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6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针灸联合理疗康复在颈椎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5月—2016年8月在我院针灸科治疗的100例颈椎病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理疗康复和护理,观察组采用针灸联合理疗康复配合针对性的护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情况、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颈部疼痛评分(0.7分±0.8分)低于对照组(1.9分±0.5分),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ESCV)评分(24.1分±4.6分)高于对照组(16.4分±4.3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左侧椎动脉(LVA)、右侧椎动脉(RVA)、基底动脉(BA)收缩期平均血流速度明显较对照组加快,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躯体疼痛、生理职能、生理功能、社会功能、精神健康、精力、情感职能、整体健康状况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理疗康复治疗颈椎病配合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改善颈椎周围的血液循环,松解肌肉粘连,消除炎症刺激,减轻疼痛,促进颈椎生理功能的恢复。

  • 标签: 颈椎病 针灸 理疗康复 护理 疼痛 眩晕
  • 简介:目的探讨光动力联合积极护理干预治疗尖锐湿疣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0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尖锐湿疣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采用艾拉光动力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积极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治疗3次后的疗效,并记录患者治疗依从性。所有患者均随访6个月,观察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显著高于对照组85.0%(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复发率为7.5%,显著低于对照组25.0%(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艾拉光动力治疗尖锐湿疣的基础上,为患者提供积极的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改善治疗结局,并且降低复发率。

  • 标签: 尖锐湿疣 光动力疗法 护理干预
  • 简介:目的研究大肠癌患者采用便携式化疗泵联合PICC行化疗治疗的针对性护理措施。方法选定2014年4月-2016年4月肿瘤科收入的60例大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n=30)和对照组(n=30),临床治疗方案均为便携式化疗泵联合PICC化疗,干预纽为以奥马哈系统为基础的针对性护理,对照组为常规护理;比较不同护理干预下患者的舒适度、生活质量及对待护理问题态度的改善情况。结果干预组PICC置管舒适度、化疗舒适度、排便舒适度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护理3个月后干预组生理质量、心理质量、社会关系和周围环境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化疗治疗、休息状态和精神状态等护理问题上的KB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肠癌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明显缓解化疗药物造成的不适,提高舒适度,便于在临床开展和推广。

  • 标签: 大肠癌 便携式化疗泵 PICC 化学治疗 针对性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产后治疗联合乳房穴位按摩对促进产妇乳汁分泌及子宫复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我院产科收治的1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产妇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产后治疗联合乳房穴位按摩,比较两组产妇的产后泌乳开始时间、乳汁分泌量、母乳喂养成功率、子宫复旧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的产后泌乳开始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其产后第2,3天的乳汁分泌量、母乳喂养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宫底下降速度快于对照组(P〈0.05),宫底高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产妇产后护理过程中加以产后治疗联合乳房穴位按摩进行产后康复护理,可有效促进产妇产后的乳汁分泌、子宫复旧,提高母乳喂养的成功率,有利于改善母婴预后.

  • 标签: 产科 乳汁分泌 母乳喂养 子宫复旧
  • 简介: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在Ilizarov技术联合骨搬移治疗胫骨骨缺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0例接受Ilizarov技术联合骨搬移治疗的胫骨骨缺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比较两组疾病认知度、术后骨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负性情绪发生情况等。结果:观察组疾病认知度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骨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在Ilizarov技术联合骨搬移治疗胫骨骨缺损患者中,治疗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健康指导 ILIZAROV技术 骨搬移 胫骨骨缺损
  • 简介:目的探讨Nd:YAG(掺钕的钇铝石榴石)激光辅助药物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的疗效及总结护理要点。方法选择在本科室就诊的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82例,将同性别患者按初次就诊顺序交替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采用Nd:YAG激光照射治疗治疗4d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药物联合Nd:YAG激光辅助治疗患者复发性口腔溃疡能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做好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工作是取得良好疗效的重要保障。

