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儿科护理是针对儿童患者的护理工作,其目标是提供全方位的医疗保健和护理服务,以确保儿童的健康和发展。儿童是国家的未来,他们的健康与成长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发展。然而,由于儿童特殊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儿科护理工作相对复杂和困难。在儿科护理过程中,家属的教育与参与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家属是儿童的主要照护者,他们对儿童的护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加强家属教育和家属参与是提高儿科护理质量的重要途径。综上所述,本研究对于推动儿科护理中的家属教育与参与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 标签: 儿科护理 家属教育 家属参与
  • 简介:摘要:目的:实践研究全员参与全程护理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方法:节选本院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时间段,全体护理人员均参与科内一级质控,2至3人组成1个质控小组,每个质控小组负责相应的质控任务,每周对自身责任的质控任务展开自查自纠,每月根据科室护士长与护理部质检结果进行讨论并且制定针对性的整改策略,再进入下一轮自查自纠。结果:对比分析得知,实施全员参与全程护理质量控制后,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未实施全员参与全程护理质量控制前。结论:全员参与全程护理质量控制,对于护理质量的提升发挥显著效用,能够最大限度发挥逐级控制的效能与价值,是实现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重要手段。

  • 标签: 全员参与 全程护理 质量控制 护理管理
  • 简介:摘 要:脑卒中患者的健康教育在整个护理工作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以患者及家属作为对象,通过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可以促进患者康复,学会自我保健,预防疾病的复发。本文针对脑卒中患者从健康教育的时机、健康教育的方式,以及如何实施住院患者个体化的健康教育等主要内容进行阐述。

  • 标签: 脑卒中 健康教育 家庭参与式健康教育 促进健康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家属参与式护理在清醒重症肺炎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ICU的重症肺炎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常规组及实验组,各30例,常规组予常规重症疾病护理,实验组采用家属参与式护理,连续观察2周,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服药依从性等方面差异。结果:2周后,2组患者SAS、SDS评分较护理前下降,而服药依从性评分较护理前提高,与护理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家属参与式护理 重症肺炎 心理状态 依从性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血清高胆红素的分类和发生机制。首先,根据高胆红素的来源,将其分为遗传性高胆红素和获得性高胆红素两类。遗传性高胆红素主要与遗传性疾病相关,包括先天性溶血性贫血和遗传性胆红素转运障碍等。获得性高胆红素则与其他因素引起的溶血、肝脏疾病和胆道梗阻等有关。接着,本文探讨了高胆红素的发生机制。高胆红素的产生可以通过多个途径,包括红细胞溶解释放胆红素、肝脏代谢异常导致胆红素积累和胆道阻塞导致胆红素排泄障碍等。

  • 标签: 血清高胆红素 遗传性高胆红素 获得性高胆红素 溶血 肝脏疾病 胆道梗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人员参与对医保住院患者的审核工作干预效果。方法:选取182例医保住院患者,对照组采取传统费用审核方法,观察组加用护理人员参与,比较两组审核情况。结果:两组审核效果差异显著(P<0.05)。结论:医保住院患者出院需进行费用审核,护理人员参与医保审核效果较好,值得重视。

  • 标签: 医保住院 护理人员参与 审核工作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应用家属参与护理干预提高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的作用。方法:选取自2020年9月~2022年9月到我院就诊的84例静脉治疗患儿。采用Excel表格法均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均为42例。参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加用家属参与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及家属满意程度。结果:实验组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成立(P

  • 标签: 家属参与护理干预 静脉治疗 穿刺成功率 家属护理满意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家庭参与式护理在小儿支气管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8月-2023年8月到本院诊治的50例小儿支气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采取家庭参与式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患儿生活质量评分明显的比对照组高,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呼吸功能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参与式护理在小儿支气管炎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可以提高患儿呼吸功能与生活质量,值得应用。

  • 标签: 家庭参与式护理 小儿支气管炎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 心房纤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它对心脏的功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关于心房纤颤的电生理机制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本文将系统地介绍心房纤颤的电生理机制,并综述相关的研究方法和进展。希望通过这篇论文,能够对心房纤颤的电生理机制进行全面的了解,为心房纤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 标签: 心房纤颤 电生理机制 研究方法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家庭参与式护理模式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22年3月-2023年1月收治的84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经双盲法分为对照组(n=42)和观察组(n=42),分别应用常规发育支持护理和家庭参与式护理,对比两组应用效果。结果:出院1个月,观察组早产儿体重、身长、头围均高于对照组;出院时,观察组家长PSS:NICU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早产儿实施家庭参与式护理,可促进早产儿体格发育,减轻家属的焦虑程度。

  • 标签: 家庭参与式护理模式 早产儿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家庭参与式护理模式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22年3月-2023年1月收治的84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经双盲法分为对照组(n=42)和观察组(n=42),分别应用常规发育支持护理和家庭参与式护理,对比两组应用效果。结果:出院1个月,观察组早产儿体重、身长、头围均高于对照组;出院时,观察组家长PSS:NICU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早产儿实施家庭参与式护理,可促进早产儿体格发育,减轻家属的焦虑程度。

