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索青少年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的有效方法。方法选取36例青少年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管床护士健康教育为主要干预手段;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同伴教育健康干预。观察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对糖尿病知识掌握情况,焦虑情绪的变化及血糖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程度都有所提高,观察组较对照组提高显著;两组患者焦虑情绪在干预后都有所降低,观察组患者降低幅度更大;两组患者干预后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都有明显降低,观察组降低幅度更大: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加用同伴教育对青少年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管理,可促使他们更好地接受糖尿病健康知识,减少其负性情绪,有效控制血糖,提高治疗的依从性。

  • 标签: 青少年 糖尿病 同伴教育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健康教育介入在小儿哮喘护理中的效果。方法:于2020年至2022年期间在我院开展了一项研究,涵盖了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0名小儿哮喘患者。实验组接受了健康教育介入,包括个性化教育、药物使用指导、自我监测、生活方式干预和制定哮喘管理计划。对照组接受传统的药物治疗。我们比较了两组患者的哮喘症状缓解程度和哮喘急性发作次数,并进行了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治疗后表现出了显著的哮喘症状缓解,咳嗽、气促和胸闷症状的频率和严重程度均显著减少(P < 0.05)。此外,实验组的哮喘急性发作次数明显减少(P < 0.05)。相比之下,对照组的改善幅度较小。结论:基于本研究的结果,健康教育介入在小儿哮喘护理中表现出显著的优势,能够提高哮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急性发作风险,减少医疗成本。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两种压迫止血在肝癌介入治疗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肝癌行介入冶疗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采用绷带加压包扎止血,对照组采用绷带加压包扎加沙袋压迫止血。并对两组并发症及自觉舒适度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自觉舒适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介入术后仅予绷带加压包扎压迫止血优于沙袋压迫止血,有助于提高肝癌介入冶疗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肝肿瘤/治疗 手术后医护 止血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针对基于SWOT分析的风险前馈控制护理在预防脑血管介入后穿刺中的应用效果展开分析研讨。方法:择取2022年9月-2023年9月我院行脑血管介入术的患者为研究目标,人数共80例,依照患者入院时间顺序予以分组,常规护理的A组(40例)、基于SWOT分析的风险前馈控制护理的B组(40例),从并发症发生率、疼痛、心理情况、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中对比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后,B组患者在各项指标数值的体现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值达小于0.05标准,存在对比意义。结论:基于SWOT分析的风险前馈控制护理的应用实施,对脑血管介入术患者预后效果影响深远,值得采纳,可作为首选护理方案。

  • 标签: 基于SWOT分析法 风险前馈控制护理 预防脑血管介入后穿刺
  • 简介:摘要:肝癌是临床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该疾病的发生与遗传、饮食、环境等因素军相关,可以分为原发性肝癌和继发性肝癌,其中原发性肝癌发病较高,生存率较低。因为肝癌早期的临床症状不明显,疾病进展隐匿,早期患者大多数不易察觉,所以当肝癌患者自感身体不适前往医院进行诊疗时肝癌已经进展到中晚期。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癌症的治疗方法增多,效果也在逐步提高。癌症患者的5年生存率也有明显的增加。针对肝癌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治疗、化学疗法、放射疗法以及介入治疗。肝癌介入治疗经过临床多年的实践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肝癌介入治疗属于微创手术,主要是通过对肿瘤细胞的靶向消灭达到治疗效果但介入治疗会带来很多术后并发症,再加上疾病本身所带来的症状,所以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的生活治疗明显下降,为了提高此类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可以为患者提供介入护理。本文就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的介入护理干预进行总结,以期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肝癌 介入治疗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介入护理在脑血管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100例行血管介入手术治疗的脑血管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宣教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介入护理。比较两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五指疼痛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焦虑评分、五指疼痛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介入护理 脑血管 介入治疗 焦虑 疼痛 并发症
  • 简介:【摘要】 目的 本文旨在研究介入护理方法对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影响及价值。方法 抽取124例在我院于2020年7月18日-2021年3月1日间接受脑血管介入治疗的患者均分两组进行研究,同时对两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对照组)以及采用介入护理(观察组),并观察两组患者临床变化。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情况优于对照组,患者改善情况更明显,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低,观察组护理方式更令患者满意,比对照组优势显著,两组数据利用统计学数据包处理分析后有意义P<0.05。结论 本文通过对脑血管介入治疗患者配合实施介入护理,患者心理情绪有很大的改变,将不良并发症的发生降到最低,最终使得患者满意,促使患者对护理措施的认可,建议广泛应用。

