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比较塑料薄膜包裹转运早产儿与传统转运对体温的影响。方法将极低出生体质量儿与超低出生体质量儿各140例,分别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包裹转运,观察组采用塑料薄膜包裹,转运到新生儿病房后记录转运时间、体温与14d内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包裹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入NICU时与进入NICU后1h,观察组早产儿体温均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进入NICU后2h,超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观察组体温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新生儿脑室内出血与脑室周围自质软化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谁应用塑料薄膜包裹法可防止早产儿低体温,利于早产儿的生长发育。

  • 标签: 早产儿 塑料薄膜 包裹 体温
  • 简介:近年来,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静脉输液的应用日益广泛,而静脉输液中的不溶性微粒可对人体造成危害,如较大的不溶性微粒可造成局部循环障碍,引起血管栓塞;微粒过多则可造成局部堵塞和供血不足,并进一步导致组织缺氧,产生水肿和静脉炎,还可引起肉芽肿、过敏反应、热源样反应等,均可对人体造成危害。这些问题已引起世界医药界人士的高度重视,同时也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

  • 标签: 静脉输液 不溶性微粒 危害 控制
  • 简介:取广东大冢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塑料瓶装液体。开启封口拉环后,于“IN”处插入1个或2个16号无菌针头,倒立液体。挤压瓶底部。排出所需液体量即可。

  • 标签: 塑料瓶 溶液 巧取 密封 液体量
  • 简介:[目的]探讨中药注射液配制后不同时间不溶性微粒的变化。[方法]模拟临床实用浓度在两种常用溶媒中稀释中药注射液,用微粒分析仪对其微粒进行测定,从而分别测定其在0h~4h的微粒数,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药注射液配制后1h~2h微粒数相对稳定。[结论]中药注射液与两种常用溶媒配伍后在1h~2h输入病人体内是最安全的。

  • 标签: 静脉输液 中药注射液 不溶性微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