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近年,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生物治疗日趋重要,已经逐渐成为与手术、化疗和放疗并驾齐驱的治疗肿瘤的有效手段了。尤其是生物靶向治疗,以其针对性强,不良反应小和有效率高等特点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重组人血管抑制素(恩度)为一种生物制品类抗肿瘤新药,是世界卜首例血管抑制素,它是多靶点药物。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细胞迁移来达到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阻断了肿瘤细胞的营养供给,从而达到抑制肿瘤增殖或转移目的。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借助血管回声跟踪技术 (E-Tracking),深入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HDCP)对孕妇血管功能变化的相关影响,通过研究数据的量化,让其影响数据可观可测可探,从而有效防治妊娠期糖尿病对孕妇血管功能的不利影响。方案:随机选取某医院妇产科 2019年~ 2020年所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 HDCP)孕妇 50例,将其与身体状态正常的孕妇 50例展开综合对比,其中罹患 HDCP的 50例孕妇为观察组,另 50例健康孕妇为对照组。通过血管回声跟踪技术 (E-Tracking)来对两组患者的血管功能展开检测,重点观察以下:三组指标状况:其一,足背动脉的弹性系数 (Ep)、硬化度 (β)、膨大系数 (AI)、动脉顺应性 (AC);其二,血管的单点脉搏波传导速率 (PWVβ)超声测量;其三,血管一氧化氮 (NO)、血清内皮素 (ET)的水平指数。结果:罹患 HDCP的 50例观察组孕妇的 Ep、 β、 AI、 PWVβ、 ET值比 50例健康孕妇的对照组明显提升,而 AC、 NO2r-/ NO3-等数值则相对偏低。在 50例观察组 HDCP孕妇数据的检测中,发现罹患子痫前期患者 Ep、 β、 AI、 PWVβ、 ET值比普通 HDCP孕妇的数据值偏高,且 AC、 NO2r-/ NO3-等数值则相对偏低。其中 P< 0.05,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 (E-Tracking)能够有效检测 HDCP孕妇血管的功能性损伤情况,且 HDCP孕妇普遍存在血管依赖性舒张功能损伤,随着 HDCP程度的加深其损伤性越大,因此在临床医疗中要有效防止 HDCP的发生,进一步降低妊娠期孕妇的血管功能损坏,有效提高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生命质量,让其以更好的身心状态去迎接新生命的到来。

  • 标签: 妊娠期糖尿病 孕妇血管内皮功能 血管回声跟踪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组人血管抑制素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肺腺癌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9年12月到2021年12月收治的晚期肺腺癌60例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化疗,观察组30例,采用重组人血管抑制素+化疗治疗。结果:观察组疾病控制率为93.33%,远超对照组的73.33%,且 CA125、CYFRA21-1、CEA等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较对照组更低,

  • 标签:
  • 简介:重组人血管抑素注射液是我国学者自主创新研发的新型人血管抑素,适用于一切需要血液供应才能生长的实体瘤,如胃癌、肝癌、肠癌和乳腺癌等,作用机制在于有效抑制血管细胞的迁移、阻断血管生长、中断肿瘤细胞营养和氧气的供应,最终使肿瘤细胞处于休眠状态,达到饿死肿瘤细胞的目的^[1]。

  • 标签: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 化疗药物治疗 注射液 晚期癌症 护理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强化饮食和运动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无运动禁忌证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65例作为干预组,在原有药物治疗的前提下进行强化饮食和运动干预,运动治疗6个月后对体重、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BG)、收缩压(SBP)、舒张压(DPB)、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管功能进行检测,并以另外65例作为对照组。结果干预组治疗6个月后各项指标明显下降(P〈0.05),反应性充血血管径和含服硝酸甘油后血管径增加,对照组无明显变化。结论强化饮食和运动干预能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功能。

