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电视胸腔肺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中,随机选取92例肺癌患者作为手术实验研究对象,均为我院胸外科自2013年2月~2015年2月期间所接收,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公平性和公正性原则,将其按照挂号的编号顺序,随机均分成两组,就常规手术治疗(对照组,n=46)与电视胸腔手术治疗(观察组,n=46)的应用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展开探讨。结果两组患者接纳不同手术治疗方案后,从淋巴结计数和阳性淋巴结方面分析,观察组的占有率较对照组低,实验数据之间的差异用X2检验后,证明(P<0.05).从并发症发生情况方面分析,观察组为6.5%,对照组为28.0%,实验数据之间的差异用X2检验后,证明(P<0.05).结论针对肺癌病例,实施电视胸腔手术治疗,相比其他手术方案来说,效果显著,安全可靠且对患者造成的并发症发生率少。

  • 标签: 电视胸腔镜 肺癌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比电视胸腔微创手术与常规肺癌手术进行淋巴结清扫的效果,分析两者的差异。方法将2014年1月-2015年5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肺癌治疗的患者随机选取8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进行常规肺癌淋巴结清扫治疗,实验组进行电视胸腔微创手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分析两者差异性。结果两种方式淋巴清扫效果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为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运动能力、社交能力评估都比对照组高,生活质量评估总评分高于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在相同的清扫效果情况下,电视胸腔微创手术进行肺癌淋巴结清扫时,手术创伤小,患者恢复早,预后效果好,综合效果明显优于常规肺癌手术淋巴结清扫效果。

  • 标签: 淋巴结清扫 电视胸腔镜微创手术 常规治疗 肺癌
  • 简介:目的:总结电视胸腔(VATS)治疗自发性气胸(SP)的经验,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近3年来我院收治的25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VATS18例,VAMT7例。平均手术时间149min,平均引流时间7.2d,平均术后住院时间12d。均痊愈。结论:电视胸腔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安全、可靠,明显缩短治疗时间,减轻病人痛苦,降低治疗费用。

  • 标签: 电视胸腔镜 自发性气胸 肺大疱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探讨双孔胸腔下治疗原发性自发性气胸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2013年-2016年3月收治的32例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术后随访结果。结果全组患者中出血10-60ml,平均23.4ml,胸腔引流管放置3-5d,平均3.5d;术后住院5-7d,平均5.5d。并且胸腔患者其手术切口的长度、住院时间以及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管留置时间明显缩短,未发生明显并发症。结论双孔胸腔手术相对传统开胸手术而言,对自发性气胸患者的治疗创伤较小,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效果明显,值得临床借鉴及推广。

  • 标签: 胸腔镜 自发性气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麻醉对肺癌根治患者手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选取采用肺癌根治治疗的患者87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命名为试验1组、试验2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29例,其中试验1组和试验2组的患者均采用右美托咪定,三组患者进行麻醉诱导以及维持的药物均相同。患者在手术中进行麻醉的剂量有所不同,其中试验1组的患者采用静脉输注药物右美托咪定0.8μg/kg进行麻醉,以0.3μg/(kg·h)的剂量持续输注至手术结束;试验2组的患者采用静脉输注药物右美托咪定0.8μg/kg进行麻醉,以0.5μg/(kg·h)的剂量持续输注至手术结束,对照组患者输注等量的生理盐水。对所有患者在如下几个时间点抽取静脉血,麻醉诱导前时刻(T1)、手术结束时刻(T2)、术后第1天(T3)以及术后第7天(T4),检测其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白介素-6(IL-6),并在患者手术前24h、术后第1天、3天、7天通过简易智力状况监测表(MMSE)对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评估。结果三组患者术前24h的MMSE评分进行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1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手术后第1天、3天的MMSE评分同手术前24h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2组患者在手术后第1天MMSE评分同手术前24h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2组患者在术后第3天的MMSE评分同试验1组合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1时间对比,对照组患者的NSE在T2和T3时间点有升高(P<0.05),在T4时恢复到术前水平,试验2组患者在T2和T3时间点的NSE均低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在其他时间点的IL-6均高于T1时间点(P<0.05),试验2组在T2、T3时间点的IL-6水平均低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持剂量为0.5μg/kg能明显改善肺癌根治患者的认知功能,其可能与炎症反应和可逆性脑损伤有关。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不同剂量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腹腔与开腹手术行右半结肠癌D3根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行右半结肠癌D3根治的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腹腔组和开腹手术组各40例,对两组患者的中及术后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A组的平均手术时间为190.3±17.86分钟,略长于B组的160.9±20.39分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右半结肠癌D3根治安全、有效,具有可行性。

  • 标签: 右半结肠癌 D3根治术 腹腔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辅助放疗和化疗在胆囊癌根治术后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2003年6月到2010年7月病理确诊的胆囊癌患者的临床资料。14例患者根治术后接受辅助放疗,24例接受辅助化疗。结果51例患者的1、3、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69.0%、42.0%和11.0%,接受辅助放疗和未行放疗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37月和14个月(X2=3.913,p=0.048),接受辅助化疗和未行化疗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39月和14个月(X2=2.531,p=0.112)。结论建议中晚期胆囊癌患者根治切除后采用辅助放疗和化疗,可以改善其预后生存质量。