  • 标签: 介入护理 脑血管 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介入护理在脑血管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0年1月在本院收治的行脑血管介入治疗患者,共62例,按抽签的方式,将其均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介入护理干预。比较并分析两组护理效果和对护理满意度评价情况。结果:两组经护理后均有一定的护理效果,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介入护理 脑血管 介入治疗 效果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课题主要针对介入护理方案,在脑血管介入治疗工作当中产生的护理效果进行探讨。方法:以学习顺序的方式选取2019年9月到2020年9月进入5月开展脑血管节育物治疗的病人作为研究样本。样本量为100名按照病人自身的意愿,分别提供常规护理模式以及介入护理模式,并将其分成常规组和研究组,对两组病人的护理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等多项指标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分别为两组病人提供不同的护理模式,在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效果方面,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效果,这两项指标明显表现为研究组病人占有更大的优势,但研究组病人的并发症发生概率相对较低。结论:为脑血管介入治疗,病人开展临床护理操作时选择介于护理的方案,其应用价值相对较高,可以控制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脑血管 介入治疗 介入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介入护理干预对脑血管介入治疗患者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1月至12月84例接受脑血管介入术患者分为A组和B组,各42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介入护理。对比两组心理应激反应程度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SCL-90评分低于干预前,其中B组更低(P˂0.05)。干预后,B组对患者十分满意率及总满意率均高于A组(P˂0.05)。干预后,B组对患者护理显效率及总有效率高于A组(P˂0.05)。结论:采用介入护理对脑血管介入治疗患者进行干预,可显著提高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其对护理的满意度。

  • 标签: 介入护理 介入治疗 脑血管病 心理
  • 简介:目的比较颈部半介入术治疗脑血管病两种穿刺方法的护理成本和效果.方法对40例脑血管病病人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头皮针组即采用头皮针垂直进针见搏动性回血后固定;留置针组即采用静脉留置针与颈内动脉成45~65°角进针见回血后放平针头再进针少许退出针芯,将针管全部送入血管内拔出针芯固定.结果留置针组的护理成本低于头皮针组;两种穿刺引起的药物外渗、血肿形成等并发症及重复穿刺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留置针法可降低护理成本,效果良好.

  • 标签: 颈动脉穿刺 护理成本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对患者开展脑血管介入治疗的过程中,采取介入护理方法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在2018年1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接受治疗的开展脑血管介入治疗的患者共108例,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n=54)和常规组(n=54),其中,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实行介入护理方法。最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从护理满意度、护理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等三方面进行评价。两组患者资料无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脑血管介入 常规护理 介入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介入护理在心血管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我院在2019年10月至2020年8月期间接收的心血管患者中行以随机择取,共计60例患者参与试验,使用数字编号盲选完成平均分组,产生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介入护理),就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并发症发生率展开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比于对照组更高(P

  • 标签: 介入护理 心血管介入治疗 应用效果
  • 简介:造口病人普遍存在生理、心理及社会各方面的适应问题,早期合理的健康指导干预是促进其尽快回归社会的关键.本研究综述了同伴教育模式的概念、具体应用方式及质控策略,为造口病人制订针对性健康指导模式提供参考.

  • 标签: 造口 健康教育 同伴教育模式 自我管理
  • 简介:目的探讨云南白药棉球加压止血在经桡动脉行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总结护理要点。方法选取60例经桡动脉行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在经桡动脉行冠心病介入治疗后采用一次性桡动脉充气止血绑带压迫止血,观察组患者采用云南白药棉球绷带加压止血。比较两组患者止血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均达到加压止血效果。结论在经桡动脉行冠心病的治疗中,采用云南白药棉球加压止血可以代替一次性桡动脉充气止血绑带止血,而且其静脉回流受阻小,患者感觉舒适,价格低廉。

  • 标签: 经桡动脉行冠心病介入治疗 云南白药 桡动脉充气止血绑带 止血
  • 简介:近年来,对于因患中晚期肝癌失去手术机会的病人采用肝动脉插管栓塞治疗(TACE)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我科自2001年1月-2005年1月对15例肝癌病人进行TACE治疗,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 标签: 肝癌 介入治疗 护理技术 肝动脉插管 栓塞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介入护理在心血管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6月本院收治的110例心血管介入治疗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分组,观察组及对照组,均n= 55。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给予介入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风险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创口渗血、局部肿胀、心律失常、压疮总发生率(7.27%)低于对照组(20.00%),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介入护理 心血管介入治疗患者 常规护理 风险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研究肿瘤介入治疗中配合路径图的介入手术护理是否有使用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2018年3月—2020年3月90例肿瘤病患为研究对象,基于肿瘤介入手术时间短、病患住院时间比较短以及科室手术比较多等具体情况的分析在患者中选取肿瘤介入治疗患者共计90例,随机分组下分成介入组和参照组各45例,参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介入组患者行介入手术护理配合路径图,对比分析不同组别下患者等候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护理满意率。结果:相对于未应用前而言,经介入手术护理配合路径图的应用的患者,肿瘤患者对手术后的满意程度与进行下一台手术的效率均得到了相应的提高,并且患者等待进行手术的时间也减少了,使用该护理方法前后,患者的手术及护理效果都有所改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

  • 标签: 介入手术 护理 路径图 肿瘤 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介入放射科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择  2018 年  8 月—2019 年  7 月介入放射科介入治疗的患者 212 例作为对照组,  选择  2019 年  8 月—2020 年  7 月介入放射科介入治疗的患者  212 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观察组采取护理风险管理。对比两组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评分和临床护理质量指标。结果    观察组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各项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护理人员(P<0.05),观察组手术成功率   98.6%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事故差错率 0.9%和感染率  0.5%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介入放射科介入治疗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可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综合能力及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 护理风险管理 介入放射科 介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