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风卧床患者便秘采取腹部按摩联合手指点穴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9年-2021年中风卧床便秘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与腹部按摩,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手指点穴法,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便秘情况。结果:观察组首次排便时间、排便时长、排便间隔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便秘护理后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部按摩联合手指点穴应用于中风卧床患者便秘,护理效果显著,缩短首次排便时间、排便时长、排便间隔时间。

  • 标签: 腹部按摩 手指点穴 中风 便秘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手指点穴疗法在治疗产后缺乳患者中的应用疗效。方法 选取我科2019年10~2020年6月份在我院分娩的15例产后缺乳的产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运用手指点穴疗法的治疗,手指点穴催乳期间,加强对产妇乳汁分泌的监测及新生儿喂养情况的观察及护理。结果 15例产后缺乳产妇,乳量分泌充足,足够新生儿喂养。结论 在产后缺乳的患者中,采用手指点穴的治疗方法,可以大大提高产妇的泌乳量,且有助于优化泌乳质量,提升新生儿喂养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产后缺乳 手指点穴 催乳
  • 简介:老年人多因呼吸道功能的降低而容易发生萎缩性鼻炎、嗅觉迟钝、副鼻窦炎、感冒、肺炎等疾病,如果能经常做鼻部按摩,则能疏通脉络,增强呼吸道功能,抵御病毒的侵袭。

  • 标签: 按摩 鼻部 养生法 呼吸道功能 萎缩性鼻炎 嗅觉迟钝
  • 简介:人们有这样一个共同体会:如果突然听到鞭炮声,耳内会有一阵很长的回响,半天才能消退,这就是外界噪声暂时损伤了人的听神经所引起的。那些长期工作在噪声很强的环境下的人,如司机、交警、迪斯科舞厅的工作人员等都是噪声的受害者。这里向大家介绍按摩耳穴能治耳鸣的办法。只要坚持每天旱中晚3次按摩,每次10分钟,耳鸣现象便可基本消除,听力也会有大的改善,其具体的操作方法如下。

  • 标签: 耳鸣 按摩 工作人员 听神经 噪声 受害者
  • 简介:对于许多人来说,性似乎中人与生殖器有关。因此,一提到性,我们总是直接跳跃到最性感的部位。这样,我们身体的其他部位便遭到了忽视甚至遗忘,其实,通过身体的许多部位都是可以感受到快感的,在这里,让他为你做一次全身的按摩,保证你能体会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快乐。

  • 标签: 按摩 快感 夫妻 极限 生殖器 多部位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点穴疗法及中药足浴护理改善脑卒中后失眠的临床效果。 方法 : 选择 2018 年到 2019 年我院收治脑卒中后失眠患者 70 例,抓阄分组,分为两组,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点穴疗法及中药足浴护理模式,比较两组的觉醒次数以及睡眠时间。 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觉醒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睡眠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 结论 :对脑卒中后失眠患者进行点穴疗法及中药足浴护理,患者本人睡眠时间被延长,值得推广。

  • 标签: 点穴疗法 中药足浴护理 改善 脑卒中 失眠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 :探讨穴位点穴干预神经外科长期卧床患者便秘的疗效观察

  • 标签:
  • 简介:摘要 :探讨穴位点穴干预神经外科长期卧床患者便秘的疗效观察

  • 标签:
  • 简介:便秘是临床常见的复杂症状,而不是一种疾病,主要是指排便次数减少、粪便量减少、粪便于结、排便费力等.上述症状同时存在2种以上时,可诊断为症状性便秘.通常以排便频率减少为主,一般2d或3d或更长时间排便1次(或每周<3次)即为便秘.便秘是乳腺癌化疗病人常见的一种副反应,可导致病人食欲下降、乏力,甚至加重化疗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的再吸收,增加病人的痛苦.本科室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穴位按摩配合腹部按摩能有效预防及减少乳腺癌化疗病人便秘的发生,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 标签: 乳腺癌 穴位按摩 腹部按摩 化疗 便秘
  • 简介:产后期通常被认为是一种充满压力的母性角色的适应期,甚至是一种危机[1]。我国的国情及基本国策决定了妇产科接待的初产妇是我们妇产科护士主要接待的对象。初产妇绝大部分缺乏自我护理的经验,而产后缺乳、乳房胀痛、乳腺导管不通更是产妇尤其是初产妇产后首当其冲的问题之一。因此,我们怎样把好产后第一关,尽可能地给予产妇最多的支持呢。在做好产后常规护理的同时,我科于2010年1月开始对产妇进行了产后乳房按摩护理,现总结如下。

  • 标签: 产妇 乳房按摩 护理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益气敛汗穴位贴敷联合点穴疗法对肠癌术后气虚多汗证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3月1日-2022年3月4日在某三级中医院普外科住院的手术后气虚自汗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益气敛汗穴位贴敷联合点穴疗法。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后自汗症状评分及疗效。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自汗症状评分(1.93±1.44)分低于对照组(3.20±1.45)分;总有效率观察组96.67%高于对照组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穴位贴敷 肠癌术后患者 多汗症 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按摩乳房对乳汁分泌的影响,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方法随机抽取辖区内4个社区于2002年11月~2003年1月分娩的健康母亲和婴儿42对作为乳房按摩实验组,同时抽取同地区同期出生同性别的足月正常儿和健康母亲作为对照组.教会乳母乳房按摩的手法,每天乳房按摩.对照组不作任何要求.结果按摩组婴儿4个月时纯母乳喂养率50.0%,母乳喂养率为35.7%、混合喂养率为9.5%、人工喂养率为4.8%,对照组分别为14.3%、14.3%、54.8%和16.7%,经χ2检验P<0.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结论乳房按摩有利于乳汁分泌,提高了母乳喂养率.此按摩方法,手法简便,基层医护人员容易掌握,也易被产妇所接受,是一项可以在社区进行推广应用的适宜技术.

