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国内外研究证明,层流洁净技术是预防感染的有效措施 ,层流也称单人无菌,是一种水平单向流、可移动的局部空气净化设备。近年来,应用于血液、肿瘤、化疗、严重烧伤、免疫性疾病患者,给患者提供良好的环境保护,预防感染,降低感染率,缩短住院日 。此外,层流在临床应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探讨,现将层流在临床护理实践中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标签: 层流床 护理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重度烧伤患者植皮术后应用烧伤专用翻身与悬浮两种不同护理方式的效果。方法:我院收治的60例重度烧伤患者,均接受植皮术治疗,随机分作对照组(烧伤专用翻身,n=30)与观察组(悬浮,n=30),并将两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皮瓣成活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供皮区愈合时间、回归普通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度烧伤患者植皮术后应用烧伤专用翻身,能避免发生皮瓣移位,从而明显提高皮瓣存活率,利于患者供皮区的顺利愈合,从而缩短回归普通时间,对于创面修复具有积极影响,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重度烧伤 植皮 烧伤专用翻身床 悬浮床
  • 简介:目的调查住院患者跌倒、坠现状,为降低跌倒、坠发生率提供依据。方法对2013年10月1日至2016年3月31日发生的205例跌倒、坠住院患者的不良事件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年龄、护理级别、如厕等因素是发生跌倒、坠的主要原因;上下床、行走中为跌倒、坠的发生率高于其他行为;患有脑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跌倒、坠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基础病患者。结论跌倒、损伤在20~90岁均有发生,从50岁进入高发年龄段;205例患者中,其他原因引起的跌倒均有发生,以如厕为目的的发生率高。

  • 标签: 住院患者 跌倒 坠床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出院结账较为繁杂是每位住院病人及家属都会遇到的实际问题。鉴于国内各大医院出院排队现象已成为常态,病人及家属叫苦不迭。帮助每一位患者解决出院结账等实际问题,是每一位医护人员不能回避的问题。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在全国率先开展—旁出院结账。这一全新工作方式,要求护理人员除熟练运用护理专业知识运用于临床外,还需掌握一定的财会知识和出院办理知识,运用于临床出院结账。延伸的这项工作更需要护理人员具备细心、耐心、爱心、包容心,认真做好每一次出院结账工作,让病人及家属满意。

  • 标签: 延伸护理,床旁结账,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旁安置临时心脏起搏器护理情况。方法:选取2022年1月-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房室传导阻滞住院患者,均接受心脏起搏器优质护理,观察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患者旁临时起搏器安装成功率 100%,1次安装成功率为80%,操作平均时间为(9.66±2.10)min,留管平均时间为(3.15±1.08)d,不良反应出现率为20%。结论:在住院患者旁安置临时心脏起搏器时采取优质护理,可以确保安装成功率,而且1次安装成功率高,能够减少安装过程中对患者造成的伤害及影响,也有助于降低不良反应出现率,避免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

  • 标签: 床旁 安置 临时心脏起搏器 优质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综合护理管理在烧伤翻身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对照组)、2016年(观察组)烧伤使用翻身病人各35例,对照组病人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病人给予一系列的综合护理管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窒息、坠及意外脱管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发生窒息、坠及意外脱管均少于对照组。[结论]对使用翻身的烧伤病人实施综合护理管理措施可减少窒息、坠、管道脱出的发生。

  • 标签: 综合护理管理 烧伤翻身床 窒息 坠床 管道脱出
  • 简介:洗胃术是平时处理各种急性中毒必要而有效的常用手段。而现有的洗胃存在以下缺点:功能单一,笨重,多为固定式结构,在洗胃过程中常需对患者进行搬动或翻转,移动肢体,既不利于改变体位或固定患者使用,也不利于观察病情,还会增加患者的痛苦,同时也给护士进行洗胃操作造成一定的困难。加之未设置洗胃过程中污物收集设施,不能时刻保持洗胃和地面的清洁干燥。既增加了医源性感染的机会,又降低了洗胃的成功率。针对现有洗胃临床使用中的问题,笔者设计了一种新型多功能洗胃,大大提高了洗胃患者的抢救效率,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洗胃床 多功能 临床应用 移动式 洗胃过程 医源性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分析产科护理环节母婴旁模式的优势。方法:选择在2017年度之内进入到我院分娩的120例产妇展开分析,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有60例产妇参与研究。对照组产妇选择应用的是常规护理干预的措施,观察组应用的是母婴旁的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指标,同时对于产妇的临床掌握技能方面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应用不同的护理模式,观察组满意度为90%,高于对照组的80%;对于产妇的技能掌握来说,观察组为91.7%,而对照组只有70%,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且数据有统计差异(P<0.05)。结论:对于产妇分娩过程来说,应用母婴旁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的提升护理的满意度,掌握技能的水平也有所提升,对于护理质量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 标签: 产科护理 母婴床旁 护理模式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母婴床边护理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为母婴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案。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天津市宝地区人民医院产科住院的70名产后妇女,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母婴床边护理。比较两组产后妇女对母乳喂养、新生儿脐部护理、臀部护理和产后护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得分,以及护理前后母亲负面情绪和护理满意度得分。结果:观察组产妇对母乳喂养、新生儿脐带护理、臀部护理、产后自我护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26,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4.29%,高于对照组的74.29%,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母婴床边护理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可以提高产妇的母婴护理意识,缓解负面情绪,缓解抑郁情绪,提高母乳喂养水平和护理满意度,促进产妇掌握新生儿相关护理技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母婴床旁护理 产科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母婴旁护理在产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产妇,总数为60例,以随机数表法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母婴旁护理,将两组的护理相关指标纳入统计学软件中处理,对比不良情绪评分、护理知识掌握度评分、生活质量评分、自我护理能力评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母婴旁护理有利于改善产妇不良情绪,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与生活质量。

