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护理工环境对临床护士工作沉浸的影响,为护理管理者从工作环境层面更好地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促进护士更好地沉浸到护理工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护理工环境量表和护士工作沉浸问卷对600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护理工环境总均分为(3.04±0.35)分,工作沉浸总均分为(4.04±0.53)分.医院等级、夜班频次、高质量护理服务基础、护理管理者的能力及领导方式、护士参与医院事务是临床护士工作沉浸的影响因素(P<0.01或P<0.05).结论护理管理者应重视对良好工作环境的创造,提高临床护士工作沉浸水平,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护士 工作环境 工作沉浸
  • 简介:[目的]应用品管圈活动与满意度问卷调查提高肝胆外科重症监护病房(ICU)病人满意度。[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梳理病人术后返回ICU到返回普通病房的护理流程,并对从ICU转回普通病房的病人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分析总结影响病人满意度的因素,寻找真因,制定相应的改善措施,比较活动前后效果。[结果]活动后圈员的品管手法、沟通协调能力、团队意识等均得到了明显提高,病人满意度从改善前的87%提高到改善后的98%,制定了肝胆外科ICU护理工制度、病人与家属通话制度,改善了病人转接流程。[结论]品管圈活动中结合满意度问卷调查提高了管理效率,增强了护士的综合能力,提高了病人满意度。

  • 标签: 品管圈 病人满意度 重症监护病房 问卷调查
  • 简介:目的探讨目视管理对消毒供应室器械管理效果及工作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6月~2017年5月我院消毒供应室应用目视管理,与2015年6月~2016年5月未应用目视管理前消毒供应室器械管理的效果及工作质量进行比较.结果:实施后消毒供应室器械回收合格率、器械洗涤合格率、包装合格率、灭菌合格率及包装满意率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在物品标识、消毒质量、团队合作、文书记录、微生物监测等方面工作质量评分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目视管理能有效提高消毒供应室医疗器械清洗消毒效果及护士工作质量,从而有利于消毒供应室工作的开展.

  • 标签: 目视管理 消毒供应室 医疗器械 清洗消毒效果 工作质量
  • 简介:[目的]介绍以护理品质管理委员会为核心的护理质量控制管理特色。[方法]建立护理质量控制管理委员会的组织架构,确立各部门职责及其中护理质量控制监控内容、监控方式等主要内容;查阅现代护理质量控制管理的新方法新进展;将上述方式及特色与其比较。[结果]以护理品质管理委员会为核心的护理质量控制管理方式全员参与度比较高、监控面比较全面、监控力度大;同时监控内容有详细计划、明确阈值及统一的查核标准;而且查核者的一致性比较高、针对查核问题进行的改善方式比较先进同时改善追踪也比较完善。[结论]以护理品质管理委员会为核心的护理质量控制管理方式,符合现代护理质量控制管理的需求,在护理质量控制管理中能发挥巨大作用。

  • 标签: 护理品质管理委员会 质量控制 护理管理
  • 作者: 张敏王学芹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17-02-12
  • 出处:《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7年第2期
  • 机构:[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持续质量改进在压疮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择自2015年1月-2016年1月实施持续质量改进过程中的200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选择2014年1月-2014年12月未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时的200例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生存质量以及心理状态之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200例患者中,共计发生压疮6例,发生率3.0%,且均为Ⅰ级+Ⅱ级压疮;对照组共计发生压疮39例,发生率为19.5%,其中Ⅰ级+Ⅱ级压疮24例,Ⅲ级+Ⅳ级压疮15例;经统计学分析可知,对照组患者压疮的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且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质量方面,两组患者的躯体功能指数、生理功能指数和社会功能指数评分结果均有显著提高,观察组患者的躯体功能指数、生理功能指数和社会功能指数评分改善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心理状态方面,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能够有效降低压疮护理管理中压疮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有效缓解住院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是一种有效的护理管理模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简介:目的探讨疼痛护理评估在改善术后活动性疼痛管理质量中的运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手术患者93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数字评定法(NRS)进行疼痛评估和护理。观察组采用中文版功能活动评分法(FAS)和NRS评分进行疼痛评估和护理。比较两组术后24h静息时和功能性活动时NRS评分,记录两组FAS分级情况、中重度疼痛发生率、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并进行护理满意度评价。结果观察组静息时NRS评分、活动时NRS评分低于对照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观察组术后FAS疼痛分级以及中重度疼痛发生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AS结合NRS进行疼痛护理评估,可以有效减轻手术患者术后活动性疼痛感,缩短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降低疼痛程度,并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 标签: 手术后疼痛 疼痛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模式对骨创伤患者疼痛管理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本院骨科未实施CQI管理前(2015年6月~2016年12月)接收的60例骨创伤患者为对照组,另抽取本院骨科实施CQI管理后(2016年6月~2016年12月)接收的60例骨创伤患者为干预组,比较2组患者疼痛程度(VA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CQI管理后,干预组术后不同时段的VAS评分皆低于对照组,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差异越显著,经分析,P〈0.05;干预组护理满意率高达98.3%,对照组仅为85.0%,经分析,P=0.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将CQI管理模式应用于骨创伤患者的疼痛管理中,可以明显提高疼痛管理质量,降低术后疼痛感,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 骨创伤 疼痛管理 应用研究
  • 简介: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肾移植出院患者生活质量和自我管理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8月~2016年8月在我院行肾移植手术患者64例。将患者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出院后予以常规随访,观察组予以延续性护理。在患者出院时(干预前)和出院6个月后(干预后)进行生活质量评价和自我管理能力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疾病治疗、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总评分及运动锻炼、症状管理、心理调适等自我管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肾移植出院患者提供延续护理,能够改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肾移植 出院患者 延续护理 生活质量 自我管理
  • 简介:目的探讨以预算配置制为基础的护理岗位管理模式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2014年10月对340名护理人员实施以预算配置制为基础的护理岗位管理,比较实施前后护理质量、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患者对护理工的满意度.结果实施预算配置制为基础的护理岗位管理后护理质量各项指标明显高于实施前,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患者对护理工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Z=-12.676,P〈0.001).结论采用以预算配置制为基础的护理岗位管理模式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患者对护理工的满意度,降低了不良事件发生的风险.

