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抗生素对于细菌引发的感染在治疗方面效果显著,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备药品,但是滥用抗生素也会产生抗药性和副作用。对此,我国规定抗生素药物必须有处方才可购买,避免了滥用抗生素的情况。然而依旧有部分人利用其他渠道自行购买抗生素,并不向专业医生咨询,这对自身健康造成危害,应高度重视,合理使用抗生素。

  • 标签: 抗生素 正确用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由于母体在分娩过程中消耗大量的营养元素,产后大量的出汗和恶露排出,也会消耗一些营养,对此合理的饮食调养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合理饮食能够快速补充营养素,可弥补受损的身体,预防产后病症的发生,加快产妇康复进程,保证新生儿的生长发育。那么,产后合理饮食对产妇及新生儿有哪些影响呢?本文就此进行简要分析。

  • 标签: 产后 饮食 新生儿
  • 简介:摘要:危重患者的静脉输液是维持生命和促进恢复的关键治疗手段。初始补液速度需根据患者缺失液体量计算,快速复苏期要迅速补充。输液速度需根据生命体征、尿量及实验室指标动态调整,以避免过量或不足。合理控制输液容量,监测液体负荷与心脏功能关系,实施限制性液体管理策略,及时识别并补充液体,防止器官功能损害。

  • 标签: 危重患者 静脉输液 补液速度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综合护理和常规护理对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1-2023.12期间我院收治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60例,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患儿,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干预后的黄疸指数、黄疸消失时间和患儿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黄疸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黄疸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儿家属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可降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黄疸指数,缩短黄疸消失的时间,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值得临床护理实践应用。

  • 标签: 综合护理 常规护理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 效果
  • 简介:摘要:本论文探讨了湿性愈合理论在压力性损伤护理中的应用进展。湿性愈合是一种治疗方法,通过维持创面湿度促进创面愈合。在压力性损伤护理中,湿性愈合理论被广泛应用于预防和治疗压疮等损伤。本论文通过介绍湿性愈合理论的基本原理、应用历史、优势和劣势,分析了湿性愈合在压力性损伤护理中的有效性。此外,本论文还探讨了湿性愈合理论的发展历程、未来研究方向和在压力性损伤护理中的潜在应用。总的来说,湿性愈合理论在压力性损伤护理中具有重要作用,并且在未来的研究中也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 标签: 湿性愈合 压力性损伤 护理 创面
  • 简介:摘要:本文总结了门诊皮肤科手术护理的体会和经验,并提出了构建合理路径的建议。通过分析手术护理中的关键问题和挑战,探讨了提高护理质量和效率的方法,进而对未来的发展提出展望。

  • 标签: 门诊皮肤科 手术护理 体会 路径构建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DPNP)的危险因素展开分析研讨,旨在为DPNP的早期诊断治疗、护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实验开展于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入选病例均为本院T2DM病人,人数共168例,依据病人有无疼痛进行分组安排,1组:DPNP;2组:无DPNP;3组:T2DM;而后结合三组病人基础资料、糖尿病相关临床参数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三组患者在如下数据指标中存在明显差异性(P值<0.05),包括:病程情况、高脂血症、餐后血糖水平(PGL)、糖化血红蛋白(HbA1c)、餐后2hC肽(2hCP)、空腹C肽(FCP)、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蛋白尿水平、24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UME)、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肾小球滤过率(eGFR)、肌酐值。1组病人高血脂症、大量蛋白尿比例最高;在PGL、HbA1c、2hCP、FCP、UACR、24hUME方面体现均显高2组,P值<0.05。结论:研究证实,病程、PGL、高水平的HbA1c、2hCP、UACR是无DPNP病人的危险因素,UACR、大量蛋白尿、低HDL-C是DPNP病人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存在高风险的T2DM病人来讲,在开展积极治疗的同时,还需配合早期足部护理、健康宣教、运动干预等个体化干预策略,方可有效控制病情进展,保证生活质量。

