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产后大出血是引起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也是产妇被切除子宫的原因之一.多年以来,我们一直在探索既要有效止血,又能保留子宫、维持妇女生殖内分泌功能的方法,自2000年开始,我院开展了经导管动脉栓塞术(TAE),既能达到上述要求,同时具有创伤小、止血快、子宫和卵巢功能恢复好等优点.手术前后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给予及时护理至关重要.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治疗 护理体会 经导管动脉栓塞术 子宫 止血 产后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长导管在肿瘤患者静脉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2年8月我院收治的肿瘤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3月、4月、5月份的4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使用PICC置管静脉输液治疗,将6月、7月8月份的43例患者作为观察组,使用中长导管静脉输液治疗,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与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2.33%)低于对照组(18.62%),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97.67%VS83.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肿瘤患者,中长导管的应用可以提高减少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提高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中长导管 肿瘤 静脉治疗
  • 简介:由于病人输液种类及输液量的要求,静脉留置针已不能满足外周静脉输液治疗的需要,中长静脉导管是经外周静脉进入的又一血管通道器材,它比静脉留置针发生静脉炎的危险性低,比中心静脉导管发生感染的危险性低[1],而且具有操作简便,留置后不需要做X线定位等特点,

  • 标签: 中心静脉导管 输液治疗 静脉留置针 经外周静脉 护理 输液种类
  • 简介:下肢静脉曲张发病率较高,是外科常见病之一。传统的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加曲张静脉切除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因切口多、手术时间长、术后恢复慢、瘢痕多、易复发而不易被患者接受。2005年7月以来,我科采用局麻下穿刺大隐静脉,注人无水乙醇,使曲张的大隐静脉以及深静脉均得到永久性闭塞,栓塞治疗下肢静脉曲张23例,获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 标签: 下肢静脉曲张 硬化治疗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 护理 导管 外科常见病
  • 简介:目的评价应用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恶性胸腔积液联合胸腔内注射顺铂(cisplation,又称DDP)和人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05年7月至2008年3月收治的109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导管组(56例)患者采用留置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积液引流完毕后胸腔内注射IL-2和DDP;对照组(53例)患者采用传统方法抽液,胸腔内注射方法和剂量同导管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中心静脉导管组有效率71.4%(40/56),对照组有效率47.2%(25/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导管组患者发生胸部不适和发热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胸水操作简单、安全,可控性好,不良反应较少,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恶性胸腔积液 中心静脉导管 治疗 护理
  • 简介:介入放射学以其微创、安全、简便、有效的优点越来越被广大患者所接受,护理对于介入医学的重要辅助作用也越来越明显。随着国内外介入医学领域的扩大和发展,介入护理学也逐渐成为一门与内、外科护理学并驾齐驱的具有自己特色的独立的专科护理学。鉴于导管室环境特殊、材料繁杂、介入手术种类较多的护理特点和教学难点,针对实习护生采取了与临床带教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带教模式,现介绍如下。

  • 标签: 导管室 介入 护理 实习 进修 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长导管静脉输液治疗的相关并发症,并研究护理策略。方法:本次实验跨越2020年4月至2021年12月这一时间段,研究人员对88例本院静脉输液患者进行研究,对照组所选44例患者实施一般护理,实验组所选44例患者实施风险防范护理,记录对照组及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出现情况、护理满意度评分,并加以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所选44例患者中共计8人出现并发症,占比为18.18%,实验组所选44例患者中出现并发症的人数共计3人,占组内所选患者人数的比例为6.82%,组间患者并发症出现概率相关数据比较分析,有着较大的差距,(p<0.05);(83.5±6.1)分及(95.4±4.8)分分别为对照组及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分析比较组间护理满意度评分数据,差异较大,(p<0.05)。结论:在中长导管静脉输液治疗过程中风险防范护理有着不俗的表现。

  • 标签: 中长导管 静脉输液 并发症 风险防范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单侧鼻导管吸氧导管插入深度对氧疗效果及病人舒适的影响.方法将胸外普胸手术病人58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常规组鼻导管插入长度为鼻尖至耳垂的2/3(8cm左右),实验组为导管插入3~4cm,观察SpO2、Bp、R、HR、口唇甲床颜色、病人舒适度及鼻导管堵塞情况.结果两组在生命体征、SpO2、口唇甲床颜色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人舒适度及鼻导管堵塞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单侧鼻导管吸氧插入深度以3~4cm较为适宜.

