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7 个结果
  • 简介:艾灸是我国中医的一种外治疗法,常用来治疗很多疾病。对患者实施艾灸时,常将温灸盒放于患者身上,然后燃烧艾条,在使用过程中患者不能改变体位,温灸盒容易从穴位滑脱,需要护理人员随时看护。因此,我科设计了灸疗器支撑装置,使用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 标签: 装置 灸疗 应用 制作 外治疗法 改变体位
  • 简介:[摘要 ]目的:为了研究声带息肉在全麻支撑显微喉镜下激光切除术围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从我院 2019年 1月到 2019年 12月耳鼻喉科收治的声带息肉激光切除患者中随机抽取 11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58例患者;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实施围术期精细化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声带恢复时间、住院时长以及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声带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长都明显少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数据差异明显(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声带息肉在全麻支撑显微喉镜下激光切除术围术期精细化护理措施,不仅缩短病人恢复和住院时间还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 ]全麻 支撑喉镜 声带息肉 激光切除 围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支撑喉镜治疗声带息肉手术护理方案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2021年4月到2022年8月,选取80例实施支撑喉镜治疗声带息肉手术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临床护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支撑喉镜治疗声带息肉手术患者实施临床护理,可提高有效性与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普及。

  • 标签: 支撑喉镜 声带息肉手术 常规护理 临床护理 治疗总有效率 不良反应率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并总结显微支撑喉镜下 CO2 激光辅助下喉手术的术中防止气管内燃烧的护理预防策略方法。方法 选取于2018年2月至2022年2月我院例行支撑喉镜下CO2 激光喉癌显微切除术的患者共1000例,在 全身麻醉下经口气管插管行显微支撑喉镜下CO2 激光切除喉部病损组织,术中均采用五级护理预防策略预防误伤及气道的燃爆。结果 1000例患者手术均顺利,采用护理预防策略以来无一例气道内燃爆、组织损伤等并发症发生,1000例手术平均时长1小时,平均出血量5ml,术后恢复良好。结论 我院手术室实施的五级护理预防策略在喉显微激光手术安全管理中取得了有效的成果,值得在工作中加以应用。

  • 标签: CO2激光 喉癌手术 气管内燃烧 五级护理预防策略。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血清高胆红素的分类和发生机制。首先,根据高胆红素的来源,将其分为遗传性高胆红素和获得性高胆红素两类。遗传性高胆红素主要与遗传性疾病相关,包括先天性溶血性贫血和遗传性胆红素转运障碍等。获得性高胆红素则与其他因素引起的溶血、肝脏疾病和胆道梗阻等有关。接着,本文探讨了高胆红素的发生机制。高胆红素的产生可以通过多个途径,包括红细胞溶解释放胆红素、肝脏代谢异常导致胆红素积累和胆道阻塞导致胆红素排泄障碍等。

  • 标签: 血清高胆红素 遗传性高胆红素 获得性高胆红素 溶血 肝脏疾病 胆道梗阻
  • 简介:【摘要】目的:全麻支撑显微镜下声带息肉激光切除术后围术期的护理效果和优势。方法:本次实验中,抽取我院 2018 年 1月— 2019年 8月的声带息肉患者共计 70例。将实验对象分为 A、 B两组,两组患者的人数各 35名, A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进行围术期护理; B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围术期的护理。结果: A组的有效治愈率与 B组差异明显,且平均治愈率 p< 0.05; 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小于 B组,且 P< 0.05,差异明显。结论:将优质护理有效运用于声带息肉围术期护理,具有较高的辅助效果,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全身麻醉 显微喉镜 声带息肉 护理优势
  • 简介:2013年10月22日,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网站公布了由中国残联和国家卫生计生委共同印发的《0—6岁儿童残疾筛查工作规范(试行)》,标志着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残疾儿童筛查工作机制

  • 标签: 残疾儿童 筛查工作 计生委 残疾人 中国
  • 简介:摘要: 心房纤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它对心脏的功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关于心房纤颤的电生理机制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本文将系统地介绍心房纤颤的电生理机制,并综述相关的研究方法和进展。希望通过这篇论文,能够对心房纤颤的电生理机制进行全面的了解,为心房纤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 标签: 心房纤颤 电生理机制 研究方法 诊断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支撑纵切扩皮法在B超引导赛丁格PICC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肿瘤放疗科采用B超引导联合赛丁格技术行PICC10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组顺序进行编号,奇数号为观察组,偶数号为对照组,每组各54例。行PICC操作时,观察组采用支撑纵切法进行扩皮,对照组采用传统纵切法进行扩皮。比较2组患者一次扩皮成功率、扩皮后即刻出血量、置管后24h局部出血量、7d内导管维护次数,并评价PICC操作方法满意度、稳定性、难易程度。结果观察组54例患者中53例一次扩皮成功,对照组54例患者中48例一次扩皮成功;观察组患者扩皮后即刻出血量、置管后24h出血量及7d内导管维护次数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置入PICC时操作满意度、稳定性及难易程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B超引导联合赛丁格技术行PICC患者,采用支撑纵切扩皮法,能较好确保患者一次扩皮成功,有效降低置管后局部出血量,减少维护次数,操作简单易于掌握,操作稳定性较好。

