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0 个结果
  • 简介:介绍了乳头内陷的病因、分类、不良后果及矫正护理方法。乳头内陷可采用手法牵引、负压吸引、挤压法、器械持续牵引、止血带固定法和外科手术等方法进行治疗.同时介绍了乳头内陷产妇母乳喂养成功的技巧。

  • 标签: 乳头内陷 矫正护理 母乳喂养
  • 简介:目的:探讨促进乳头凹陷产妇母乳喂养成功的护理对策。方法:将乳头凹陷产妇分为两组,观察组100例产妇用自制吸奶器抽吸乳头,对照组100例的婴儿单纯吸吮。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24h开始泌乳例数及母乳喂养容易程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乳头凹陷产妇进行帮助指导,能有铲降低其哺乳的难度,提高母乳养的成功率。

  • 标签: 乳头凹陷 产妇 母乳喂养 护理
  • 简介:乳头皲裂主要表现为表皮脱落、乳头根部裂口或周围溃疡,多发生在母乳喂养早期,常见于乳头异常或哺乳姿势不当者。乳头皲裂时疼痛,国内产妇乳头疼痛占78%,发生在产后24-72h。

  • 标签: 母乳喂养 乳头皲裂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乳头异常产妇实施母乳喂养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对我院妇产科2010年1~12月住院的60例乳头异常产妇实施一系列护理干预,包括健康教育、心理支持、手法复位纠正,产后访视。结果:60例乳头凹陷的产妇中,排除有医学指征不能喂养者,出院时吸吮成功率为100%。结论:责任护士一对一的护理干预使乳头异常产妇能有效地进行母乳喂养,提高了母乳喂养率。

  • 标签: 乳头异常 母乳喂养 护理干预
  • 简介:乳头错觉在婴儿极易发生,主要表现为婴儿有强烈的觅食欲望,但当触及母亲乳头时即哭闹拒吮,或张大嘴但不含接乳头.这种情况如不及时纠正,常常导致母乳喂养失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通过认真观察分析,总结了乳头错觉产生的原因,并探求了一些纠正方法,现介绍如下.

  • 标签: 乳头错觉 婴儿 原因 哭闹 母乳喂养 观察分析
  • 简介:目的通过Meta分析系统评价羊脂膏对乳头皲裂防治效果.方法利用计算机检索已公开发表的有关羊脂膏对哺乳期产妇早期发生乳头皲裂的预防及治疗作用的相关中英文文献.按纳入、排除标准纳入文献,并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iewManager5.0软件进行系统分析.结果共纳入5项研究,纳入实验对象404例(羊脂膏组207例、对照组197例),在乳头皲裂发生率上,羊脂膏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缓解乳头疼痛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羊脂膏对于降低乳头皲裂发生率具有积极的意义.

  • 标签: 乳头皲裂 疼痛 羊脂膏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早期乳头刺激对新生儿吮吸行为的影响一直备受学术界和临床实践的关注。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述和实证研究,我们发现了早期乳头刺激对新生儿的吮吸行为产生的深远影响以及可能的作用机制。这些研究表明,早期乳头刺激能够有效促进新生儿吸吮反射的形成和发育,从而提高其吸乳效率。此外,早期乳头刺激还能够加强母婴之间的情感联系,有助于建立良好的母乳喂养关系。这一发现对于推动母乳喂养实践的普及和促进新生儿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应该进一步深入探讨早期乳头刺激的作用机制,为新生儿护理提供更为科学的指导。

  • 标签: 早期乳头刺激,新生儿,吮吸行为,吸吮反射,母乳喂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母乳喂养护理干预方式在乳头缺陷产妇的护理中所具备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21.01-2022.03在我院生产的产妇中选出的55例乳头缺陷产妇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设置观察组产妇27例,对照组产妇28例,前者采取母乳喂养护理干预,后者采取传统护理,其他条件保持基本一致。结果:在观察组和对照组产妇接受不同护理方式后,观察组产妇母乳喂养率更高,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护理满意度更高。结论:当乳头缺陷产妇接受母乳喂养护理干预后,所取得的护理效果优于传统护理,可见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乳头缺陷 母乳喂养护理干预 满意度
  • 简介:目的探索刺激乳头对分娩的影响,寻找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量的护理方法。方法将180例临产后进入第二产程的初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执行,实验组另接受有节奏地刺激乳头,观察2组产程的时间,产时出血量和新生儿阿氏评分。结果实验组第二产程缩短,产时出血量明显减少,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阿氏评分2组无差异(p>0.05)。结论在临产妇进入第二产程应采用刺激乳头的方法,可缩短产程,减少产妇的痛苦,对新儿儿无不良影响,利于母婴健康。

  • 标签: 乳头 产程 分娩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乳头内陷产妇的母乳喂养护理及干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抽取100例乳头内陷产妇进行对比分析,患者入院日期为2019年11月-2020年12月,将其分为观察组(n=50)以及对照组(n=50)进行研究。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综合护理,比较两种模式的临床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喂养率(88%)显著高于对照组产妇(70%),对比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头内陷产妇进行综合护理后可将母乳喂养率提升,效果确切。

