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气管插管全麻患者复苏期不停药拔管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7—12月的70例气管插管全麻苏醒期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拔管前不停用丙泊酚,血药浓度维持在1.3μg/mL,拔管后再停药:对照组则完全停用丙泊酚后再拔除气管导管。比较两组患者拔除气管插管前后5min的呼吸频率、心率、平均动脉压,评估患者Ramsay镇静评分和躁动情况,询问复苏室护士对每例患者配合护理操作的情况是否满意。结果观察组拔管前后5rain呼吸频率、心率和平均动脉压较对照组低;观察组拔管前后5rain镇静评分均较高;复苏室护士对观察组患者配合满意度高,观察组患者发生躁动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管插管全麻患者复苏期不停药拔管利于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减少躁动.并促进患者配合护理操作。

  • 标签: 全麻 苏醒期 不停药 拔管 护理
  • 简介:【摘要】:气管插管全麻是手术麻醉常用方案,而咽喉痛是其常见并发症之一。咽喉痛的发生,不但会引起患者的不适,还会影响患者术后进食,延长住院时间,严重的咽喉痛还可诱发慢性炎症反应、肉芽肿等问题。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改善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术后咽喉痛症状。文章主要针对气管插管全麻术后患者咽喉痛护理的最新研究进展展开探讨。

  • 标签: 气管插管全麻 咽喉痛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降低气管插管麻醉术后齿痛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 2019年 6-9月在我科确诊为肿瘤拟行气管插管全麻手术患者 2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术后齿痛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齿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术前进行叩齿锻炼能有效降低气管插管吸入麻醉术后齿痛的发生。

  • 标签: 护理干预 气管插管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降低气管插管麻醉术后齿痛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 2019年 6-9月在我科确诊为肿瘤拟行气管插管全麻手术患者 2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术后齿痛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齿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术前进行叩齿锻炼能有效降低气管插管吸入麻醉术后齿痛的发生。

  • 标签: 护理干预 气管插管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全程配合性护理应用于行气管插管和全身麻醉的患者临床中的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的对象共84例,均为我院收治的接受气管插管和全身麻醉的患者,选取时间段为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随机将其分为42例对照组、42例观察组;将常规护理应用于对照组临床中,观察组采用全程配合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行气管插管成功率更高,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气管插管并发症的几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将全程配合性护理应用于接受气管插管和全身麻醉的患者临床中能取得理想效果,其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气管插管 全身麻醉 全程配合性护理
  • 简介:气管插管是临床上抢救复苏、呼吸肌麻痹和手术麻醉开放气道的最常见方法和不可缺少的手段^[1,2],如果气管插管移位、脱落等将危及病人生命安全,因此,牢固固定气管插管是其中重要环节,国内现有不少学者进行了研究^[3],笔者也对此进行了一些探讨,现将各种病人气管插管固定方法报道如下。

  • 标签: 气管插管 固定方法 呼吸肌麻痹 开放气道 手术麻醉 生命安全
  • 简介:气管插管在临床危重症抢救中应用率较高,是抢救危重症患者的重要手段。意外拔管是气管插管的常见并发症,未妥善固定是气管插管意外拔管的重要原因之一。通过介绍气管插管固定方法,包括医用胶布固定法、Duropore胶布固定法、寸带固定法、别针固定法、气管插管固定器等方法,提出针对不同人群选择最适合的材料及固定方法,使气管插管固定更加牢固。

  • 标签: 气管插管 固定 方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心脏直视手术后,病人心肺功能尚未恢复,需要带气管插管进行呼吸机辅助呼吸以度过危险期,此时病人的各种需求只能通过面部表情、手势等来表达。有资料表明:81%的病人感觉不能说话是非常痛苦的。因此护理人员能采取恰当的措施与病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对病人早日康复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2005年1月-2006年12月我院共收治心脏直视手术病人300例,通过对病人的观察,以及插管前后护患之间的交流,总结出这一阶段病人的心理反应和有效护理措施,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心脏直视术 护理人员 气管插管病人 呼吸机辅助呼吸 带气管插管 心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困难气道患者纤维支气管插管采用右美托咪的麻醉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的对象共80例,均为我院收治的接受纤维支气管插管的困难气道患者,随机将其分为40例对照组(采用瑞芬太尼麻醉)、40例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右美托咪定),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T1~T3时HR更优,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Ramsay评分显著更优,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接受纤维支气管插管的困难气道患者采用右美托咪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能取得良好效果,其具有的优势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困难气道 纤维支气管镜插管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基于临床实践及最佳证据改善气管插管儿童口腔卫生状况,提高护士对气管插管患儿口腔护理的知信行。方法 通过文献查阅,找到最佳证据,并对证据进行评价,通过 Fame会议,制定审查标准,对 39名护士及 25例患儿的 315次口腔护理卫生状况进行基线调查,依据审查指标对护士进行培训,将证据应用于 63例 865次口腔护理实践。 3个月后进行第 2轮审查。结果 第 2轮审查, 7条审查指标中最低执行率从 0%上升至 67.7%,最高上升至 100%。护士理论成绩均分从 60.27±9.15上升至 81.62±12.3, P=0.000。护士对口腔护理效果自评状况调查显示均分 7.82±1.56, P=0.049;患儿口腔卫生状况评分从 7.26±2.19降至 6.20±1.88, P=0.000。 VAP发生率从 7.41例/千机械通气日降至 0例/千机械通气日 ,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基于循证的质量审查项目能有效改善护士应用最佳证据的执行相关行为,能有效提高危重儿童气管插管口腔护理效果,降低 VAP的发生,控制院内感染。

