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简要介绍了中医临床护理信息数据元项目编制的意义及编制过程,并对编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为中医临床护理信息领域数据元标准化工作提供参考。

  • 标签: 中医 临床护理信息 数据元 项目编制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固定手术治疗跟骨关节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期间骨科就诊的92例跟骨关节骨折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为46例,给予对照组“L”形切口治疗,给予观察组切开复位联合“Y”型钢板固定术治疗,将两组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感染、皮肤坏死、固定不良、腓肠神经损伤)低于对照组(2.17%、19.57%),(P<0.05);观察组治疗后VAS疼痛评分(2.36±0.54)分低于对照组(4.56±1.52)分,(P<0.05)。结论:固定手术治疗跟骨关节骨折的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上进行使用与推广。

  • 标签: 内固定手术 跟骨关节内骨折 并发症
  • 简介:护理人员在医院中是一支数量大、工作接触面广、且影响面大的队伍。护理人员的合理配备和使用直接关系到医院医疗护理质量,在医院建设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医院目前使用的编制标准是由卫生部1978年制定的,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设置是卫生部1985年制定的,这些计划经济时代制定的组织编制原则已远远不能适应当前医院的发展要求。我院近年来结合科室风险、责任、工作量和劳动强度等因素,对护理人员的编制和职称岗位进行了重新核定,将护理岗位分级,不同科室给予不同编制和职称岗位,对护理人员合理编制配备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 标签: 护理人员 编制标准 岗位设置 医院建设 医疗护理质量 专业技术职务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经皮镜下胃造口患者家庭肠营养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科室2018年4月到2021年4月收治的60例经皮镜下胃造口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30例经皮镜下胃造口患者为对照组,30例经皮镜下胃造口患者为观察组。两者均予经皮镜下胃造口肠营养支持后,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家庭肠营养护理。收集相关数据,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为93.33%,对照组患者总满意度为70%,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8%,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经皮镜下胃造口患者中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家庭肠营养护理干预,可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住院时间,疗效显著,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经皮内镜下胃造口 家庭肠内营养支持 护理
  • 简介:在护理研究领域问卷的使用越来越多,但是一些研究却缺乏对问卷质量的报告。本文对问卷设计与编制的几个基本环节,即问卷条目的确定、测量方法、条目的保留和删除、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测量方面做了概括介绍,突出了在问卷设计和编制后对问卷的测量问题,强调了应用因子分析测量问卷结构效度这一重要步骤。

  • 标签: 问卷调查 信度 效度 护理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 分析瘘早期术后护理干预对降低动静脉瘘并发症发生、促进瘘早期成熟的影响。 方法:本次研究观察对象设定为 70 名,于研究期内( 2019 年 6 月 -2020 年 5 月)从我院收治的 动静脉瘘术 患者中筛取,按照随机平均分组原则对 70 名患者进行分组,共两组分别为观察组与常规组,实施的护理干预措施分别为优质护理及常规护理,比较不同护理服务模式对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 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8.57% ,常规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40.00% ,两组对比( x 2 =9.4007 , p=0.0021 ) 。 结论:通过早期术后护理干预, 瘘早期术患者能够明显降低 动静脉瘘并发症的 发生率,帮助患者 瘘早期成熟, 值得推广 。

  • 标签: 内瘘早期术 护理 干预 静脉内瘘并发症 内瘘早期成熟
  • 简介:摘要:胶囊镜是21世纪镜技术的发展方向,它具有安全、无创、无痛苦、操作简便、无交叉感染等优点,已在全球广泛应用。OMOM 胶囊镜是由重庆金山科技集团在国家“863计划”的支持下,自主开发并拥有全部自主知识产权的消化道舒适检查工具。本规范将介绍 胶囊镜的基本原理及产品组成,并指导医生如何正确地操作与使用 胶囊镜。

  • 标签: 胶囊内镜 操作技巧
  • 简介:目的:探讨胶囊镜检查的护理方法.方法:对80例疑有小肠疾病的患者行胶囊镜检查,对所有检查者均进行检查前、检查中、检查后规范护理,以期取得较好的检查结果.结果:80例患者中,发现小肠存在病变者69例,未见异常11例,阳性率86.25%.其中小肠出血10例,小肠间质瘤3例,小肠炎症性疾病(溃疡、糜烂、充血)19例,小肠憩室3例,小肠血管病变8例,小肠多发息肉14例,克罗恩病4例,小肠肿瘤6例,钩虫病2例.图像清晰,效果满意.结论:胶囊镜检查具有安全、无痛苦、顺应性好等优点而易被患者接受,病变检出率较高,检查中无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

  • 标签: 胶囊内镜 小肠疾病 临床诊断
  • 简介:总结19例危重患者经皮镜下胃造瘘术肠营养的护理。认为护理重点是正确实施经造瘘管喂饲营养液、给药,做好造瘘口周围皮肤、造瘘导管的护理,重视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加强带管出院患者的指导。19例中2例死亡、11例带管出院、6例仍住院治疗中。