  • 标签: 糖尿病 护理 强化饮食 运动 血管内皮功能
  • 简介:【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开始注重自己的身体健康,但是同时伴随着社会压力的不断增大,以及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得人们容易患上各种疾病,在这种背景下,人们开始注意保养身体。但是在当下这个时代,有很多的疾病都困扰着大家,其中心血管疾病就是其中一种非常重要的疾病,因此在当下的社会构成了一个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对人们的生面活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同时很多医护人员和学术界的学者也开始非常关注这一问题,因此基于这样的背景下,本文针对心血管科疾病的护理问题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探讨,并针对当前存在主要问题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方案,以此可以提高心血管科疾病的整体治疗效果。

  • 标签: 心血管 内科护理 问题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在心血管科护理中,采取优质护理所取得的成就。方法:选取医院在2021年1月-2023年1月间收治的50例心血管科患者,将其划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采取优质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开展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数据间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血管科患者治疗中,采取优质护理措施,提升患者生活质量的同时,也提升对护理工作开展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使用。

  • 标签: 优质护理 心血管内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明确提高心血管科(以下简称为心内科)护理质量与患者用药安全管理效果的有效措施。方法:将我院心内科收治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常规护理管理)与观察组(50例,PDCA循环管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口服药管理缺陷发生率更低,且护理人员护理质量评分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DCA循环管理对提高心内科护理质量与用药安全性十分有利。

  • 标签: 心血管内科 护理质量 用药安全性 PDCA循环管理
  • 作者: 吴文芳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2-11-18
  • 出处:《世界复合医学》2022年第3期
  • 机构:凉山彝族自治州第一人民医院,四川凉山615000
  • 简介:目的:探讨心血管科护理质量与用药安全管理。方法:整理2020年1月至2021年11月在本院心血管科接受治疗的120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在用药过程中不规范因素出现的根本原因,结合实际情况提出针对性解决策略,提高用药安全和护理质量。结果:本组研究中出现36例不规范事项,其中患者本身所造成的有6例,由护理人员操作不规范等原因造成有17例,药物因素有7例,医院方面有6例。结论:研究发现,影响心血管科护理质量和用药安全的主要原因来自护理人员和患者本身、药物、医院,需做好相关培训工作,提升医务人员能力与素养,同时注意用药安全方面的管理。护理人员在工作中要时刻注意患者心情,对情绪不稳定的病人应做好心理护理,同时医院要加强药物使用、收费、护理等方面的监督与管理。

  • 标签: 心血管内科;护理质量;用药安全
  • 简介:摘要: 目的:对心血管科临床护理带教的体会进行总结。方法:在 201 7 年 5 月 -2019 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科重症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于心内科重症监护室的 100例患者;对照组为实施传统管理模式的患者;研究组则为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模式的患者;分析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护理过程中出现的护理不良事件。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患者在不良护理风险的总发生率中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结论 在针对心血管科重症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良好风险管理措施能够有效约束护理人员的行为,避免意外情况的发生,值得推广。

  • 标签: 心血管内科 重症患者 护理风险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心血管科临床护理带教的体会进行总结。方法在2017年5月-2019年5月期间,选取实施护理带教优化前后两个阶段进行分析研究,其中2017年5月-2018年5月期间为优化前作为对照组,2018年5月-2019年5月期间为优化后作为观察组,优化前采用就常规带教模式,优化后在常规带教模式基础上增加微信平台方法。结果在平均成绩上对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在满意度上对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对实习护士实施带教不仅需要对进行常规基础理论知识传授,还应该随着时代变化而创新教学,以便有效的调动实习护士学习积极性。

  • 标签: 心血管内科 临床护理 带教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对心血管科临床护理带教的体会进行总结。方法在2017年5月-2019年5月期间,选取实施护理带教优化前后两个阶段进行分析研究,其中2017年5月-2018年5月期间为优化前作为对照组,2018年5月-2019年5月期间为优化后作为观察组,优化前采用就常规带教模式,优化后在常规带教模式基础上增加微信平台方法。结果在平均成绩上对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在满意度上对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对实习护士实施带教不仅需要对进行常规基础理论知识传授,还应该随着时代变化而创新教学,以便有效的调动实习护士学习积极性。

