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①数值范围号的使用应统一,一般使用波浪线连接“~”,如5至10可写成5~10;但5万至10万应写成5万~10万,不能写成5~10万。②幂次相同的参数范围:前一个参数的幂次不能省略,如3×10^9~5×10^9,或写成(3~5)×10^9,不能写成3~5×10^9。

  • 标签: 数值 偏差范围 参数 医用数学
  • 简介:【 摘要】目的 : 研讨红细胞参数在血液检验中的应用及其对贫血的鉴别诊断价值。 方法 : 从我院 2018 年 5 月 -2020 年 3 月收治且确诊的缺铁性贫血与地中海贫血患者中各抽选 30 例,设为 A 组与 B 组,并以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 30 例受检者作为对照组,对三组行血液检测,并分析红细胞参数。 结果 :A 、 B 组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平均体积及血红蛋白含量较对照组减少均更明显, P < 0.05 ,有统计学意义。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显示, A 组较 B 组、对照组增大更明显, P 均< 0.05 ,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 在血液检验工作中,红细胞参数的检测对不同类型贫血有较高的鉴别与诊断价值。

  • 标签: 红细胞参数 血液检验 贫血 检验价值
  • 简介:摘要:尽管随着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精确、个性化的检测和辅助工具应用于骨科领域,但是目前术前 CT依然是众多骨科医师的一线检查手段。因此掌握腰椎椎弓根的 CT 影像学表现是脊柱外科医生的基础,也是脊柱置钉手术的基石。通过 CT 影像技术,测量国人腰椎椎弓根影像学参数,了解其内部结构规律作为螺钉选择的依据,以提高置钉手术的安全性与准确性。

  • 标签: 骨科植入物 脊柱植入物 腰椎 椎弓根 测量 CT 椎弓根螺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EG)与常规凝血四项(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时间、凝血酶时间和纤维蛋白原)各参数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我院2021年2月到2021年10月住院患者标本85例,所有标本均进行TEG、凝血四项和血小板计数检测,然后比较分析两种检测方法的相关性和一致性。结果:TEG检测的凝血反应时间(R)与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呈现出线性相关(P<0.05);血栓弹力图检测出的血凝块形成时间(K)、血凝块最大振幅(MA)、血凝块形成速率(α-Angle)分别与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Plt)呈线性相关关系(P<0.05);α-Angle、MA、K和血小板计数(Plt)间存在一致性(P<0.05)。结论:TEG检测和凝血四项各参数之间显著相关,但是一致性较弱。

  • 标签: 血栓弹力图 常规凝血 相关性
  • 简介:介绍一种能够准确计算产后出血量孔巾的研制与应用。该孔巾由正反两面组成,正面包括孔巾、操作窗、集血袋。反面包括弹性松紧带和绑腿绳。该孔巾由无纺布制成,一次性使用。使用时将孔巾铺于产妇会阴部,胎儿娩出待羊水排完后由接生者翻转集血袋的内外面,便可收集产后出血量。本孔巾使用方便,能够排除羊水混合在血液中对产后出血量计的干扰,提高产后出血量计的准确性。

  • 标签: 孔巾 产后出血量 羊水
  • 简介:计算机视野检查对于青光眼、眼底病、视神经等疾病的定性、定量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作者认为专科护士充分了解此仪器的基本性能,熟练掌握操作方法,做好患者的解释工作,取得患者的主动配合,最大限度地减少患者的心理及个体差异的影响,对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十分重要。

  • 标签: 视野检查 患者 临床运用 眼底病 专科护士 定量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 PDCA循环管理提高急诊护士对监护仪报警参数个性化设置执行率 。方法:在2019年 10月 到2020年 3月期间,随机选取在本院急诊抢救室接受治疗的 12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将其平均分为对比组( n=60)采取常规管理法,观察组( n=60)采取 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比两组管理方法的执行率以及患者的依从度。结果:观察组对比两组管理方法的执行率、依从度均要高于对比组( P< 0.05)。结论: PDCA循环管理法能够有效提高急诊抢救室患者监护仪报警参数个性化设置执行率,提升监护仪报警有效性,减轻患者紧张情绪,提高患者的依从度。

  • 标签: PDCA 监护仪 报警参数 个性化设置 执行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湿润烧伤膏用于丘疹脓疱型玫瑰痤疮对患者皮肤参数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收集2022年1-2022年12月间符合诊断标准的丘疹脓疱型玫瑰痤疮病例进行研究,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采用湿润烧伤膏,比较两组皮肤参数,另比较两组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各组皮肤参数指标均与治疗前比出现明显差异(P<0.05),其中观察组经表皮失水量、红斑指数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角质层含水量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4.00%、12.00%,经比较未显示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湿润烧伤膏用于丘疹脓疱型玫瑰痤疮对患者皮肤参数及不良反应拥有更好的改善效果。

  • 标签: 湿润烧伤膏 丘疹脓疱型玫瑰痤疮 皮肤参数
  • 简介:目的比较不同时相应用高张盐对失血性休克犬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方法采用修订的Wiggers法复制犬失血性休克模型后,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于休克后10min(组1)、70min(组2)给予6ml/kg7.5%NaCl右旋糖酐溶液(HSD)静推,5min内输完.分别在基础期、休克期及复苏后测定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结果应用高张盐复苏后,组1犬各参数较组2改善明显(P<0.01),且在上升速度和维持时间上显著优于组2,尤以每搏指数(SI)、平均动脉压(MAP)、左室每搏作功指数(LVSWI)等值改善明显.结论早期应用高张盐,可通过加强左室心肌收缩力、扩张全身血管、降低外周阻力,达到改善休克的目的.用液越早,疗效越好.维持时间越长.