  • 标签: 危重患者 胃造瘘术 肠内营养 护理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康复护理在手指关节骨折微型钢板螺钉固定治疗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4月本院收治的60例行微型钢板螺钉固定治疗的手指关节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30例,采用康复护理方法。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护理总满意度及骨折愈合时间。结果:对照组的护理总满意度低于观察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将康复护理应用于行微型钢板螺钉固定术治疗手指关节骨折患者的术后护理中,相对于常规护理不仅能有效缩短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还能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手指关节内骨折 康复护理 微型钢板螺钉内固定术
  • 简介:镜手术是近年发展的一项新技术,创伤小、恢复快、手术过程时间短、出血少、易被病人接受。现将鼻镜手术病人的护理介绍如下。

  • 标签: 鼻内镜手术 手术病人 护理 手术过程
  • 简介:镜手术已广泛应用于治疗慢性鼻窦炎和鼻息肉等,其特点是损伤轻、痛苦小。该术式是通过不同角度的鼻镜可以彻底清除窦隐蔽部位的病变。能在彻底清除病变的基础上尽量保护和改善鼻腔、鼻窦的生理功能,即通过小范围的或局限性的手术来解决广泛的鼻窦病变。此类手术既需要医生有熟练的医疗技术还要求护士密切配合。

  • 标签: 鼻内镜手术 手术病人 慢性鼻窦炎 护理 鼻窦病变 隐蔽部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动静脉瘘狭窄行球囊扩张术后(PTA)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对102例动静脉瘘狭窄患者行PTA术,术中在B超下导丝引导超高压球囊至狭窄部位,逐级扩张。术后穿刺尽量避开狭窄病变部位,同时进行宣教等护理工作。结果:102例血液透析患者术后进行血透治疗血流量≥220ml/min。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血液透析治疗,球囊扩张术后瘘使用>6个月以上。结论:正确的术后护理可促进患者提高瘘使用寿命,有效提高术后治疗效果。

  • 标签: 动静脉内瘘 球囊扩张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标准化管理消化镜室无痛苦镜护理配合上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1月到2019年12月的80例消化镜室无痛苦镜患者,根据护理模式的差异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以及标准化组(标准化管理)。比较效果。结果:标准化组护理后疼痛评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化镜室无痛苦镜患者采用标准化护理可更好减轻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标准化管理 消化内镜室 无痛苦内镜 护理配合 应用
  • 简介:随着系统化整体护理的开展,病房床位与护士比逐渐被作为护理人员编制的测定依据。浙江省病房护理管理要求中对普通病房的人员配备要求是床位与护士比为1.0:0.4.但在实际护理工作中,工作量的大小受患者病种、病情轻重、病程长短、年龄大小等多种因素影响,所以,单纯以床护比计算普通病房护理人员编制体现不出根据工作性质和任务不同合理比例的定编原则。我院从2003年开始,结合实际使用床位数、出院患者数、病危患者数等指标综合考虑各病区护士编制,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护士编制 系统化整体护理 多指标 设置 算法 合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血管腔球囊扩张术治疗自体动静脉瘘狭窄的护理。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1年8月我院接收并治疗的56例行经皮血管腔球囊扩张术治疗的自体动静脉瘘狭窄患者为例,计算机分组为研究组(28例)以及对照组(28例),前者实施优质护理,后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护理后SF-36评分,不良反应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6.42%,对照组护理满意度75.00%;且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自体动静脉瘘狭窄患者进行经皮血管腔球囊扩张术治疗的同时实施优质护理,对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有重要作用。

  • 标签: 经皮血管腔内球囊扩张术 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ARDS俯卧位通气病人肠营养支持期间,肠营养耐受评估表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80例ARDS俯卧位通气病人肠营养支持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时间段为2021.8-2022.8,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实施肠营养耐受评估表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比两组营养状况、肠胃功能。结果:观察组营养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胃肠功能障碍发生率对比,观察组较低(P<0.05)。结论:ARDS俯卧位通气病人肠营养支持患者,实施肠营养耐受评估表应用价值。

  • 标签: ARDS俯卧位通气 肠内营养耐受评估表 营养状况 胃肠功能
  • 简介:镜下行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是近年来诊断、治疗胆胰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其简便易行、创伤少、痛苦小、成功率高、诊治显效好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操作较复杂,做好术前、术中、术后护理有利于ERCR顺利进行。现将我院2003年9月以来开展ERCP的护理总结如下。

  • 标签: 术后护理 胆胰疾病 诊治 内镜 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 ERCR
  • 简介:目的保证用戊二醛进行消化镜消毒的有效浓度,确保消毒效果。方法制剂室用碘量法测定每批戊二醛的初始浓度共10次,感染科和消化镜室用戊二醛浓度指示卡测试使用中戊二醛浓度180次。结果戊二醛原液浓度均合格.使用中戊二醛浓度合格率为46.26%,原因与消化镜消毒槽设计不合理,清洗方法不当,消毒液使用次数过多有关。经改进水槽设计,纠正不当清洗方法,限制使用次数,每日测试浓度,复查使用中浓度合格率为93.21%,使用次数≤20人次时浓度合格率98.66%。结论戊二醛溶液用于消化镜消毒时,注意各病例用后,认真做好床侧清洗.每日监测其浓度,每批消毒液以使用不超过20人次为宜,能确保戊二醛溶液的浓度不低于1.8%

  • 标签: 戊二醛 消化内镜 改良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