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2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治疗性血细胞去除技术,减少或去除病理性成分对患者的影响。方法:采用连续式血细胞分离机法,进行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单采治疗。结果:对210例次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白血病、恶性肿瘤等患者进行治疗,能有效减少血液中的病理成分,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结论:血细胞分离机法是简捷而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适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细胞分离单采术在血液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4月—2023年5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60例血液系统疾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60例患者采用血细胞分离单采术进行治疗,并对治疗后的评价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 RBC、WBC、PLT 等血常规指标上,各指标在治疗后的变化程度明显,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满意度方面,治疗后患者满意度较高,总体满意度为98.33%。结论:血液病护理中运用血细胞分离单采术可以有效的保证治疗疗效,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血细胞分离单采术 血液病 护理
  • 简介:总结了15例EB病毒感染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患儿的临床特征及护理经验。其护理要点为: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体温升高、出血征象及感染先兆,采取有效护理措施控制体温及感染的发生,预防和减轻出血;加强皮肤护理和饮食管理,正确输注各种成分血及血制品,以保证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小儿 噬血细胞综合征 EB病毒
  • 简介:总结1例婴儿痉挛症使用丙戊酸钠出现全血细胞减少症的护理。护理要点为加强病情观察,重视感染、出血的预防,做好皮肤和黏膜护理,同时加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给药护理,做好患儿家长的心理护理。经治疗和护理,患儿住院24d后病情好转出院。

  • 标签: 婴儿痉挛症 丙戊酸钠 全血细胞减少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探究对白血病患者使用连续流动离心式血细胞分离法进行减除白细胞治疗时实施系统性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9年1月-2020年5月间收治的80例白血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两组:研究组、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基础护理,研究组接受系统性护理,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不良反应发生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较对照组患者,研究组患者整体护理满意度明显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较低,差异均具有统计意义(P均

  • 标签: 血细胞分离术 连续流动离心式 减除白细胞治疗 白血病
  • 简介:DC-CIK细胞过继免疫效应细胞是将人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体外用多种细胞因子共同堵养一段时间后获得的一群异质细胞。具有T淋巴细胞强大的抗肿瘤活性和NK细胞的非MHC限制性杀瘤优点,增殖速度快,杀瘤活性高,杀瘤谱广,对多重耐药肿瘤细胞同样敏感,杀瘤活性不受常用免疫抑制剂的影响,对人体正常细胞无毒性。

  • 标签: 细胞过继免疫 细胞治疗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护理 免疫效应细胞 MHC限制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白细胞分离术联合化疗治疗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过程中的护理措施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期间收治的40例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取针对性护理模式,两组患者均接受白细胞分离术联合化疗进行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明显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 白细胞分离术 化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讨论并总结红细胞单采术治疗红细胞增多症患者的护理。  方法  通过分析60例红细胞增多症患者行血液成分红细胞单采治疗的患者的护理过程,总结对此类患者的护理经验。结果  60例患者在经过红细胞单采术治疗后患者血红蛋白(HGB)和红细胞压积(HCT)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患者面色紫绀症状明显好转,红细胞采集过程均顺利,术后患者均无不良反应。结论  在红细胞采集过程中给予正确的护理措施,有效保证采集效果,为今后红细胞采集工作提供有效的数据和更规范的流程。

  • 标签: 红细胞增多症 血细胞分离 单采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回顾我院26例脑瘫患儿干细胞治疗的资料,给予积极有效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结合脑瘫综合评定表的使用,结果显著5例,有效17例,无效4例。

  • 标签: 脑瘫 干细胞治疗 护理
  • 简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成功率为60%~70%。但复发后二次缓解属难治性病例,如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据文献报道成功率仅为45%左右,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半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成功率就更小。2007年1月,我科成功地为1例复发性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且HLA半相合患者进行了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顺利出院,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 人类白细胞抗原 HLA半相合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护理 难治性病例
  • 简介:口腔粘膜炎是化疗后常见的不良反应,是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的并发症之一.目前治疗口腔粘膜炎的方法很多,但大多因治疗过程需时较长而影响患者对化疗反应的耐受性.本科采用局部应用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治疗化疗所致的口腔粘膜炎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标签: 治疗 口腔粘膜炎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患者 并发症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早产儿脑损伤合并脑出血患者血常规各项指标比值的临床指导价值。 方法  选取2018.06—2020.06入住我院新生儿病房的早产儿,根据回顾性研究分为早产儿无脑损伤组、早产儿脑损伤组、早产儿脑损伤合并脑出血组。比较患儿入院24h内NLR、PLR值并分析其临床意义。并追踪至患儿纠正年龄1岁,评估其生长发育状况,将其分为有后遗症组和无后遗症组,比较两组患儿入院时NLR和PLR比值变化。结果 相较于早产儿无脑损伤组,早产儿脑损伤组NLR、PLR值均明显升高(P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自体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CIK细胞)治疗HBVDNA阳性肝硬化患者的近期疗效。方法33例HBVDNA阳性肝硬化患者给予CIK细胞治疗,在体外培养前后以及回输体内后检测CD3^+、CD3^+CD4^+、CD3^+CD8^+、CD3^+CD56^+、CD25^+细胞以及mDC和pDC。比较治疗前后病毒学指标及肝脏功能的变化。结果培养结束以及回输体内后,CD3^+细胞、CD3^+CD8^+细胞、CD3^+CD56^+细胞较培养前显著升高,mDC和pDC在回输后也明显增高。12例患者HBVDNA阴转,4例患者拷贝数下降大于2个log。在14例HBeAg阳性患者中有10例阴转,2例出现HBeAb转换。肝脏功能较治疗前有所好转。所有患者均能耐受治疗。结论ClK细胞可明显提高免疫效应细胞数量,具有一定的抗病毒效果,毒副作用低,对患者伤害小,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小,经过护理干预,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得到改善,取得了显著疗效。

  • 标签: CIK细胞 肝硬化 乙型肝炎 护理
  • 简介:随着癌症患病率的升高及抗癌药物的不断开发,越来越多的抗癌药物应用于临床,职业接触抗癌药物的医护人员大量增加。不少研究报道,职业接触抗癌药物可能引起护士乳腺癌和各种白血病。彭金莲等研究发现,职业接触抗癌药物后护士可出现头晕、乏力、脱发、月经异常、皮疹等非特异性临床表现,为进一步探讨抗癌药物对肿瘤科护士的危害,2004年3月-2005年3月,本研究对30例在肿瘤科工作连续5a以上,每天从事抗癌药物操作的护士外周血粒、单核细胞的凋亡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 标签: 肿瘤科护士 外周血粒细胞 抗癌药物 细胞凋亡 单核细胞 特异性临床表现
  • 简介:总结40例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hematopoieticsterncelltransplant,HSCT)患者在造血干细胞输注过程中的护理要点。认为在造血干细胞输注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生命体征,预防过敏反应及脂肪栓塞的发生,使用不带滤网的输血器;准确记录输入造血干细胞的量,严格遵守造血干细胞解冻的规章制度,是造血干细胞有效输注的关键。

  • 标签: 造血干细胞 输注 造血干细胞移植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