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88 个结果
  • 作者: 苏文莲石红鸽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16-11-21
  • 出处:《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6年第11期
  • 机构:[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连续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病人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自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神经内科进行住院治疗的脑卒中且伴有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对照双盲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神经内科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连续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的差异。结果:在实施连续康复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对脑卒中偏瘫康复知识和技术掌握的熟练程度、ADL得分以及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均著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康复护理能够显著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对脑卒中偏瘫康复知识和技术掌握的熟练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方式。
  • 简介:目的:探讨术后低体温的危害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h及以上手术后进入恢复室体温低于36℃的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26例、干预1组34例和干预2组30例。比较不同时段体温的变化。结果三组术后回病房时均处于低体温状态,无显著性差异(P>0.05)。15min后,常规组复温较慢,而采取干预措施后,复温速度明显升高,与常规组比较,干预1组和干预2组体温明显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2组与干预1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30min后,干预1组、2组体温基本恢复至正常状态,常规组仍有低体温现象。1h后三组体温均恢复至正常范围,但三组比较仍有显著性差异(P<0.05),3h后三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干预措施后,能明显缩短低体温患者复温时间,可以缓解患者的寒战、躁动症状,增加患者的舒适。

  • 标签: 手术后低体温 护理干预
  • 简介:[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预防老年精神障碍病人噎食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12月入住徐汇区精神卫生中心≥60岁的老年精神障碍病人98例设为观察组,使用噎食风险评估表评估噎食风险,并对不同噎食风险人群实施分级护理干预,将2013年1月—12月住院的92例≥60岁的老年精神障碍病人设为对照组,采用常规饮食护理。比较两组病人噎食发生率及噎食致死率。[结果]经噎食风险评估,观察组具有噎食高风险者79例(80.61%),噎食低风险者19例(19.39%);实施分级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噎食发生率为1.02%,噎食致死率为0;对照组噎食发生率为6.52%,噎食致死率为4.35%。[结论]对老年精神障碍病人评估噎食风险,对噎食高风险人群实施分级护理干预有助于预防噎食的发生,降低噎食致死率。

  • 标签: 老年精神障碍 噎食 护理干预
  • 简介: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干预在酒精性肝病(alcoholicliverdisease,AL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6例AL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2组患者住院期间给予ALD常规护理,出院后对照组患者不给予任何干预,观察组给予延续护理干预6个月。比较2组患者出院6个月后的心理情绪、酒精戒断状况及对治疗的依从性。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CL-90量表各项因子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和干预前。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2个月、4个月和6个月时的戒酒率和对治疗的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延续护理干预能有效消除ALD患者的负性情绪,显著提高患者戒酒率和治疗依从性。

  • 标签: 肝疾病 酒精性 延续护理 治疗依从性 戒酒
  • 简介:目的探讨社区家庭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效果。方法选取本市天河区某6个社区出院后的2型糖尿病患者92例,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分别抽取3个社区,每组各46例,同时分别选择患者家属各46名。对照组患者及其家属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及其家属在此基础上进行社区家庭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后1年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各项指标比较,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干预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各项指标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患者血糖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社区家庭护理干预对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自我管理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2型糖尿病 社区护理 家庭干预
  • 简介:目的:探讨基于成人学习理论护理干预对初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及早产儿喂养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入住某三级甲等医院分娩,且其早产儿入住NICU的初产妇98名。按入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013年6—12月入选初产妇50名为对照组,2014年1—10月入选初产妇48名为观察组。对照组初产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初产妇给予基于成人学习理论护理干预。观察比较2组初产妇出院后3d、出院后1个月末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得分及早产儿喂养方式。结果出院后1个月末观察组初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得分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初产妇出院后1个月末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得分高于出院后3d(P<0.01),出院后1个月末观察组早产儿喂养方式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基于成人学习理论的护理干预能提高初产妇的母乳喂养自我效能,改善早产儿喂养方式。

  • 标签: 婴儿 早产 母乳喂养 自我效能 成人学习理论
  • 简介:[目的]探讨七星剑冰敷及生理盐水冰敷在鼻内镜手术后应用效果。[方法]将150例鼻内镜手术后病人随机分为3组(七星剑冰敷组、生理盐水冰敷组、对照组),手术后分别采用七星剑冰敷、生理盐水冰敷、常规护理方法进行干预,比较3组手术后鼻部疼痛、鼻部渗血、头晕、头痛、恶心、呕吐情况。[结果]七星剑冰敷组、生理盐水冰敷组与对照组鼻部疼痛、持续渗血时间、拔纱时出血量及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手术后使用七星剑冰敷和生理盐水冰敷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减轻病人痛苦,促进病人早日康复,提高手术质量。

