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在食管放疗中实施综合化心理护理对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入本院患有食管并进行放射治疗的56例病人,随机将其分作对照、实验两组,各有28例,对照组在放疗期内实施常规化的护理模式,实验组在放疗期内实施心理护理,给予综合化的心理干预模式,经探究两组护理过程,比对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经护理及生活质量的系统评估后,实验组的生存质量总评分显著高出对照组,组间差异性较大(P<0.05)。护理后,实验组病人的心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食管放疗期内对病人实施系统、动态的心理护理干预,既能显著提升病人的生活质量,此护理模式值得推广、运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食管癌 放疗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食管病人的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状况。方法调查86例食管病人的社会支持情况,分析食管病人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状况。结果食管病人生活质量得分平均38.06分,其社会支持总分高于正常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病人的生活质量偏低,比正常人能获得较高的社会支持,但支持利用度较低。护理过程中应重视发挥家庭和社会的支持作用,提高其生活质量。

  • 标签: 食管癌病人 社会支持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辅助放疗和化疗在胆囊根治术后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2003年6月到2010年7月病理确诊的胆囊患者的临床资料。14例患者根治术后接受辅助放疗,24例接受辅助化疗。结果51例患者的1、3、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69.0%、42.0%和11.0%,接受辅助放疗和未行放疗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37月和14个月(X2=3.913,p=0.048),接受辅助化疗和未行化疗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39月和14个月(X2=2.531,p=0.112)。结论建议中晚期胆囊患者根治切除后采用辅助放疗和化疗,可以改善其预后生存质量。

  • 标签: 胆囊癌根治术 化疗 膀胱癌 放疗
  • 简介:目的:探讨口腔根治术后并发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的预防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口腔根治术后并发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临床表现为腹痛、排柏油样大便、呕血、低血容量休克、贫血等.11例出血得到较快控制,1例反复出血,延迟6d才得以缓解.1例死于失血性休克.结论:口腔根治术后并发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它与患者年龄大、精神紧张、手术创伤及使用激素等有关,要注重对本病的预防,在治疗上应尽早采取积极措施,注意治疗方法的选择.

  • 标签: 口腔癌 根治术 术后并发症 消化道应激性溃疡 消化道出血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在二尖瓣成形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总结分析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全程监测的17例二尖瓣成形手术,即开胸前观察二尖瓣及其附属结构的形态及功能,并与手术中所见对照其符合率;心脏复跳后,再次观察二尖瓣成形瓣膜的形态、功能以及心脏的收缩及舒张功能。结果17例患者中,12例患者进行二尖瓣成形手术,中经食道超声心动图观察后,更改手术方式3例,心脏复跳后指导再次手术2例,全组均未出现术后瓣膜狭窄或瓣周漏。结论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在二尖瓣外科手术的治疗方案的选择、疗效评价及预后估测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并可有效避免二次开胸手术。

  • 标签: 经食道超声心动图 二尖瓣成形术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麻醉对肺癌根治患者手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选取采用肺癌根治治疗的患者87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命名为试验1组、试验2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29例,其中试验1组和试验2组的患者均采用右美托咪定,三组患者进行麻醉诱导以及维持的药物均相同。患者在手术中进行麻醉的剂量有所不同,其中试验1组的患者采用静脉输注药物右美托咪定0.8μg/kg进行麻醉,以0.3μg/(kg·h)的剂量持续输注至手术结束;试验2组的患者采用静脉输注药物右美托咪定0.8μg/kg进行麻醉,以0.5μg/(kg·h)的剂量持续输注至手术结束,对照组患者输注等量的生理盐水。对所有患者在如下几个时间点抽取静脉血,麻醉诱导前时刻(T1)、手术结束时刻(T2)、术后第1天(T3)以及术后第7天(T4),检测其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白介素-6(IL-6),并在患者手术前24h、术后第1天、3天、7天通过简易智力状况监测表(MMSE)对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评估。结果三组患者术前24h的MMSE评分进行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1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手术后第1天、3天的MMSE评分同手术前24h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2组患者在手术后第1天MMSE评分同手术前24h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2组患者在术后第3天的MMSE评分同试验1组合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1时间对比,对照组患者的NSE在T2和T3时间点有升高(P<0.05),在T4时恢复到术前水平,试验2组患者在T2和T3时间点的NSE均低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在其他时间点的IL-6均高于T1时间点(P<0.05),试验2组在T2、T3时间点的IL-6水平均低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持剂量为0.5μg/kg能明显改善肺癌根治患者的认知功能,其可能与炎症反应和可逆性脑损伤有关。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不同剂量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腹腔镜与开腹手术行右半结肠癌D3根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行右半结肠癌D3根治的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手术组各40例,对两组患者的中及术后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A组的平均手术时间为190.3±17.86分钟,略长于B组的160.9±20.39分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右半结肠癌D3根治安全、有效,具有可行性。

