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前馈控制在脑血管复合手术液路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15年12月开展的42例复合手术液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应用前馈控制方法对2016年1月—2016年6月46例复合手术的液路进行管理。比较前馈控制前后两阶段液路问题发生的情况。[结果]前馈控制实施后液路相关问题的发生率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将前馈控制理论应用于脑血管复合手术液路管理中,降低了各种液路问题的发生,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液路管理意识和方法,有效保障了新型手术的安全。

  • 标签: 前馈控制 复合手术 液路管理
  • 简介:我们研制的新型复合下肢托架,用于临床手术960例次,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材料与制作复合下肢托架是由底座、支撑杆、高低调节杆及万向调节器、半椭圆形脚托组成,见图1。

  • 标签: 托架 下肢 复合 制作 应用 临床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旨在观察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手术室护理中复合保温护理模式应用效果。方法 我院收治于2020年10月10日~2021年12月30日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102例为研究观察对象,将患者依据随机信封法分两组,对照组(手术室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手术室常规护理干预+复合保温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体温变化情况、寒战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对照组术前体温比对无差异(P>0.05);实验组麻醉用药时、麻醉后30 min、手术结束时、麻醉后2h体温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寒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针对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手术室护理中增加复合保温护理模式,可以确保患者体温稳定,降低寒战发生率,可推广应用。

  • 标签: 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 复合保温护理模式 寒战发生率 体温
  • 简介:复合伤是指两类以上武器或两种以上杀伤因素作用于机体引起的损伤。复合伤不同于多发伤和多处伤,它伤势重,并发症多,病(伤)死率较高,严重的爆炸复合伤伤员常死于致伤现场,且群体伤员多、救治难度大,在平时和战时均可发生。

  • 标签: 复合性损伤 实验研究 治疗救护 中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PDCA模式在胃肠镜检查中护理风险控制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于2021.8-2023.7月,2年内胃肠镜检查的340例患者,2021.8-2022.7月为对照组(170例,采用常规护理模式),2022.8-2023.7月为观察组(170例,实施PDCA模式)。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差错事件发生率、护患纠纷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PDCA模式应用于在胃肠镜检查中可显著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差错事件发生,降低护患纠纷发生率,提升护理满意度,有较高应用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全方位质量控制干预模式对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我院2022年1月-2023年1月间收治的126例接受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行全方位质量控制干预,比较组间护理质量评分、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和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结果:实验组的护理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要短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则要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方位质量控制干预措施可有效提升血液净化护理质量,并可降低患者发生不良事件的概率,能够促进患者住院时间的缩短和满意度的提升,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全方位质量控制干预模式 血液净化 护理质量 不良事件控制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血液净化患者中开展全方位质量控制干预模式对其护理质量及不良事件控制率的影响效果。方法:在我院血液净化患者中随机抽取出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30例观察组和30例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全方位质量控制干预模式,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将两组护理效果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的护理质量和患者依从性提高效果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最终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血液净化患者开展全方位质量控制干预模式,对于提升临床护理质量、增强患者的身心舒适度及配合度、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发挥着重要性作用。

  • 标签: 血液净化 全方位质量控制干预模式 护理不良事件 效果观察
  • 简介:成批烧伤具有病人收治集中、伤情重、合并症多、处理难度大等特点。我科2005年6月收治某部一批危重烧伤伤员5名,伤后77h乘专机转入我院。针对这批病人的救治特点,对病人实施全方位护理,对病人的救治成功及康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现报告如下。

  • 标签: 烧冲复合伤 护理体会 病人收治 救治成功 全方位护理 成批烧伤
  • 简介:  门诊治疗单是医师给患者开出的治疗方案,是护士执行门诊医嘱的凭证,同时也是连接门诊患者与护士的桥梁.随着医疗市场的日趋完善,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逐步增强,对医院及所接受的服务期望值日趋增高.……

  • 标签: 治疗设计 设计应用 门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PDCA循环模式用于消化内镜护理风险控制的价值。方法:2020年6月-2021年6月本科接诊消化内镜检查病患80例,随机均分2组。研究组采取PDCA循环模式,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差错发生率等指标。结果:针对差错发生率,研究组2.5%,比对照组17.5%低,P<0.05。针对仪器器械管理、岗位管理和护理安全评分,研究组分别是(98.24±1.36)分、(98.69±1.01)分、(99.21±0.53)分,比对照组(92.57±1.94)分、(93.95±1.48)分、(95.47±0.94)分高,P<0.05。结论:于消化内镜护理风险控制中用PDCA循环法,利于护理质量的提升,及差错的预防。