  • 标签: 鼻内镜手术 冰敷 七星剑 生理盐水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饮食干预对居家痛风病人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祝桥社区50例居家痛风病人并进行为期4个月的痛风知识和饮食干预,比较干预前后病人痛风知识水平和饮食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病人知识水平和饮食控制认知行为评分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病人血尿酸值明显降低,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对居家痛风病人的饮食干预能有效提高病人对饮食控制的认知,从而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 标签: 痛风 饮食干预 社区护理 认知 尿酸
  • 简介:目的探讨早期标准化系统护理干预在预防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4月出生的足月新生儿4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227)和观察组(n=241)。对照组新生儿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早期标准化系统护理措施。记录2组新生儿经皮黄疸指数变化和生理性体质量变化,比较监护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及新生儿因高胆红素血症住院情况。结果2~6d时,观察组经皮黄疸指数低于对照组;3~6d时,生理性体质量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监护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为97.5%,高于对照组的89.0%。观察组因高胆红素血症住院的住院率为8.7%,低于对照组的17.2%。结论早期标准化系统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新生儿胆红素水平,促进生理性体质量恢复,减少因高胆红素血症住院率,提高监护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 标签: 高胆红素血症 新生儿 护理干预
  • 作者: 罗丹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16-11-21
  • 出处:《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6年第11期
  • 机构:[摘要]目的:研究精细化护理干预在预防心血管介入后造影剂肾病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01月-2015年12月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术患者90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5例,两组患者都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其中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又加以实施精细化护理干预,然后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造影剂肾病发生情况,并通过相关指标对精细化护理干预进行有效性、可行性检验和分析。结果:实验组护理满意率为97.78%,对照组护理满意率为88.89%,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术后血肌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血BUN、尿β2微球蛋白、尿NAG水平变化明显。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造影剂肾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精细化护理干预在预防心血管介入术后造影肾病患者中应用,不但有利于提高护理满意度,还有利于提高心血管介入治疗患者肾功能的效率,有效降低了预防心血管介入术后造影剂肾的病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具体报告如下。
  • 简介:目的探讨心理评估和心理干预在眼外伤患者治疗康复中的作用。方法将112例眼外伤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56例,试验组患者采取心理评估及干预措施,对照组患者仅采取常规护理。结果试验组心理承受能力及生活质量较对照组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做好眼外伤患者心理问题的评估和心理干预,可促进患者身心各方面的康复,有效地提高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生活质量。

  • 标签: 眼外伤 心理评估 心理干预
  • 简介: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缓解新生儿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10月我科行致痛性操作24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致痛性操作前喂糖水、操作中音乐疗法和操作后搂抱。比较两组新生儿不同时段疼痛评分、生理指标(心率、呼吸、氧饱和度)和哭声起止时间。结果观察组疼痛评分、生理指标和哭声起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喂糖水、音乐疗法和搂抱可以减轻新生儿的疼痛程度。

  • 标签: 护理干预 新生儿疼痛
  • 简介:目的:评估老年肺癌患者围化疗期营养状况及护理干预方法。方法:应用营养风险筛查工具-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对54例老年肺癌患者进行营养风险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将患者分为无营养不良风险组和营养不良风险组,无营养不良风险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营养不良风险组实施综合营养干预,比较两组化疗前后营养指标的变化和营养状况评分。结果:营养不良风险患者33例(NRS2002≥3分),无营养不良风险患者21例(〈3分),营养不良风险发生率为61.11%;干预后两组BMI、ALB值均下降,但干预组指标平均降幅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肺癌患者营养不良风险较高,应及时评估此类患者的营养风险并进行相应的营养干预,以保证化疗的顺利进行,减少并发症发生。

  • 标签: 老年 肺癌 化疗 营养状况 护理干预
  • 简介: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颅脑外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年6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24例颅脑外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干预后的SAS、SDS评分与干预前比较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干预后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干预后(P〈0.05);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8个方面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对照组干预后综合健康状况、心理健康、社会性功能、活力和精力、躯体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干预后(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能明显降低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提高患者对于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促进护患关系和谐。

  • 标签: 心理护理干预 颅脑外伤 焦虑 抑郁 生活质量 满意度
  • 简介: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产妇再次妊娠围生期的护理干预。方法:选择在我院分娩的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实施综合性围生期护理干预。结果:本组产妇剖宫产57例,自然分娩143例,分娩过程中无异常情况。结论:剖宫产后瘢痕子宫不属于再次剖宫产绝对指征,针对该类产妇实施综合性围生期护理干预,可以促进产妇自然分娩。

  • 标签: 瘢痕子宫 剖宫产 妊娠 围生期 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