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77 个结果
  • 简介:青春的朦胧,青春的幻想,青春的流行,青春的执著,青春的孤独,青春的忧虑,青春的冲动……青春还会有一连串的烦恼。本期记者瑞瑞将走进校园,采编青春物语。

  • 标签: 单相思 游戏 感情 青春
  • 简介:目的探讨临床检验危急报告制度中的质量控制效果。方法成立临床危急质量控制小组,进行流程重置,并对医护人员进行危急相关知识以及危急的报告和反馈流程进行培训。结果2010年全年共接到危急报告123例,且有42%的危急报告在夜班进行接收,均得到紧急处理,受到医生和患者的好评。结论对临床危急实施质量控制,规范了危急报告流程,提高了医护人员对危急重要性的认识.提高了危急的处理效果。

  • 标签: 危急值 质量控制 护理管理
  • 简介: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婴儿骨密度增长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我院门诊0~1岁婴儿304例,采用超声骨密度分析仪测定婴儿左胫骨中点处的超声传导速度(SOS),并随机分为干预组171例和对照组133例。干预组从第1次测试之日起,在喂养方式,被动操训练,日晒时间,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预防婴儿感染性疾病等方面采取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3个月后回访观察婴儿SOS水平。结果两组婴儿第1次测试骨密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3个月后,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加强婴儿钙营养,改善喂养方式,及时添加动物性食物量及种类,进行婴儿被动操训练,加强户外活动,合理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预防感染性疾病等早期护理干预措施对婴儿骨密度增长有重要的影响。

  • 标签: 骨密度 骨发育 护理干预
  • 简介:目的探讨幼儿上肢术中止血带安全、有效的压力。方法检测56例幼儿指动脉搏动消失时上肢止血带压力、最低上肢止血带压力,在此基础上探索达到最低稳定止血效果的压力范围,观察年龄、性别等对上肢止血带有效压力的影响,并观察可能的止血带损伤。结果最低止血压力为20kPa但术中止血效果不稳定。男、女幼儿及各年龄段指动脉搏动消失时止血带压力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最低稳定止血效果的压力为21kPa,〉3-4周岁、〉2-3周岁与10月-2周岁幼儿组达到稳定止血时止血带压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幼儿安全、有效的上肢止血压力为22-25kPa。

  • 标签: 幼儿 上肢 止血带 压力
  • 简介:目的探讨人体检验、检查危急报告流程在门诊医疗护理中的实施及其效果。方法对2009年1-12月门诊46例危急报告患者按报告流程实施诊疗及护理。结果46例危急报告患者均得到及时有效处理,病情好转。结论危急报告流程的实施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抢救时效性和成功率,而护士在多部门紧急合作处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标签: 危急值报告流程 门诊 护理安全 实施
  • 简介:【摘 要】目的:在母婴分离期间为缩短泌乳始动时间,增加泌乳量,针对电动吸奶器对母婴分离早期产妇泌乳的影响做深入分析,为临床提供有效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2月-2022年4月期间本院接收的母婴分离产妇,共计100例,按接收顺序平均分为两小组。比较两组泌乳始动时间及泌乳量。结果:泌乳始动时间观察组早于对照组,观察组泌乳量更多,差异明显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分析表明,采用电动吸奶器在母婴分离早期产妇泌乳中,可缩短泌乳始动时间,增加泌乳量,具有可行性,对此建议大力推广。

  • 标签: 电动吸奶器 传统挤奶 母婴分离 泌乳量 舒适度
  • 简介:血压是循环血量、心排血量、周围血管阻力及动脉壁弹性等血流动力学变化的综合性反应。血压测量是最基础的临床护理工作。《基础护理》教材示血压计袖带缠放时应平紧贴近肌肤表面,临床上秋冬季节为了病人的方便,于2006年2月-2006年8月将血压计袖带分别缠放于紧贴肌肤和秋衣上,对不同位置测量的血压进行比较分析,现报道如下。

  • 标签: 血压计袖带 血压值 临床护理工作 血流动力学变化 周围血管阻力 循环血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DCA管理模式在介入高耗材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19年12月予以介入高耗材实施传统粗放型管理模式最为常规组,选择2020年1月-2020年12月予以介入高耗材实施PDCA管理模式为探析组,分析不同管理模式的应用价值。结果:探析组积压评分低于常规组,探析组管理质量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PDCA管理模式在介入高耗材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避免库存积压情况出现,还可达到理想的管理目的,值得推广。

  • 标签: PDCA管理模式 介入高值耗材管理 库存积压 管理质量
  • 简介:【摘要】在体检中,HBsAg检测是最常规的体检项目之一,其结果的准确性非常重要。HBsAg的检查方法很多,有琼脂免疫扩散法、对流电泳法、反向被动血凝法(RPHA)、酶联免疫法、固相放射免疫法等,其中以酶联免疫法的灵敏度与特异性较高,为目前应用较多的方法[1]。但在测定中影响其结果的因素很多,可能会造成假阳性或假阴性的结果。观察临床常规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中出现假阳性或者假阴性的原因以及探讨相应的解决办法。

