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486 个结果
  • 简介:急救绿色通道是医疗机构为体现人道主义精神,最大限度减少社会人员生命及健康损失建立有效措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完善社会保障功能重要手段.我院在急诊科建立健全绿色通道过程中,采取一系列措施使急救绿色通道运行纳入正规化轨道.

  • 标签: 建设管理 急救绿色通道 急诊科急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超声表现及诊断方法。方法分析总结51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急性阑尾炎病例资料,术前分析超声表现,作出大致病理分期,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敏感性为95.7%(495/517),病理型诊断符合率85.1%(440/517)。结论超声对急性阑尾炎诊断和病理分期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 标签: 超声 急性阑尾炎
  • 作者: 周雅丽
  • 学科: 医药卫生 > 急诊医学
  • 创建时间:2022-12-22
  • 出处:《护理前沿》2022年第11期
  • 机构:京山市人民医院,湖北京山431800
  • 简介:目的:探讨优化急诊诊流程对急诊胸痛患者抢救效果影响。方法:从本院于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间收治急诊胸痛患者中,随机抽选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组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急诊诊流程,实验组采用优化急诊诊流程。结果:在临床指标方面,实验组急诊停留时间、诊评估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发面,实验组总发生率2.50%,对照组总发生率15.00%,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胸痛患者抢救过程中,优化急诊诊流程,有利于提升患者抢救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改善患者预后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 标签: 优化急诊分诊流程;急诊胸痛;抢救效果
  • 简介:目的:研究氟洛芬酯超前镇痛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应用。方法:6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妇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例。对照组(C组)麻醉诱导前和术毕患者拔管清醒即刻静脉缓慢注射脂肪乳5mL;超前镇痛组(P组)麻醉诱导前静脉缓慢注射氟洛芬酯5mL,术毕患者拔管清醒即刻静脉缓慢注射脂肪乳5mL;常规镇痛组(R组)麻醉诱导前静脉缓慢注射脂肪乳5mL,术毕患者拔管清醒即刻静脉缓慢注射氟洛芬酯5mL。分别记录拔管清醒即刻、1、2、4、6、12、24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记录24小时追加镇痛药情况;并统计24h内不良反应。结果:术后P组1、2、4、6、12hVAS评分明显低于C组同时点VAS评分(P〈0.05);而P组1、2、4、6hVAS评分明显低于R组同时点VAS评分(P〈0.05)。结论:氟洛芬酯可安全地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镇痛,而使用超前镇痛可提供更好术后镇痛效果。

  • 标签: 氟比洛芬酯 超前镇痛 腹腔镜 妇科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化浊解毒方配合水针对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胃动素(MTL)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80例患者按分层随机法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予化浊解毒方配合水针,对照组予兰索拉唑合吗丁啉口服,两组均治疗30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综合疗效、MTL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分析,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不同药物干预4周,治疗后治疗组综合疗效总有效率为81.58%,对照组综合疗效总有效率为67.57%,两组疗效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MTL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化浊解毒方配合水针与传统兰索拉唑配吗丁啉均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血浆MTL水平,且化浊解毒配水针组疗效优于兰索拉唑配吗丁啉组。

  • 标签: 胃食管反流病 化浊解毒 水针 胃动素
  • 简介:Thumper心肺复苏是依照美国心脏学会1987年所制定标准设计,为世界各地急救医疗中心及医院抢救心跳呼吸骤停病人使用,近年来此机器已逐渐引入国内应用。我科于1999年5月引进美国林罗特公司1005型Thumper心肺复苏,在抢救心跳呼吸骤停病人时,它代替了以往徒手操作。该机器符合心肺复苏术最初处理原则,将心肺

  • 标签: 心肺复苏器 心跳呼吸骤停 按压深度 心肺复苏术 机器 处理原则
  • 简介:1病例摘要患者女,25岁.因上腹部阵发性疼痛5小时于2000年9月4日来诊.腹痛呈持续性隐痛,阵发性加剧,伴呕吐胃内容物一次,无发热、腹泻.前1天因"全身皮疹、腹痛、呕吐"来本院皮肤科就诊,经处理后好转出院.20天前于本院行人工流产术,术后无不适.体检:T36.8℃、R20次/、P80次/、BP14/8kPa,神志清醒,心肺体查无异常,腹软,上腹部剑突下轻压痛,无反跳痛,余腹无压痛.血常规WBC14.1×109/L、叶68.4%.初步诊断为"腹痛查因:急性胃炎?".予抗炎、解痉处理约12小时,症状无明显缓解.后因发现胸部及四肢又有少量新出现皮疹,考虑为腹型荨麻疹.经用地塞米松、苯海拉明、维丁胶性钙、克敏能等处理,症状消失出院.一周后回院随诊,腹痛未再发作.

