合并PH的危险因素:ET-1浓度〉120ng/L者合并PH的相对危险度是〈120ng/L者的2.546倍。结论:OS患者血浆ET.1显著升高,合并PH者尤其明显,血浆ET-1水平与夜间缺氧程度有关。夜间最低SpO2、TS90%与高ET-1水平(〉120ng/L)可能是OS合并PH的危险因素。

  • 标签: 重叠综合征 肺动脉高压 内皮肽1 夜间低氧
  • 简介:目的:探讨利用肾上腺静脉取血(AVS)法分析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H)的醛固酮腺瘤(APA)型和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IHA)型与通过醛固酮合成酶(CYP11B2)4个基因多态性位点行基因分型之间的关系。方法:入选本院住院患者中通过氟氢可的松抑制试验(FST)确诊,并行AVS分型定位诊断的PH患者120例,根据AVS结果分为APA组57例(男36例,女21例)和IHA组63例(男36例,女27例)。筛选同期住院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200例(低肾素EH组58例,正常或高肾素EH组142例),并与上述2组在性别、年龄、高血压病程相匹配。采用限制性内切酶片断长度多态性方法(RFLP)和实时定量PCR法进行3组CYP11B2T(-344)C、Lys173Arg(K173R)、CYP11B2第2内含子(Rs10086846位点、Rs7461740位点)基因分型研究。结果:①在PH患者中携带TT/KK/CT/CG基因型患IHA的可能性增加(APA组6.5%,IHA组29.5%,EH组16.1%,P=0.026)。②与正常或高肾素EH组优势基因型比较发现,低肾素EH患者中携带TT/KK/CT/CG基因型易于发展为IHA。结论:IHA优势诊断基因型为TT/KK/CT/CG。

  • 标签: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原发性高血压 基因型 醛固酮腺瘤 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 简介:胰腺体尾部癌占胰腺癌的20%-30%,由于胰体尾部癌早期无任何特异性症状,临床诊断往往比胰头癌更晚,手术切除率更低,特别是侵犯腹腔主要血管的肿瘤。结合现代医学影像学资料对侵犯腹腔主要血管的胰体尾部癌进行可切除性评估,对提高胰体尾部癌的切除率尤为重要。我们治疗了2例,现根据病例资料、术前影像学检查,并结合文献复习,对胰体尾癌的手术范围和方法进行探讨,与同行商榷。

  • 标签: 手术切除率 胰体尾癌 血管 腹腔 侵犯 胰体尾部癌
  • 简介:2007年9月13—24日,我县发生毒蕈中毒事件10起,中毒人数18人,在我院住院资料完整的15例,全部以急性肾功能衰竭(acuterenalfailure,ARF)为主要表现,分析报告如下。

  • 标签: 毒蕈中毒 肾功能衰竭 急性 血液灌流 血液透析
  • 简介: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eal—timethree—dimensionalechocardiography,RT-3DE)技术在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65例稳定性冠心病患者根据造影检查所示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分组。应用RT-3DE技术获取患者左心室容积-时间曲线(volume—timecurve,VTC),观察整体及各节段VTC形态,计算舒张早期峰值充盈率(peakfillingrate,PFR)、平均充盈率(meanfillingrate,MFR)、1,3充盈分数(I/3fillingfraction,1/3FF)等参数,比较组间差异,选择有效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并计算ROC曲线下面积。结果RT-3DE所测左心室容积、射血分数、峰值射血率(peakejectionrate,PER)及MFR在各组患者中无明显差异。PFR、1/3FF随着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加重逐渐降低.冠状动脉明显狭窄者与造影结果正常者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PFR、1/3FF与E/E’比值及NT—proBNP浓度均呈负相关,1/3FF相关性优于PFR(与E/E’比值,r=-0.751.P〈0.01;与NT—proBNP浓度,r=0.612,P〈0.01)。以1/3FF判断无显著冠状动脉狭窄(即狭窄程度〈70%)的曲线下面积为0.772(P=0.001).95%置信区间为0.633—0.911。1/3FF≥36.75%判断冠状动脉狭窄程度〈70%的敏感性为73%,特异性为76%。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pro—B—typenatriureticpeptide,NT—proBNP)。结论RT-3DE可定性、定量反映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变化,1/3FF可在一定程度上检测此类患者初期出现的以舒张早期心肌弛缓异常为主的轻度舒张功能受损。

  • 标签: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 左心室舒张功能 冠状动脉狭窄 容积-时间曲线
  • 简介: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其特征是HIV特异性的攻击CD4^+T淋巴细胞,造成CD4^+T淋巴细胞数量和功能进行性破坏,患者出现各种机会性感染或肿瘤,导致AIDS。所以认识和了解AIDS主要机会性感染的临床特点对提高临床医师对其诊治水平有很大帮助,本文对AIDS几个主要的机会性感染的临床特点和诊治叙述如下。

