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护理技能实验人员分级管理的方法和效果,以完善实验管理制度,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方法根据护理技能实验工作的特殊性及人员配备,按实验技术人员的职称、工作经验、学历的不同,设置为实验主任、主任助理、组员三级,明确各级人员的岗位职责,并实施分级培训、管理与考核。结果实行分级管理后,实验教学与管理质量各项指标均优于以前,师生对实验技术人员工作的满意度提高(P〈0.01),实验技术人员专业能力考核成绩提升(P〈0.01)。结论分级管理方法能充分利用人力资源,提高实验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了实验的管理效能和实验教学质量。

  • 标签: 专业 护理 实验室人员 护理管理研究
  • 简介:目的探讨临床实验信息系统(LIS)在门诊静脉采血应用的重要性。方法门诊静脉采血采用Powerbuilder9.0作为开发环境,引用南方医学检验信息系统。结果应用LIS系统后,只需1人操作,节约了人力,缩短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结论在门诊静脉采血应用LIS,能够快速、及时地为患者提供检验结果,提高了医疗服务水平。

  • 标签: 临床实验室信息系统 门诊部 医院 护理工作
  • 简介:近年来,为满足社会对护理人才的需求,各护理院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造成一些院校在校学生数量与学校现有的实验设备比例失衡。如何实现护理院校实验教学资源的整合和共享,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更好地辅助实验教学,是护理院校实验管理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我院通过轮转开课方式、实验多功能化等方法对2005级护理本科学生进行了干预,取得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 标签: 资源利用率 护理实验室 实验教学资源 护理院校 护理本科学生 护理人才
  • 简介:虚拟现实技术已逐渐进入到各个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通过介绍我院护理系自行研究开发的护理学基础虚拟实验的研发背景、设计方案、结构功能及其教学优势,探讨虚拟实验实验教学的应用前景。

  • 标签: 教育 护理 教学 计算机 模拟
  • 简介:网络技术在医院的广泛应用为医院感染的科学化管理和实时监控提供了良好的操作平台。2006年依托我院信息网络开展,依据实验信息系统的微生物学检验结果及医院信息系统中的病人信息查询系统实时监测,能及早发现感染病例,及早采取预防和控制措施,降低了感染率和漏报率,为医院感染监测工作提供快速及时、准确可靠的信息,现介绍如下。

  • 标签: 实验室信息系统 医院感染 监测管理 病人信息查询系统 医院信息系统 科学化管理
  • 简介:总结了高校护理学实验在新的医学模式转变下,实验教学管理与临床实践发展紧密相结合,培养和造就有实践能力的实用型护理人才,加强实验实践性教学环节及管理,探讨了模拟病区的布局设置、教学活动及管理的改进方法与实践。

  • 标签: 实验室 教育改革 组织和管理 教育 医学本科
  • 简介: 【摘要】目的:本文旨在探讨综合护理策略在病理实验交叉感染管理中的应用,并评估其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例病理样本,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其中100个病理样本作为实验组,100个病理样本作为对照组。对实验组实施综合护理策略,对对照组维持常规感染控制措施。对比两组在实验期间内的交叉感染发生率、员工遵守操作规程的情况以及环境污染程度。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实施综合护理策略的实验组在交叉感染发生率、员工遵守操作规程的一致性以及环境污染程度上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分析表明,综合护理策略在病理实验中能有效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P<0.05)。结论:研究证实,综合护理策略在病理实验交叉感染管理中具有显著效果,可以有效减少感染事件,提升实验感染控制水平,确保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

  • 标签: 病理实验室 交叉感染 综合护理策略 对比实验 感染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 深入化的研究院感质控管理对消毒供应护理质控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中将本院消毒供应的42名工作人员纳入为研究对象,实施电脑随机法将患者分为比较组(n=21)和研究组(n=21)。比较组中使用常规管理,研究组中使用院感质控管理,对两组质控评分和院感率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当中的清洗、包装、回收以及灭菌在内的质控评分度高于比较组;研究组当中的院感率低于比较组,数据对比意义明显(P<0.05)。结论 在消毒供应中采取院感质控管理方式可对科室内的工作质量进行提高,减少院感率。