  • 标签: 家庭参与式护理模式 早产儿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家长参与技术性互动在新生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新生儿肺炎60例作为主要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30例每组。观察组运用家长参与技术性互动开展护理工作,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将两组患儿的症状改善时间和家长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肺啰音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咳嗽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的家长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家长参与技术性互动模式运用在新生儿肺炎的临床护理上有显著性优势,既有利于在短时间内改善患儿的病症,又可以提高家长的护理满意度,有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

  • 标签: 家长参与技术性互动 新生儿肺炎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推拿联合家庭参与式护理在儿童保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本院于2022年1月至2023年5月间收治的接受儿童保健服务的小儿中,随机抽选80例进行研究,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小儿推拿,实验组给予小儿推拿联合家庭参与式护理,两组各40例,比较两组应用效果。结果:实验组的认知、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方面、总发育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儿童保健过程中,应用小儿推拿联合家庭参与式护理,其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小儿推拿 家庭参与式护理 儿童保健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精神分裂症患者用家属参与式护理的效果及对康复的影响。方法:2021年5月-2022年9月,从本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选择76例,随机分组依据,将76例患者分2组,各38例,对照组:常规护理,基于此,试验组:联合家属参与式护理,比较护理情况。结果:护理后,试验组患者的自理能力与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试验组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而家庭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对比两组用药依从性,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精神分裂症护理中,应用家属参与式护理模式,其对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具有积极的作用,且还能提高用药依从性,值得推荐。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家属参与式护理 小儿 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 孟鲁司特钠
  • 简介:摘要: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全球范围内数以亿计的人受其影响。该疾病的主要特征是气道的慢性炎症和可逆性气道阻塞。患者常常表现为呼吸困难、气喘、胸闷感和咳嗽等症状。支气管哮喘的病因涉及遗传和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触发因素包括过敏原、刺激物和感染等。治疗策略主要包括控制炎症和缓解症状两个方面。通过使用抗炎药物如吸入型类固醇和长效支气管扩张剂,可以减轻气道炎症、降低敏感性和预防急性发作。急救药物如短效支气管舒张剂可用于迅速缓解急性症状。除药物治疗外,患者还可以通过避免触发因素、接种疫苗、调整生活方式和依从治疗等方法来管理和控制疾病。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可控制的慢性疾病,通过合理的治疗和管理,患者可以减少症状发作、改善生活质量并降低并发症的风险。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病因 药物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头颈肿瘤气管切开带管出院患者家庭参与式延续护理的实施研究。方法:从我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头颈肿瘤气管切开带管出院患者中选取9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5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家庭参与式延续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发生概率和再入院率。结果:两组在经过相应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对于本组采用的护理方法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另外,观察组患者无论是并发症方面还是再入院率方面都比对照组更加理想,差异显著(P

  • 标签: 头颈肿瘤 气管切开 家庭参与式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本研究针对慢性肾衰竭腹膜透析患者在护理中,实行家属参与式护理模式对其进行干预,探讨不同管理模式患者的居家治疗效果。方法:以随机抽样的方式在我院2022年6月1日至2023年6月1日随诊的腹膜透析患者中抽取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使用常规护理模式的100例患者为对照组,实行家属参与式护理模式的100例患者为实验组,实施护理后对两组腹膜透析患者遵医行为、干预前后的自护能力及心理状态进行比对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遵医行为、自护能力实行家属参与式护理模式后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同时患者的心理状态得到了有效的改善,两组之间的护理效果差距较大P<0.05有研究价值。结论:通过对腹膜透析患者实行家属参与式护理模式对其进行干预,患者的心理状态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同时患者的遵医行为、自护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运用。

  • 标签: 遵医行为 自护能力 腹膜透析 心理状态 家属参与式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胃癌根治术后采用参与式饮食护理的效果及对患者术后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2020年1月-2022年5月,从本院收治的开展胃癌根治术的患者中抽取58例,随机分2组,各29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试验组:联合参与式饮食护理,比较护理情况。结果:首次下床活动及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便时间相比,试验组均短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营养状态指标相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统计2组并发症率,试验组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胃癌根治术患者护理中,参与式饮食护理的开展,可以改善患者术后营养状态、缩短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对减少并发症率有积极作用,值得推荐。

  • 标签: 胃癌根治术 参与式饮食护理 术后营养状况 胃肠功能恢复时间 并发症率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父母参与护理模式在新生儿重症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6-2022.6期间本院收治的新生儿重症肺炎患儿9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父母参与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症状、临床疗效、患者家属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哮鸣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气促消失时间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患儿家属满意度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父母参与护理模式在新生儿重症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改善患儿临床症状的作用明显,值得推广。

  • 标签: 父母参与护理 新生儿重症肺炎 满意度
  • 简介:摘要: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医院感染管理与防控工作是医疗质量和安全的重点内容,它不仅与医疗机构所有人员的健康息息相关,而且是衡量现代医院综合质量管理水平的重要标识。1986年,我国卫生部医政司组织召开第一次全国医院感染管理研讨会,制定了“医院内医院感染监测、控制研究计划”,开启了我国医院感染管理的快速发展时代,使我国医院感染管理工作逐渐步入了专业化、精准化、国家化、国际化的轨道1563-1568。经过三十多年的探索与发展,各级综合医院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从无到有,在组织管理体系、工作流程、院感专职人员的配置、学科建设等方面逐步规范。

  • 标签: 全员参与 院感防控模式 应用 医院感染管理 价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