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血液透析中透析管路凝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方法 结合本次研究要求选取90例患者,都进行血液透析,其中有12例患者出现透析管路凝血,整合患者资料,分析导致此情况的因素,从而进行针对性护理。结果 血液透析治疗时,存在血液高凝、血流量问题与抗凝剂未使用等,不同情况的发生率不同。结论 通过分析血液透析中,出现透析管路凝血的具体原因,采取合理护理措施进行干预,能够加强对各种意外情况的预防,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血液透析 透析器 管路凝血的原因 护理措施 
  • 简介:雾化吸入给药是一种理想的给药途径,该方法能避免注射或口服给药所致的全身不良反应,达到更有效的治疗效果。目前,无创呼吸机没有自带雾化吸入装置,在给无创通气患者行雾化吸入给药时,需脱机雾化,使通气治疗受到限制。笔者对氧气驱动雾化与呼吸机管路进行了巧妙连接,使用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 标签: 氧气驱动雾化器 无创通气 呼吸机管路 护理技术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围血液透析期综合护理对血液透析患者透析管路凝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2021年12月于本院治疗的84例血液透析患者为主要实验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42例以及对照组42例。实验组给予围血液透析期综合护理,对照组给予传统常规管理。观察两组患者透析管路凝血的发生率,不良心理、并发症发生情况,生活质量评估疗效与有效性。结果 实验组透析管路凝血的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不良心理及生活质量评分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血液透析患者的治疗方式,围血液透析期综合护理可作为优先选择,疗效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 标签: 围血液透析期 综合护理 血液透析 透析器 管路凝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围血液透析期护理干预对患者透析管路凝血的影响。方法:从本院在2019年7月-2020年7月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中随机选取82例并平均分成观察组(n=41)与对照组(n=41)展开研究,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围血液透析期护理干预,对护理效果进行观察。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透析管路凝血率显著更低(P

  • 标签: 血液透析 护理干预 透析器及管路凝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判性护理的应用在预防血液透析患者透析管路凝血的价值。方法:本研究选择120例在我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为观察对象,基于随机数字表法原则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接受预判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以对照组的透析管路凝血发生率为参照,观察组发生率更低,P<0.05;以对照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参照,观察组更低,P<0.05。结论:应用预判性护理有助于预防血液透析患者透析管路凝血,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预判性护理 血液透析 透析器及管路凝血 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泌尿外科常见管路的护理。方法: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适宜的引流管加强护理。结果:对放置引流管的患者经观察,护理,减少了患者的痛苦。结论:加强护理能有效改善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泌尿外科 导尿管 护理
  • 简介: 摘要:对于泌尿外科疾病的治疗中,经常会放置导尿管来帮助治疗,这对疾病的恢复也起到了重要的辅助作用。然而导管的应用并不是安置上就可以了,还要做好各项护理,这对病人身体的恢复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下泌尿外科常见管路的相关护理。

  • 标签: 泌尿外科 常见管路 护理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干预护理在预防管道穿刺点感染中的作用。方法:将100例接受穿刺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50例,干预组50例。对照组行基础护理,干预组50例在基础护理的基础上采取干预措施,包括日常生活自我维护,特殊的临床干预措施。结果:干预组穿刺点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干预护理 PICC 静脉注射 穿刺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对PICC置管患者进行管路防护以及护理,比较具体效果。方法:本次选取的PICC置管患者共计60例,PICC置管患者年龄最低为28岁,最高不超过65岁,对照组、试验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综合护理模式。结果:通过对试验组、对照组PICC置管患者感染情况比较,其中1周、2周中感染人数分别为2例、5例,感染比例为6.67%、16.67%。对于对照组PICC置管患者进行感染比较,其中对照组、试验组感染中人数分别为4例、12例,整体感染比例明显高于试验组(t=11.025、13.289)p均<0.05。结论:在对

  • 标签:
  • 简介:[摘要] 对近年来输液输血过程中气泡产生的原因、气泡导致的危害及排出管路气泡措施研究文献进行综述,旨在让广大医护人员清晰认识到在大量或快速输血输液时,因为血液储存温度与输血管壁外加温仪温度的差异,与室温的差异,以及输血过程中的一些操作,均可导致输血管壁上产生气泡,若气泡过多又未能及时有效处理,轻者将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严重者可致空气栓塞危及生命安全。但如果我们在输液输血前、中、后各阶段做好预防性护理管理、改进操作方法,掌握配药和排气技术及技巧,避免输液输血时的温差过大,合理使用排气工具,或设计利用实用型排气泡装置可减少气泡产生,有效防止气泡进入体内,提高输血输液操作安全性,提升护理质量。