  • 标签: 预算配置制 护理岗位管理 护理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构建一套科学、全面及操作性强的医院临床护理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采用三维质量结构模型,通过文献检索、德尔菲法及层次分析法对指标条目进行筛选,确定指标的权重,并对专家进行两轮咨询。结果两轮专家咨询问卷的回收率分别为90.0%(27/30)、96.3%(26/37),专家的权威系数为0.906,3项一级指标的权重分别为0.32、0.48、0。21,确定了包含3项一级指标(结构质量、环节质量、终末质量)、20项二级指标和65项三级指标的医院临床护理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论构建的医院临床护理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体现了临床护理教学质量的内涵,为临床护理教学专业发展指明方向,为医院临床护理教学质量的全程监控提供了客观量化的依据。

  • 标签: 教育 护理 质量评价 指标体系
  • 简介:分析共享领导理念在临床护理工中的必要性,提出以共享理念为指导思想,培养和锻炼临床护士独自工作的个人能力;对护士与他人有组织地共同工作这个战略目标获得清晰的理解,实现科室护士高质量的合作,以确保护理质量目标的实现。

  • 标签: 共享领导 护士合作 护理管理
  • 简介:目的:探讨护士工作体验调查量表的信度和效度。方法:采用卫计委医院管理研究所研发的护士工作体验调查表对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信度、效度分析。结果:问卷的Cronbach's系数值为0.964,分析22个条目,系数≤0.964,全部保留;经因子分析KMO统计量为0.956,非常接近1;且Bartlett球形度检验统计量为10559.399,其伴随概率为0.000,相关矩阵与单位矩阵具有显著差异。量表经因子分析共提取3个公因子,公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3.087%,且每个条目在相应因子上的因子载荷〉0.5,各条目对某一公因子具有较高负荷。结论:护士工作体验调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可用于护士工作体验的调查评估,对护理管理改进具有指导作用。

  • 标签: 护士工作体验量表 信度 效度
  • 简介:[目的]探讨肝硬化病人睡眠质量改变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6年3月住院的肝硬化病人126例(肝硬化组),在病人病情稳定后,告知调查内容,在获得病人知情同意情况下,独立完成中文版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QSI)及Epworth嗜睡量表(ESS)填写。同时纳入76名参加体检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在体检时填写量表。分析量表评分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及影响因素。[结果]肝硬化组病人PQSI评分(11.42分±4.08分)及ESS评分(10.26分±3.21分)均高于对照组(3.84分±2.87分,5.12分±2.0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硬化组PSQI评分与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呈正相关(r=0.494,P〈0.001),与Child-Pugh评分呈正相关(r=0.369,P〈0.001);ESS评分与MELD评分呈正相关(r=0.447,P〈0.001),与Child-Pugh评分呈正相关(r=0.282,P〈0.01);MELD评分(OR=4.335,P〈0.01)、肝性脑病(MHE)(OR=2.131,P〈0.01)、Child-Pugh评分(OR=1.045,P〈0.05)及腹腔积液(OR=1.011,P〈0.05)是影响PSQI评分的独立危险因素;MELD评分(OR=4.255,P〈0.01)及MHE(OR=2.052,P〈0.01)是影响ESS评分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肝硬化病人睡眠质量显著下降,下降程度受肝病严重程度及相关并发症影响。

