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患者配偶心理状况,探讨其家庭功能及应对方式与心理状况。方法为2014年1-12月间在三甲医院妇科住院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102例,应用症状自评量表和配偶性生活量表进行测评,针对性、有目的、动机性访谈,指导性化解矛盾。比较干预前后结果。结果干预前配偶scl-90总分、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因子分均高于国内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后配偶scl-90总分、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因子分均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干预后上述几项评测与国内常模比较统计无医学意义,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应对方式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生活有直接和间接影响。妇科恶性肿瘤术后夫妻须借助医学、社会、家庭系统的有力支持,建立正确的沟通模式,促使夫妻生活包括性生活和谐。

  • 标签: 妇科 恶性肿瘤 配偶 应对方式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会支持系统对多发性硬化患者生活的影响。方法应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多发性硬化生活54项评分量表(MSQOL–54),调查105例多发性硬化患者所获得的社会支持状况及生活,选取同期70例健康志愿者作对照研究,根据调查结果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方案。结果多发性硬化患者社会支持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t=2.548,P<0.05);年龄≥60岁组主观支持、社会支持总分明显低于<60岁年龄组(t=2.353~3.079,P<0.05);丧偶或离异组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社会支持总分明显低于正常家庭组(t=3.985~8.350,P<0.05);干预后,多发性硬化患者躯体功能、躯体致角色受限、情绪致角色受限、健康认识、疼痛、精力、情绪状况、性功能、社会功能、认知功能、应激、总生活评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t=2.170~6.344,P<0.05)。结论多发性硬化患者是社会支持较低的弱势群体,加强社区支持系统干预能提高MS患者的生活

  • 标签: 多发性硬化 社会支持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在食管癌放疗中实施综合化心理护理对病人生活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入本院患有食管癌并进行放射治疗的56例病人,随机将其分作对照、实验两组,各有28例,对照组在放疗期内实施常规化的护理模式,实验组在放疗期内实施心理护理,给予综合化的心理干预模式,经探究两组护理过程,比对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经护理及生活的系统评估后,实验组的生存质量总评分显著高出对照组,组间差异性较大(P<0.05)。护理后,实验组病人的心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食管癌放疗期内对病人实施系统、动态的心理护理干预,既能显著提升病人的生活,此护理模式值得推广、运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食管癌 放疗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食管癌病人的社会支持与生活状况。方法调查86例食管癌病人的社会支持情况,分析食管癌病人社会支持与生活状况。结果食管癌病人生活得分平均38.06分,其社会支持总分高于正常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癌病人的生活偏低,比正常人能获得较高的社会支持,但支持利用度较低。护理过程中应重视发挥家庭和社会的支持作用,提高其生活

  • 标签: 食管癌病人 社会支持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观察小腿皮肤扩张后转皮瓣治疗踝、足部大面积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9例患者,皮肤缺损最大22×10cm,最小16×8cm.手术方法:小腿前内侧设计安装皮肤扩张器,扩张3~5周后,局部皮瓣转移或交腿皮瓣转移,修复足、踝皮肤缺损、骨外露.结果:9例皮肤扩张转移皮瓣均全部成活,经6个月随访,功能良好.结论:小腿皮肤扩张后转移皮瓣,为修复足踝部大面积皮肤缺损骨外露提供了一个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的新方法.

  • 标签: 组织扩张术 外科皮瓣 皮肤缺损
  • 简介:皮肤覆盖人体表面,是人体最大的器官.中毒后的皮肤表现可以给临床医生判断病因、了解病情提供宝贵的线索.

  • 标签: 中毒皮肤 皮肤表现 表现处理
  • 简介:目的:观察伤科黄油纱治疗急性皮肤挫擦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科就诊的急性皮肤挫擦伤病人102名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2例,分别采用伤科黄油纱和水胶体类敷料优拓换药治疗.结果:治疗组在在创面止血、伤口愈合时间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而创面感染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伤科黄油纱外敷治疗急性皮肤挫擦伤疗效显著、价格低廉、临床应用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伤科 黄油纱 外敷治疗 皮肤挫擦伤 治疗组 无显著性差异
  • 简介:目的:观察草木犀流浸液片治疗皮肤擦伤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本科2004年10月-2005年9月收治的皮肤擦伤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以清创包扎等常规处理为主,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草木犀流浸液片,连续服用7d,2-4片/次,3次/d。结果:治疗组消肿时间、渗液、疼痛缓解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草木犀流浸液片可以显著缩短皮肤擦伤后周围软组织肿胀消肿时间,使创面渗液减少。明显减轻疼痛症状,无不良反应。

  • 标签: 草木犀流浸液片 皮肤擦伤 肿胀 渗液 疼痛
  • 简介:目的:总结诊疗恙虫的体会,以免误诊误治.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5月至2002年10月收治的39例恙虫资料.结果:但均有持续发热,可出现心肺肾肝等多器官损害,特征性的焦痂或溃疡发生率为64%,且分布部位隐蔽,外斐氏反应均大于1:160.氯霉素治疗疗效好.结论:恙虫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氯霉素可作为首选药物.

