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崎病患儿应用舒适护理的可行性。方法:在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时间段范围内选择来我院就诊的崎病患儿96例,以信封随机分布法将其划分为各组48例患儿的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实施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发生肺部感染、冠状动脉瘤、心肌收缩能力下降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舒适护理 小儿川崎病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崎病患儿应用个性化延续护理的可行性。方法:在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时间段范围内选择来我院就诊的崎病患儿98例,以电脑随机分布法将其划分为各组49例患儿的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实施个性化延续护理,对比两组患儿依从性及不良预后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家属护理技能、护理概念、护理知识、护理责任感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川崎病 个性化延续护理 家属护理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崎病患儿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可行性。方法:在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时间段范围内选择来我院就诊的崎病患儿100例,以电脑随机分布法将其划分为各组50例患儿的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实施临床路径护理,对比两组患儿临床指标用时。结果:观察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川崎病 退热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崎病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从2019.1月-2022.1月这段期间,将我院儿科收治的崎病患儿,共选取30例纳入此项研究,以患儿的入院时间为分组标准,对患儿分成2组护理,15例的对照组患儿,接受儿科常规护理干预,另外的15例患儿,应用优质护理干预,对2组患儿的临床指标、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情况展开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护理后的CRP水平、白细胞水平、退热时间及住院时间相比对照组患儿,各项指标均较优,(P<0.05);通过统计观察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发现与对照组患儿相比显著更低,(P<0.05)。结论:对于小儿崎病的护理,临床应用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十分理想,对患儿的症状缓解与疾病康复具有积极改善作用,利于其生活品质的恢复,值得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干预 小儿 川崎病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联合舒适护理在小儿崎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6月~2021年6月期间收治的崎病患儿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治疗,研究组患者接受临床路径联合舒适进行护理,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内容包括:退热时间、住院时间、健康知识得分及住院费用,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

  • 标签: 临床路径护理 川崎病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小儿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42例小儿崎病患儿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丙种球蛋白给药剂量不同分为对照组(21例:小剂量400mg/kg)与实验组(21例:大剂量2g/kg),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儿持续给药3天后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等炎症因子均低于同期对照组对应指标(P0.05)。结论:小儿崎病患儿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小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效果。

  • 标签: 大剂量 小剂量 丙种球蛋白 阿司匹林 小儿川崎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以家庭为中心的儿科护理在小儿崎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小儿崎病患者7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统计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以家庭为中心 儿科护理 小儿川崎病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家庭式合作照顾护理模式在小儿崎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60例为小儿崎病患儿,以电脑随机法分为A(n=30,予常规护理)、B(n=30,予家庭式合作照顾护理)两组,并对比护理效果,研究起止2021年8月-2022年8月。结果 B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A组,家属疾病知识认知评率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A组,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家庭式合作照顾护理模式的应用有助于提升家属疾病认知,并掌握一定的护理技能,从而更好地辅助护理人员对小儿崎病患儿展开临床干预,最终加快患儿康复速度,并赢得更高的临床认可度,值得被推广应用。

  • 标签: 家庭式合作照顾护理模式 小儿川崎病 满意度 疾病知识
  • 简介:摘要:目的 调查渝黔地区父母为小于18岁子女接种COVID-19疫苗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在线问卷调查,通过单因素分析接种意愿在人口统计学方面的差异,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父母为小于18岁子女接种COVID-19疫苗的因素。 结果 90.3%的受访者对小于18岁子女接种COVID-19疫苗有积极的意愿。COVID-19疫苗已接种者意愿比未接种者(OR=2.418,95%CI 1.561-3.746)更高。感知COVID-19易感性和感知COVID-19疫苗接种的利益是明确接种意愿的重要促进因素。结论 加强COVID-19易感性和COVID-19疫苗接种的利益相关健康教育、宣传,可提高父母为小于18岁子女接种COVID-19疫苗的意愿。

  • 标签: COVID-19 疫苗 接种 健康信念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 研讨以家庭为中心的儿科护理在小儿崎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20年1月-2021年6月收入的50例小儿崎病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儿科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 观察组退热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沟通能力、病情观察、人文关怀、服务态度、心理指导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小儿崎病护理中应用以家庭为中心的儿科护理能缩短退热时间和住院时间,提高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小儿川崎病 以家庭为中心 儿科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找到两者存在配伍禁忌的理论依据,警示护理人员,合理安排输液顺序,确保护理用药安全。方法:将注射用灯盏花素与盐酸穹嗪配药后残余的微量药液(室温28℃),用一次性注射器加入少量溶媒后,抽吸出来放入同一(注射用灯盏花素或者盐酸穹嗪)药瓶内。过程:观察约10分钟,会出现白色沉淀物,时间越久颜色越深、浓度越浓。结果:在一定的室温下(≧25℃),两者先后序贯输入时,在一次性输液器内相混时,起初会有肉眼难以辨认的白色颗粒状沉淀物,继而会随着时间的延长和浓度的堆积,越来越浓。结论:两者之间存在药物配伍禁忌,应叉开或分步或更换一次性输液器再输入。

  • 标签: 注射用灯盏花素 盐酸川穹嗪 配伍禁忌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