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8 个结果
  • 简介:垂体腺瘤是颅内肿瘤中一种常见的良性肿瘤.手术治疗垂体腺瘤的目的是切除肿瘤,使视通路减压,恢复和保持垂体功能及其神经功能.[1]但无论是经颅、经蝶,还是目前最前沿的手术方式-经锁孔入路切除肿瘤,术后水、电解失衡常常是加重病情、延长病程,甚至危及生命的主要合并症之一.

  • 标签: 垂体肿瘤 水电解质失调/护理 手术后并发症
  • 简介:摘要:伴随着心脏手术的进行,让很多患有心脏病的患者获得了手术的机会,手术之后心功能获得了有效的提升改善,让病人手术后的生活质量得到提升。可是因为心脏手术所具备的特殊性,手术之后的管理也是十分重要的,电解紊乱是当前心脏术之后经常出现的一种较为严重的一项并发症,我院从2020年 1 月到2022年 12 月针对69 例心脏疾病患者采取了手术治疗,当前对患者术后电解紊乱应该如何预防和需要采取何种护理体会进行如下报道。

  • 标签: 心脏 手术 电解质 紊乱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评价标准化护理联合电解调整在小儿腹泻治疗中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接收的小儿腹泻患者进行分析,共计100例,以不同治疗及护理方法分组,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两组,对照组50例,实施常规护理及治疗;观察组50例,实施标准化护理联合电解调整;观察并评价这两种治疗及护理方法在小儿腹泻治疗中效果。结果:经治疗及护理后观察组腹泻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化护理联合电解调整在小儿腹泻治疗中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标准化护理 电解质调整 小儿腹泻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复方聚乙二醇电解散不同服用方法的肠道清洁效果。

  • 标签:
  • 简介:在临床工作中,术后抗感染的患者常需要使用注射用夫西地酸钠(白色疏松块状物或粉末),与此同时患者通常也需要使用混合糖电解注射液(新海能,无色或几乎无色的澄明液体)来补充和维持水分及电解,并补给能量。2010年3月,本科在用药过程中,发现二者配伍时出现乳白色混浊伴沉淀物形成。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夫西地酸钠 配伍禁忌 电解质 注射用 液存
  • 简介:[目的]探讨硫酸镁与复方聚乙二醇电解散(PEG)两种泻药在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5年6月住院行结肠镜检查的407例病人,将2015年1月—2015年3月住院行结肠镜检查的196例病人作为对照组,将2015年4月—2015年6月住院行结肠镜检查的211例病人作为观察组,对照组肠道准备采用硫酸镁口服,观察组肠道准备采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散口服,比较两组病人的肠道准备清洁度、不良反应发生率、服药依从性及病人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肠道准备清洁合格率、病人依从性及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肠道准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聚乙二醇电解散用于结肠镜检查病人行肠道准备,肠道清洁度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病人依从性及满意度高,效果明显优于口服硫酸镁。

  • 标签: 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 硫酸镁 肠道准备 结肠镜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的不同模式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有效性及对肾功能、电解的影响。方法以12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为对象,参与时间段为2017年6月到2018年10月期间,采用盲选法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将其中的60例单纯采用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另外60例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纳入观察组,对治疗的有效性、肾功能及电解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经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肌酐及尿素氮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电解异常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比单纯使用血液透析治疗效果更为显著,治疗有效率得以提高,患者的肾功能指标及电解异常率明显下降,极具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血液透析 慢性肾功能衰竭 有效性 肾功能 电解质异常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的不同模式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有效性及对肾功能、电解的影响。方法 以 12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为对象,参与时间段为 2017年 6月到 2018年 10月期间,采用盲选法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将其中的 60例单纯采用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另外 60例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纳入观察组,对治疗的有效性、肾功能及电解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经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 96.7%,明显高于对照组 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肌酐及尿素氮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电解异常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针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比单纯使用血液透析治疗效果更为显著,治疗有效率得以提高,患者的肾功能指标及电解异常率明显下降,极具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血液透析 慢性肾功能衰竭 有效性 肾功能 电解质异常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观察接受结肠镜检查的儿童在肠道准备过程中,将低容量聚乙二醇电解散分次服用时的分次时间对检查结果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3月-2021年9月期间接受儿童结肠镜检查的患者共262例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在低容量聚乙二醇电解散上分次服用,对照组患者分别在术前一日19∶00和术前00∶00服药,研究组患者在术前一日19∶00和术日操作前4-6小时内完成服药(服药量>75%,可多次服药,每次服药时间<30分钟)。比较两组患者在肠道清洁度以及耐受度方面的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肠道清洁度以及耐受度分别为:93.13%(122/131)、35.88%(47/131),对照组患者的肠道清洁度以及耐受度分别为:52.67%(69/131)、16.03%(21/131),研究组患者的这两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于接受结肠镜检查的儿童在肠道准备过程中,选择研究组的服药方式更加有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 标签: 低容量 聚乙二醇电解质散 儿童结肠镜检查 肠道准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胃肠多功能治疗仪联合复方聚乙二醇电解散在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在本院2017年1月到2020年1月期间收治的功能性便秘患者中抽取100例作为观察对象,通过电脑分组方法将患者对半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分别为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多功能治疗仪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多功能治疗仪联合复方聚乙二醇电解散,对比两组患者的便秘恢复情况、肠道蠕动功能评分和预后复发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进行多功能治疗仪联合复方聚乙二醇电解散治疗后,和对照组患者相比较,便秘治疗有效率明显更高,肠道蠕动功能评分更高,三个月后的随访调查结果显示,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功能治疗仪联合复方聚乙二醇电解散能够达到治疗功能性便秘的目的,对于改善患者的肠道环境,降低便秘复发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基层医院进一步推广适用。