  • 标签: 高张盐 失血性休克 血流动力学参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抗栓泵不同治疗参数对极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颅内压的影响。方法:将64例极重型颅脑损伤分为两组,一组(32例)抗栓泵治疗参数设置为30mmHg(表示为三零组),一组(32例)抗栓泵治疗参数设置为40mmHg(表示为四零组),对其颅内压水平、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进行观察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前30min、治疗中30mmin、治疗结束时、治疗后30min、术后3d内(mmHg)、术后6d内颅内压水平以及术后6d内颅内压最高值与颅内压≥20mmHg次数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深静脉血栓预防总有效率均为100.00%(P>0.05)。结论:以30mmHg~40mmHg参数进行抗栓泵治疗均可获得满意治疗效果,且对患者颅内压影响较小,治疗安全性较高。

  • 标签: 抗栓泵 治疗参数 颅脑损伤 颅内压
  • 简介:目前,医院内计算机的使用已非常普遍.本院护理站子系统软件应用2年来,由于护士对软件功能掌握不完善或药品输入不当、核对疏忽、操作失误等原因,发生药品差错,如多药、少药、甚至错药等现象,直接导致病人药品费用方面的纠纷和不满,影响了医院形象及病人对护士的满意度.现将本院在计算机药品管理中常见的差错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

  • 标签: 计算机技术 医院信息化 药品管理 质量控制 护理差错
  • 简介:随着系统化整体护理的开展,病房床位与护士比逐渐被作为护理人员编制的测定依据。浙江省病房护理管理要求中对普通病房的人员配备要求是床位与护士比为1.0:0.4.但在实际护理工作中,工作量的大小受患者病种、病情轻重、病程长短、年龄大小等多种因素影响,所以,单纯以床护比计算普通病房护理人员编制体现不出根据工作性质和任务不同合理比例的定编原则。我院从2003年开始,结合实际使用床位数、出院患者数、病危患者数等指标综合考虑各病区护士编制,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护士编制 系统化整体护理 多指标 设置 算法 合计
  • 简介:[目的]探讨计算机在手术室生物监测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手术室生物监测资料进行科学分类,逐项输入计算机内,通过Office2000进行编辑,存入所属文件夹或磁盘。[结果]生物监测资料完整、齐全、规范、信息储存量大,使用和查找方便,补充和改写简捷,信息反馈及时准确。[结论]应用计算机管理手术室生物监测资料高效、优质,节约人力资源,感染监控效果显著,实现了手术室生物监测资料的现代化管理。

  • 标签: 计算机 手术室 生物监测 资料管理
  • 简介: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人们工作生活各个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对护理工作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操作技能已成为护理工作中一项不可忽视的基本技能。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尝试应用“皮格马利翁效应”原理取得较好效果。

  • 标签: 皮格马列翁效应 继续教育 计算机培训 护士培训
  • 简介:骨盆恶性肿瘤患者的外科治疗极具风险,不仅局部复发率高、并发症多、存活率低,而且围手术期死亡率高。有意义的保留肢体治疗能降低复发率和并发症,并在功能上优于半骨盆截肢。计算机导航技术可以提高手术的准确性,微波灭活术可以杀灭肿瘤,二者联合使用可以降低复发率,同时最大限度的保留功能。本文针对计算机导航与微波灭活联合治疗骨盆肿瘤的护理经验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恶性肿瘤患者 计算机导航 微波灭活 联合治疗 护理经验 半骨盆
  • 简介:日前,我院对门急诊输液室进行了改建,配制患者输液在百级层流的无菌环境下进行。为了提升人性化的服务理念,为亍让患者少排队,让护士少走路,我们应用计算机技术,进一步完善了门急诊输液室的工作流程。

  • 标签: 急诊输液室 计算机技术 工作流程 无菌环境 服务理念 人性化
  • 简介: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positronemissiontomography/computedtomography,PET/CT)作为当今医疗影像学中最先进的设备,融合了PET的功能图像,又兼顾了CT的解剖图像,使两者合二为一,产生高清晰的融合影像,并通过智能化合成分析,有效降低了PET或CT的误差。PET/CT应用最为广泛而成熟的领域是恶性肿瘤的诊断,尤其在胃癌早期诊断中有积极的作用。

  • 标签: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X线计算机断层成像 胃癌 检查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BL教学模式结合现场观摩在消化内镜病房[2]中心护理临床教学中的效果。方法:于2022年12月-2023年12月,对消化内镜中心的20名护理老师[3]进行培训[4]。通过数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5]010例。对照组传统教学,观察组PBL教学模式+现场观摩,分组探究教学的效果。结果:观察组考试成绩考核更优异,结果比较P<0.05。观察组综合护理技能评分更高,结果比较P<0.05。对照组满意度60.00%,观察组满意度100.00%,结果比较P<0.05。对照组满意度73.33%,观察组满意度96.67%,结果比较P<0.05。观察组教学模式质量评价更高,结果比较P<0.05。结论:在消化内镜中心[6]护理临床教学中,结合PBL教学模式和现场观摩,能够帮助消化内镜中心实习生[7]护理人员深入参与学习,与真实的临床实践相结合,提高了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消化内镜中心[8]护理人员实习生[9]的护理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 标签: PBL教学模式 现场观摩 消化内镜 病房护理 临床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