  • 标签: 右半结肠癌 D3根治术 腹腔镜
  • 简介:目的:分析鼻咽放化疗后颈部复发或未控的病例进行颈清扫的疗效,探讨颈清扫式。方法:回顾性分析鼻咽放化疗后因颈部淋巴结复发或未控行颈清扫并成功随访的24例的临床资料,其中行扩大颈清扫4例,行根治性颈清扫12例,行改良根治性颈清扫7例,行区域性颈清扫1例。按放化疗结束至手术的间隔时间、术后有无辅助治疗(包括放化疗)和淋巴结有无外侵3个方面进行分组,了解其生存率有无差异。结果:本组1、3、5年的总的生存率分别为为80%、57%、36%。其预后因素与放化疗结束至手术的间隔时间,术后有无辅助治疗无关,与淋巴结有无外侵的因素有关。结论:鼻咽放化疗后颈部淋巴结复发或未控可采用颈清扫治疗,不同的式有其相应的适应证,对有淋巴结外侵及切缘阳性的病人可加用外放射治疗。

  • 标签: 鼻咽癌 颈部复发/未控 颈清扫术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于宫颈术后放疗患者因性疲乏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到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宫颈术后放疗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选取同期同类型患者30例作为研究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疲乏缓解程度、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两种不同的护理方法后,研究组在疲乏缓解程度、生活质量改善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讨论对宫颈术后放疗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添加心理护理,有利于缓解疲乏程度,改善生活质量,增加患者满意度。该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以及应用。

  • 标签: 心理干预 宫颈癌术后放疗 癌因性疲乏 影响
  • 简介:置入记忆合金支架是一种较新的治疗管腔狭窄的技术手段,国内外多在X线监视下进行[1],并取得较满意的治疗效果.我院自1996年6月至2001年6月,对40例食管良恶性狭窄,或食管气管瘘患者进行放置记忆合金支架置入,结合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内镜引导 引导放置 支架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舌癌根治术后患者在重症监护室(ICU)的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73例舌癌根治术后病人在ICU监护期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73例的组织瓣存活良好,无呼吸道梗阻、出血等并发症,并于术后24h内转回普通病房。结论: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呼吸道、各种引流管道的护理,加强对皮瓣的严密监护是舌癌根治术后在ICU的护理要点。

  • 标签: 舌癌根治术 重症监护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化浊解毒方配合水针对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胃动素(MTL)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患者按分层随机法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予化浊解毒方配合水针,对照组予兰索拉唑合吗丁啉口服,两组均治疗30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综合疗效、MTL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分析,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不同药物干预4周,治疗后治疗组综合疗效总有效率为81.58%,对照组综合疗效总有效率为67.57%,两组疗效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MTL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化浊解毒方配合水针与传统兰索拉唑配吗丁啉均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血浆MTL水平,且化浊解毒配水针组疗效优于兰索拉唑配吗丁啉组。

