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护士对卫生法律知识的认知程度,分析影响护士卫生法律知识认知水平的因素,为护理管理人员后续开展相关培训提供依据。方法:对我市数家医院进行卫生法律法规知识问卷调查,利用统计学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处理。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达到及格线护士人数为367人,及格率为90.84%;在《护士条例》、《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以及《侵权责任法》三项法律法规的认知水平上,护龄超过6年的护士要明显优于护龄低于6年的护士,受教育水平为本科及以上的护士要明显优于高中及以下学历的护士(P<0.05)。结论:目前我市护士的卫生法律知识水平虽然及格率较高,但一些年资较低、学历水平较低的护士其认知水平还有待提高,因此还需要对学历水平不高、护龄较低的护士进行法律知识强化训练。

  • 标签: 卫生法 护士 法律法规
  • 作者: 余蓉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2-02-18
  • 出处:《世界复合医学》2021年 第7卷 第5期
  • 机构: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贵州毕节551700
  • 简介:目的:探究分析在体检人群高血压患者中积极施行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及对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在2018年6月到2020年6月这一时间段到本院进行体检的高血压患者中抽取80例纳入观察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的患者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所有患者分别施行常规疾病护理和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高血压患者的护理依从评分、自护能力、血压情况。结果:研究组高血压患者接受了综合护理干预后,护理依从评分从(51.61±2.40)提高到了(86.07±3.18)分,显著高于参照组患者的(73.74±3.15)分,患者的自护能力评分也显著高于参照组,患者的舒张压与收缩压护理后分别为(103.82±2.81)mmHg和(85.91±1.44)mmHg,显著低于参照组的(136.40±2.36)mmHg和(92.36±1.62)mmHg,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体检人群高血压患者的效果十分确切,能够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依从性,优化患者的血压指标,具有较高的临床适用价值。

  • 标签: 高血压;综合护理干预;血压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比观察个体化系统性护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疾病控制的临床效果及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1年8月法在我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纳入64例,以单盲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个体化系统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知识掌握优良率、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及复诊率。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知识掌握优良率、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及复诊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哮喘患者行个体化系统性护理能显著提升疾病控制效果,增进患者对疾病知识的了解,有利于缓解其不良情绪,减少住院时间,该种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个体化护理 系统性护理 支气管哮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提升乳腺增生患者的疾病认知水平的效果。方法:选取在2021年1月到2022年1月间到我院诊治的100例乳腺增生患者,将其按照随机法分成两组,观察组50例,应用优质护理,对照组50例,应用常规护理,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疾病认知水平情况、负面情绪改善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疾病认知水平对比无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疾病认知水平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有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负面情绪改善情况明显比对照组优,差异有意义,P

  • 标签: 乳腺增生 优质护理 疾病认知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中将针对借助细节管理模式的使用,是否可以提升儿科护理管理水平以及应用细节管理的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收治时间在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一年时间内的共50名儿科患儿为主要研究对象,期间按是否应用细节管理和数字随机表法为基础,将其分作两组,一组应用细节管理分为观察组,一组应用传统护理方法,为对照组,各包含25名患儿,之后对比院内感染、护理差错、护患纠纷、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等多方面指标。结果:应用细节管理的观察组25名患儿的数据占优势,明显优于应用传统护理方法的对照组25名患儿,数据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 P<0.05。结论:通过早前实践研究以及本次结果可以看出,在儿科护理工作中借助细节管理模式,可强化服务水平、提升院内的竞争力,有较为积极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期间的普及和广泛应用。

  • 标签: 细节管理 儿科护理管理水平 应用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 对细节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阶段的应用水平、应用效果。方法研究组选择我院2021年6月~2022年6月在我院收治的100例婴幼儿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将婴幼儿分成两组,是对照组与研究组。为对照组幼儿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完成婴幼儿护理,研究组则使用细节管理的护理方式,完成婴幼儿的护理。做好护理全过程的记录,并对两组护理的质量进行评分。结果 研究组婴幼儿护理评分,要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婴幼儿满意度较高。两组婴幼儿统计结果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研究组对研究组的婴幼儿采用细节管理的模式,能提供科学性的儿科护理管理模式,能够保障提升护理质量,这样一来婴幼儿的家属更满意,这种护理方式也相对较为理想化,适宜在临床护理方面的应用。