  • 标签: 复发性口腔溃疡 ND:YAG激光 护理
  • 简介:目的改良封闭式负压引流(VAC)联合冲洗方法治疗难愈性创面的临床实践效果观察。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2月在本院住院的各种难愈性创面的患者40例作为实验组,对照组40例采用回顾性病例。实验组采用改良封闭式负压引流联合冲洗方法治疗难愈性创面,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换药方法消毒敷料结合生长因子外用喷涂创面方法治疗,比较2组的愈合率、愈合时间。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创面愈合率提高,愈合时间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封闭式负压引流联合冲洗治疗难愈性创面可以提高创面愈合率,缩短创面愈合时间。

  • 标签: 改良封闭式负压引流 冲洗 难愈性创面
  • 简介:目的:探讨耳穴压豆联合情志护理干预在腰椎压缩性骨折保守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腰椎压缩性骨折保守治疗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除常规护理干预外,对照组给予耳穴压豆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情志护理干预,干预10d后,比较两组患者焦虑与抑郁评分、疼痛程度、睡眠质量等指标。结果:观察组焦虑(SAS)、抑郁(SDS)、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质量、睡眠效率等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耳穴压豆联合情志护理干预有助于缓解腰椎压缩性骨折保守治疗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提高其睡眠质量。

  • 标签: 腰椎压缩性骨折 保守治疗 耳穴压豆 情志护理 睡眠质量
  • 简介:脐静脉置管技术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应用于临床[1],因其属于侵入性操作,未被广泛应用。近年来,随着我国新生儿抢救技术的进步和发展,脐静脉置管已逐渐成为抢救新生儿的重要手段。通过脐静脉置管可迅速建立静脉通道,用于输注药物、静脉营养、中心静脉压监测及换血等,为新生儿抢救和治疗提供了有效途径。

  • 标签: 极低出生体重儿 脐静脉置管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
  • 简介:目的观察体位垫联合医用敷垫在脊柱后路手术患者皮肤压疮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脊柱后路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2组患者的皮肤受压情况(术后1h、术后24h)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无皮肤红的9例,出现皮肤轻压红的26例,皮肤暗红的15例,术后1h红未能消退的9例,术后24h红未消退的6例;观察组无皮肤压红的19例,轻红的30例,只有l例暗红。术后1h红未能消退2例,术后24h皮肤压红均能消退。2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后路手术患者应用体位垫联合医用敷垫进行皮肤保护,可减轻患者术后的不适感,防止压疮产生。

  • 标签: 体位垫 医用敷垫 压疮 脊柱后路
  • 简介:目的观察生葱热敷膀胱区联合穴位按摩对解除腹腔镜术后尿潴留患者的效果。方法将行腹腔镜手术后未留置尿管出现排尿困难、尿潴留的15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诱导排尿法,观察组采用生葱热敷膀胱区联合穴位按摩方法。比较2组患者排尿困难症状缓解情况和排尿情况。结果观察组排尿困难症状缓解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χ2=12.354,P〈0.001),排尿成功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χ2=13.053,P〈0.001)。结论生葱热敷膀胱区联合穴位按摩法用于腹腔镜术后排尿困难、尿潴留患者效果明显,可降低患者留置尿管的概率,减轻患者的痛苦。

  • 标签: 腹腔镜 尿潴留 生葱热敷 穴位按摩
  • 简介:目的:探讨护理干预联合右美托咪定对小儿吸入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行择期扁桃体切除术、腺样体消融术、单侧疝囊高位结扎术手术的患儿100例,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儿围术期接受基于常规气管内麻醉联合右美托咪定治疗;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气管内麻醉方案治疗。在患儿苏醒期采用Ricker镇静-躁动评分(SAS)量化评分表,评估患儿在气管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气管内麻醉苏醒期躁动比例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气管内麻醉苏醒期躁动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联合右美托咪定方案在小儿气管内麻醉苏醒期,能有效降低患儿躁动的发生率及躁动发生程度,整个苏醒期更加安静平稳,利于医护人员的观察治疗,减少因患儿躁动导致家属产生不良情绪,有益于改善医患关系,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右美托咪定 小儿气管内麻醉 躁动
  • 简介:目的观察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将124例冠心病患者分为4组,即A组(常规护理)、B组(常规护理+耳穴压豆)、C组(常规护理+穴位贴敷)、D组(常规护理+耳穴压豆+穴位贴敷),每组31例。干预期间观察临床症状,并在入组前及出院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以及健康调查简表进行评价。结果D组护理有效率93.55%高于B组77.42%、C组77.42%、A组61.29%,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健康调查简表各维度评分4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干预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对冠心病患者的护理效果确切,有助于提高其生活质量。