  • 标签: PICC 赛丁格技术 扩皮 出血 操作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内科护理安全干预机制的构建及其应用意义。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自2018年3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心内科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这批患者进行随机平均分租,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包含患者10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机制,实验组则采取护理安全干预机制。护理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在风险事项、护理缺陷、护理质量以及患者满意程度上的变化。结果:实际数据表明,实验组的风险事项和护理缺陷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护理质量也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也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内科护理安全干预机制的应用,提高了护理安全性和可靠性,为患者的生命安全提供了更坚实的保证。鉴于此,该项技术应当在国内进行广泛推广。

  • 标签: 心内科护理 安全干预机制 研究
  • 简介:摘要: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全球范围内数以亿计的人受其影响。该疾病的主要特征是气道的慢性炎症和可逆性气道阻塞。患者常常表现为呼吸困难、气喘、胸闷感和咳嗽等症状。支气管哮喘的病因涉及遗传和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触发因素包括过敏原、刺激物和感染等。治疗策略主要包括控制炎症和缓解症状两个方面。通过使用抗炎药物如吸入型类固醇和长效支气管扩张剂,可以减轻气道炎症、降低敏感性和预防急性发作。急救药物如短效支气管舒张剂可用于迅速缓解急性症状。除药物治疗外,患者还可以通过避免触发因素、接种疫苗、调整生活方式和依从治疗等方法来管理和控制疾病。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可控制的慢性疾病,通过合理的治疗和管理,患者可以减少症状发作、改善生活质量并降低并发症的风险。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病因 药物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小儿外科护理中实施安全干预机制的效用价值。方法:在院内小儿外科选取192例患儿进行研究,并分为人数均等的两个组别,每组9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安全干预管理机制,对比两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通过对比后明显可见,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由此可见,在小儿外科护理中,实施安全干预机制对风险因素的规避可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最大程度的保障患儿康复过程中的安全性。

  • 标签: 小儿外科护理 安全干预机制构建 效果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小儿外科护理中实施安全干预机制的效用价值。方法:在院内小儿外科选取384例患儿进行研究,并分为人数均等的两个组别,每组19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安全干预管理机制,对比两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通过对比后明显可见,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由此可见,在小儿外科护理中,实施安全干预机制对风险因素的规避可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最大程度的保障患儿康复过程中的安全性。

  • 标签: 小儿外科护理 安全干预机制构建 效果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小儿外科护理中实施安全干预机制的效用价值。方法:在院内小儿外科选取192例患儿进行研究,并分为人数均等的两个组别,每组9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安全干预管理机制,对比两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通过对比后明显可见,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由此可见,在小儿外科护理中,实施安全干预机制对风险因素的规避可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最大程度地保障患儿康复过程中的安全性。

  • 标签: 小儿外科护理 安全干预机制构建 效果探讨
  • 简介:经鼻胃管插入是临床常用的一种基础护理操作,而脑卒中昏迷患者常因意识障碍、球麻痹、假性球麻痹而有舌后坠、吞咽反射消失或迟钝,或虽意识清楚但患者年幼或烦躁,置管时不能配合吞咽,用一般胃管插入法操作,一次插管成功率较低,而留置胃管成功与否直接影响治疗效果和康复时间。

  • 标签: 吞咽功能障碍 胃管插入法 基础护理操作 假性球麻痹 导丝 吞咽反射消失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眼科玻切术后自制体位支撑器在体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时间为2022.01-2023.01,研究对象为此期间我院收治的眼科玻切术患者,共102例。按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51例/组。对照组常规体位护理,观察组自制体位支撑器体位护理。比较不同护理方式干预效果。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日平均体位维持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日平均入睡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头位偏移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为5.88%,对照组为19.61%,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眼科玻切术患者体位护理中,使用自制体位支撑器进行干预,效果确切,可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眼科 玻切术 体位护理 体位支撑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