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医院手术器械种类繁多,形状复杂,使用频繁,污染严重.手术器械是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艾滋病病毒(HIV)等血液传播性疾病的传播媒介.我国约有1亿人口携带乙型肝炎病毒[1],切断经手术器械传播途径非常必要,现将手术器械微生污染及消毒现状综合如下.

  • 标签: 医院 消毒 手术器械 微生物污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了解儿科听诊器被微生污染情况,探讨有效的消毒措施。方法对儿科使用过的90个听诊器消毒前进行微生监测,将90个听诊器平均分成3组,分别用2%消佳净、0.5%碘伏、75%酒精消毒后进行微生监测。结果随机抽样的90个听诊器于消毒前被微生污染阳性率达86.67%,并分离出9种微生,消毒后污染的阳性率降至13.33%,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儿科听诊器污染严重,用2%消佳净、0.5%碘伏、75%酒精消毒听诊器是简便、快捷和有效的方法。

  • 标签: 听诊器 微生物 监测 消毒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儿童腹泻诊断中采取粪便微生检验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到2021年12月期间因腹泻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儿童,共有100例纳入本次研究。采集患儿新鲜粪便作为研究标本对其进行粪便微生检验,分析检验结果。结果:研究组 对照组,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儿童腹泻诊断中施以粪便微生检验能够检查出导致患儿腹泻微生的种类以及感染类型,可为临床诊断提供有利的依据,建议推广应用。

  • 标签: 儿童腹泻 粪便微生物检验 微生物种类 感染类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病原微生检验中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我院接受病原微生检验的患者中抽选9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分别采取荧光RT-PCR检测和常规的RT-PCR检测,对比不同检测技术的检验结果。结果:荧光RT-PCR检测阳性检出率为87.50%,常规的RT-PCR检测阳性检出率为72.92%,荧光RT-PCR检测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的RT-PCR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431,P

  • 标签: 病原微生物检验 分子生物学技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不同临床样本和采样方法对微生阳性检出率的影响。 方法 选取 2015年 6月至 2016年 6月经我院微生学检验的 2100份样本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检验时间的不同将样本分为观察组( 1041份)和对照组( 1059份),对比分析两组间通过不同的采样方法进行检验的不同类型的样本的阳性检出率。 结果 血培养样本( X2=4.388 , P=0.036 )、粪便样本( X2=4.471 , P=0.034 )、呼吸道样本( X2=5.420 , P=0.020 )对微生的阳性检出率有显著差异;不同处理方法对检出率也有显著影响( X2=18.536 , P=0.001 )。结论 不同临床样本的阳性检出率会根据时间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其中固体培养基撞击法由于受环境因素影响小,准确可靠,医院可优先采用从而提高微生阳性检出率,进而提升临床诊治效果。

  • 标签: 临床样本 采样方法 微生物 阳性检出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不同临床样本和采样方法对微生阳性检出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经我院微生学检验的2100份样本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检验时间的不同将样本分为观察组(1041份)和对照组(1059份),对比分析两组间通过不同的采样方法进行检验的不同类型的样本的阳性检出率。结果血培养样本(X2=4.388,P=0.036)、粪便样本(X2=4.471,P=0.034)、呼吸道样本(X2=5.420,P=0.020)对微生的阳性检出率有显著差异;不同处理方法对检出率也有显著影响(X2=18.536,P=0.001)。结论不同临床样本的阳性检出率会根据时间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其中固体培养基撞击法由于受环境因素影响小,准确可靠,医院可优先采用从而提高微生阳性检出率,进而提升临床诊治效果。

  • 标签: 临床样本 采样方法 微生物 阳性检出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检验科临床微生培养质量的相关因素及病原菌的耐药程度。方法:采取回顾式分析方法,对我院2021年1月到2022年1月检验科临床微生培养的上万份样本进行相关因素的检测,探讨影响微生培养质量的具体原因,了解病原菌的耐药程度。结果:本次研究认为影响临床微生培养质量的相关因素,包含外部环境因素和内部人员因素,具体培养的准确率达到82.08%,符合质量规范的相关要求。在所有样本的类型当中,痰液样本受到的影响最少准确率最高,病原菌耐药程度按照类型来进行划分。结论:开展综合质量监测,做好规范性存储,提高采集的精准程度,可以减少外部和内部环境,对于检验科临床微生培养质量造成的负面影响,未来需要着重提升操作人员的规范化技术水平,以改善科室管理的质量。

  • 标签: 微生物培养 病原菌耐药 科室建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情感激励在刮治四手操作护理中实施的效果。方法:对我院2019年1月~4月在门诊口腔科收治的26例刮治患者,给予随机分组,对照组13例,给予常规四手操作护理模式,观察组13例,在常规四手操作护理模式中给予情感激励护理。结果:

  • 标签: [] 情感激励 四手操作护理 龈下刮治术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在牙周病刮治四手操作护理配合中运用舒适护理产生的实际效果,希望为提升护理工作质量提供一些参考。方法:将我院于2022年10月至2023年3月期间收治的80名实施刮治的牙周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在实施普通护理的基础上,开展舒适护理。将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护理模式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依据调查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在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方面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存在对比研究的意义。结论:在牙周病刮治四手操作护理配合中使用舒适护理,对于提升护理工作质量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满足患者的基本护理需求。因此,开展对实施牙周病刮治治疗患者的舒适护理课题研究,对于提升患者的生活品质具有现实性意义。

  • 标签: 舒适护理 牙周病龈下刮治 四手操作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个性化护理对膜手术治疗全口多牙位牙龈退缩术后的应用。方法:在2018年12月到2020年12月期间,收集100例全口多牙位牙龈退缩患者,在其同意参与研究的前提下,设为研究对象,动态随机分组为研究组50例,参照组50例。研究组给予个性化护理,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附着丧失以及探诊深度。结果:参照组的附着丧失以及探诊深度高于研究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个性化护理 常规护理 附着丧失 探诊深度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新生儿肠道微生态与整体健康发展之间的紧密联系。肠道微生态系统在新生儿期间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对免疫系统、消化系统以及神经发育均有着深远影响。研究发现,良好的肠道微生态有助于维持免疫系统的平衡,防止疾病的发生,并能有效促进神经系统的健康发育。然而,许多外部因素可能干扰新生儿的肠道微生态平衡,导致健康问题的发生。通过调整肠道微生态,可能为新生儿提供更好的健康保障。本研究旨在为未来的干预措施提供理论支持,并探索新生儿健康促进的可行途径。

  • 标签: 新生儿 肠道微生态 健康 免疫系统 神经发育
  • 简介:摘要:目的 对PDCA护理模式在牙龈癌行颌颈联合根治+前臂游离皮瓣移植术患者中的应用价进行探究。方法 将2021年11月至2023年6月中来院采取颌颈联合根治+前臂游离皮瓣移植术的56例牙龈癌患者纳入为对象,随机分成传统组(n=28)和PDCA组(n=28)。传统组进行传统护理,PDCA组进行PDCA护理模式,对比两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结果 PCDA组生活质量的各个评分优于传统组,数据之间差异明显(P<0.05)。传统组总满意度比PCDA组更低,数据之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 护理颌颈联合根治+前臂游离皮瓣移植术的牙龈癌患者时,实施PDCA护理模式有较好效果。

  • 标签: PDCA护理 牙龈癌行龈颌颈 根治+前臂游离皮瓣移植术 生活质量
  • 简介:你一定听说过生物钟,它也叫生物节律、生物韵律,指的是生物体随时间作周期变化的现象,包括生理、行为及形态结构等。生物钟对人健康的影响非常大,整个人类都是按24小时为周期进行作息,人体的生理指标,如体温、血压、脉搏,人的体力、情绪、智力和妇女的月经周期,体内的信号,如脑电波、心电波、经络电位、体电磁场的变化等等,都会随着昼夜变化作周期性变化。

  • 标签: 生物钟 生理指标 周期性变化 生物节律 周期变化 形态结构
  • 简介:目的:研究微生态制剂对小年龄组患儿肺炎继发性腹泻的治疗效果。方法:将临床确诊为肺炎继发性腹泻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思密达对照组(50例)和思密达+培菲康实验组(58例),观察用药72h后腹泻好转情况(显效、有效、无效),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0%,其中显效率为40.00%,而实验组总有效率达到了86.20%,其中显效率为58.6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正规地应用微生态制剂对婴幼儿肺炎继发性腹泻疗效确切。

  • 标签: 肺炎 腹泻 微生态制剂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口腔微生态失调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本试验抽调我院原发性干燥综合征62例患者;选取时段在2022年1月-6月;甲组给予常规护理(31例),乙组接受口腔优质护理(31例),比较2组护理成效。结果:乙组干预后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OHIP-14)评分明显低于甲组,其香农指数及辛普森指数均高于甲组,P<0.05。乙组护理满意度高于甲组,P<0.05。结论:口腔优质护理可有效改善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口腔微生态失调状况。

  • 标签: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 口腔微生态失调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针对轻微肝性脑病的治疗中,乳果糖、微生态抑制剂的效果差异。方法:将50例轻微肝性脑病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两组:甲组患者用乳果糖治疗,乙组患者用微生态抑制剂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总体治疗有效率无差异(P>0.05)。检测指标对比显示乙组患者治疗后血氨水平、谷丙转氨酶水平高于甲组(P0.05)。结论:乳果糖和微生态制剂针对轻微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相近。

  • 标签: 轻微肝性脑病 乳果糖 微生态抑制剂 疗效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