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医院护理部实行岗位管理,需要结合实际工作内容设定岗位责任,通过岗位资格评定进行岗位胜任力评估聘用上岗人员,定期开展绩效考核工作,以岗位评测考核结果为依据发放薪酬。基于岗位管理建立护理管理系统,能够打造临床一线护理团队,随着现代化科技发展,护理管理系统构建需要借助信息化技术便利性和丰富性,实现对护理管理各要素全面覆盖,提高护理工作管理水平。

  • 标签: 岗位管理 护理管理系统 构建
  • 简介:【摘要】野战医疗所属于战时医疗后送机构组成部分,平时存在于军队医院中,发生战争、自然灾害时需要去往现场执行医疗救治相关任务。野战医疗所常见组成部分包括指挥所、分类后送组、医疗组、手术组、医技保障组、后勤保障组、生活保障组,专为核武器、化学武器条件下保障还有洗消组。主要是为军队提供医疗保障,主要负责伤员、病员早期救治和分专科治疗。野战医疗所在护理管理方面较为松散随意,没有明确制度规范护理工作,导致野战医疗所护理质量较差。标准化管理是将野战医疗所护理方面根据现存在问题,制订适应现下环境和军队医疗保障要求管理制度,主要强调其标准化管理构建体系科学性、规范性和统一性,以达到技术标准、管理标准、护理工作标准等方面的协同和持续改进。

  • 标签: 野战医疗所 标准化管理 构建
  • 简介:摘要:目的 设计开发老年护理安全质量管理信息平台(以下简称平台),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评价,以提高老年护理安全质量管理水平。方法以老年护理安全质量指标体系为核心,设计开发具有老年护理安全风险评估、老年护理安全风险防范知识库和老年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功能平台。选取两家医疗机构试用该平台3个月,对平台应用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该平台由四个模块组成,即老年护理安全风险评估系统模块、老年护理安全风险防范知识库模块、老年护理不良事件报告模块和数据统计分析模块。应用该平台后,筛选出14项老年护理安全高危项目。护理人员对老年护理安全防范知识掌握程度提高(t=4.941,P

  • 标签: 老年人 安全管理 护理质量 护理信息学 护理管理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文章主要针对新生儿科医院感染发生趋势进行分析研究,探索医院感染与护理措施关系。方法严格落实感染防控护理措施,调查分析该科室 2017—2019年器械相关医院感染、环境卫生学监测、护理人员手卫生、感染患病率等数据。以 2017年数据为定基,分析 2018年和 2019年变化趋势。结果 2019年患病率和感染例次率均低于 2017年 (均 P< 0.05)。 2019年呼吸机相关肺炎 (VAP)感染率低于 2017年 (P< 0.05)。 2019年空气和手卫生效果评分均高于 2017年 (均 P< 0.05)。 2019年护理人员手卫生知识知晓率评分、手卫生依从性评分、接触患者前依从性评分、清洁无菌操作前依从性评分、接触患者环境后依从性评分均高于 2017年 (均 P< 0.05)。结论医院感染防控工作始终贯穿整个护理工作中,落实护理措施可有效控制医院感染发生,也可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认可。

  • 标签: 新生儿科 医院感染 护理措施 关系
  • 简介:摘要: 医患关系对医疗行业、社会稳定均有着影响,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现目前,国内相关研究主要基于国外理论研究而进行,集中讨论医患关系影响因素、医患纠纷原因及对策等内容。基于此,本文阐述了研究医患关系重要性,并对国内外医患关系研究情况进行梳理与总结,希望为我国后续相关研究与实践提供理论参考。

  • 标签:
  • 简介:摘要:《“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明确要求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促进大众健康。护理服务重要性显而易见,其中,护理安全作为衡量护理服务重要评价指标,直接影响医疗护理服务质量。技术分级准入管理是促进医学技术发展、提高医疗质量、保证患者安全、制定质量改善策略可靠方法。我国卫生部已广泛开展医疗技术分级准入管理,而护理技术管理领域尚未制定全面、完善管理方案。且较成人相比,儿科病房护理技术操作难度大、风险性高、专科性强等特点,极易给患儿造成严重不良后果。我国儿科护理技术分级尚处于起步阶段,鲜有相关研究报道,尚未建立明确标准和规范。