  • 标签: 消化内镜 效果 PDCA循环 护理风险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消化内镜护理风险控制中开展PDCA循环模式管理的价值。方法:2020年10月-2021年12月选取消化内镜检查患者100例,按入院时间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管理,试验组开展PDCA循环模式管理。对比两组差错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差错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内镜护理风险控制中开展PDCA循环模式管理,可降低差错事件发生率,改善护理满意度。

  • 标签: PDCA循环模式 消化内镜 护理风险控制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消化内镜护理风险控制中引入PDCA循环模式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8月~2021年8月收治的消化内镜护理患者16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Excel软件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81例)与观察组(8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方法,观察组采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患者护理后生理指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较佳,(P

  • 标签: 消化内镜护理 风险控制 PDCA循环模式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胃肠镜检查护理风险控制中PDCA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10月-2021年12月进行胃肠镜检查的100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结果:实验组护理质量评高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96.00%)高于对照组(80.00%),P<0.05。结论:胃肠镜检查护理风险控制中应用PDCA模式,疗效确切,可提高护理质量与患者满意度。

  • 标签: 胃肠镜检查 PDCA模式 护理质量
  • 简介:目的比较临床常用的碘伏消毒剂与杨驰复合碘医用消毒棉签的皮肤消毒效果,寻求更简便、有效的消毒方法。方法将104例自愿受试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用碘伏消毒剂常规皮肤消毒2遍,实验组用杨驰复合碘医用消毒棉签常规皮肤消毒1遍,用秒表分别记录消毒和待干时间,并测量棉签浸消毒液的长度,消毒后分别采样进行细菌培养。比较2组的消毒效果。结果实验组消毒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而消毒待干所需总时间多于对照组;实验组棉签浸消毒液长度明显长于对照组;实验组与对照组消毒效果之间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碘伏消毒剂与杨驰复合碘医用消毒棉签皮肤消毒均能达到消毒目的,但复合碘棉签消毒操作简便,更具有优越性。

  • 标签: 碘伏 复合碘 消毒剂 皮肤消毒
  • 简介:目的观察复合脉冲磁性治疗仪治疗小儿腹泻的效果。方法将120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加用复合脉冲磁性治疗仪辅助治疗,观察两组治愈率、好转率的差异。结果两组治愈率、好转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复合脉冲磁性治疗仪治疗小儿腹泻具有高效、安全的特点,可应用于临床。

  • 标签: 腹泻 婴儿/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助产士分层管理模式对产房质量控制的实际价值。方法:挑选在我院于2020年3月-2021年3月接待的90例产妇,将所有产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选择常规的助产管理,实验组选择助产士分层管理。分析两组产妇的2h出血量,会阴侧切、宫颈破裂和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实验组的产妇产后出血和出现产伤的数量低于对照组,并且新生儿窒息的数量也较少,P<0.05统计数据具有对比意义。结论:应用助产士分层管理方式能够减少产妇在分娩中的风险,预防产妇产后的各种并发症状。另一方面,助产士分层管理模式还能有效降低新生儿窒息的概率。

  • 标签: 助产士分层管理 产房质量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PDCA循环模式用于消化内镜护理风险控制的价值。方法:2020年6月-2021年6月本科接诊消化内镜检查病患80例,随机均分2组。研究组采取PDCA循环模式,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差错发生率等指标。结果:针对差错发生率,研究组2.5%,比对照组17.5%低,P<0.05。针对仪器器械管理、岗位管理和护理安全评分,研究组分别是(98.24±1.36)分、(98.69±1.01)分、(99.21±0.53)分,比对照组(92.57±1.94)分、(93.95±1.48)分、(95.47±0.94)分高,P<0.05。结论:于消化内镜护理风险控制中用PDCA循环法,利于护理质量的提升,及差错的预防。

  • 标签: 消化内镜 效果 PDCA循环 护理风险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