  • 标签: 肝硬化 睡眠质量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EPWORTH嗜睡量表 终末期肝病模型 肝性脑病
  • 简介: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对慢性肾脏病(chronickidneydisease,CKD)患者不良情绪、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4例CK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焦虑、抑郁评分及睡眠质量各项因子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干预能有效消除CKD患者的不良情绪,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焦虑 抑郁 睡眠质量 生活质量 个性化护理 慢性肾脏病
  • 简介:目的对国内外养老机构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文献进行系统评价,对国外指标体系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方法计算机检索中英文数据库,收集养老机构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文献,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文章信息进行描述、分析。结果纳入15篇文献,其中中文文献2篇,英文文献13篇,共介绍了17个指标体系,各指标体系的结构及条目数存在较大差异,更加关注结果性指标,忽视结构及过程性指标。结论养老机构的护理质量受到了普遍关注,构建了护理质量评价体系。同时,需要对各指标的测量方法、阈值进行规定,保证质量指标的可操作性。且针对评价后所发现的质量问题制订相对应的干预措施,保证质量改进的连续性,以达到对养老机构进行全面质量控制的目的。

  • 标签: 养老机构 质量评价 指标 系统评价
  • 简介: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对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ransjugularintrahepaticportosystemshunt,TIPS)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实施TIPS手术患者100例,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3个月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患者在接受TIPS术中增加优质护理干预,能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让患者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有助于改善预后,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在临床中的推广价值很高。

  • 标签: TIPS手术 优质护理干预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模式(FOCUS-PDCA)在压疮高危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运用FOCUS-PDCA程序的发现、组织、澄清、理解、选择、计划、实施、检查和执行9个步骤分析患者发生压疮的原因,修改和完善压疮管理制度,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和实施压疮管理措施。了解实施FOCUS-PDCA程序进行压疮护理质量管理前后,患者压疮预防措施落实情况、护理人员压疮知识掌握情况和患者压疮发生情况。结果实施FOCUS-PDCA程序进行压疮护理质量管理后,患者压疮预防措施落实合格率、护理人员压疮知识掌握合格率高于管理前;患者压疮发生率低于管理前(均P〈0.001)。结论运用FOCUS-PDCA程序对压疮高危患者实施压疮护理质量管理,能有效提高压疮预防措施的落实,提高护理人员的压疮护理知识,从而有效降低压疮的发生率。

  • 标签: 压疮 质量控制 FOCUS-PDCA程序
  • 简介:总结1例极低出生体质量儿行骨髓内输液的护理。护理要点包括做好物品及患儿准备,准确选择穿刺部位,确保穿刺成功;妥善固定,以防穿刺针滑脱;合理控制输液速度,保证复苏药物的及时应用;加强穿刺部位观察,预防并发症发生。本例患儿经骨髓内输液,为抢救赢得了时间,患儿抢救成功后转入NICU,3个月后痊愈出院,出院随访3个月患儿生长发育良好,无骨髓内输液相关并发症发生。

  • 标签: 婴儿 早产 骨髓内输液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质量持续改进对出院结核病痛人回访的效果。[方法]将2280例结核病病人按出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40例,对照组按常规治疗,由诊疗医生提供出院小结,并进行口头宣教;责任护士常规进行出院指导,无专职护理人员回访。观察组成立结核病病人出院回访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管理小组,对回访护士进行培训考核,制定回访护士工作质量标准,并定期进行督导、检查及反馈、追踪检查效果;专职回访护士相对固定回访科室出院病人,并应用PDCA循环原理,确定回访病人需要改进问题、预期目标、实施方案及评价方法。[结果]两组回访病人结核知识知晓率、治疗依从性及对护士对医院的总体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质量持续改进对出院结核病病人回访,提高了结核病病人结核知识知晓率,提高了结核病病人遵医行为的依从性及病人的满意度,也丰富了护理服务内涵。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 结核病 回访 护理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护士的核心胜任力、工作倦怠、社会支持对心理弹性的影响,并对影响因素进行路径分析。[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应用中医院护士核心胜任力调查问卷、工作倦怠调查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心理弹性量表对2016年6月前在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执业的534名临床一线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护士心理弹性的总分为63.97分±13.29分;胜任力、主观支持对心理弹性既有直接效应又有间接效应,职业心理、成就感降低对心理弹性水平具有直接效应。[结论]护士心理弹性整体处于较低水平,胜任力、职业心理、成就感降低、主观支持是影响心理弹性的重要因素。

  • 标签: 护士胜任力 工作倦怠 社会支持 心理弹性 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