  • 标签: 细节管理 儿科护理 管理水平 应用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节管理在提高儿科护理管理水平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儿科于2021年6月-2022年7月期间收治100例患儿作为样本开展本次研究,结合随机数字表法将这100例患儿分为研究组以及常规组,每组各有患儿50例,其中常规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管理,研究组采用细节管理,通过比较组间患儿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等指标来分析细节管理对于提高儿科护理管理水平的应用效果。结果:两组患儿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区别分析,研究组患儿的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P<0.05);两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区别分析,研究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较高(P<0.05)。结论:对于儿科患儿来说,应在其临床护理中应用细节管理,这有助于提升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提升儿科护理管理水平具有积极影响。

  • 标签: 细节管理 儿科护理管理水平 应用 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脑卒中抑郁焦虑患者,探究心理护理对其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本院神经内科及心理卫生科近一年内(2021年01月-2022年01月)的60例脑卒中病患,进行随机分组对比的方法进行实验观察与研究。其中一组为A组,为病患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另一组为B组,为病患加入常规护理之外的心理护理,并进行患者抑郁、焦虑、护理满意度水平观察报告。结果:在无其他客观因素干扰时,B组患者的各项观察数据均优于A组患者。结论:通过对两组实验病例的观察调研报告可知,对于脑卒中病患的护理中加入心理护理,能有效改善病患的抑郁焦虑心理健康,具备临床护理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心理护理 心理健康 脑卒中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于提高基层医院孕期保健服务水平的效果。方法:选择的研究对象是100例基层医院进行常规孕期体检的孕妇,随机方式分成参照组与实验组,参照组进行常规孕期保健服务,实验组在常规孕期保健服务同时给予优质护理服务,对比两组孕妇的自然分娩率、产后大出血率、相关孕期保健知识掌握情况(包括孕期营养、孕期自我监测、早期疾病筛查、分娩方式选择、分娩镇痛方法、母乳喂养以及新生儿日常护理等知识掌握度情况)。结果:实验组孕妇的自然分娩率显著高于参照组,剖宫产率、产后大出血率显著低于参照组,对比P

  • 标签: 优质护理 基层医院 孕期保健服务 临床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研究优质护理在临床的应用价值,并深入分析将此项护理应用在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中,验证其有效性。方法 此次研究对象共计100例,是随机选自2021年5月~2022年5月期间收治老年高血压患者,鉴于研究需要,将其分组进行对比分析,对两组患者血压水平、遵医嘱和相关知识了解情况进行调查,对各项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观察组有效控制血压水平保持平稳,且在遵医嘱和相关知识了解情况中,各项数据指标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达到p小于0.05,存在对比性。结论 将优质护理干预运用在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中,可有效控制患者血压保持稳定,大幅提升患者遵医行为,最大程度上提升患者相关知识了解度,建议推广运用。

  • 标签: 优质护理 老年高血压患者 血压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糖尿病(DM)患者接受中医综合护理对其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表法对100例、2020年1月-2021年10月期间收治的DM患者进行分组干预,对比50例观察组(中医综合护理)与5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的血糖水平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FPG、2hPG、HbA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综合护理用于控制DM患者血糖可取得显著效果。

  • 标签: 中医综合护理 糖尿病 血糖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导向的护理对胃癌手术患者康复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20年4月到2021年7月收治的胃癌患者100例进行研究,平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50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50例,给予以问题为导向的护理。比较两种护理手段对胃癌患者康复水平的影响。结果:观察组的康复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一问题为导向 胃癌手术 康复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健康教育对提高海军疗养员的自我保健水平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1年9月海军疗养员108名,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实验组54名,对照组54名,两组疗养员均于疗养院疗养,对照组在疗养的基础上行常规健康教育,实验组行多元化健康教育,了解两组自我保健水平。结果:健康教育后,实验组生理保健知识评分为(82.21±3.55)分,营养作息保健知识评分为(92.23±2.32)分,自我管理评分为(71.99±2.32)分,与对照组的(89.26±3.69)分、(85.26±4.26)分、(64.23±3.26)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健康教育 海军疗养员 保健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血液透析方式对超敏心肌肌钙蛋白T水平的影响。方法:择取时间范围在2020年5月-2021年5月期间,我院血液净化中心接受长期透析的60例患者作为本次对比实验的观察对象,分2组,予以不同血液透析方式,其中包括低通量透析以及高通量透析两种方式,分别予以不同组别患者,比较最终患者超敏心肌肌钙蛋白T水平差异。结果:接受不同血液透析方式后,采取高通量透析的观察组患者,超敏心肌肌钙蛋白T水平明显降低,其数值减少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临床接受透析的患者,在临床采用高通量透析后,超敏心肌肌钙蛋白T水平明显降低,能够进一步掩盖因急性心肌炎所引起的心脏标志物增加,导致终末期肾病患者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受到干扰。而低通量透析,尽管超敏心肌肌钙蛋白T水平有所升高,但与透析前比较差异不明显。