  • 标签: 例报告 腹痛表现 荨麻疹例
  • 简介:目的:总结肩关节透析相关性淀粉样(DRA)临床特点和磁共振(MRI)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具有肩关节疼痛、僵硬、肿胀等症状并排除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维持性血透(MHD)患者12例为症状组,无症状MHD患者12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年龄、透析时间、β2微球蛋白(β2-M).MRI检查双侧肩关节,测量岗上肌肌腱与肩胛下肌肌腱厚度,观察骨质破坏情况.结果:症状组年龄、透析时间、血清β2-M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症状组岗上肌肌腱和肩胛下肌肌腱增厚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症状组MRI检查阳性100%,对照组25%;症状组7例骨质破坏,对照组发现1例轻微骨质破坏.结论:年龄大、透析时间长患者更易表现出DRA临床症状,症状轻重与关节受损程度有关.MRI可有效发现DRA征象,无症状者肩关节也有MRI阳性发现,提示MRI对DRA早期诊断有肯定价值.

  • 标签: 肩关节疼痛 透析相关性淀粉样变 临床特点 磁共振诊断 MRI检查 无症状
  • 简介:自CT应用以来,不少临床仅以头痛、呕吐、颈强直为主要表现病例被证实为脑叶出血或原发性脑室出血,因其无明显瘫痪症状,易误诊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现报道37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28例,女9例;年龄17~83岁。其中脑叶出血31例,原发性脑室出血(PIVH)6例。有高血压病

  • 标签: 脑叶出血 原发性脑室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 主要表现 脑出血 颈强直
  • 简介:摘要目的对针对性健康教育结合心理指导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影响分析和探讨。方法选择从2014年5月到2015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126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各63例。其中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针对性健康教育结合心理指导护理方式。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有效率、护理满意率、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以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24%)明显高于常规组(79.37%),实验组护理满意率(95.24%)明显高于观察组(80.95%),入院时两组患者SAS及SDS评分无明显差异,治疗后实验组SAS评分及SD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性健康教育结合心理指导可以有效提高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有效率,缓解患者焦虑情绪,提高护患满意率。

  • 标签: 针对性健康教育结合心理指导 冠心病心绞痛 临床有效率
  • 简介:目的:观察血塞通软胶囊对不稳定性心绞痛临床疗效及心电图QT离散度(QTd)影响。方法:随机将18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0例,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心绞痛基础上加用血塞通软胶囊,2次/d,每次2粒,观察心绞痛症状发作频率、疼痛强度和持续时间,治疗前后心电图QTd变化。结果:治疗组不稳定性心绞痛发作频率、疼痛强度及持续时间、心电图QT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塞通胶囊佐治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明显,能减少心电图QTd,且未见明显毒副作用。

  • 标签: 血塞通 不稳定性心绞痛 心电图QT离散度
  • 简介:目的:通过分析急性婴幼儿腹泻患儿血糖、血钠、血钾、二氧化碳结合力等数值特点,以提高对该类疾病监测及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504例急性婴幼儿腹泻临床资料。结果:在轻度脱水组、中度脱水组、重度脱水组之间血糖、血钠均有显著差异(P〈0.01),且血糖、血钠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成正相关。血钠在三组间无差异,且血钠均数于正常范围之内,血钾、二氧化碳结合力数值重度与轻度组有差异(P〈0.05),轻度与中度组无差异。结论:重视血糖监测对提高急性婴幼儿腹泻治疗水平有积极意义,婴幼儿病毒性腹泻补液张力不宜过高。

  • 标签: 腹泻 血糖 血钠
  • 简介:目的:探讨食道调搏心脏负荷试验对缺血性心脏患者Q-T离散度(Q-Td)检测应用价值.方法:食道调搏心脏负荷试验患者分为阴性组24例,阳性组26例,平板试验阳性组25例.各组间于调搏或运动前后各时段Q-Td分别作比较.结果:调搏阳性组负荷后Q-Td显著延长,与阴性组比较有极其显著差异.调搏阳性与平板运动阳性组比较,负荷前后各时段Q-Td变化无显著差异.结论:食道调搏心脏负荷试验与平板运动同样可用于缺血性心脏病患者Q-Td检测.