  • 标签: 胆囊癌根治术 化疗 膀胱癌 放疗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阑尾切除的临床价值及可行性。方法:随机对63例腹腔阑尾切除和同期50例开腹阑尾切除进行比较。结果:在各类阑尾炎中,腹腔阑尾切除在胃肠功能恢复、住院时间均较开腹阑尾切除短;在切口感染、术后疼痛方面、观察腹腔其他疾病方面,较开腹手术具有明显优越性;而手术时间并不比开腹手术长,但费用稍高。结论:腹腔阑尾切除具有明确诊断、创伤小、痛苦少、住院时间短及切口感染率低等优点,可考虑成为阑尾切除的首选手术方式。

  • 标签: 腹腔镜 开腹阑尾切除术 阑尾切除术 阑尾炎
  •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分析腹腔卵巢囊肿剔除对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为治疗卵巢良性肿瘤患者提供科学的参考数据。方法选取在我院2014年1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卵巢良性肿瘤患者临床资料9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手术方式随机分为A、B、C、D四组,每组均为24例。A组患者应用单侧卵巢内膜异位囊肿剔除手术,B组患者应用双侧卵巢内膜异位囊肿剔除手术,C组患者应用单侧卵巢囊肿剔除手术,D组患者应用双侧卵巢内囊肿剔除手术。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A、B、C、D四组患者术前以及术后4个月FSH(血清促卵泡素)水平、E2(雌二醇)水平以及LH(促黄体生成素)水平,术后4个月随访之后A、B、C、D四组患者的月经与潮热情况。结果A、B、C、D四组患者术前、术后4个月FSH、E2以及LH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A组LH水平显著低于B组、C组(P<0.05),术后D组LH水平显著低于B组(P<0.05),术后A、B、C、D四组患者在FSH、E2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个月随访中96例研究对象有6例月经异常,4例出现潮热盗汗。结论腹腔下不同卵巢囊肿剔除对卵巢良性肿瘤患者卵巢功能的近期影响有限。

  • 标签: 腹腔镜 卵巢囊肿剔除术 卵巢良性肿瘤患者 卵巢功能的影响
  • 简介:目的:应用鼻内下电凝止血治疗常规鼻腔填塞无效的鼻腔后部出血效果及其副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常规鼻腔填塞止血无效的鼻出血患者采取鼻内下电凝止血的临床资料.结果:22例鼻出血一次止血成功,成功率91%.结论:鼻内下电凝止血具有迅速、准确、患者痛苦少、鼻腔功能恢复快等优点,可作为鼻出血治疗的重要有效方法之一.

  • 标签: 鼻内镜 电凝止血术 治疗 鼻腔后部出血 副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粘连性肠梗阻治疗中应用腹腔下粘连松解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我院接收治疗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各35例,观察组在腹腔下施予粘连松解治疗,对照组施予常规开腹手术治疗,对照分析两组疗效。结果除手术时间外,观察组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等手术指标均比对照组优越,且观察组发生并发症的几率为2.9%,明显比对照在20%低,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粘连性肠梗阻的治疗中,应用腹腔下粘连松解不但疗效确切,而且安全性较高,能够有效缩短患者术后康复时间,具有进一步推广应用的价值。

  • 标签: 粘连性肠梗阻 腹腔镜 粘连松解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通过胃壁固定技术,再扩大胃造瘘口,置入更大直径胃造瘘管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多中心研究,选择有PEG指征的60例患者,先行胃壁固定,根据扩大胃造瘘口的式随机分为A、B、C三组,采用胃造瘘套件穿刺针作造瘘口穿刺20例设为A组,采用5mm的trocar作造瘘口穿刺20例设为B组,采用10mm的trocar作造瘘口穿刺20例设为C组,对比三组患者中及术后并发症、胃造瘘操作时间、患者术前1d与术后第1天、第7天及第14天的营养指标。结果A组及B组中及术后无并发症发生,C组术后出现造瘘口渗漏及造瘘口周围炎1例;三组实验操作时间比较,A组操作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实验组术后第1天营养指标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及第14天营养指标均有改善,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营养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施行胃壁固定,可以根据患者实际需要选择不同直径的胃造瘘管经腹壁直接置入,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经胃造瘘管输注营养物的依从性,有利于患者的康复。A组更安全、操作时间更短,适合临床应用。

