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博物作为收藏安置文物的重要场所,能对人类社会活动中的重要历史文化遗产进行科学合理的保存与管理,为记录并见证世界历史文明进程提供了合理的平台。现代博物的文物保护与管理需要不断加以重视,并进行科学有效的提升与发展。本文介绍了现代文物保护与管理的重要作用,分析了现阶段博物文物保护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提升工作素养、落实细节措施、完善政策体系等层面提出了未来博物文物保护管理及发展的走向趋势。

  • 标签: 博物馆 文物保护 文物管理 趋势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总结急性会厌炎患者的治疗经验,规范化治疗,提高治愈率,最大限度降低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治疗的36急性会厌炎患者临床资料,并做系统分析。其中缓慢型急性会厌炎35,应用足量抗生素、激素等保守治疗,全部未做气管切开;暴发型急性会厌炎1,急诊行气管切开。结果:36经积极治疗后均获得痊愈,无死亡病例。结论:成人急性会厌炎治疗的关键是控制感染、及时使用激素和保持呼吸道通畅,大部分患者可通过保守治疗得以痊愈,但暴发型急性会厌炎需及时行气道干预。

  • 标签: 急性会厌炎  成年人治疗  抗生素  气管切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浆膜腔积液的临床特点及其与常见病因之间的关系。方法:对 55多浆膜腔积液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55均经 X线摄片或 CT及 B超检查证实同时存在 2个或 2个以上多浆膜腔积液。多浆膜腔积液病因与其积液的位置、积液面积、积液性质息息相关,其中在结核性质的多浆膜腔积液临床分组中, ADA 含量显著增多,与恶性积液及非结核且良性多浆膜腔积液的临床分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 恶性肿瘤和结核是多浆膜腔积液常见病因。

  • 标签: 浆膜腔积液 检验诊断 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痛风患者临床治疗的具体效果。方法:选取我院 2017年 5月一 2018年 5月收治的 82痛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将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 41使用秋水仙碱治疗,观察组 41使用四妙散加减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 95.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80.5%,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治疗前血尿酸值对比,差异不明显 (P>0.05 ),治疗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21.9%,观察组为 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应用加减四妙散治疗痛风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减少不良反应,毒副作用少,能明显降低血尿酸值,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加减四妙散 秋水仙碱 痛风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护理方法并总结护理体会,以期促进提高患者的今后生存质量。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 2017年4月- 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尿毒症患者 11为研究对象。在患者行未持型血液透析的前中后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护理结果显示,仍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有 4,其中由于各种原因停止血液透析的患者有 1,该腹膜透析的 2,由于心肌梗死、脑出血以及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引起死亡的有 1。结论:在患者血液透析的过程中做好护理工作,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并发症,同时加强饮食,是提高尿毒症患者质量与延长生命的关键部分,也是尿毒症顺利完成血液透析的重要措施。

  • 标签: 尿毒症血液透析 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护理效果及临床影响。方法:纳入本院接诊脑卒中并发吞咽障碍患者共36为研究对象,实施对比性临床研究,研究时间段为2019年10月~2021年5月。将患者依据密封信封抽选分组法划分组别后,对照组(n=19)行规范化护理,观察组(n=17)联合早期康复护理。比较患者吞咽障碍改善效果及护理影响。结果:(1)护理效果:患者就诊当日吞咽功能障碍评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3月后观察组吞咽功能障碍评分较对照组下降,且观察组护理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2)护理影响:观察组护理期间吞咽障碍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予以脑卒中合并吞咽功能障碍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可在积极促进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缓解同时,降低相关并发症风险,维护患者治疗预后安全。

  • 标签: 脑卒中 吞咽障碍 早期康复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小儿手足口病86的护理核心。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1年1月在我院就诊并且接受治疗的86患有小儿手足口病的患者,对患儿采取针对性护理方式,观察患儿在护理后的护理效果以及家长的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患者经过护理后护理的总有效人数为84患者,占比97.67%。患者经过针对性护理后患者家长护理满意的总有效人数为85,占比98.54%。结论:对于患有小儿手足口病的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方式,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病情,并且也可以提升患者家长的护理满意度情况,具有非常好的护理效果,可以将其应用到临床护理当中。

  • 标签: 小儿手足口病 针对性护理 护理满意度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穿孔性阑尾炎手术治疗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将选择 2017 年 1 月 ~2019 年 1 月我院收治的 82 穿孔性阑尾炎患者为对象,按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组患者 41 ,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 97.56%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75.61% ,组间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者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穿孔性阑尾炎患者中采用手术治疗可防止穿孔的发生,同时需要加强诊断工作,及早做好手术准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穿孔性阑尾炎 手术治疗 临床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内容摘要:目的:为了藏医治疗水肿症的用药规律研究,发挥藏医特色治疗法对水肿症的治疗优势以及临床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Excel-2019 建立数据库,IBM SPSS Statistics26进行频次分析,用Gephi-0.9.2制作分析结果图例。结果:频次显示在200名水肿症患者中,男性占25.00%,女性占75.00%,其中17-70岁之间的发病率最高,主要症状为喘气、月经过多、乏力、脸部浮肿、脸色苍白、脉诊细弱、尿疹红黄色泡大、舌诊粉红色等症状出现频次较高。唐坐散7.17%、十一味甘露丸6.76%、二十五味大汤丸5.20%等方剂频次较高。诃子4.32%、川木香              3.65%、肉豆蔻3.38%等药物的频次最高。结论:通过查找经典文献及相关资料作依据,用药规律研究藏医治疗水肿症的治疗原则主要为滋补强身、调和三因、补血滋生等。用药方法则为凌晨服用仁青芒觉丸、早上用唐坐散、中午用白色蔷薇丸、晚上用十一味甘露丸等的临床用药规律。

  • 标签: 藏医治疗 水肿症 病历 临床用药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