  • 标签: 口腔护理 气管插管 儿童 机械通气 循证
  • 简介:目的:探讨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的方法。方法:选择60例经口气管插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棉球擦拭加口腔冲洗法进行口腔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口腔护理法进行口腔护理。从口腔清洁度、口腔溃疡发生率、口腔真菌感染率3方面对两种方法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口腔护理后口腔清洁度≤6分者由26例降为4例,对照组由25例降为19例,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观察组口腔护理后口腔溃疡发生率和口腔真菌感染率分别为13.33%(4例)和6.67%(2例),对照组分别为46.67%(14例)和36.67%(11例),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棉球擦拭加口腔冲洗法效果优于传统口腔护理法,且操作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经口气管插管 口腔护理 棉球擦拭加口腔冲洗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镇静镇痛集束护理对 ICU 气管插管患者插管时间、谵妄的影响 。 方法: 于 20 18 年 04 月 --2 020 年 04 月本院 ICU 接收的 66 例气管插管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之随机分成两个小组进行对照分析,其中常规组 33 例辅以常规护理,研究组 33 例辅以镇静镇痛集束护理。结果:研究组插管时间短于常规组 ( p<0.05 ) ;研究组谵妄发生率、 48h 再插管率低于常规组 ( p<0.05 ) 。结论:为 ICU 气管插管患者加强镇痛镇静集束护理,不仅能够缩短患者插管时间,而且还可以预防谵妄,降低 48h 再插管率,值得在临床中大范围普及。

  • 标签: 镇静镇痛 集束护理 ICU 气管插管 插管时间 谵妄
  • 简介:气管插管作为建立和保持呼吸道通畅的一项重要手段,临床上常常会用于意识清醒的患者。由于气管插管及自身疾病所带来的痛苦,患者极易出现烦躁,导致意外拔管。据研究显示,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高达10.8%-22.5%,其中87.5%-96%属于自行拔管。临床上为了防止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对于清醒患者必须使用镇静剂才能达到治疗目的。但长期使用镇静药物可致药物蓄积,过度镇静还可导致患者咳嗽和排痰能力减弱,影响呼吸功能恢复和气道分泌物消除,增加肺部感染的机会。不适当的长期过度镇静治疗可导致气管插管拔管延迟、住院时间延长、患者治疗费用增高。因此,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取得患者的自身配合,减少镇静剂的使用,既可保证治疗效果又可以减少并发症。报告如下。

  • 标签: 清醒镇静 非镇静状态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气管插管患者使用镇静治疗的安全护理对策。方法:气管插管镇静治疗患者选取120例,皆为我院2019.03-2021.03收治,随机信封法分组,行预见性安全护理(n=59,实验组)和常规护理(n=61,对照组),对比生存质量、并发症率、机械通气时间。结果:经护理,实验组生理功能(73.67±7.25)分,躯体疼痛(74.74±6.25)分,活力状态(77.62±8.44)分,情感职能(69.44±7.75)分,生理职能(75.56±6.95)分,总体健康(77.59±9.68)分,社会功能(76.43±8.75)分,精神健康(75.28±8.55)分,比对照组高;并发症率8.47%,比对照组21.31%低,机械通气(5.49±3.62)d 比对照组(7.71±3.55)d短,P<0.05。结论:气管插管镇静治疗中预见性护理具有缩短机械通气时间,改善生存质量,减少护理缺陷,提升护理安全性的应用价值,值得借鉴应用。

  • 标签: 安全护理对策 镇静治疗 气管插管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神经外科患者气管插管护理方法。方法:研究对象共计神经外科气管插管200例患者,研究年限在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全部患者被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接受针对性护理和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护理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更好。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

  • 标签: 神经外科 气管插管 护理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方式经鼻气管插管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研究共纳入100例应用气管插管的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n=50)与对照组(n=50),观察组接受经口气管插管,对照组接受经鼻气管插管,针对两组患者的插管一次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平均置管时间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插管一次成功率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置管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插管一次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经鼻气管插管和经口气管插管的作用比较相似,但经口气管插管可以有效缩短平均置管时间。

  • 标签: 经鼻气管插管 经口气管插管 平均置管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