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神经外科一次性物品管理目视管理的效果.方法:采用目视管理模式的颜色、标识、看板等方法对一次性物品进行规范化管理.结果:实施且视管理后,一次性物品准备齐全,摆放有序.护理人员工作效率提高,医护人员对工作环境满意度提升.结论:目视管理形象直观,具有简单、实用、合理、高效的管理特点.在科室一次性物品管理应用目视管理,方便临床护士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 标签: 目视管理 神经外科 物品管理
  • 简介:调查结果表明[1],近三十年来,国家统计的癌症标准发病率约为285.91/100,000(男性317.97/100,000,女性253.09/100,000),《2012中国肿瘤登记年报》中公布的数据为“中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例约35万,因癌症死亡约250万”、“全国每6分钟就有1人被确诊为癌症,每天有8550人成为癌症患者,每7~8人中就有1人死于癌症”。可见,恶性肿瘤已成为严重威胁人们生命安全的主要疾病之一,给患者本人及家庭、社会造成极大的心理、经济负担,也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癌症的主要治疗方法有手术、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生物免疫治疗等,而且临床上往往采用综合的治疗方法来治疗癌症[2]。然而,由于国内医疗资源的缺乏和医院病床周转率的增快的总体形势[3],临床上行放化疗的癌症患者住院日数逐步缩短,多数患者在疗程内住院时间仅仅数日,而要提高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仅仅依靠医护人员为期几天的护理干预也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出院后的延续性护理干预作为患者住院期间的护理干预的有效衔接,对进一步提高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显得尤为重要。在癌症患者出院后的延续性护理服务中,自我管理能更好地解决癌症患者带瘤生存期的疾病管理问题,提高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就自我管理理论基础及其在慢性病和癌症患者中的应用进行综述,现报道如下。

  • 标签: 癌症 自我管理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追踪方法学在高危药品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本院高危药品管理情况进行调查,分析高危药品管理存在问题,建立高危药品管理体系,制订高危药品管理系统追踪方案和建立金字塔式的高危药品分级管理模式。了解运用追踪方法学前后高危药品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运用追踪方法学后,高危药品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运用追踪方法学前,前后比较,χ2=5.379,P〈0.05,差异具有统计意义。结论在高危药品管理应用追踪方法学可降低高危药品不良事件发生率,促进药品的安全管理

  • 标签: 高危药品 追踪方法学 药物管理
  • 简介:目的总结护士主导型镇静管理方案在重症患者中的应用体会.方法组建护士主导型镇静管理团队,医护共同评估患者病情并合作制定镇静目标,护士实施具体方案,如药物使用管理、病情监测及镇静效果标准化评估、并发症处理等.结果实现预期的镇静目标,促进患者机械通气的正常进行及实现预期脱机.结论护士主导型镇静管理方案有利于镇静效果评估的连续性,避免了非计划拔管和镇静过深.

  • 标签: 重症患者 镇静管理 护士主导型
  • 简介:[目的]应用思维导图为护士提供静脉化疗的安全指引,保障病人静脉化疗的用药安全。[方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以“静脉化疗安全”为中心关键词研制了“静脉用化疗药物思维导图”,并对相关护理人员进行集中培训和实地讲解,按照静脉给药的流程将存在的问题、解决的方法逐一分析,结合图片剖析存在问题的严重性,有意唤起大家的注意。应用前及应用后3个月对115名护理人员进行静脉化疗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操作项目考核,同时比较应用前后1年内药物外渗、静脉炎的发生例数。[结果]应用3个月后115名护理人员理论考核和操作考核得分均高于应用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应用思维导图后1年药物外渗、静脉炎的发生例数较应用前1年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静脉用化疗药物思维导图”能够提高护士对静脉化疗安全和风险的认识和防范,提高其对静脉化疗知识的掌握度和临床操作中的执行力,是提高病人静脉化疗用药安全的有效手段。

  • 标签: 思维导图 静脉 化疗药物 安全管理
  • 简介:目的:探讨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输液监控系统在病区输液闭环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12年4-9月解放军第117医院普通外科住院输液患者793例为研究对象,按其入院先后将其分为物联网输液管理组(n=473)和常规组(n=320)两组。物联网输液管理组采用基于物联网技术输液监控系统进行全程输液管理,常规组采用人工模式进行输液管理,比较两组的输液管理质量。结果物联网输液管理组各项输液管理质量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基于物联网技术输液监控系统的应用实现了对病区静脉输液智能化、精细化的全过程闭环路径管理

  • 标签: 物联网 输液监控 闭环管理
  • 简介:目的规范3级及以上输液性静脉炎的管理,从而达到减少医疗护理的风险。方法应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对3级以上输液性静脉炎的管理流程进行分析,找出潜在失效模式并分析其原因,根据发生频度、失效检验难度及严重程度3个因子计算危急值,对危机值数值大,排在前7位的失效模式制定改进措施并实施。结果3级输液性静脉炎在72h内治疗有效率由67.12%提高至95.65%;4级输液性静脉炎在72h内治疗有效率由63.33%提高至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管理能降低3级以上输液性静脉炎的风险。

  • 标签: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3级及以上输液性静脉炎 风险管理
  • 简介:在四肢闭合性骨折护理过程中,冰敷不仅能有效减轻水肿和疼痛,还能为提早施行手术争取时间。但在临床冰敷过程中易出现冰块移位、融化等现象,影响冰敷效果。为了确保冰敷效果,我科加大巡视力度并设计了冰敷巡视卡,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 标签: 骨折 冰敷 巡视卡 设计 应用
  • 简介:目的探讨改良式胃管置入法在急诊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年1-7月需置入胃管的129例急诊科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改良式胃管置入组(n=68)和常规置管组(n=61),比较两组患者的一次置管成功率、总置管成功率、置管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改良式胃管置入组置管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置管组(P〈0.01),一次置管成功率和总置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常规置管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置管组(P〈0.05)。结论改良式胃管置入法不仅具有置入成功率高、置入时间短的优点,而且改良式胃管结构简单,置管时操作快捷、方便,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 标签: 胃管 置管 改良 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高危妊娠防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6例高危妊娠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的原则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孕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孕妇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健康教育。结果:经临床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在妊娠知识掌握程度、治疗依从性以及顺产率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健康教育应用于高危妊娠孕妇的护理中,能够有效提高孕妇治疗的依从性及自我监护与自我保健的能力,降低剖宫产率,确保了母婴安全与健康,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健康教育 高危妊娠 孕妇 治疗依从性
  • 简介:目的:探讨自制肠外露包扎固定带包扎固定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12月就诊的48例肠外露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奇数和偶数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2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绷带缠绕包扎方法固定,观察组采用自制肠外露包扎固定带包扎固定,比较两组患者肠外露包扎方法固定效果、包扎耗时、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采用自制肠外露包扎固定带包扎更牢固,包扎时间缩短,患者疼痛程度减轻,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制肠外露包扎固定带具有固定牢固、包扎时间短及患者疼痛程度轻等优点,急诊抢救时包扎固定方便快捷,节省抢救时间与人力资源,提高抢救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开放性腹部损伤 肠管脱出 肠外露包扎固定带
  • 简介: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产妇对分娩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文明产科的标志,减轻和消除产痛是其重要内容之一。本文通过对分娩镇痛的相关理论、临床应用进展及现状进行分析,以促进和推动我国分娩镇痛技术的发展及应用。现综述如下。

  • 标签: 镇痛 产科 分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