  • 标签: 院感质控管理 消毒供应室 护理质控 院感率
  • 简介:消毒供应担负着全院各类无菌器械、敷料及物品的供应。其管理质量与医院内感染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直接影响医院和护理质量,甚至病人的生命安危,确保各类无菌物品的质量是控制医院内感染的核心。因此,我院从2003年上等级医院开始,严格按照新版《消毒技术规范》和《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认真加强对供应工作中各环节的质量管理,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了医院感染的发生。两年来在实践、探索中对供应质控管理积累了一些经验,在满足临床各科室需要上起到了保障作用,现介绍如下。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质控管理 《消毒技术规范》 医院感染管理 医院内感染 管理质量
  • 简介:摘要:病案是医疗机构中至关重要的部门,承担着收集、整理和管理患者病历等病案资料的任务。它在医疗服务质量提升、临床研究推进以及医院管理协调方面都具备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本文将介绍病案的定义、功能、基本要求以及建设步骤,并探讨可能遇到的问题与解决方法,以期为病案建设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参考。

  • 标签: 病案室 病案室建设 病案质控工作
  • 简介:目的找出微量注射泵垂直移动后注出率改变最小的安全垂直移动高度,作为临床泵体垂直移动安全措施的理论依据.方法使用MicorinfusionPumpWZ-50C、WZ-50C2、BRAUNPerfusorcompact3台微量注射泵在10ml/min的运转速率下,分别用电子天平测定在平面未移动时以及分别垂直移动15,25,35,50cm高度后1min的注出量并进行比较.结果垂直移动注射泵各不同高度间的流量比较有显著差异垂直移动15,25,35,50cm与未移动时的1min的平均注出流量的差值分别为0.004,0.017,0.033,0.046ml,差值最小的是垂直移动15cm高度流出量剖面图显示水平面与垂直移动15cm高度的流出量线条呈稍有抬高而接近水平线状态,而后此高度流出量的点成为了一个拐点,线条随着垂直移动高度的增大变得越来越陡直,显示注出量比较的改变随着移动高度的增加而急剧增加.结论垂直移动15cm高度注出量的变化最小,成为不同高度的增加使流出量急剧增加的拐点,此垂直移动高度是安全的移动高度.

  • 标签: 微量注射泵 垂直移动 注出率改变 安全移动高度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 和探究 改良手术护理管理对手术质控敏感指标的影响 。 方法 本次研究主要选择了 2017 年 3 月至 2018 年 3 月期间我院没有采取改良手术护理管理措施的 400 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同时选择了 2018 年 4 月至 2019 年 4 月期间采取了改良手术护理管理措施的 400 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别手术质控敏感指标不规范概率。 结果 对照组患者手术质控敏感指标不规范发生概率高于观察组,两组别间患者数据对 比存在意义( P < 0.05 )。 结论 在手术护理过程中,采取改良手术护理措施能够显著提升手术护理质量,显著降低 手术质控敏感指标不规范发生概率,值得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消毒供应当中应用全程质控管理对其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在2020年6月~2021年6月期间,选取55名患者参与实验,在此期间医院的消毒供应采用常规管理,并将此期间进行实验的组别命名为对照组。在2021年6月~2022年6月期间,选取55名患者参与本次对照实验,在此期间医院的消毒供应采取全程质量管控,并将此期间进行实验的组别命名为实验组。最终通过对两组患者院内感染情况以及对消毒供应工作的满意情况并结合消毒供应消毒质量合格率对全程质控管理效果进行讨论。结果:实验组患者无院内感染事件发生,消毒供应工作满意度高达98.18%,生物监测合格率高达100.00%,且B–D试验情况全部合格,以上指标数据均优于对照组对应数据,经计算均达到了P小于0.05标准。结论:本次实验证明将全程质量管控应用到消毒供应护理管理当中,可以有效提高消毒供应的护理管理质量。