  • 标签: 乳房按摩 母乳分泌 母乳喂养 产妇 社区护理
  • 简介:目的系统评价穴位按摩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theCochraneLibrary、WebofScience、PubMed、EMbase、OVID、EBSCO、CBM、CNKI、VIP和WanFangData,查找关于穴位按摩治疗失眠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15年6月。由2名评价员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后,采用RevMan5和Stata12进行Meta分析或描述性分析。结果最终纳入23个完全随机对照试验,共179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穴位按摩联合常规护理组与常规护理组对照:穴位按摩联合常规护理组在提高治疗失眠的有效率[OR=4.60,95%CI(2.11,10.05),P〈0.01],降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总分[SMD=-0.70,95%CI(-0.84,-0.56),P〈0.01]及延长干预2d后的睡眠持续时间[SMD=0.54,95%CI(0.21,0.87),P〈0.01]方面均优于常规护理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穴位按摩组与用药护理组对照:穴位按摩组在提高治疗失眠的有效率[OR=5.25,95%CI(2.89,9.53),P〈0.01],降低睡眠质量指数总分[SMD=-1.41,95%CI(-2.30,-0.52),P〈0.01],缩短入睡时间[SMD=-103.14,95%CI(-115.50,-90.69),P〈0.01]及延长干预4d后的睡眠持续时间[SMD=67.46,95%CI(59.32,75.60),P〈0.01]方面均优于用药护理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穴位按摩用于治疗失眠效果确切。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限制,上述结论尚有赖于进一步开展更多大样本、多中心、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加以验证。

  • 标签: 穴位按摩 失眠 系统评价 随机对照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点穴联合辨证施膳在缺血性中风后肢体康复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3月到2022年6月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80例缺血性中风,经中医辨病辨证为中风之中经络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改善脑循环、改善脑营养代谢治疗和常规护理,治疗组采用改善脑循环、改善脑营养代谢治疗和常规护理,并予以点穴联合辨证施膳,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MA量表及ADL量表评分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FMA量表及ADL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FMA量表及ADL量表评分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点穴 辨证施膳 缺血性中风
  • 简介:目的探讨腹部按摩对脑出血患者排便的影响。方法选择神经内科160例发病7天内的首发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观察组实施腹部按摩,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首次排便时间早于对照组,首次排便情况也好于对照组;观察组干预前、后血压、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部按摩有利于预防和改善脑出血患者的排便情况。

  • 标签: 脑出血 便秘 腹部按摩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 分析穴位按摩缓解癌症疼痛的护理 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于 2019 年 1 月 至 2019 年 12 月 期间接治的 100 例 癌症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 50 例和对照组 50 例,其中对照组采取麻醉药物使用,研究组则在麻醉药物使用的基础上给予 穴位按摩 ,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结果: 研究组患者疼痛改善要明显优于对照组 ( P <0.05 ) ,两组之间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对 癌症患者疼痛予以 穴位按摩,其效果较为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程度,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穴位按摩 癌症疼痛 护理体会
  • 简介: 摘要:目的 探讨产后按摩护理对产妇产后疼痛的影响。方法 纳入60例有初产妇孕妇,时间2021年10月-2022年9月,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研究组开展产后按摩护理。在分娩完成后,研究人员针对两组患者的情绪状态进行评估,并分析患者的疼痛感。结果 针对两组患者的产后疼痛评分与情绪评分进行评估后,同时实验组内患者的情绪状态、疼痛评分,相较于对照组更优,组间对比分析差异显著(P<0.05)。结论 产后疼痛是产妇在分娩后普遍面临的问题,可能由于生理和心理因素导致。通过进行产后按摩护理,可以促进产妇体内血液循环,缓解身体疲劳和紧张,同时通过按摩肌肉和组织,有助于放松紧张的肌肉,减轻疼痛感。此外,按摩还可以刺激神经末梢,促进内啡肽等神经递质的分泌,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疼痛感受。

  • 标签: 产后按摩护理 孕妇 妊高症 分娩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PICC危重患儿便秘中实施中药穴位贴敷与收治点穴疗法联合治疗的作用。方法:择取2022年7月到2024年12月本院接诊的60例危重患儿为研究的案例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方式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0例,前组实施常规干预,后组给予中药穴位贴敷联合手指点穴疗法干预,对比组间治疗数据结果的差异。结果:研究组数据结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指点穴疗法与中药穴位贴敷一同应用在危重患儿便秘中效果显著,可改善症状。

  • 标签: PICU危重患儿便秘 中药穴位贴敷 手指点穴疗法
  • 简介:【摘 要】小儿脑保护包括脑益智和脑损伤的保护。小儿脑性瘫痪(脑瘫)是常见的脑损伤,在我国发病人数逐年递增。目前尚未发现能根治小儿脑瘫的有效疗法。随着中医的深入研究和发展,发现针灸推拿等中医疗法在治疗该病有良好功效。文章分析总结了中医针灸推拿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应用文献,从针刺、艾灸、推拿等方面进行具体阐述。

  • 标签: 针灸推拿 小儿 脑保护 脑瘫 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