  • 标签: 恙虫病 诊断 治疗 临床资料 传染病
  • 简介:川崎(KawasakiDisease,KD)是一种病因未明的全身血管炎症性疾病,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发病早期误诊率高,严重并发症为冠状动脉病变.近年来,随着临床认识水平的提高、超声心动图技术完善及在应用阿斯匹林的同时应用静脉丙球治疗,对缩短疗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诊治水平起重要作用.现将我院1990~2002年收治的54例患儿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 标签: 临床分析 例临床 川崎病
  • 简介:血栓性微血管(ThromboticMicroangiopathes,TMA)包括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ThromboticThrombocytopenicPurpura,TTP)、溶血尿毒综合征(HemolyticUremicSyndrome,HUS)和HELLP(HemolysisElevatedLiverEmzymesandLowPlatelets)综合征.

  • 标签: 微血管病 血栓性微血管
  • 简介:摘要目的对针灸治疗颈椎的临床疗效进行探析。方法临床资料选自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我院治疗的100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实施常规牵引,剩余一组实施常规牵引联合针灸,观察与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时间、颈椎恢复时间以及症状消失时间分别是(8.63±1.82)d、(6.09±1.67)d、(4.55±0.93)d,对照组分别是(11.50±2.25)d、(9.53±1.64)d、(7.82±1.53)d,差异性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90%,对照组是70%,差异性显著(P<0.05)。两组患者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复发率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针灸治疗颈椎的临床疗效较为显著。

  • 标签: 针灸治疗 颈椎病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临床工作中为方便卧床的危重患者穿着,避免患者因穿普通病员服不当发生受凉,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以人文关怀为前提下提出一种危重患者卧床专用服。该病服设计简单,制作方便。临床应用以来,取得良好的效果,具有省时、方便、实用和舒适等优点。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糖尿酮症酸中毒(DKA)的临床特征和救治方法,提高DKA的治愈率,降低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85例DKA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治愈80例,治愈率94.1%;死亡5例,死亡率5.9%.结论:DKA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无特异性,易漏诊误诊;一旦确诊,积极补液、补钾、小剂量胰岛素及去除诱因等综合治疗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 标签: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治愈率 小剂量胰岛素 死亡率 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烟雾病患者的围手术期的规范化护理措施。方法对2013年3月至2015年12月在武汉市第一医院神经外科行颞浅动脉一大脑中动脉分支吻合并脑一硬膜一肌肉血管融合术治疗的烟雾病患者34例,其中包括男16例、女18例;年龄20~63岁,平均(43±9)岁进行规范化护理。结果患者病情恢复良好,达到预期效果康复出院。结论针对行颞浅动脉一大脑中动脉分支吻合并脑一硬膜一肌肉血管融合术治疗的烟雾病患者在围手术期给予的个性化护理措施及出院指导,不仅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也可以使患者能够早日康复。

  • 标签: 烟雾病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目的:研究脑血管病人急性期应激状态的机制和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急性脑血管194例的心电图、心肌酶、血压和血糖等指标的变化特点。结果:脑血管病人急性期(发病48h之内)心电图发生改变,血压、心肌酶、血糖和外周血白细胞均增高。结论:积极调控急性脑血管病人的应激反应,对于提高脑血管的治愈率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脑血管病 急性 应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神经根型颈椎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45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临床资料,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45例患者中29例治愈,13例好转,无效3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治疗后临床症状(颈肩痛、上肢麻木、腱反射、感觉)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1个月、6个月疼痛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神经根型颈椎临床效果确切,可明显减轻患者临床症状和疼痛,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关键词星状神经节阻滞;颈椎;神经根型颈椎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疑难,主要是由于颈椎间盘退行性病变、继发性刺激或压迫邻近组织引起一系列症状和体征。由于该病的发病机理各不相同,所以其临床表现差异性较大。神经根型颈椎是由于单侧或者双侧脊神经受到压迫或者刺激引起的与脊神经根分布区相一致的感觉、运动、反射障碍,是颈椎病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种1。临床治疗方法多种多样,非手术治疗包括药物、按摩、牵引、神经根组织、星状神经节阻滞等。本文作者结合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45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分析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45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8例,女性27例;年龄46-73岁,平均年龄(50.23±7.73)岁;病程3-6年,平均病程(3.15±2.33)年;依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症患者13例,中症患者22例,重症患者10例;C3-C4逐渐盘突出者10例,C4-C5突出16例,C5-C6突出13例。C6-C7突出6例。1.2诊断标准参照中国医学会制定的颈椎诊断标准患者均伴有典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症状,颈项僵痛,上肢麻醉,并伴有单侧或者双侧肢体放射性疼痛麻木;X线片、CT检查均有不同程度的颈椎间盘突出、椎间隙变窄、生理曲度变直以及构椎关节法神骨质增生。

  • 标签:
  • 简介:1病例摘要患者男性,80岁,因突发神志不清、气促、大汗淋漓20分钟急诊。家属诉近2日来患者食欲减退,但无恶心、呕吐、腹泻,在发病前一直服降糖药(达美康)。既往有高血压、脑梗死、冠心病、Ⅱ型糖尿病史。查体:T36.2℃、P140次/min、R26次/min、BP160/90mmHg,神志模糊,双侧瞳孔等大等圆,

  • 标签: 糖尿病低血糖 急性脑卒中 误诊 老年 病例摘要 神志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