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了解永久结肠、回肠造口患者接受循证护理干预的措施并分析循证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至2021年9月的41例行永久造口手术的直肠癌患者相关资料,以对照组和观察组区分,其中观察组20例,对照组21例,对比两组自我护理能力和情绪状态。结果 观察组护理知识、自护技能、自护责任感、自我概念、总分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强化循证护理干预,落实综合护理措施对于提高结肠、回肠永久造口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有积极作用,能够使患者的不良情绪得到缓和,同时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得到很大提高。

  • 标签: 结肠 回肠 永久性造口 循证护理干预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在永久肠造口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进行永久造口术的5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延续护理,观察两组造口健康知识评分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实验组造口健康知识评分与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造口术 护理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专业护理如何配合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使患者在术后得到更好的康复,最大限度地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133例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患者加强系统护理,并总结经验。结果133例心脏起搏器植入全部成功,患者均痊愈出院,植入成功率达100%。结论系统专业护理能有效地预防并发症,提高植入永久心脏起搏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治愈率。

  • 标签: 植入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结肠永久造口患者接受护理干预的措施并分析护理效果。方法:将50例行永久造口手术的直肠癌患者以参照组和研究组区分,各25例,对比两组自我护理能力和情绪状态。结果:研究组护理知识、自护技能、自护责任感、自我概念、总分分别为24.13±5.74、55.35±4.38、25.36±5.13、32.13±4.74、157.35±12.70分,负性情绪评分分别为30.26±5.73、28.30±4.16分,上述指标均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强化护理干预,落实综合护理措施对于提高结肠永久造口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有积极作用,且能够使患者的不良情绪得到缓和。

  • 标签: 结肠 永久性造口 护理干预 护理效果
  • 简介:Miles术是当前治疗低位直肠癌的标准手术方式,需在左下腹行永久乙状结肠造口。据统计,我国每年新增造口患者平均2万例[1]。术后永久结肠造口的存在使患者身体形象、排泄功能、个人卫生等发生了改变[2],患者将在生理、心理及

  • 标签: 结肠造口术 社会支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泌尿系统疾病实施造口术(永久)后应用延续护理的效果。方法:研究入选60名患者,时间为2019年1月到2022年2月,利用住院号分组,分为延续组和对照组,每组平均30人,对比最终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护理效果相比较,延续组病人自我护理能力更高,不良情绪评分更低,对比可得P<0.05。结论:在实施造口术(永久)的患者中应用延续护理,患者预后生理和心理状态较好,自我护理能力偏高。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泌尿外科 永久性造口 护理效果
  • 简介:[目的]了解永久肠造口病人自我感受负担,并探讨其与焦虑、抑郁的相关。[方法]应用自我感受负担量表及症状自评量表对符合条件的116例永久肠造口病人进行调查,应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病人普遍存在自我感受负担,其得分为23.55分±8.82分,与焦虑、抑郁均呈正相关(r=0.677,P=0.000;r=0.852,P=0.000)。[结论]医护人员应采取恰当的干预措施减轻病人的自我感受负担、降低焦虑抑郁水平、提高其生活质量。

  • 标签: 永久性肠造口 自我感受负担 焦虑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延续护理用于泌尿外科永久造口术后的价值。方法:2020年1月-2021年12月本院泌尿外科接诊永久造口手术病人80名,随机均分2组。试验组采取延续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并发症等指标。结果:从并发症上看,试验组的发生率是2.5%,和对照组的17.5%相比更低(P<0.05)。从ESCA评分上看,在干预结束之时:试验组(128.65±4.71)分,和对照组(113.69±5.12)分相比更高(P<0.05)。结论:泌尿外科永久造口术后用延续护理,并发症发生率更低,自护能力提升更加明显。

  • 标签: 泌尿外科 自护能力 永久性造口 延续性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直肠癌永久结肠造口术后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对83例直肠癌术后永久结肠造口患者给予心理护理、造口护理、康复期护理等措施。结果:83例患者经治疗和护理后均痊愈出院,无死亡病例,4例造口并发症患者均痊愈。结论:直肠癌结肠永久造口的护理贯穿于患者的一生,护理人员尤其专业造口师应积极研究有效的护理方法,探讨最佳的护理策略,以达到最佳的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直肠癌 永久性结肠造口 造口护理 术后
  • 简介:摘要:心律失常介入治疗技术目前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心脏起搏器作为接触治疗中的重要设备,对于心律不齐这类疾病具有显著治疗效果。尤其是对于慢性的心功能传导障碍,具有非常显著的治疗有效。且能够避免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出现其他安全风险。立足于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实施要点进行分析,意在了解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后的临床效果,并进一步明确手术后应当如何实施患者护理,发挥永久心脏起搏器在心律失常疾病治疗中的作用。

