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9 个结果
  • 简介:沙眼是由于不良卫生习惯引起的传染性眼病,发病多在儿童时期,是学校重点防治的“六病”之一,故学校每年组织1次学生健康体检及常见病监测。现将1998年—2002年我校学生沙眼患病情况监测结果汇报如下。

  • 标签: 患病情况调查 小学生 沙眼 预防 不良卫生习惯 学生健康体检
  • 简介:[目的]探讨口腔健康教育对石家庄市小学不良口腔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参考《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方案》口腔调查问卷标准,自行设计调查表。采用课堂式口腔健康教育,并于干预前后调查小学口腔健康行为习惯情况。[结果]干预前后小学没有使用儿童含氟牙膏的比例占52.1%、11.8%,错误使用含氟牙膏剂量的占69.8%、11.0%,新牙刷在沸水浸泡中的占60.6%、6.8%,甜点代替正餐占51.0%、10.1%等。干预前后小学口腔健康行为及态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课堂式口腔健康教育对纠正小学错误的口腔健康行为及态度有积极作用,应在学校大力开展常规口腔卫生教育课。

  • 标签: 小学生 不良口腔行为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在小学的近视防控工作中实行精细化眼科护理模式,通过对比实验判断评估其应用效果,为培养小学良好用眼习惯奠定基础。方法:从我院于2021年1月~2021年12月接收的视力检查小学中随机抽取100例作为本次实验的探究对象(其中有50例学生视力正常,50例学生近视),按照系统分组法将其分为近视护理组ⅠA、对照组ⅠB,视力正常护理组ⅡA、对照组ⅡB各25例。通过对比分析的方式探讨精细化眼科护理模式的应用方法和效果,为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利条件。结果:对实施的结果运用SPSS21.0软件进行分析,经精细化护理后的小学视力比较稳定,波动较小。结论:将精细化眼科护理模式合理应用于小学近视防控工作中,有助于引导小学培养良好的用眼习惯,取得明显效果,可见该模式值得进行推广并应用。

  • 标签: 小学生 近视防控 精细化眼科护理模式 应用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缺铁性贫血中国小学实施以家庭为中心亲情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期间本院接受的缺铁性贫血小学88例,依据学生入院时间分为甲乙两组,分别采用常规、以家庭为中心的亲情护理两种干预方式,对不同干预方式的效果比较。结果:研究结果显示,采用以家庭为中心的亲情护理后,乙组学生对用药的依从性高于甲组,相关生化治疗改善效果优于甲组。两组患者研究数据之间存在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缺铁性贫血中小学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亲情护理,可有效改善其贫血症状,值得推广。

  • 标签: 以家庭为中心 亲情护理 缺铁性贫血 中小学生 应用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评估冠心病网络健康信息的质量、可理解性和可实施性。方法以“冠心病”作为检索词,在百度、360、搜狗三大搜索引擎检索含冠心病健康信息的网站,由2名评分者独立评估纳入网站的冠心病信息的质量、可理解性和可实施性。信息的质量评估使用DISCERN工具,信息的可理解性和可实施性评估使用患者教育材料评估工具。结果纳入的34个网站,冠心病网络信息质量得分为(48.50±6.83)分,可理解性得分为69.23%(53.85%,73.90%),可实施性得分为33.33%(20.00%,40.00%)。结论冠心病相关网站健康信息质量等级为中等水平,但信息的可理解性和可实施性较低,这对用户理解能力和行动能力要求较高。网站信息发布应规范网络健康信息质量、可理解性和可实施性,以适应更多的网络用户。

  • 标签: 冠心病 消费者健康信息 质量 可理解性 可实施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通过分析患者健康教育资源分配的现状,提出健康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应遵循的5项原则:阅读载体资源多元化发展原则、成本与效益原则、个性化与共享性原则、合理合法与循证实践原则、整体优化与动态调节原则;提出正确评估患者阅读能力与阅读需求、注重健康教育阅读资源的易读性等健康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相关策略,为患者健康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研究作了方向性探索.