  • 标签: 母婴床旁护理 产科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母婴旁护理对孕妇产后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6月的100名母婴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母婴旁护理,对比两组不同护理方法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孕妇能够更好的掌握新生儿抚触,新生儿沐浴等护理技巧,并且观察组孕妇的满意度(98%)大于对照组(90%)。结论母婴旁护理在产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可大大提高孕妇对新生儿的护理能力,提高孕妇对医护人员满意度。

  • 标签: 母婴 产后护理 床旁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母婴旁护理对孕妇产后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 2017年 5月 -2018年 6月的 100名母婴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母婴旁护理,对比两组不同护理方法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孕妇能够更好的掌握新生儿抚触,新生儿沐浴等护理技巧,并且观察组孕妇的满意度( 98%)大于对照组( 90%)。结论 母婴旁护理在产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可大大提高孕妇对新生儿的护理能力,提高孕妇对医护人员满意度。

  • 标签: 母婴 产后护理 床旁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早期旁活动对机械通气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20年1月2020年12月进行治疗的50例病历资料十分完整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对照原则分为两组,每组获得25例。对照组: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联合早期旁活动。①观察机械通气的时间;②观察ICU住院时间;③谵妄发生率;④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VAP发生率、谵妄总发生率均较低,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均较短,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早期旁活动对机械通气患者康复有积极的影响,能够缩短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降低谵妄发生率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早期床旁活动 机械通气 康复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母婴旁护理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 2018年 5月 -2019年 5月在本院收治的 100例分娩产妇为分析对象。将自愿参与实验调查的患者进行分组,分为 2 组,每组各 50例,讨论实验结果。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则采用母婴旁护理进行护理,对比两组产妇的满意度和新生儿母乳喂养成功率。结果:从护理质量上看,对照组新生儿的母乳喂养成功率为 70%,研究组新生儿的母乳喂养成功率为 94%,研究组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 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与此同时,在护理满意度的调查上,研究组产妇的满意度为 90%,好于对照组的 76%,差异 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因此,我们认为研究组的护理方法更佳。结论:母婴旁护理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非常显著,可以提高产妇对护理的满意程度,还能提高新生儿母乳喂养成功率。对于产妇产后恢复情况有很大的改善,提高了产科护理质量。

  • 标签: 母婴床旁护理 产科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 要】 目的:探讨一种适用于重度失能病人回归社区的椅间转移方式,增加病人外出活动的机会。方法:由医护人员模拟重度失能病人,分软瘫组、僵硬组、强直组;选择无经验的护工与模似病人按身高比例分为相似组,矮小组;两组护工在培训前后,分别执行单人将模似病人进行椅间转移。观察护工其转移的信心、成功率等;观察病人转移时自评是否安全及舒适;了解各群体支持率。结果:护工自评可单人执行体位转移人数培训前P<0.05,培训后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母婴旁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于我院进行分娩的产妇9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产妇应用母婴旁优质护理模式,对照组产妇应用母婴旁常规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产妇自护能力、母乳喂养知识及新生儿护理知识掌握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母婴旁优质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有利于改善产妇自护能力,增加其新生儿护理知识掌握度,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母婴 床旁优质护理 产科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母婴旁护理在产科人文病房中的应用效果,以及对母婴健康和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于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选取了100例产科人文病房的母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对比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其中,观察组采取母婴旁护理,包括产后旁陪护和护理指导等服务,而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通过医患沟通情况、护理满意度调查等方式,收集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研究发现,接受母婴旁护理的患者在产后康复和育儿过程中表现出更好的状态,在医患沟通和护理满意度方面得分较高。与对照组相比,接受母婴旁护理的患者在院内住院时间更短,产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患者和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态度更为肯定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在产科人文病房中应用母婴旁护理对母婴健康和患者满意度具有显著影响。提供旁陪护和护理指导等服务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产后康复和育儿情况,增强医患沟通,提升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因此,建议在临床实践中积极推广母婴旁护理模式,为产科人文病房的患者提供更全面、贴心的护理服务,促进母婴健康。

  • 标签: 母婴床旁护理 产科 人文病房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开发出一套适用于不同类型患者的跌倒坠风险评估工具,并验证其有效性和可靠性。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临床观察相结合的方式,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和病史,同时进行跌倒坠事件发生情况的数据收集。在此基础上,建立评估模型,并通过统计学方法进行验证。结果:1. 风险因素分析:本研究发现,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合并症、用药情况等因素与跌倒坠风险密切相关。2. 评估工具的有效性:通过统计分析,验证了评估工具的有效性,其预测准确率达到了预期水平。3. 评估工具的可靠性:评估工具的内部一致性 Cronbach's α 系数在 0.7 以上,表明其具有较高的信度。结论:本研究成功开发并验证了一种有效的跌倒坠风险评估工具,为医院管理者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持,有助于提前预防和干预跌倒坠事件,降低患者的风险。未来研究可进一步优化评估工具,提高其适用性和准确性。

  • 标签: 老年患者 跌倒 坠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