  • 标签: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CD4^+T细胞 机会性感染
  • 简介:1945年以来,抗结核药物相继问世,使结核病治疗进入化疗时代。过去认为不治或难治的肺结核病,经抗结核药物治疗,初治肺结核病人治愈率可达到90%以上,甚至100%的病人可以治愈。结核病人的治疗,关键是合理化疗。合理化疗不仅可以治愈病

  • 标签: 化疗 肺结核 流行病学
  • 简介:低血糖是老年人常见病之一,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以神经系统症状为主要表现者易误诊为脑血管病。因此,正确认识老年人低血糖的神经系统症状,对临床诊治起重要的作用。现将我科2001年1月至2008年4月间收治的37例低血糖症患者的诊治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 标签: 低血糖症 脑梗死 老年人 意识障碍
  • 简介:他汀类药物作为心脑血管疾病的一线用药已经在临床中被广泛应用。随着使用人群的不断扩大及研究的不断深入,他汀类药物在骨骼肌、肝脏和肾脏的不良反应及其引发糖尿病的风险开始备受关注。本文旨在汇总有关他汀类药物临床应用的新近研究结果和相关基础研究,总结其主要不良反应及防治策略,为临床应用该类药物提供参考。

  • 标签: 他汀类药物 不良反应 防治策略
  • 简介: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老年期痴呆目前已成为严重危害老年人身心健康、致残最为严重的公共卫生和社会经济问题,居老年人死亡原因第四位。因该病病程长,且无有效的治疗手段,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目前我军离退休人员队伍持续扩大,人均寿命不断增加,老年期痴呆患者逐年增多,对老同志晚年生活构成巨大威胁,也成为我军医疗卫生事业的沉重负担。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病 痴呆 血管性 老年人 离退休干部 流行病学
  • 简介:有资料表明,全球约有3.5亿乙肝病毒携带者和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约25%的乙肝病毒感染者死于与之相关的肝病和肝癌。自1981年乙肝疫苗获准使用后,乙肝感染率较之前明显下降。疫苗的免疫原性、保护性、安全性获得一致认可。但约5%-10%的健康人在按照标准方案实施一个免疫程序的乙肝疫苗接种后,乙肝表面抗体的滴度达不到保护水平(〈10mIU/ml),称为无/低应答者(抗-HBs水平低于2mIU/ml为无应答,低于10mIU/ml为低应答)。健康人群中即使控制了疫苗接种的外部因素(疫苗抗原含量。注射途径,部位等),机体的一般因素(年龄,性别,体重等)和其他因素(如病毒变异)。

  • 标签: 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 乙肝疫苗 免疫应答
  • 简介:胰岛素治疗是控制高血糖的重要手段。但有极少部分患者在应用胰岛素后可出现急性、痛性神经病变的表现。Caravati首次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胰岛素治疗后立即出现的痛性神经病变进行描述,并称之为“胰岛素相关性神经炎(insu-linneuritis)”[1]。

  • 标签: 胰岛素相关性神经炎 胰岛素 腹痛
  • 简介:美国结核病发病率稳步下降已几个十年了,但从1985年到1993年,由于几个复杂的社会和医学因素,使结核病的发病率又上升了14%。结核病发病率近期的上升,对于州和地区,由于人员和经费不足,使已经减弱的结核病防治规划增添了需求。全国的结核病规划必须重新赋以生机。如果这些规划能作出有效反应,则此种向公共卫生的挑战,可提供最重要的结核病控制活动。本报告描述了结核病控制规划的一个模式,以及一项成功控制规划的基本内容,其中包括结核病预防和控制的三个主要策略:a)活动性结核病人的鉴定及治疗;b)发现和筛选与结核病人有过接触的人,以决定接触者是否感染了结核分枝杆菌,或具有活动性结核,并提供适当治疗;c)在结核感染及发生结核病的高危人群中、筛选发现结核感染者并提供治疗,以防止进展成活动性结核病。州和地区卫生部门,对结核病的预防和控制负有主要责任。为了成功地对付挑战,结核病控制规划应当有能力实施下列一系列核心工作:·制定全面的计划及策略;·确定临床活动性结核病人;·对确诊病人及可疑结核病人进行管理;·确定并管理感染结核菌的人员;·提供实验室及诊断服务;·收集及分析有关资料;·提供培训及宣传教育。除了详细说明结核病控制规划的基本内容外,本报告着重强调以下几个问题的重要性:a)结核病控制工作的重点;b)需与其他保健的提供者、设施、社区(译者注:美国社区相当于中国街道及居委会)和组织进行很好协调;c)选用其他方法控制结核病(如直接监视下治疗方法的扩大应用);d)对高危人群有目标地筛选与预防规划;e)对当前结核病治疗的一些建议。

  • 标签: 控制规划 结核病控制 活动性结核病 结核病人 高危人群 结核分枝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