  • 标签: 鼻导管吸氧 插入深度 血气分析
  • 简介:总结了76例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治疗胸腔积液患者的围术期护理。经护理后,仅1例患者放弃治疗拔管出院,其他75例均达到消除胸水、缓解压迫症状的目的。认为加强导管的护理,积极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对胸腔积液患者早日康复、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胸腔积液 中心静脉导管 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回顾性分析应用经鼻置入肠梗阻导管治疗急性小肠梗阻的护理需求,总结护理经验用于指导临床诊疗。方法:2015年1月至2020 年1月我院共以应用经鼻置入肠梗阻导管治疗急性小肠梗阻156例,对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患者胃肠减压量(912± 205)ml/d,72h腹胀缓解率89.91%,5日内肛门恢复排气率59.85%,7日急性小肠梗阻缓解率94.02%,转手术治疗5.98%,术前平均住院时间(15±2)日,总住院时间(24±12)日;鼻咽部疼痛不适96.55%,导管相关并发症21.18%。结论:急性小肠梗阻患者应用肠梗阻导管治疗效果好,但患者鼻咽部不适几导管相关并发症较多,故临床护理需做基本护理、并发症预防护理等。

  • 标签: 肠梗阻导管 急性小肠梗阻 护理需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导管介入溶栓治疗急性动脉栓塞的护理方案及临床效果。方法:研究期(2021年11月-2021年12月)内,入组观察对象20例,均为导管介入溶栓治疗急性动脉栓塞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针对性护理,评估针对性护理干预前、后患者局部疼痛程度变化情况,记录患者的治疗成功率,导管介入溶栓治疗阶段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经护理干预,20例导管介入溶栓治疗急性动脉栓塞患者局部疼痛程度NRS评分值(3.75±1.02分)较护理前(5.67±1.98分)明显降低,(p<0.05);治疗阶段中出现2例局部水肿与出血病例,经消肿、止血处理后消失,无过度灌注综合征、血栓栓塞、压疮等并发症病例,治疗成功率100.00%(20/20),所有患者均好转出院。结论:在导管介入溶栓治疗急性动脉栓塞患者中应用针对性护理,能够提升治疗效果,减轻患者局部疼痛程度,预防相关并发症发生,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 标签: 导管介入溶栓治疗 急性动脉栓塞 护理方案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基中长导管在脑梗死患者静脉输液治疗中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7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84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 (PICC),试验组则采用中长导管。比较两组有效留置时间、静脉炎发生率,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以及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的差异。结果:两组有效留置时间和静脉炎发生率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和静脉血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中长导管 脑梗死 静脉输液治疗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静脉导管溶栓治疗PICC并发深静脉血栓的护理问题进行相应的探讨。方法:选择2020年5月至2022年4月接诊的PICC并发深静脉血栓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静脉导管溶栓的方式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预见性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接受静脉导管溶栓治疗的过程中出现并发症的概率整体更低。结论:在实际针对静脉导管溶栓治疗的PICC并发深静脉血栓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相比于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来说,采用预见性的护理方式能够更好地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概率。

  • 标签: 静脉导管溶栓 治疗 PICC 深静脉血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线导管在脑出血患者静脉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本院于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间收治的脑出血静脉治疗患者中,随机抽选80例进行研究,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外周短导管,实验组给予中线导管,两组各40例,比较两组应用效果。结果:实验组的导管留置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护理满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脑出血患者静脉治疗中,应用中线导管,其效果显著,能延长导管留置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

  • 标签: 中线导管 脑出血 静脉治疗 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新生儿PICC导管终端位置对导管留置的影响。方法对83例危重新生儿、早产儿实施PICC置管术,观察导管终端位于不同位置时导管的留置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导管终端位于上腔静脉与位于锁骨下静脉或颈外静脉的留置时间分别为(25.32±17.98)d和(5.60±3.10)d,差异有显著性(P〈0.01);导管终端位于上腔静脉时,1.37%的患儿发生导管终端周围皮肤肿胀发红,而终端位于锁骨下静脉或颈外静脉时,发生率为70.00%,差异有显著性(P〈0.01),当导管终端位于上述2位置时,患儿在静脉炎、堵塞、败血症方面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新生儿PICC导管终端的理想位置是上腔静脉,置管时应尽量使导管终端置入上腔静脉。

  • 标签: 新生儿 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 终端 留置导管
  • 简介:慢性硬膜下血肿系指外伤后3周以上并出现症状,血肿位于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好发于中老年人,占颅内血肿的10%,占硬膜下血肿的25%。本病起病隐匿,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征,容易误诊。我科2004年12月-2007年4月共收治该病30例,入院后均钻孔引流,术前、术后给予积极有效护理,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慢性硬膜下血肿 钻孔引流 有效护理 引流治疗 肿病 导管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观察人工肝治疗病人进行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预防应用预防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时间为2020 年12月至2021年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人工肝治疗病人90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45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及研究组45例患者采取预防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同护理方式下的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感染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差异明显(P

  • 标签: 预防护理 常规护理 感染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心静脉导管给药治疗重症低钾血症的护理效果。方法:将近一年(2021年07月至2022年06月)本院收治的重症低钾血症病例,进行系统抽样随机均分两组,其中实验组行精细护理,而参照组行常规护理。对两组的实验护理结果仔细观察并记录分析。结果:两组病患入组前各项指标无显著差异,而经过两种不同模式的护理后,实验组病患的并发症发生(1例,占比为2.44%)少于参照组(4例,占比为9.76%),病患对于护理的综合满意度(97.56%)则高于参照组(87.80%)。结论:对于重症低钾血症病患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给药治疗并行精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少病患的并发症发生,且满意度也更高。此法甚为有效,可值得推广。

  • 标签: 中心静脉导管 重症低钾血症 精细护理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