  • 标签: 乳头内陷 母乳喂养 干预效果
  • 简介:乳头凹陷的产妇常因先天条件不足,思想负担较重,婴儿的无效吸吮等因素乳汁分泌不畅,产妇乳房胀痛,可能会导致乳腺炎,乳头皲裂,给产妇造成痛苦,并影响产后母乳喂养。自2006年6月—2007年10月,我们采用乳头保护器让婴儿吸吮40例,通过做乳头伸展及牵拉,同期婴儿直接吸吮凹陷乳头40例,以提高乳头凹陷产妇母乳喂养成功率,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标签: 乳头凹陷产妇 乳头保护器 母乳喂养成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微波消融的围手术期临床护理要点。方法:前瞻性分析我科收治的122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微波消融治疗,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例。观察组采用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2组干预后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12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微波消融治疗,术后1d出院,通过围手术期综合护理,观察组不良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超声引导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微波消融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母乳喂养护理干预对乳头缺陷产妇的影响。方法:将150名乳头缺陷产妇(入院时间2019年1月到2021年1月)作为实验对象平分为各75人的两组。参照组产妇施行往常传统的护理方法,而实验组则在此前提下另加入母乳喂养护理干预,将两组实验所得数据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参与研究的75名实验组产妇,改善治疗期间出现乳导管堵塞和乳房肿胀的比率是2.67%和5.33%,而75名参照组产妇发生这两种乳房不良情况的比率是13.33%和17.33%,数据对比,P值低于0.05。在实现母乳喂养和对医护人员工作认可程度上,实验组产妇各比率是94.67%和93.33%,而参照组产妇这两项数值仅为66.67%和65.33%,数据对比,P值低于0.05。结论:乳头存在不同缺陷的产妇在接受母乳喂养护理干预后,实现对宝宝全母乳喂养的几率显著增高,同时也非常利于降低产妇哺乳初期出现乳房不良情况的概率,由于母婴在院期间均有积极的改善体现,促使产妇满意度大幅升高。

  • 标签: 产妇乳头缺陷 护理干预 母乳喂养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母乳喂养护理干预在乳头缺陷产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在2018年10月至2021年12月期间,选择嘉应学院医学院附属医院妇产科收治的80例乳头缺陷的产妇纳入本研究中,数字随机表法分组,各40例。两组产妇均接受了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母乳喂养护理。比较两组产妇母乳喂养成功率、乳胀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产妇母乳喂养成功率为87.50%,显著高于对照组;乳胀发生率为7.50%,显著低于对照组,上述结果与对照组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

  • 标签: 母乳喂养 乳头缺陷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乳头内陷产妇的母乳喂养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106例乳头内陷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3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综合母乳喂养护理。结果:较之对照组,观察组乳头内陷改善率、喂养成功率更高(P<0.05);护理后,较之对照组,观察组母乳喂养知识评分更高(P<0.05)。结论:乳头内陷产妇的综合母乳喂养护理干预效果较佳,可明显改善乳头内陷,提升喂养成功率,同时还能增强产妇母乳喂养知识。

  • 标签: 乳头内陷 母乳喂养 喂养成功 母乳喂养知识评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在接种人乳头瘤病毒四价疫苗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在我院接种人乳头瘤病毒四价疫苗(佳达修)的120例女性,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6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心理护理,对其应用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的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A)评分同对照组相比较低(P <0.05)。结论:心理护理可减轻人乳头瘤病毒四价疫苗接种者的负面情绪,对其依从性和接种效果的提升有促进作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接种 人乳头瘤病毒 四价疫苗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放疗后采用不同临床治疗方案和相应护理措施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7月-2021年6月收治的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放疗后病情稳定符合手术条件者67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采取鼻内镜术治疗,对照组应用鼻侧切开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术后疼痛评分、术后并发症及生存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25.71%低于对照组复发率40.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放疗后不同手术方案治疗,并接受相应的综合护理干预,其预后有所差异,鼻内镜术治疗患者疼痛轻、复发率低,可有效提高预后水平。

  • 标签: 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 放疗 鼻内镜手术
  • 简介:摘要: 本研究旨在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情况,并进行相应的护理观察。研究范围包括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期间的860例病例。通过对这些患者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探讨了一般术后并发症(如术后出血、声带运动障碍、甲状旁腺损伤和低钙血症)以及特殊术后并发症(如声带麻痹、气管插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特征。通过观察和护理观察,提出了预防和处理这些并发症的护理策略。结果显示,术后出血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因此术后紧密监测是必要的。声带运动障碍和甲状旁腺损伤也较为常见,需注意康复方法和适当处理手段。此外,声带麻痹和气管插管相关并发症作为特殊并发症,需要针对性的观察和护理干预。通过这项研究,提出了改进护理实践和进一步研究的建议,以促进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管理。

  • 标签: 甲状腺乳头状癌 术后并发症 护理观察 术后出血 声带运动障碍 甲状旁腺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快速康复外科在甲状腺乳头状癌颈清扫手术护理中的价值。方法:实验于2020年1月至2022年2月期间选择58例因甲状腺乳头状癌而就诊于我科室的病人进行调研,参与本次调研病人均采用颈清扫手术,在手术期间对病人实施护理干预,根据护理手段将其归纳为2个小组,每组均纳入29例病人。根据护理手段,将其命名为常规组与调研组。常规组在本次调研中所采用的护理方案为传统常规护理,调研组在本次调研中所采用的护理方案为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方案。总结与探究2种护理方案实施效果。结果:常规组护理满意评分结果与调研组护理满意评分结果对照,前者较低后者高,两组对照差异明显,(P

  • 标签: 快速康复外科 甲状腺乳头状癌 颈清扫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