  • 标签: 心血管内科 临床护理 带教体会
  • 简介:颅内动脉瘤居于脑血管意外患者中的第3位,病死率高。随着脑血管造影术的普及,颅内动脉瘤阳性检出率增加,而血管栓塞治疗与传统的开颅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预后好、并发症少和恢复快的特点,因此为广大患者和医师所接受,该方法已日益成为颅内动脉瘤首选的治疗方法。我科2006年1月-2007年1月对3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施行血管栓塞治疗,效果满意,现将护理措施报道如下。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血管内拴塞 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此文中主要对颅内动静脉畸形血管栓塞术后护理进行的详细分析。方法 选取50例来自2020年1月-2021年1月在我院行血管栓塞治疗的颅内动静脉畸形患者开展本次研究。研究期间对此次选取的50例患者治疗后开展优质的护理干预,并对患者的恢复效果及不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本次参与研究的患者在治疗后通过给予其护理干预后有46例患者恢复情况良好,另外4例患者恢复效果一般。不良症状共发生3例,其中穿刺点血肿、术中出血、一侧肢体肌力下降各1例,共占总人数的6.00%。结论 对颅内动静脉畸形患者实施血管栓塞术后并结合优质、针对性强的护理干预,可有效避免并发症出现,而且对患者的恢复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建议在临床开展护理干预。

  • 标签: 颅内动静脉畸形 血管内栓塞术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 心血管科护理质量与用药安全管理 方法 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1月在本院心血管科接受治疗的120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在用药过程中不规范因素出现的根本原因,结合实际情况提出针对性解决策略,提高用药安全和护理质量。结果:本组研究中出现36例不规范事项,其中患者本身所造成的有6例,由护理人员操作不规范等原因造成有17例,药物因素有7例,医院方面有6例。结论:研究发现,影响心血管科护理质量和用药安全的主要原因来自护理人员和患者本身、药物、医院,需做好相关培训工作,提升医务人员能力与素养,同时注意用药安全方面的管理。护理人员在工作中要时刻注意患者心情,对情绪不稳定的病人应做好心理护理,同时医院要加强药物使用、收费、护理等方面的监督与管理。

  • 标签: 心血管内科 护理质量 用药安全
  • 简介: 摘要: 目的 研究心血管科患者护理风险管理效果。方法 选择 2022年内本院 60 例心血管科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 30 例患者。观察组应用护理风险管理,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工作,对比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整体效果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 在心血管科重症患者护理工作中采用护理风险管理方式,可以降低并发症出现概率,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具有一定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 心血管科;重症患者;心内科护理;护理风险 引言 心内科疾病大多数都具备着一定复杂性特点,归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患者现有的身心健康情况相对较差,其他疾病相对较多,而且由于循环系统对于身体机能影响较大,如果出现疾病加剧以及加重的情况之后,很容易出现一定程度问题。特别是对于重症患者来说,大多数重症患者身心健康受损的问题十分明显,直接影响甚至威胁患者生命安全,为了有效开展针对性护理,优化护理工作质量和效果,就需要首先客观认识到常见护理风险特点所在,明确常见护理风险及问题,继而辅助为后续护理质量提供一定支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为了开展本次临床医学研究,从本院 2020 年心血管科重症患者中随机选择 60 例,作为该次临床研究对象。将其划分为两组,分别是观察组 30 例患者、对照组 30 例患者。通过对 60 例患者的就医信息进行整理可知,其中观察组中男性患者有 17 例,女性患者有 13 例,患者的年龄在 47 ~ 65 岁。对照组的男性患者有 20 例,女性患者有 10 例,患者的年龄在 49 ~ 68 岁。在对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进行比较后,可以得出患者的各项信息分散,具有临床医学研究价值( P > 0.05 )。本次医学研究获得了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审核批准。 1.2 方法 对参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包括日常检查、药物服用、建立静脉通路、病房消毒、无菌操作等,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使用风险管理护理模式,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在心血管科护理中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次研究对护理工作进行持续改进,并对其改进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将我院心内科治疗的60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本次研究的时间段是2021年1月到2021年8月。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同时护理组患者主要进行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最后分析两组的改进效果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相较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70.00%,护理组患者对于医护人员的护理工作更为满意(90.00%)(P

  • 标签: 心血管内科 护理质量改进 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