  • 标签: [] 输液输血 气泡 危害 排气措施 综述
  • 简介:目的探讨全自动清洗消毒机全面消毒和清洗呼吸机管路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月回收的呼吸机管道200套随机分为人工清洗组和全自动清洗机组,每组呼吸管路100套。人工清洗组使用人工清洗的方法进行清洗和消毒,全自动清洗组使用仪器进行机械化清洗,在清洗前后均在相同部位进行细菌采样,在清洗消毒后进行效果对比。结果消毒前2组的细菌培养菌落均数均超过了10000cfu/m2,消毒后全自动清洗机组所有呼吸机管路均达到了消毒合格标准,且均小于5cfu/m2。而人工清洗组有8例并没有达到清洗消毒合格标准,其清洗合格率为92%。全自动清洗机的清洗合格率高于人工清洗组清洗合格率(P〈0.05)。结论使用全自动清洗消毒机对呼吸机进行消毒和清洗的效果明显优于人工手洗。

  • 标签: 清洗 消毒 呼吸机 管路 效果
  • 简介:有创机械通气是重症监护病房中用于抢救种种原因所致的呼吸停止和呼吸衰竭不可缺少的一种治疗手段,机械通气可以协助或代替机体进行通气,改善气体交换,减少呼吸功耗,为抢救治疗赢得时机,因此其在危重病抢救中发挥积极的治疗作用。但在有创机械通气时也常常出现一些并发症,严重的可致患者死亡,在这些并发症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最为常见。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指在使用有创机械通气过程中发生的院内获得性肺炎,是机械通气的主要并发症。由于它的病死率高,明显延长患者在ICU的住院时间.

  • 标签: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预防 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全方位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中管路凝血和安全性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我院 2017 年 5月 ~2019年 5月收治的 90例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 n=45)和行全方位护理干预的实验组( n=45),对比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管路凝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 p<0.05。结论:在血液透析中应用全方位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管路凝血的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全方位护理干预 血液透析 管路凝血 安全性
  • 简介:摘要:在临床中,尿毒症是一组临床综合病症,不属于独立的病症。在尿毒症晚期患者会出现肾功能严重性衰竭,患者丧失了肾脏功能,合并代谢性酸中毒以及水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继而导致了尿毒症的形成。在临床治疗中血液透析是延长患者生命周期的重要方法。但是随着血液透析的次数增加,患者会出现一系列的不良反应和情绪等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在治疗过程中给予综合性护理措施能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对患者治疗有一定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 标签: 综合性护理 尿毒症 血液透析 凝血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液透析中管路固定器使用前后对患者舒适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于2020.1-2021.12月,2年内收治的68例血液透析患者,2020.1-2020.12月期间采用胶布固定,2021.1-2021.12月期间使用动静脉内瘘透析管路固定固定。结果:使用后GCQ评分、满意率均明显高于使用前,使用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使用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管路固定可以显著提高血液透析舒适度,减少不良事件发生,提升患者满意度,有较高应用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取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对降低呼吸机管路积水风险的价值。方法:分析呼吸机管路积水发生原因,采取持续质量改进措施,比较改进措施实施前后呼吸机管路积水发生率。结果:2023年1月-9月,重新观察呼吸机使用200例次,呼吸机管路积水发生12次,发生率6.00%,较改进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措施的实施有助于降低呼吸机管路积水发生率,为患者安全、有效治疗提供保障。

  • 标签: 呼吸机 管路积水 持续质量改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体式血液循环管路装置在血液灌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本院2021年1月—2021年6月间收治的74例需行血液灌流的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常规连接血液循环管路,观察组采用院内自制的一体式血液循环管路装置,比较两组血液污染率及失血率。结果:观察组血液污染率及失血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一体式血液循环管路装置 血液灌流 血液污染 失血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呼吸机管路清洗质量在进行检查时采用ATP生物荧光检测法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1年1月-2022年5月在我院消毒供应中心采用全自动清洗机清洗消毒的220套呼吸机管路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ATP生物荧光检测法和菌落计数法进行清洗质量检测。结果:采用ATP生物荧光检测呼吸机管路在表面、活检孔以及管腔3个部位的合格率分别为为99.1%、99.5%、98.2%,采用菌落计数法检测呼吸机管路的表面、活检孔以及管腔3个部位的合格率分别为98.6%、99.1%、97.7%,3组数据分别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呼吸机管路在清洗消毒的过程中采用ATP生物荧光检测法可获得与菌落计数法相同的检测结果,可作为呼吸机管路清洗质量检测的方法之一推广应用。

  • 标签: ATP生物荧光检测法 呼吸机管路 菌落计数法 合格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强化护理措施对降低重症医学科管路千日感染率的效果。方法:从2019年1月-12月和2020年1月-12月重症医学科收治的患者中各随机抽取住院患者100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和强化护理措施。比较两组置管时间和住院时间,并比较两组的千日感染率。结果:实施强化护理措施后,患者置管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短于实施前,有显著差异(P<0.05);强化护理措施实施后,患者管路千日感染率为2.00%,低于实施前的10.00%,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重症医学科护理中,采用强化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缩短置管及住院时间,降低管路千日感染率,临床效果显著。

  • 标签: 强化护理措施 重症医学科 管路 千日感染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全方位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中管路凝血和安全性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90例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n=45)和行全方位护理干预的实验组(n=45),对比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管路凝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在血液透析中应用全方位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管路凝血的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全方位护理干预 血液透析 管路凝血 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