  • 标签: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 植入手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心律失常介入治疗技术目前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心脏起搏器作为接触治疗中的重要设备,对于心律不齐这类疾病具有显著治疗效果。尤其是对于慢性的心功能传导障碍,具有非常显著的治疗有效。且能够避免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出现其他安全风险。立足于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实施要点进行分析,意在了解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后的临床效果,并进一步明确手术后应当如何实施患者护理,发挥永久心脏起搏器在心律失常疾病治疗中的作用。

  • 标签: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 植入手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分析对直肠癌术后永久结肠造口患者实施延续护理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于2022.2-2023.2内就诊的60例直肠癌术后永久结肠造口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常规护理)和实验组(30例,延续护理),收集分析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生活质量显著更高,自我护理能力显著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护理可以有效提升直肠癌术后永久结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提高自我护理能力,有较高应用价值。 

  • 标签: 直肠癌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 延续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农村永久肠造口患者的护理中,采用延续护理方案对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研究时间为2019年10月-2021年9月,70例农村永久结肠造口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包括电话回访,六个月后进行问卷调查。实验组采用由经过造口护理专业培训的人员,医师、伤口造口失禁专科护士组成的医护团队,建立造口之家微信群、电话回访、家庭访视,阳光之家等方式,借助我院中国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分队,东海县人民医院大篷车下乡活动,有效开展延续护理六个月。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生活质量核心量表EORTCQLQ-C30评价两组农村结肠造口患者的相关指标改善差异,并统计组间造口并发症发生率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造口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低,P<0.05。结论:通过专业化高质量医护团队的延续护理服务,农村永久结肠造口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明显提升、造口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下降,术后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农村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综合护理在永久肠癌术后肠造口患者中的实施价值。方法:将我院在2019年1月到2020年12月收治的90例永久肠癌术后肠造口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依据计算机软件对其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开展综合护理。结果: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在护理后焦虑以及抑郁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减少趋势(p

  • 标签: 综合护理 永久性肠癌术肠造口 下肢深静脉血栓
  • 简介:总结了18例直肠癌行Miles术后患者永久结肠造瘘口的护理体会,包括:心理护理、造瘘口的护理、饮食护理、健康教育和随访等.认为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提高永久结肠造口术的成功率,减少造口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自我护理造口的能力.

  • 标签: 直肠癌 MILES 术后 结肠造瘘口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综合护理模式在永久肠癌术后肠造口护理中的应用加值。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96例永久肠癌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年龄、性别等信息,将患者划分成2组,各48例,一组设置为A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另一组设置成B组,实施综合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在生活质量与患者满意度方面,B组均优于A组。结论:永久肠癌术后肠造口治疗时,通过综合护理模式的应用,可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应将该模式应用到临床护理工作当中。

  • 标签: 永久性肠癌术 造口护理 综合护理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关于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病人开展双心护理的应用效果情况。方法:选择30例行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病人,开展相应的调查工作,以随机分组的方式把这些病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对照组中的病人开展常规护理,观察组中的病人需要基于常规护理接受双心护理,对两组病人的护理效果情况开展比较分析工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HAMD评分及HAMA评分术前和术中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舒适度也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而对照组则为53.33%,差异显著(P<0.05)。结论:双心护理关于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病人而言,具有良好的作用,能够有效促进患者舒适度的提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并改善预后情况。

  • 标签: 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 双心护理 舒适度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加速康复外科护理预防永久结肠造口术后肠梗阻的效果。方法 72例行永久结肠造口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实行加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疼痛程度评分、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住院天数(8.3±1.2)d,短于对照组的(15.6±2.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疼痛程度评分优良率为94.4%高于对照组的77.8%,护理满意度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88.9%,并发症发生率2.8%低于对照组的1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速康复外科护理预防永久结肠造口术后肠梗阻的效果较好,能更好的减少肠梗阻发生、缓解患者疼痛,同时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减少并发症发生。

  • 标签: 加速康复外科护理 永久性结肠造口术 肠梗阻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类家庭人文关怀护理对永久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肿瘤科2022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46例直肠癌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类家庭人文关怀护理,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使用癌症患者专用生活质量量表(QLQ-C30)评估患者生活质量;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心理状态。结果干预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QLQ-C30和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QLQ-C30评分136.9±14.7高于对照组126.6±11.8的QLQ-C30评分;观察组SDS评分9.3±3.3,低于对照组15.2±3.8的SD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类家庭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永久肠造口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类家庭 人文关怀 永久肠造口 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