  • 标签: 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 危险因素分析 护理对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目前的 ICU中,大部分病人病情严重,各种导管需要在 ICU内放置,对身体有很大的压力。后天性肌无力的病人,会增加病人的呼吸机使用时间,增加病人的死亡率。因此,如何有效地控制 ICU获得性肌无力的病人,减少各种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是 ICU临床医生在实际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以 ICU中获得性肌无力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化的方法对其进行对照研究。

  • 标签: 有效约束 ICU 肌无力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药房窗口发药交代及药学服务指导对合理用药的影响。方法:采集2022.1-12我院门诊药房窗口取药患者88例,随机分观察组(44例,发药交代及药学服务指导)与对照组(44例,常规药房窗口发药指导),比较不合理用药情况。结果:药物选择不当、无指征用药、用法用量不当、滥用抗生素、药物配伍禁忌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药房窗口发药交代及药学服务指导对合理用药有积极意义,可减少不合理用药发生。

  • 标签: 药房窗口 发药交代 药学服务指导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静配中心护理质量控制对临床合理用药及安全性。方法:将2021年7月至2023年11月我院收治的80例取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管理、护理质量控制。结果:在取药满意度比较方面,观察组为95.00%,对照组为75.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护理质量控制在静配中心的管理中,能够提升患者取药满意度,提高药物准确性和安全性、提升用药方便性、改善服务质量及态度,以及加强沟通与解释,从而为患者提供更优质、更安全、更满意的取药服务,值得参考。

  • 标签: 静配中心 护理质量控制 临床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帕金森(PD)护理中实施医体融合理念下全程干预模式的作用。方法:选择2022.1.1-2023.7.31间本院神经内科收治的64例PD患者,随机数字表下将其纳入两组,对照组(n=32)常规干预模式、观察组(n=32)医体融合理念下全程干预模式;对比两组肢体运动功能(UPDRS-III)、平衡能力(BBS)。结果:护理后,观察组UPDRS-II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BB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D护理中实施医体融合理念下全程干预模式可促进患者肢体运动功能与平衡能力改善,可推广。

  • 标签: 医体融合理念 全程干预模式 帕金森 肢体运动功能 平衡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合理情绪行为干预与纽曼护理相结合对于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干预效果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9月至2022年10月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共12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治疗和护理方式,实验组采用合理情绪行为干预+纽曼护理方式,对比在两种不同治疗方法下,其疾病知识掌握情况及疾病控制情况。结果:实验组术后疾病掌握情况包括结核病防治知识(72.51±5.13)、血糖控制知识(83.35±5.84)以及日常生活知识(67.35±4.01)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概率(5%)明显比对照组(26.67%)低,P<0.05,实验组 病灶吸收率(90%)明显比对照组(71.67%)高,P<0.05。结论:合理情绪行为干预+纽曼护理方式相较于传统的护理方式,能促进患者有效掌握疾病相关知识,同时有效控制疾病的发展,值得推广。

  • 标签: 纽曼护理 合理情绪行为干预 肺结核 糖尿病
  • 简介:【摘要】 目的 本文内容提要旨在研究临床实施合理情绪行为护理干预对烧伤整形术后患者美学效果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22.7-2023.7期间在我院行烧伤整形的4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人。常规护理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采用合理情绪行为护理干预。从术后美学效果以及心理状态观察两组患者。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90%)大于对照组(60%)(P<0.05)。在合理情绪行为护理干预应用下,实验组焦虑评分(50.67±4.17)低于对照组(53.98±4.41)(P<0.05)。结论 合理情绪行为护理干预能减缓患者不良情绪,提高美学效果,可以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 标签: 合理情绪行为 护理干预 烧伤整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造口患者中运用基于湿性愈合理论的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将2021年3月-2022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造口患者96例分为两组,其中采用常规护理为对照组,而基于湿性愈合理论的护理干预则为观察组,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干预前,两组的Mini-MAC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焦虑、无助评分较低,且积极态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造口愈合时间短,自我效能评分高,且VAS评分低,组间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将基于湿性愈合理论的护理干预运用在造口患者中,不仅可以使患者选择积极的应对方式,增强自我护理效能,还能使术后疼痛减轻,值得推广。

  • 标签: 湿性愈合理论 造口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