  • 标签: 阅读 健康教育 资源配置 护理管理
  • 简介:目的探讨阅读疗法改善恶性肿瘤患者手术后放疗期间焦虑的症状.方法选择2010年5月-2012年10月收治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的口腔颌面-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63例,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同时,接受阅读疗法,包括阅读前准备;选择不同的图书;并记录患者的感受.采用Rotterdam症状检测量表和状态焦虑问卷评价患者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阅读疗法1个月后,患者的Rotterdam症状检测量表得分、焦虑得分都显著降低,与入组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阅读疗法可显著改善口腔颌面-头颈恶性肿瘤患者术后放疗的焦虑状态,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恶性肿瘤 焦虑 阅读疗法
  • 简介:2005年6月,初二学生李某下课后步行回家,途中天空突降暴雨,李某没有带伞,见路边有一个杂货店,随即进入店中避雨。但没有想到的是,李某扶着店中楼梯的扶手上楼梯时却遭电击死亡。据查,楼梯带电是因为电线金属丝暴露,与楼梯钢栏杆接触造成的。李某的父母找店主赔偿,店主认为是李某自己走进来避雨的,而且楼梯带电他并不知情,要赔偿也应是供电部门赔偿?供电部门则认为,事发地点在杂货店内,当然应由店主担责。李某父母于是将店主和供电公司一起告上法院。

  • 标签: 初二学生 电击死亡 赔偿 供电 部门
  • 简介:目的探讨阅读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实施半开放式管理,将78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在两组均使用相同剂量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研究组辅以为期3个月的阅读治疗,观察两组主要临床症状改善的情况。结果两组主要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基础上辅以阅读疗法,对慢性精神病分裂症患者的康复疗效肯定。

  • 标签: 精神分裂症/康复 阅读疗法
  • 简介:目的提高护生健康教育能力,为今后的健康教育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方法运用小讲课培训、微格教学法评价和社区健康教育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对3名护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及50名护理本科生进行健康教育能力培养,并对结果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结果实施微格教学培养前护生健康教育能力(小讲课)成绩平均为75.45分,培养后为84.25分,培养前后护生的小讲课得分比较差异显著;定性结果显示,护生掌握了教育学和传播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学会了查阅、组织和制作健康教育资料、实施健康教育并能对健康教育结果进行评价。结论护生积极参加课外健康教育培训和实践活动是提高其健康教育能力的有效途径。

  • 标签: 护理专业学生 健康教育 能力培养
  • 简介:[目的]了解在校大学生便秘的患病情况并分析危险因素,为防止便秘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体抽样的方法,对唐山市五所大学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工具为汉密顿焦虑量表和自行设计影响便秘因素调查表。[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1109份,大学生便秘率高达24.1%,女生便秘率显著高于男生(P〈0.01)。引起便秘的主要危险因素是饮水量少、不定时进餐、运动少、抑制便意、节食、睡眠差、熬夜、既往胃肠道史、焦虑等。[结论]应加强大学生的健康教育力度,防止便秘的发生。

  • 标签: 大学生 便秘 危险 因素
  • 简介:“以人为本,关爱生命”是当今社会人性化服务的一种理念。人文关怀是体现这一理念的具体内涵。“人文关怀”是对平等的作为主体的人的生命与生存质量的关注,是对人的应有的人格、尊严和需求的肯定,以及对人类的解放与自由的追求,它集中表现为对人文精神价值的弘扬以及对人性的根本关系。Watson认为人文关怀是文化护理的核心内容之一,是护士将获取的知识内化后,自觉的给予病人的情感付出,关爱:意为关心、照顾、爱护、帮助等,可以理解为行为,也可解释为情感或态度。然而,目前社会现状和课堂教学中人文关怀教育的比例较小,导致学生进入临床后,不能充分理解人文关怀的重要性,缺乏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对病人的心理问题和社会支持缺乏应有的关注;与外界沟通能力欠缺等。因此,对在校护理专业学生进行人文关怀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关爱精神,从而满足不同文化背景病人的护理需要。

  • 标签: 护理专业学生 人文关怀教育 人性化服务 WATSON 人道主义精神 人文关爱
  • 简介:摘要: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提出与实施,人们对医疗护理环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名优秀的护理人员,需要具备南丁格尔精神,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服务。中职是护理专业人才成长的摇篮,学校应该立足南丁格尔精神培育采取多种措施,让中职护理专业学生可以明确护理工作责任使命,促进我国护理行业的健康发展。

  • 标签: 中职护理专业 学生 南丁格尔精神 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