  • 标签: 食道调搏心脏负荷试验 心肌缺血 Q-T离散度 Q-TD 临床资料
  • 简介:目的:研究利用无创心功能监测仪辅助对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呼吸衰竭病人选择最佳呼气末正压(PEEP)。方法: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呼吸衰竭病人使用机械通气后连接无创心功能检测仪持续监测心功能指标,包括心输出虽(CO)、平均动脉压(MP)、心脏指数(CI)、左室做功指数(LCWI)、前负荷(TFC)、气道峰压(PIP)。当PEEP=0时记录上述指标,并定为初始值。计算CO初始值95~91%,90-86%,85—81%,80-76%,75%以下具体值。以3cmH2O为为间隔逐渐增加PEEP,同时连续监测无创心功能指标,密切注意CO.在CO为CO初始值95—91%,90~86%,85-81%,80—76%,75%以下均记录上述数值及检查值(若存在一个以上PEEP值CO在同一范围内,取PEEP较大值)。结果:当CO降为初始值81—85%时,氧合指数较前有显著提高(P〈O.05)。CI有所下降(P〈0.05),但MAP及其他数值无显著变化。结论:对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机械通气患者,通过无创心功能监测相关指标,可帮助选择最佳PEEP。

  • 标签: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PEEP 无刨 心功能监测
  • 简介:氟乙酰胺是一种高效、剧毒、残留期长有机氟杀虫剂、灭鼠剂,中毒后死亡率极高.本院近期抢救成功一例急性重度氟乙酰胺中毒患者,现对其抢救治疗期间血液生化检验结果主要变化进行分析如下:

  • 标签: 中毒生化 临床分析 分析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二次经尿道电切加术中粘膜下注射吡柔星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0例首次接受电切术治疗表浅性膀胱肿瘤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术后每周进行1次灌注治疗,6周后延迟至每月1次,治疗1年,观察组术后5周左右进行二次经尿道电切加术中粘膜下注射吡柔星,后续治疗同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肿瘤复发情况,以及大量出血、电切综合征等不良反应和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都取得了成功,膀胱肿瘤切除率达到了100%,在随访期间内,观察组仅有8例患者复发,占22.86%,显著低于对照组17(48.57%)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电切术相比,二次经尿道电切加术中粘膜下注射吡柔星治疗表浅性膀胱肿瘤同样安全、有效,肿瘤复发率更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二次经尿道电切 粘膜下注射 吡柔比星 表浅性膀胱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认同预防接种护理中进行安全管理实施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5年3月~8月收治需要进行接种儿童130例进行研究分析,根据护理管理方法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5例,实验组儿童在护理安全管理下进行接种,对照组儿童进行常规接种,比较两组家长护理满意度评分、接种知识了解评分和儿童配合程度评分。结果实验组各项评分指标数据均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儿童接种中进行护理安全管理能够提升家长对于接种知识了解程度,提高了儿童接种率,儿童对接种配合程度高,有着很高安全管理价值。

  • 标签: 儿童预防接种 安全管理 实施效果 研究价值
  • 简介:在大家万般期待之中,《2010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以下简称(2010指南》)终于权威发布。新指南采用循证医学原则和方法,组织了来自29个国家356名专家经过为期36个月时间.对2005年以来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领域研究最新进展进行筛选、分析和论证,对多个问题达成新共识。最终形成了新指南。

  • 标签: 美国心脏协会 心血管急救 心肺复苏 新指南 循证医学
  • 简介:探讨急诊护理安全管理方法,要求管理者进行人性化管理,工作中健全风险管理制度、规范护理业务培训、引用新护理安全理念等举措,不断加强薄弱环节管理,提高护理人员工作综合素质,增强法律及服务意识,从根本上保证护理质量安全.

  • 标签: 急诊 护理安全 风险管理制度 人性化管理 综合素质 质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