  • 标签: 儿科 护理 分级 指标体系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内科护理安全干预机制构建及其应用意义。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自2018年3月至2019年4月收治心内科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这批患者进行随机平均分租,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包含患者10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机制,实验组则采取护理安全干预机制。护理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在风险事项、护理缺陷、护理质量以及患者满意程度上变化。结果:实际数据表明,实验组风险事项和护理缺陷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质量也优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也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内科护理安全干预机制应用,提高了护理安全性和可靠性,为患者生命安全提供了更坚实保证。鉴于此,该项技术应当在国内进行广泛推广。

  • 标签: 心内科护理 安全干预机制 研究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输液室静脉输液患者 采用优质护理应用效果 。 方法: 选择 本 院于 201 9 年 1 月 -2019 年 12 月输液室静脉输患者 200 例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对照组( 100 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 100 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 优质护理 ),收集分析两组 患者输液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护理满意度评分 。 结果: 观察组患者 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 P < 0.05 ) 。 结论: 静脉输液治疗患者治疗期间采用优质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优质护理 静脉输液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实施眼科专业护士培训具体方法和实践效果。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作为参照阶段,期间实施常规护士培训教育模式;将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作为实验阶段,利用眼科专业护士培训教育模式,两个阶段护理工作者固定为20名,对比分析眼科专业护士工作者不同阶段考核成绩。结果:实验阶段眼科专业护士工作者理论成绩与操作成绩相较于参照组阶段眼科专业护士工作者成绩明显较高,组间对比P<0.05,证明差异性存在。结论:通过推行眼科专业护士培训方式,有利于强化眼科专业护士理论知识掌握能力与实践操作水平,有着较高实践应用价值。

  • 标签: 眼科专科护士 培训模式 实践效果
  • 简介:摘要:在社会经济带动之下,医学事业发展进程也有了进一步发展,在实际运营中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契合医学发展质量,积极对护理技术水平进行全面的深化与提升是尤为关键。具体到新生儿外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中来,通过三维质量体系等相关内容结合,进一步对新生儿外科护理各项质量和指标进行全面的平衡,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了解目前护理现状,这对于新生儿外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完善具有十分现实推动意义。

  • 标签: 新生儿 护理质量 评价指标 体系健全
  • 简介:摘 要 目的:避免医务人员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发生院内感染。方法:构建隔离体系,包括准备功能齐全隔离公寓,成立专项小组并明确职责,执行生活区管理制度,实施安全有效隔离区管理。结果:从疫情发生到现在,共计医务人员 153人次,未出现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病例。 结论:通过医务人员隔离体系构建和实施,可避免医务人员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发生院内感染。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隔离 消毒 管理 心理疏导
  • 简介:摘要:目的:对手术室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情况进行研究分析,评价其构建效果。方法:抽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期间40例护理人员作为研究目标,此期间没有实施手术室护理质量控制管理,将其作为对照组,抽取2019年7月到2020年7月期间40例护理人员作为研究目标,在此期间实施手术室护理质量控制管理,将其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护理人员护理质量评分(环境质量评分、护理安全评分、消毒隔离评分、沟通质量评分、护理文件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环境质量评分、护理安全评分、消毒隔离评分、沟通质量评分、护理文件评分分别为:(18.67±0.29)分,(19.43±0.64)分,(19.29±0.34)分,(18.56±0.24)分,(18.75±0.62)分,对照组护理人员环境质量评分、护理安全评分、消毒隔离评分、沟通质量评分、护理文件评分分别为:(11.21±0.46)分,(12.67±1.89)分,(12.76±1.82)分,(12.42±1.43)分,(11.78±1.49)分,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手术室护理质量控制管理,对护理人员进行管理,各项护理质量评分得到显著提升,护理整体质量明显改善,构建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 标签: 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 评价指标体系 构建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构建柳州市社区居民灾害应对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方法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拟定柳州市社区居民灾害应对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用德尔菲法对 25 名专家进行反馈匿名函询问卷调查,经过 3 轮整理、归纳、统计,再反馈方法,第一轮 共发放调查问卷 25 份,有效回收 25 份,有效率为 100% , 第二轮 共发放调查问卷 25 份,有效回收 22 份,有效率为 88% , 第三轮 共发放调查问卷 25 份,有效回收 20 份,有效率为 80% , 最终确定社区居民灾害应对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项目。结果 经过 3 轮反馈匿名函询调查,确定 5 个一级指标, 9 个二级指标及 34 个三级指标的柳州市社区居民 灾害应对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结论 为柳州市社区居民灾害应对能力评价提供可靠参考依据。