  • 标签: 胃肠动力治疗仪 功能性便秘 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主要将规范化护理联合复方聚乙二醇电解散进行整理,并分析将其应用在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参与本次研究的对象均为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116例结肠镜检查患者。将所有参与研究的患者分成相同人数的两组,甲组(参照组)和乙组(实验组),各

  • 标签:
  • 简介:摘要:注意力缺陷儿童虽然智力发育基本正常,但是由于注意力难以长期集中,参与事件的能力相对较差。根据现代医学研究来看,儿童注意力缺陷是由多方面因素引起的,而主要原因则是大脑对作用于人体的各种感觉的整合功能不良,即感觉统合失调。结合我国幼儿教育来看,患有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儿童无法正常参与幼儿园教学活动,因此如何通过有效的干预缓解儿童注意力缺陷是当前幼儿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 标签: 感觉统合 感觉统合失调 感觉统合训练
  • 简介:摘要:本文探讨了儿童肠道菌群失调的预防与保健方法。肠道菌群在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而菌群失调可能导致多种健康问题。分析了肠道菌群的形成与发展,探讨了儿童肠道菌群失调的原因和症状,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与保健方法。通过促进自然分娩、提供丰富的膳食纤维、控制糖分摄入、减少不必要的抗生素使用和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改善儿童肠道菌群失调,从而提高儿童健康水平。

  • 标签: 儿童肠道菌群 菌群失调 预防与保健 生活习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是在儿童感觉失调的干预方案中,探讨了对其实施平衡类体育游戏的效果。方法:研究的样本为30名我院收治的感觉失调儿童,通过抽签法分为两组,将常规体育活动施以常规组,将平衡类体育游戏施以研究组,调查各组儿童经两种方式干预后的前庭功能失衡评分、本体感觉失调评分。结果:分析两组儿童干预前后的前庭功能失衡、本体感觉失调评分:研究组更高(P<0.05)。结论:对感觉失调儿童实施平衡类体育游戏干预,可显著改善儿童的感觉失调情况,促进儿童的恢复,临床应用十分显著

  • 标签: 感觉失调 研究 儿童 平衡类 干预 体育游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护理在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妇产科自2021年10月以来收治的150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护理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80例,对照组70例。入院后,两组研究对象均接受对症支持治疗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中医辨证护理。结果:观察组治愈率56.3%,显效率33.7%,无效率10%,总有效率90%;对照组治愈率28.6%,显效率54.3%,无效率17.1%,总有效率82.9%。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护理总满意率方面,观察组为9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7.1%,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中医护理纳入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的护理中,能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在今后临床实践中,应进一步加强中医护理在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中的作用。

  • 标签: 中医辨证护理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妇科内分泌失调患者心理护理的应用价值,探讨其对患者心理健康和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在妇科就诊的100例内分泌失调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对比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实施系统化心理护理干预,包括心理疏导、认知行为疗法等,而对照组则接受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水平、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等指标。结果:观察组在接受心理护理干预后,焦虑抑郁水平有所降低,治疗依从性明显提高,生活质量得到改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在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方面表现更好,治疗效果更显著。结论:妇科内分泌失调患者心理护理在提高患者心理健康水平、增强治疗依从性、提升生活质量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系统性的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促进患者积极面对疾病,提高治疗效果。因此,推广和应用妇科内分泌失调患者心理护理对于全面提升患者的整体健康水平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妇科 内分泌失调患者 心理护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妇科内分泌紊乱的临床状况分析及护理要点研究。方法:2019年10月至2020年9月,77例妇科内分泌紊乱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8例,常规护理)和观察组(n=39例,定向护理)。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情绪状态、卵泡刺激激素(FSH)和东方放射水平(E2)。结果:观察组的有效总率和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干预后观察组自我评估焦虑量表(SAS)和自我评估抑郁量表(SDS)的数值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FSH和E2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相当(p < 0.05)。结论:明确妇科内分泌紊乱的临床表现和诱因,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临床疗效明显增强,患者FSH和E2正常,情绪状态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提高。

  • 标签: 针对性护理 妇科 内分泌失调 影响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内分泌失调型肥胖患者实施整体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20年2月~2022年2月收治的40例内分泌失调型肥胖患者。以奇偶分组法均分为实验组及参照组(n=20)。参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加行整体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减重效果及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减重效果及生活质量好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成立(P

  • 标签: 内分泌失调 肥胖 整体护理 减重效果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治疗过程中的有效护理方式。方法:选择80例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护理效果的研究,所选择的患者均于2020年2月—2021年2月在我院接受疾病的治疗。随机进行分组,每组40例,对照组以传统护理方式配合治疗,实验组施加临床护理。对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疼痛情况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进行研究。结果:所有患者接受治疗前,其疼痛情况之间没有统计意义,在疾病治疗后,实验组的疼痛评分更低,满意度更高。结论:临床护理方式在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中,能够起到更好的护理效果,因此这种方式应该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内分泌失调 骨质疏松症 临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