  • 标签: 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弱阳性 胶体金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手术室高耗材管理方法,明确高耗材管理系统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我院手术室于2021年5月引入高耗材管理系统,对比实施前(2020年7月至12月)、实施后(2021年5月至12月)高耗材配送核对情况、管理质量及护理人员满意度评分。结果:与实施前相比,实施后手术室高耗材配送所需时间、核对每日耗材用量用时、发放次日耗材用时、核对前一天耗材用量用时均明显更短,且实施后手术室高耗材管理质量及护理人员满意度评分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高值耗材 手术室 管理系统 护理管理
  • 简介:电动吸引器是一种高负压、大流量的医用吸引装置,在医疗机构中用于吸除病人气道内的分泌物和手术时病人体内渗出物、冲洗液,使用范围广泛。在严重创伤病人的急救护理中是为专科治疗或监护创造有利条件的重要一环[1]。目前临床常用的吸引装置有中心负压吸引器和电动吸引器2种。电动吸引器作为临床一种急救仪器设备要求日常放置在抢救室备用,有不可取代的作用。

  • 标签: 一体化电动吸引器 感染 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糖尿病肾病危险因素及血压控制临界。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04月-2021年04月间10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24h尿蛋白不同分为非糖尿病肾病组(参照组)、糖尿病肾病组(研究组),各50例,分析糖尿病肾病危险因素、血压控制临界。结果 糖尿病家族史、糖尿病病病程、血肌酐、总胆固醇、血压水平等是糖尿病肾病危险因素,且研究组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ROC曲线下面积,得知糖尿病肾病舒张压控制临界为78.50mmHg,收缩压为139.50 mmHg。结论 家族史、糖尿病病病程、血脂水平等是糖尿病肾病主要危险因素,需要确定其血压控制临界,并采取相关应对措施,以延缓病情进展,提高预后。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危险因素 血压控制 临界值
  • 简介:目的探讨社区健康护理干预在改善老年人运动机能、提高老年人身体素质中的作用。初步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节约医疗资源的社区老年健康干预的模式。方法采用半实验研究设计,经整群随机抽样获得样本241例,其中干预组149人,对照组92人。观察干预组接受干预前后运动功能的变化;比较2组在干预结束后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运动机能干预后有所提高。结论以社区为基础、以社区医院为中心的社区老年人健康护理干预对提高老年人运动机能、增强体质有积极作用,为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提供了新的模式。

  • 标签: 社区护理 老年人 运动机能
  • 简介:目的探索护理大专生专业选择动机,为护理教育者实施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法对18名护理大专生进行深度访谈,将所得资料使用Colaizzit七步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护理大专生专业选择的动机被提炼出4个主题:追求安全感的需要、受尊重需要、追求家庭健康的需要、自我实现需求。结论护理大专生专业选择动机呈现与以往不同的心理动机,护理院校应加强新入校护理大专生对护理专业的正确认识,提升其对职业价值感的认知。

  • 标签: 专业选择动机 护理大专生 质性研究
  • 简介:[目的]评估胃癌术后复查胃镜电动洗胃机洗胃的护理风险,探讨个体化洗胃方案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2008年11月-2012年4月我科收治的胃癌术后复查给予电动洗胃机洗胃病人124例,按照洗胃预约序号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选用DXW-A型电动洗胃机,对照组采用常规洗胃法,观察组采用个体化洗胃法,比较两组洗胃时间、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洗胃时间明显缩短于对照组(P<0.05),且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胃癌术后病人进行准确的护理风险评估,采用改进的留置胃管方法,实施个体化洗胃操作,提高病人洗胃安全性,降低护理操作风险.

  • 标签: 胃癌 电动洗胃机 护理风险 对策
  • 简介:目的:探讨中药泡足在阳虚质正常高血压人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体检时发现的阳虚质正常高血压者120名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60名,两组均给予常规的生活方式干预,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中药泡足,比较干预4周和6周后两组血压、体重指数(BMI)变化情况。结果:干预4周和6周后干预组血压及BMI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泡足对阳虚质正常高血压人群具有较好的干预作用,可有效预防其转变成高血压病。

  • 标签: 中药泡足 正常高值血压 阳虚质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持续质量改进在健康体检中心危急管理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4月期间健康体检中心危急的管理效果作为研究对象,将2020年5月至2020年10月期间未进行质量改进的体检中心危急管理质量作为对比组,将2020年11月至2021年4月期间进行持续质量改进后的体检中心危急管理质量作为测定组,对比两组危急管理的质量和效率。结果:测定组中危急检出效率明显高于对比组,且发现危急后的受检人员复查效率也明显高于对比组(p<0.05),经调查,测定组体检后受检人员对体检中心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比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概念的落实,有助于健康体检中心管理质量的持续改进和管控,获得更高水平、更全方位、更持续性的医疗服务质量,有助于提高危急管理效果,提高危急检出及复查率,值得推广。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 健康体检中心 危急值 应用效果
  • 简介:学习动机(learningmotivation)是指学习活动的动机类型,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美国教育心理学家D.P.Ausuble指出,学习动机与学习之间的关系是典型的相辅相成的关系,学习动机可以增强学习行为方式、促进学习效果。相同地,社会大环境的转变和职业竞争力的不断增强也会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类型的转变。澳门回归祖国已5年,各行各业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护理界与邻近地区的频繁交流,高学历专业人才的引进以及澳门居民对医疗护理要求的不断提高都对澳门护理人员提出了新的挑战。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澳门社会转变对澳门在职护理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以及澳门护理继续教育的意义,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学习动机 护理学生 澳门 在职 护理继续教育 动机类型
  • 简介:目的探讨起始课对激发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学习动机的效果。方法将2009级97名学生随机分成试验组(49g)和对照组(48g),试验组先采用章起始课的方法演示典型病例的救护过程,再进行单项操作演示、理论讲授、提问和讨论:对照组按照传统的理论、单项操作演示、提问和讨论的方法进行基础护理技术教学。结果试验组在总体教学效果、操作能力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情感态度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起始课策略教学可激发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培养护理专业学生核心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

  • 标签: 教育 护理 学生 动机 起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