  • 标签: 胃食管反流病 化浊解毒 水针 胃动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食道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食道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使用人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结果在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方面,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道患者的护理过程当中,应用人性化护理有利于改善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临床上应当推广应用。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食道癌 健康教育 心理护理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胃大部分切除与单纯修补治疗急性胃穿孔临床治疗方式和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80例急性胃穿孔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40例。对照组采用胃大部分切除治疗,观察组采用单纯修补治疗,对比两组胃穿孔患者的术后疗效、所需手术时间、所需住院时间、胃肠功能恢复的时间以及术后复发Visick分级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急性胃穿孔患者的术后疗效、术后复发Visick分级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所需手术时间、所需住院时间以及胃肠功能恢复的时间较对照组更少,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修补治疗急性胃穿孔可以有效地改善临床效果,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有效避免患者术后的复发,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胃穿孔 胃大部分切除术 单纯修补术 临床效果 术后复发
  • 简介:摘要目的对间歇性清洁导尿(CIC)在神经源膀胱患者中的改进应用观察。方法本文随机抽取了自2012年12月至2014年7月我院康复科和骨科48例神经源膀胱患者,其中24例为试验组,对间歇性清洁导尿进行了改进应用观察。结果试验组在降低尿路感染和恢复膀胱自主排尿功能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结果显示,对间歇性清洁导尿改进应用于神经源膀胱患者中有比较好的疗效,能够显著提高患者恢复自信心以及自主排尿功能,从而也能减少因为留置导尿而带来的反复尿路感染等并发症,节约大量的费用,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因此该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间歇性清洁导尿 神经源膀胱 技术改进
  • 简介:1引言复苏是一个涉及面广而又复杂的问题,复苏的成功率与多个环节有关,复苏方法的有效性是生命链(ChainofSurvival)的一个重要环节,即能否产生相对有效的循环和呼吸,为心跳和呼吸的恢复以及心脑重要器官的功能保护创造条件.因此,人们一直在寻求一种有效的复苏方法,以挽救更多的生命.本文就四十年来闭胸心肺复苏方法的研究作一个简明的总结.

  • 标签: 心肺复苏术 胸心肺 闭胸
  • 简介:目的: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肺组织不必要的损伤,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所取组织的病理结果为患者术前提供权威性诊断或不能手术者亦可据此制定合理的治疗计划(包括化疗及放疗).方法:CT定位下用穿刺针进行肺穿刺.结果:5例患者均一次穿刺成功.结论:CT定位下穿刺成功率高,并发症少.

  • 标签: CT定位 经皮肺穿刺活检术 诊断 治疗 外周型肺实质性占位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HPV感染及人工流产次数与宫颈的相关性,且国内外尚无针对此类文献的相关报道,故而本课题在保护母婴健康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方法选自2012年01月~2015年12月在开滦总医院与开滦总医院林西医院门诊部进行HPV体检者,其中HPV感染阳性者共186例,根据体检结果进行将其分为G1组68例和G2组118例。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月经初潮年龄、首次性交年龄、宫颈炎、怀孕次数及人工流产次数)对入选的HPV阳性者行HPV分型检测及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结果宫颈的发生与月经初潮年龄、首次性交年龄、宫颈炎、怀孕次数及人工流产次数均有密切的关系;G2组患者的HPV水平显著的低于G1组患者,两组间的HPV检查水平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程度的宫颈癌病变者的HPV-DNA感染的阳性率及水平均不同,两组患者的HPV-DNA水平呈递增水平,且G1组的HPV-DNA多集中于高水平,G2组的则集中于中等水平。随着宫颈程度的加重,其HPV-DNA水平呈增高趋势,且两者间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HPV感染及流产次数与宫颈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且HPV-DNA水平与宫颈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 标签: 宫颈癌 HPV感染 人工流产次数 相关性研究
  • 简介:腹腔穿刺是很有价值的辅助检查措施,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诊断方法,特别适用于外科急腹症的诊断。我院外科1994年至1998年对376例急腹症病人进行诊断性腹腔穿刺,现将穿刺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376例中男性259例,女性117例;年龄3~92岁,平均42岁。发病至穿刺时间,最长18天,最短30分钟。

  • 标签: 腹腔穿刺术 外科急腹症 诊断性腹腔穿刺 动态观察 辅助检查 诊断方法
  • 简介:目的:探讨提高阴茎再植的成功率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5例运用显微外科技术行吻合血管神经的阴茎离断再植的临床资料。结果:5例阴茎再植均取得成功,1例术后出现轻度尿道狭窄,1例出现远侧段阴茎局部皮肤坏死和远端阴茎水肿。结论:术前有效的抗休克治疗,中成功吻合阴茎背动静脉和神经,使阴茎远端深浅组织恢复良好的血供,术后做好防止感染、血管痉挛和血栓形成等,是提高阴茎再植成功率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关键。

  • 标签: 阴茎离断 再植术 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