  • 标签: 低通量透析 高通量透析 超敏心肌肌钙蛋白T水平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的影响。方法:将7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均分两组,实施常规护理的为对照组,运用综合护理干预的为研究组,对比两组SBP、DBP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接受干预后,研究组SBP、DBP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的影响显著,能有效改善SBP、DBP水平,优化病人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老年 高血压 血压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通过开展护理行政查房对于提升护理管理水平以及临床护理质量的实际价值。方法:2021年1月~2021年12月为护理行政查房前,2022年1月~2022年10月为护理行政查房后,比较护理行政查房前后的护理人员工作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结果:与护理行政查房前相比,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健康教育、护理技术以及病房管理等各项护理质量评分均为护理行政查房后更高P<0.05;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中,观察组100.00%、对照组93.00%,P<0.05。结论:通过开展护理行政查房能够有效提升护理管理水平以及临床护理质量。

  • 标签: 护理行政查房 管理 满意度 护理质量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癌患者放疗不良反应与其焦虑与抑郁水平的关系。方法:纳入2020年8月~2021年9月在我科需要进行放疗的肺癌患者110例,调查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治疗不良反应调查表评估不良反应严重程度,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其焦虑、抑郁水平,观察不良反应严重程度与患者的SAS、SDS评分的关系。结果:不良反应程度越高,则患者的SAS、SDS评分越高,确诊焦虑、确诊抑郁的构成比越高,P<0.05。结论:肺癌患者放疗不良反应越严重,则其焦虑、抑郁水平越高,采取切实措施减轻不良反应将有助于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降低焦虑、抑郁发生率。

  • 标签: 肺癌 放疗 焦虑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医院感染水平控制工作实施过程中关于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所产生的具体影响。 方法选取 选择我院收治的200名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先后顺序进行对照组和实验组划分,针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针对实验组患者实施手术时护理管理,具体内容是依据实际感染原因,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措施。对两组患者的手术切口感染情况进行统计对比。结果 实验组患者在接受手术室护理管理之后,结合人性化以及科学化的管理内容使实现切口感染率的有效控制,两组患者表现出的切口感染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良好的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的开展,能够有效实现医院感染水平的控制,具体而言,对于需要进行手术的患者,能够依据以往的医疗经验,针对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原因进行探寻,从而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预防,以此降低感染率,为广大患者的生命安全提供保障。因此建议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手术室护理管理 医院感染水平控制 相关性 切口感染率 护理满意度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伤残接受度与生活质量的关系。方法 选取医院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7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比较不同资料特征患者SS-QOL评分,分析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伤残接受度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 低水平伤残接受度患者SS-QOL评分低于中高水平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资料特征患者SS-QOL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低水平伤残接受度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的风险因子(P<0.05);得到方程:Y=160.387+11.902X(伤残接受度)。结论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伤残接受度对生活质量有一定影响,低水平伤残接受度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的风险因子。

  • 标签: [] 缺血性脑卒中 伤残接受度 生活质量 消极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重症监护室采用团体心理干预对改善护士心理健康水平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重症监护室50名护士作为本次实验对象,通过使用团体心理干预来改善护士心理健康水平,一共进行6次心理干预,对比干预前后护士的不良情绪情况。结果:本次实验对象在团体心理干预前后的SDS、SAS评分差异显著,团体心理干预前护士的SDS、SAS评分高于干预后的SDS、SAS评分(P

  • 标签: 团体心理干预 重症监护室 护士 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