  • 标签: 社区居民 灾害 应对能力 评价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手术专科护理情况进行详细分析,探讨手术室专科护理质量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效果。方法,将 2019 年 5 月~ 2019 年 10 月采用传统质量管理方法获取相关数据作为对照阶段 ; 将 2019 年 11 月~ 2020 年 4 月构建并应用手术室专科护理质量指标体系获取相关数据作为观察阶段,比较两个阶段获取护理质量指标合格率、不良事件发生件数、工作满意度等情况。结果,与对照阶段比较,观察阶段护理质量指标合格率均提高、不良事件发生件数减少、工作满意度提高 (P < 0 . 01) 。结论,构建并应用手术室专科护理质量指标体系,使手术室护理工作更加精细化、标准化,护理质量提高。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肠造口患者应用新构建延续护理模式所取得实际效果进行了分析探究。方法:以我院收治 120例结直肠癌肠造口手术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之后对其常规资料进行了分析汇总整理并将其分成了实验及对照两组,两组人数相同。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是常规出院护理模式,而实验组患者则在常规出院护理模式基础上新增加了新构建延续护理模式。最后对两组患者出院 6个月后自我护理能力、护理满意度和造口并发症发生率进行了分析对比。结果:自我护理能力和护理满意度方面,实验组患者均要优于对照组患者。已知 P< 0.05,所以结论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造口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同样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 P< 0.05)。结论:将新构建延续护理模式应用到肠造口患者出院后恢复过程中可以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护理满意度,并降低造口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肠造口患者 延续护理模式 实践应用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互联网技术应用对非专业人员急救技能科普实践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 2017 年 11 月至 2018 年 12 月非专业人员 460 人,按照单盲随机对照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230 例。对照组接受现场急救技能培训,观察组基于医院互联网平台接收急救技能培训,采用《非专业人员急救技能评价表》通过考核了解非专业人员急救技能宣传普及、反馈交流及满意度。结果 两组非专业人员急救技能掌握差异无显著性( P>0.05 )。采用互联网技术培训后,观察组宣传普及、反馈交流及非专业人员满意度总分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 P<0.05 )。结论 互联网 + 急救技能科普实践构建对非专业人员培训具有显著效果并且深受非专业人员欢迎,对提高急救技能知识普及率有很好帮助,值得推广实施。

  • 标签: 急救技能 互联网 + 科普实践的构建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PICC置管患者后实施互联网+延续性护理对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干预效果。方法:选择时间段为2018年7月至2019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骨科护理中压力性损伤护理质量指标的构建与应用。 方法: 选取我院 2018 年 4 月 ~2019 年 11 月期间收治骨科病房患者 94 例进行研究分析,将 94 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采取我院构建压力性损伤护理质量指标采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压疮发生率、护理知识了解度和护理态度评分等。 结果: 实验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构建压力性损伤护理质量指标下护理措施能够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程度,两组对比具有差异表示统计学有意义。评估两组患者护理相关指标评分,实验组患者护理后护理知识了解度评分、护理态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差异, P 〈 0.05 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评估两组患者护理后护理质量指标的改善情况,实验组护理后风险评估准确度、护理有效率、记录合格率以及压疮风险管理合格率等均高于对照组, P 〈 0.05 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对比有价值。 结论: 在骨科患者住院护理中,构建压力性损伤护理质量指标后实施会方案,不仅能够降低患者压疮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也能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有效率,有利于促进患者机体康复。

  • 标签: 骨科护理 压力性损伤护理质量指标 构建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STEMI救治中实施立足胸痛中心构建下护理团队启动急救护理路径临床效果。方法:本文病例筛选我院急诊胸痛中心接收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60例,将所有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护理研究,组别共包括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则给予护理团队启动急救护理路径,详细对比最终两种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急诊救治时间较少,患者疼痛程度较轻,最终救治成功率较高,发生并发症较少,各项指标同对照组比较所占优势较大,组间数据指标对比差异性明显(P<0.05)。结论:对胸痛中心STEMI救治中采取护理团队启动急救护理路径,能够进一步提高临床救治效率,使患者能在最短时间内接受有效治疗,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几率。

  • 标签: 胸痛中心 STEMI 护理团队 急救护理路径 效果研究
  • 简介:摘要:实验目的:探讨以小组为单位心理护理模式在综合医院慢性病人中构建和实践。实验方法:以小组为单位对慢性病人进行心理护理,一段时间后进行抑郁和焦虑症状检查。实验结果:抑郁出现率百分之四十以上,焦虑出现率百分之三十,二者同时出现概率百分之二十以上。结论:通过以小组为单位心理护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综合性医院慢性病人出现心理问题情况。

  • 标签: 心理护理 综合医院 慢性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