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近年来护理上为解决病人长期静脉穿刺的痛苦,PICC置管已普遍开展。PICC置管一般选择贵要静脉或肘正中静脉穿刺进针,可保持6个月至1年,由于需要长期保留此管,给病人淋浴带来不便,用单纯换药贴膜的方法容易进水,并因此导致感染。我科护士给病人换药贴膜处缠绕三层以上塑料保鲜膜,面积应覆盖于换药贴膜面积上下大于5cm,断端用胶布牢固固定,且换药贴膜与保鲜膜之间垫以双层纱布,并使之环形缠绕于前臂,纱布覆盖于换药敷贴即可这样既可防止两膜黏连,又可防止被包绕前臂由于过紧而感到胀痛,起到一定缓冲作用。最后将保鲜膜上下两端用胶布牢固粘贴于胳膊上,可有效防止换药贴膜进水。

  • 标签: PICC置管 护理 淋浴 塑料保鲜膜 单纯换药 静脉穿刺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睡卧式淋浴在新生儿沐浴中护理效果及对提高新生儿沐浴安全的作用。方法:从2022年3月至2023年2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儿中抽选18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新生儿例数为94例,采取睡卧式淋浴,对照组新生儿例数为94例,接受常规淋浴,对比两组新生儿淋浴效果和安全性。结果:实验组新生儿淋浴时间、哭闹持续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新生儿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睡卧式淋浴在新生儿沐浴中可以起到比较好的效果,新生儿沐浴的安全性大大提升,也能减少新生儿对沐浴的抗拒,临床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睡卧式淋浴 新生儿沐浴 护理效果 沐浴安全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术(HSCT)患者术前应用3M爱护佳TM皮肤及手清洗消毒液实施全身皮肤消毒的效果。方法 以我科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07月30日入住层流病房的患者50例为对照组,入住层流病房当天用1:2000醋酸氯己定溶液浸浴30min;2020年8月1日至2021年8月30日入住层流病房的患者50例为研究组,入住层流病房当天用3M爱护佳TM消毒液擦拭全身,淋浴即可。比较两组细菌培养阳性率和患者药浴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各部位细菌培养阳性结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3M爱护佳TM免洗手消毒液淋浴法用于HSCT病人术前全身皮肤消毒效果确切,安全性高,耐受性好,不良反应较低,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

  • 标签: 造血干细胞移植 淋浴 皮肤消毒 3M爱护佳TM皮肤及手清洗消毒液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针对抢救采取规范管理的应用效果。 方法 于 2019 年 5 月 ~2020 年 5 在本院实施抢救规范管理措施,选取 112 例急诊患者作为 研究对象,并与 2018 年 4 月 ~2019 年 4 月未实施规范管理的 112 例急诊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 结果 与管理前对比, 管理后药品失效、混放、基数不符、交接记录不规范以及标识模糊发生率均较低 ( P< 0.05)。 结论 对抢救实施规范管理可降低药品失效、混放以及交接记录不规范等情况发生,以此确保抢救效果,值得借鉴。

  • 标签: 抢救车 规范管理 急诊 抢救流程管理
  • 简介:轮椅常用于行动不便的患者。在临床中有许多需要会诊、检查的患者,他们不仅行动不便而且常同时进行静脉输液.此时,除需要轮椅车外,往往还需要有人举着输液瓶.不但浪费本已紧缺的人力,还会因协调等问题造成纠纷。为此,我们对现有的轮椅进行了改进。经过5年多的临床实践,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 标签: 临床应用 轮椅车 改制 静脉输液 同时进行 临床实践
  • 简介:临床使用的急救急救药品一般是放置在车箱盖上的小药袋内,使用时翻盖取药。目前使用的针剂药品安瓿上基本没有标注有效期(原装盒上标有)。为了利于临床急救工作,我们在抢救车上设有标明药物名称、浓度等的标识牌,经过使用、改进,目前在标识牌上增加了药物的剂量,同时标有药物“三期”(生产日期、批号、有效期),极大地方便了临床工作,现介绍如下。

  • 标签: 急救车 药品标识 药物名称 临床使用 急救药品 针剂药品
  • 简介:医用轮椅一般用于不能行走但又不愿平躺病人,以及心肺疾患疾病恢复期病人送检、外出康复训练等,但目前所用轮椅均无遮挡物,在临床上运送病人过程中遇暴风雨天气,护送病人做检查或外出时往往大雨会淋湿病人和被单;

  • 标签: 轮椅车 医用 人性化 应用 设计 疾病恢复期
  • 简介:介入治疗属有创技术,操作时需进行股动脉、股静脉血管穿刺,要求患者术中保持穿刺侧下肢伸直、术毕拔出鞘管后砂袋加压止血和穿刺侧肢体伸直6~8h。传统方法是患者躺在操作床上,自主控制伸直下肢进行手术,搬运过程中让患者用手固定砂袋,且需3~5人才能将其抬到移动车上,由于操作床无制约装置,术中经常出现肢体乱动现象而影响手术进行,术后搬运过程中砂袋移位造成穿刺点大出血以及大血肿等严重并发症。鉴于此,我科于2007年2月自行研制出一种介入治疗患者专用搬运,弥补了以上不足.现报道如下.