  • 标签: 冠心病 耳穴压豆 穴位贴敷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康复护理对脑梗死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16年10月我科收治的86例脑梗死吞咽功能障碍患者,按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与康复护理。观察组采用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治疗后吞咽功能、日常生活质量、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吞咽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梗死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实施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康复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吞咽功能,提高临床疗效和日常生活质量。

  • 标签: 脑梗死 吞咽障碍 康复护理 电刺激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案例学习法(CBS)联合以问题为基础带教模式(PBL)对实习护士专科知识和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方法对120名进入临床实习护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观察组采用CBS联合PBL带教模式,带教老师围绕教学内容对实习护士进行引导,将问题贯穿于整个实习带教中。于培训前后分别采用理论、操作测试和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CTDI-CV)对其评判性思维能力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专科理论成绩、操作成绩和CTDI-CV总分及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CBS联合PBL带教模式能够提高实习护士专科知识掌握和评判性思维能力,是一种较理想的护理临床带教方法。

  • 标签: CBS教学法 PBL教学法 护生
  • 作者: 赵然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17-02-12
  • 出处:《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7年第2期
  • 机构:[摘要]目的:探讨预防与支持心理疏导联合应用于首次发病中青年脑梗死患者临床干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首次发病中青年脑梗死患者共9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分别给予常规内科基础护理和在此基础上加用预防与支持心理疏导;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健康调查量表中文版(SF-36)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干预前(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SCL-90评分和SF-36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干预前(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HAMA评分和HAMD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干预前(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防与支持心理疏导联合应用于首次发病中青年脑梗死患者可有效减轻神经功能损伤程度,缓解负面情绪状态,提高日常生活质量,改善治疗依从性,并有助于建立和谐护患关系。
  • 简介:目的探讨康复体操联合消胀贴穴位贴敷对子宫脱垂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7年3月本院行子宫脱垂术患者100例,根据护理措施不同分为联合组和常规组,各50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联合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给予康复体操联合消胀贴穴位贴敷。比较两组术后临床症状缓解、胃肠功能恢复及康复情况。结果联合组术后临床症状缓解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联合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均短于常规组(P〈0.05);联合组术后盆底肌收缩持续时间、最大阴道内压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康复体操联合消胀贴穴位贴敷能有效改善子宫脱垂术后患者临床症状,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及康复。

  • 标签: 子宫脱垂 康复体操 消胀贴
  • 简介:为进行日间治疗的肿瘤病人建立包括病情观察、病情突变后的处置、制订营养食谱、社会及心理支持以及化疗病人排泄物、呕吐物处理等服务的"康复旅馆",与日间病房进行无缝隙连接,解决肿瘤病人日间治疗时间外的安全问题,保障病人在出现意外状况时,第一时间得到及时处理。

  • 标签: “康复旅馆” 日间治疗 肿瘤病人 延伸服务 病情观察 安全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肝癌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6例接受介入治疗的肝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综合护理干预。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同组干预前,且低于对照组干预后(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及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缓解其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肝癌介入治疗 焦虑 抑郁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腧穴热敏化艾灸应用于压疮患者效果。方法将80例Ⅱ、Ⅲ期脑卒中后出现压疮的患者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腧穴热敏化艾灸。结果观察组压疮愈合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压疮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腧穴热敏化艾灸能有效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机体新陈代谢,利于脑卒中后压疮愈合。

  • 标签: 腧穴热敏化 脑卒中 压疮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