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结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患者实施ESD手术期间,实施针对性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5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27例,对照组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术后生活质量评分相比,较高的为观察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0,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针对性护理用于结肠侧向发育型肿瘤手术患者中,能够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术后生活。

  • 标签: 内径黏膜下剥离术 针对性护理 结肠侧向发育型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在胃肠肿瘤经切口结肠造口患者治疗中,辅以综合护理干预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以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胃肠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n=66例,以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两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综合护理干预,分析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自护能力、生活质量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自护能力、生活质量评分较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在胃肠肿瘤经切口结肠造口患者治疗中,辅以综合护理干预模式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研究。

  • 标签: 胃肠肿瘤 经切口 结肠造口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腹腔镜下结肠癌切除术治疗高危结肠癌的效果。方法:选择的对象均是本院在2020年2月至2022年6月期间收治的100例高危结肠癌患者,以随机盲选的方式,平均分组,即研究组和对照组,各组例数均是50例。对照组施予传统开腹手术,研究组患者在腹腔镜下实施结肠癌切除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禁食时间、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比对照组少,手术时间、术后禁食时间、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以及排气时间均比对照组短,组间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危结肠癌的临床治疗中,基于腹腔镜下实施结肠癌切除术治疗,效果明显,安全性高;临床价值和推广价值高。

  • 标签: 高危结肠癌 腹腔镜 结肠癌切除术 并发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当患者患有直肠癌后,一般需对其进行临床手术治疗,加强患者治疗效果的同时,避免患者出现并发疾病,具有较高的临床治疗效果。然而,在对患者进行结肠造口治疗期间,应配合相对应的临床护理措施,通过加强患者临床护理计划的建设,拟定护理流程,帮助患者规范临床护理技巧,可取得更优质的临床护理结果。在患者入院后,还应对其临床基础资料进行分析,并改善临床护理细节。基于此,本次文章主要就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护理工作进行如下综述,通过保证患者临床护理效果,争取对患者进行优质的临床质量措施,保证患者顺利康复。不仅可以提升我院在该领域的护理技巧,还可以为我院在该领域的发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 标签: 直肠癌术 结肠造口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8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者治疗过程中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护理干预,包括:腹泻护理、心理护理、用药指导、灌肠治疗等。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为8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溃疡性结肠炎    护理   干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摘要:在世界大多数国家中,恶性肿瘤是引起病人残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攻克恶性肿瘤是医学界急待解决的重大课题。探讨如何加强和正确进行对恶性肿瘤病人的心理护理,是提高病人生命质量,延长病人的生存期的重要举措之一。在肿瘤本身的发展和治疗过程中,有的病人会出现某种精神综合症,称肿瘤精神综合症,而这些症状的出现,大多有心理、社会因素的影响,如疾病带来的焦虑,治疗措施带来的痛苦,对死亡的恐惧,对家庭的顾虑等。临床上应针对这些心理因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 标签:      肿瘤病人,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评价常见肿瘤标志物检测在临床恶性肿瘤中辅助诊断的意义与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市某肿瘤专科医院2019 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实施中药保留灌肠的最佳温度和速度,以期为中药保留灌肠的中医护理技术规范化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选择8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按不同的灌肠温度、速度干预分为4组,12d为1个疗程,分别记录测评疗效相关性指标、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灌肠后药液保留时间、对温度和速度等的主观感受。结果组1、组3药液保留时间长于组2,组2长于组4;保留时间和医院焦虑、抑郁呈现负相关。组3、组4的温度感觉较好(P<0.05);组2、组4的速度感觉较好(P<0.05)。组3、组4腹痛得分较高,组2、组4即刻便意得分较高(P<0.05)。结论溃疡性结肠炎脾虚湿蕴证患者灌肠以温度37.0~38.9℃、速度10~14mL/min为宜,需要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健康教育。