  • 标签: 介入治疗患者 术后搬运 制作 血管穿刺 严重并发症 加压止血
  • 简介:介绍了多功能护理流动的研制与应用。认为其制作简单,可集护理治疗、病情评估、记录、废物收集于一体,减少了护士的工作量、提高了护理质量、密切了护患关系,临床使用效果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多功能护理流动工作车 床边护理
  • 简介:近年来,随着病理检验工作质量控制观念的引进,对于病理取材与制片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所取标本的准确、完整和可使用性,我科自行设计并制作了标本取材,用于获取病理诊断和实验需要的病理组织,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病理取材 标本 手术室 应用 自制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本中心设计一款柜体式化疗药物成品液体专用配送用于配送化疗药物成品液体,在配送过程中持续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方法: 该专用配送包括全封闭双层304不锈钢+隔热层材质箱体(包括上层可根据外送箱大小自由调节高度承重不锈钢隔板、下层固定隔断样式分区放置备用危害药物溢出包及使用过的医废垃圾暂存处)、

  • 标签: PIVAS 化疗药物 成品液体 配送车
  • 简介:目的观察直留置针与Y留置针在临床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80例患者分为直留置针组和Y留置针组,各90例,观察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堵管率、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舒适度。结果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患者舒适度、留置时间和堵管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直留置针较Y留置针穿刺成功率高、堵管率低、留置时间长、患者舒适度好,能更安全地应用于临床,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直型留置针 Y型留置针 静脉输液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在急诊科抢救中应用气道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急诊抢救患者10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抢救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气道管理的应用,对比组间患者的插管时间及并发症的出现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插管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急诊患者进行气道管理应用能够降低不良反应的出现,同时缩短插管时间,帮助医护人员减轻负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急诊患者 插管时间 不良反应
  • 简介:药物剂型的不同往往决定了它们不同的作用方式,所以,要想取得满意的疗效,慎重对待药物剂型的选择还是很有必要的。

  • 标签: 药选对 选对型 选对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牙科针开展根因对策分析在清洗消毒灭菌中的应用 。方法:选2021年1月~2021年6月实施根因对策时的50支牙科针为对照组,再选取2021年7月~2021年12月实施根因对策时的50支牙科针为观察组。分析针清洗消毒质量、患者感染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消毒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开展根因对策分析,可显著提高对牙科医疗器械的消毒质量,降低患者感染风险,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牙科车针 根因对策分析 清洗消毒灭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制简易预警检查表在抢救药品及物品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回顾科室2021年1月以来,开始实施抢救药品、物品自制预警检查表进行管理,将2020年6月~2020年12月年实施前做为对照组,2021年6月~2021年6月为实施后做为观察者。比较比较实施前后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效果,并分析应用先后三级质控评分的差异。结果:实施后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应用后抢救三级质控评分明显高于应用前(P<0.05)。结论:使用预警检查表管理抢救药品与物品,能够有效提高医护人员的抢救车管理的工作效率,提升物品管理和药品管理质量。

  • 标签: 预警检查表  抢救车  药品与物品管理  回顾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中心血站无偿献血工作中全面护理管理的运用和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在同一中心血站无偿献血的22000名献血人员(2020年2月—2021年2月),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数量均为11000例。对照组献血者对应常规的血站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献血者对应全面护理管理模式,对比其血站报废率。结果常规护理管理下的血站报废率(2.00%)明显高于全面护理管理下的血站报废率(1.73%)(P<0.05)。结论将全面护理管理运用在中心血站的无偿献血工作中可更加系统地保证血站的安全性,有效地降低血站报废率,从而提高无偿献血者的满意度。

  • 标签: []中心血站 无偿献血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重症患者下肢早期康复运动护理中运用多功能脚踏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方法:选择2020年4月-2022年6月期间我科收治的重症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行人工下肢被动运动为对照组,采用多功能脚踏则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康复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的各项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FAC和Fugl-Meyer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下肢康复 多功能脚踏车 重症患者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