  • 标签: 胃壁固定术 内镜 胃造瘘术 胃造瘘管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苏黄止咳胶囊治疗肺癌咳嗽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我院2014年2月-2015年12月住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肺癌咳嗽患者。随机分组方法单双数编号法。100例患者分为化疗组和化疗+中医组。化疗组常规接受化疗治疗;化疗+中医组在化疗组化疗基础上接受苏黄止咳胶囊治疗。研究评估(1)咳嗽缓解率、咳嗽治愈率;(2)毒副作用发生率;(3)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咳嗽症状评分、生存质量的差异。结果(1)化疗+中医组对比化疗组咳嗽缓解率、咳嗽治愈率更高,X2检验差异显著,P<0.05;(2)两组毒副作用发生率相似,X2检验差异不显著,P>0.05;(3)治疗前两组咳嗽症状评分、生存质量相似,t检验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化疗+中医组对比化疗组咳嗽症状评分、生存质量改善更显著,t检验差异显著,P<0.05。结论苏黄止咳胶囊治疗肺癌咳嗽的临床效果确切,对改善咳嗽症状,提升患者生存质量有益,且不增加副作用,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 标签: 苏黄止咳胶囊 肺癌咳嗽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在抢救创伤性血胸患者时胸腔血自体回输的方法及其安全性和可操作性。方法:对2005年3月~2007年11月收治的54例创伤性血胸患者利用胸腔闭式引流,一次性采血袋、输血器将血液回输。结果:52例经过使用上述方法后失血性休克得到纠正,生命体征平稳,获得了进一步治疗的时机。2例严重多发伤虽经积极抢救仍无法挽回生命。全部病例均未出现自体输血引起的并发症。结论:对中等量以上、无明显污染的胸腔血自体回输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方便的方法。

  • 标签: 自体输血 急诊抢救 创伤性血胸
  • 简介:目的:观察胸腔内注入红霉素治疗顽固性气胸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胸腔闭式引流并负压吸引使肺复张,经胸腔管注入红霉素60-120万单位,夹管2-6小时并嘱转动体位,继续负压吸引,证实肺复张及漏气停止后拔管,一次无效者,可重复注药1-2次.结果:22例患者治愈,3例无效,治愈率88%.结论:胸腔内注入红霉素治疗顽固性气胸疗效好,不良反应少.

  • 标签: 顽固性气胸 红霉素 胸膜粘连术
  • 简介:目的:探讨舌癌根治术后患者在重症监护室(ICU)的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73例舌癌根治术后病人在ICU监护期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73例的组织瓣存活良好,无呼吸道梗阻、出血等并发症,并于术后24h内转回普通病房。结论: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呼吸道、各种引流管道的护理,加强对皮瓣的严密监护是舌癌根治术后在ICU的护理要点。

  • 标签: 舌癌根治术 重症监护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舒尼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non–small-celllungcancerNSCLC)的有效性。方法电子检索PubMed,ISIWedofScience,CNKICochraneLibrary,EMbase,万方数据库,CBMdisc等数据库,对符合纳入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RCT),采用RevMan5.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在所有入选的文献当中,舒尼替尼单用或联合化疗药物/靶向药物治疗晚期NSCLC能提高客观缓解率,且无进展疾病的生存时间及生存时间中位数较未使用舒尼替尼组长。结论舒尼替尼单用或联合其它药物治疗NSCLC的疗效有一定优势。

  • 标签: 舒尼替尼 非小细胞肺癌 疗效 Meta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口腔癌根治术后并发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的预防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口腔癌根治术后并发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临床表现为腹痛、排柏油样大便、呕血、低血容量休克、贫血等.11例出血得到较快控制,1例反复出血,延迟6d才得以缓解.1例死于失血性休克.结论:口腔癌根治术后并发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它与患者年龄大、精神紧张、手术创伤及使用激素等有关,要注重对本病的预防,在治疗上应尽早采取积极措施,注意治疗方法的选择.

  • 标签: 口腔癌 根治术 术后并发症 消化道应激性溃疡 消化道出血 预防
  • 简介:目的:评价CEA、NSE、CYFRA21-1联合检测对肺癌与良性肺部疾病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应用电化学发光法(ECLIA)检测经病理确诊的56例肺癌、41例良性肺部疾病和30例正常体检者血清中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细胞角蛋白21-1(CYFRA21-1)的含量.结果:肺癌组CEA、NSE、CYFRA21-1测定水平明显高于肺良性病变组和正常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EA、NSE、CYFRA21-1对肺癌的敏感性分别为51.79%、44.64%、55.36%,特异性分别为92.96%、90.14%、88.73%;CEA、NSE、CYFRA21-1三项联合检测对肺癌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92.86%和94.37%.结论:CEA、NSE、CYFRA21-1三项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明显提高肺癌诊断的阳性率,有助于肺癌的预测和鉴别诊断.

  • 标签: 癌胚抗原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细胞角蛋白21-1 联合检测 肺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胃大部分切除与单纯修补治疗急性胃穿孔临床治疗方式和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80例急性胃穿孔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40例。对照组采用胃大部分切除治疗,观察组采用单纯修补治疗,对比两组胃穿孔患者的术后疗效、所需手术时间、所需住院时间、胃肠功能恢复的时间以及术后复发Visick分级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急性胃穿孔患者的术后疗效、术后复发Visick分级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所需手术时间、所需住院时间以及胃肠功能恢复的时间较对照组更少,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修补治疗急性胃穿孔可以有效地改善临床效果,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有效避免患者术后的复发,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胃穿孔 胃大部分切除术 单纯修补术 临床效果 术后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