  • 标签: 灌肠药物温度 结肠炎疗效 临床观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恶性肿瘤介入化疗患者行循证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恶性肿瘤介入化疗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循证组,各48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循证组行循证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对照组和循证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循证组的并发症发生率8例(16.67%),显著高于对照组17例(35.42%),循证组的护理满意度45例(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37例(77.0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恶性肿瘤介入化疗患者行循证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循证护理 恶性肿瘤 介入化疗患者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对直肠癌结肠造口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直肠癌结肠造口患者5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心理护理。统计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及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心理护理 直肠癌结肠造口 心理状态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了解永久性结肠、回肠造口患者接受循证护理干预的措施并分析循证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至2021年9月的41例行永久性造口手术的直肠癌患者相关资料,以对照组和观察组区分,其中观察组20例,对照组21例,对比两组自我护理能力和情绪状态。结果 观察组护理知识、自护技能、自护责任感、自我概念、总分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强化循证护理干预,落实综合性护理措施对于提高结肠、回肠永久性造口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有积极作用,能够使患者的不良情绪得到缓和,同时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得到很大提高。

  • 标签: 结肠 回肠 永久性造口 循证护理干预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调查妇科肿瘤患者焦虑、抑郁现状。方法 2018年11月至2019年7月,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成都某三甲妇女儿童医院住院部的妇科肿瘤患者,共纳入研究对象705例,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妇科肿瘤患者焦虑发生率为23.3%,抑郁发生率为15.3%。结论 部分妇科肿瘤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焦虑、抑郁的负性情绪。临床工作者应重视妇科肿瘤患者的心理状况,根据个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综合护理,改善心理状况,配合疾病的治疗,提升其生存质量。

  • 标签: 妇科肿瘤 焦虑 抑郁
  • 简介:摘要:肿瘤是一种消耗性疾病,患者因机体组织贮存的脂肪迅速丢失,继而由于肌蛋白过度分解,造成营养不良,外观上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整个人会变得消瘦很多。由于肿瘤患者急需营养维持身体活动,在营养支持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饮食原则、哪些食物是患者所需,进行食物营养治疗尤为重要。对于肿瘤患者,除了营养支持,心理护理也非常重要。通过心理护理,增强患者信心,勇敢面对肿瘤,战胜肿瘤的几率才能更大。因此,合理的营养膳食和有效的心理护理,使健康的机体保持各种正常的功能,对于治疗肿瘤,有着积极的意义。

  • 标签: 肿瘤,营养支持,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肿瘤病人的临终关怀护理方法及其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肿瘤病人108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护理方法分组:对照组54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54例,实施临终关怀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肿瘤病人实施临终关怀护理可显著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改善其心理状态。

  • 标签: 肿瘤 临终关怀 护理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对肿瘤病人居家护理的现状、居家护理需求、居家护理需求的测量工具以及满足肿瘤病人居家需求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综述,提出我国可采取发展居家姑息照护、有效管理症状、拓宽信息途径、心理护理等措施满足肿瘤病人居家护理需求,并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肿瘤居家护理模式,推动肿瘤专科护理的发展。

  • 标签: 肿瘤病人 居家护理 居家护理需求 延续护理 社区护理 测量工具
  • 简介:摘要:恶性肿瘤是临床常见恶性疾病,随着人们生活方式逐渐发生改变,恶性肿瘤患病率逐年升高,据统计,我国每年新增恶性肿瘤患者接近400万例,每年死于恶性肿瘤的患者超过200万例,可见恶性肿瘤已成为当前危害人们生命健康的“头号杀手”。恶性肿瘤患者发病早期无明显症状,随病情加重患者逐渐出现受累部位疼痛、乏力、体重减轻等不良表现,如救治不及时,恶性肿瘤细胞可通过蔓延、淋巴、血行等方式转移至临近或远处组织器官,从而加大治疗难度。

  • 标签: 肿瘤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结肠永久性造口患者接受护理干预的措施并分析护理效果。方法:将50例行永久性造口手术的直肠癌患者以参照组和研究组区分,各25例,对比两组自我护理能力和情绪状态。结果:研究组护理知识、自护技能、自护责任感、自我概念、总分分别为24.13±5.74、55.35±4.38、25.36±5.13、32.13±4.74、157.35±12.70分,负性情绪评分分别为30.26±5.73、28.30±4.16分,上述指标均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强化护理干预,落实综合性护理措施对于提高结肠永久性造口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有积极作用,且能够使患者的不良情绪得到缓和。

  • 标签: 结肠 永久性造口 护理干预 护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