  • 标签: 全程质控管理 消毒供应室 护理管理 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全程质控管理对消毒供应护理管理质量的价值。方法:本次研究从本院2022年1月-2023年1月参与管理的消毒供应工作人员进行相关管理干预,按照工作开展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管理)、观察组(全程质控管理)两组,对比管理结果。结果:对比良优率:对照组阶段良优率16例(80.00%),观察组阶段良优率20例(100.00%),指标对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对比工作质量评价,观察组工作指标结果优于对照组,指标对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程质控管理方式可以提升消毒供应的护理管理质量,临床的管理效果较好,可推广。

  • 标签: 全程质控管理 消毒供应室 护理管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PDCA循环法在护理文书质控中的应用。方法;通过研究某科护理文书对PDCA循环情况的运用,运用PDCA循环法查摆问题,在PDCA循环法中引入护理文书质量管理。结果;通过技术手段加强护理文书控制可有效提升护理文书质量。结论;PDCA循环法对于护理文书书写质量的提升具有显著效果。

  • 标签: PDCA循环 护理文书 质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消毒供应护理中应用全程质控管理对管理质量的干预效果。方法:将2022年01月-2022年06月我院消毒供应应用常规管理这一阶段设定为对照组,并将2022.07月-2022.12月应用全程质控管理这一阶段设定为观察组,比较两个阶段的护理管理质量。结果:观察组医疗器械管理质量、消毒质量监测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结论:予以全程质控管理能够提升消毒供应医疗器械管理质量以及消毒质量。

  • 标签: 全程质控管理 消毒供应室 护理管理质量 干预效果
  • 简介:摘要:摘 要:目的:讨论分析消毒供应管理中应用全程质控管理对院感的影响。方法:研究周期为2021年4月-2022年1月,本院消毒供应实施全程质控管理,期间发放消毒灭菌物品35584件,以此为为研究组。同期本地区某一未实施全程质控管理医疗机构发放消毒灭菌物品35496件,以此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相关指标。结果:对比两组医院感染发生率,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消毒供应无菌质量合格率,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毒供应管理中实施全程质控管理可显著降低院感发生率,提高无菌质量合格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全程质控管理 消毒供应室 院感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全程质控管理对消毒供应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11月本院消毒供应32名工作人员纳入研究,以2020年10月为时间节点,未实施全程质控管理为对照组,实施该管理方式为观察组,对比实施前后护理管理质量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的工作态度、及时供给与回收、清洗质量、环境管理评分相比,观察组更高(P

  • 标签: 护理管理质量 全程质控管理 消毒供应室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全程质控管理方法对于医院消毒供应灭菌消毒质量的影响。方法:从2021年1月至2021年5月间本院开始实施全程质控管理,将此期间消毒供应的1000套复用医疗器材纳入研究进行实验实验组),选择2020年6月至2020年12月间本院的1000套接治的复用医疗器材进行参考(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管理措施。实验结束后比较两组的器材损害、不良事件发生率,同时对质量管理效果进行分析。

  • 标签: 全程质控管理 医院消毒供应室 灭菌消毒 质量影响
  • 简介:摘要:消毒供应是医院重要科室,工作内容主要包含了对医疗用品及器械的清洗、消毒等,不会与患者直接接触,但其工作质量与医院感染控制有着紧密联系,如若医疗器械清洗不合格,或是消毒不彻底等,就会引发院内感染问题,在加剧患者病情的同时,也增加了死亡的可能性,故强化全程质控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工本文主要围绕消毒供应对再生医疗器械的全程质控管理进行了探讨、分析,现报告如下。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再生医疗器械 全程质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