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3 个结果
  • 简介:破伤风抗毒素(TAT)是一种免疫马血清,对人体是异种蛋白具有抗原性,注射后容易出现变态反应。因此在用药前须进行过敏试验,曾用过破伤风抗毒素超过1周者,如再使用还需重做皮试。临床上因皮试液浓度高,常出现皮试假阳性,进行脱敏注射不仅增加护士工作量,又加大病人痛苦。为规范皮试液浓度及皮试用药量,我科2005年6月—2006年12月对200例应用破伤风抗毒素病人皮试结果及脱敏注射法进行观察,无出现严重变态反应。现总结如下。

  • 标签: 破伤风抗毒素皮试 脱敏注射法 皮试液浓度 变态反应 皮试假阳性 护士工作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采用结肠镜下硬化注射法治疗的内痔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护理方案。 方法:本次调查中 52 例内痔患者均选自 2019 年 3 月 -2020 年 3 月,按照抽签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 ( n=26 ) 和实验组 ( n=26 ),两组患者均接受结肠镜下硬化注射法治疗,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接受围术期护理,分析临床效果。 结果:实验组患者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相比于对照组明显更低,差异存在可比性 (P<0.05)。 结论:在老痔患者的治疗中应用结肠镜下硬化注射法配合围术期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安全可靠,具有在临床中广泛推广的应用价值。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CSII)与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MSII)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疗效与护理。方法将83例需要胰岛素强化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CSII组42例,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MSII组41例,采用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控制疗效、治疗达标时间、低血糖及黎明现象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SII治疗更符合生理状态下胰岛素分泌,能更快、更有效、更安全控制血糖,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糖尿病/药物疗法 糖尿病/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利用胃-结肠反射同时腹部按摩训练骨科卧床患者定时排便的效果。方法将150例下肢骨折卧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观察组早餐后30min利用患者的胃-结肠反射同时腹部按摩训练患者定时排便,对照组按常规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便秘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便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用患者的胃-结肠反射同时腹部按摩可有效预防便秘,减轻患者的痛苦。

  • 标签: 排便训练 按摩 反射
  • 简介:硬膜外麻醉下胆系手术的术中牵拉、剥离胆囊及探查胆道等操作,易引起迷走神经亢进,发生胆心反射。轻者恶心呕吐,重者心率减慢、血压下降,还可诱发冠状动脉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严重血流动力学紊乱,甚至引起心跳呼吸骤停,危及病人生命。2001年1月~2003年12月,我院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胆道手术共508例,通过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和加强术中护理,发生胆心反射132例占25.98%,无一例发生意外,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 标签: 胆系手术 胆心反射 疾病预防 护理技术 健康教育
  • 简介:目的总结拔管致迷走神经反射的原因和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496例行心脏介入术后拔管情况进行分析.寻找拔管致迷走神经反射的相关因素。结果15例患者出现拔管致迷走神经反射。结论拔管致迷走神经反射有诸多因素,加强手术前后的病情观察和护理,可以预防及减少拔管致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

  • 标签: 拔管 迷走神经反射 护理
  • 简介:心脏介入治疗已成为临床广泛有效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迷走神经反射在心脏介入治疗过程中是一种常见的但需及时发现和处理的特殊情况,严重时会威胁病人的生命。因此加强对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认识和预防是非常必要的。

  • 标签: 血管迷走神经反射 心脏介入治疗 护理 诊断方法
  • 简介:目的评价运用护理干预手段预防血管迷走反射发生的作用及效果.方法选择156例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分组比较,其中76例为对照组,未经处理直接拔管;80例为干预组,采取多项护理干预手段后拔管.重点比较分析2组拔管反应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拔管反应8例,发生率10.53%,干预组拔管反应2例,发生率2.5%,干预组较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通过护理干预手段,可有效预防拔管后血管迷走反射发生.

  • 标签: 冠状动脉介入 血管迷走反射 护理
  • 简介:总结了46例视网膜脱离手术中的眼心反射的护理,主要包括眼心反射的预防和处理。认为在临床实践中积极开展预防眼心反射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确保患者安全。

  • 标签: 视网膜脱离 手术 眼心反射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冠脉介入术并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观察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0年3月~2004年3月320例冠脉介入术后6例并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临床表现及护理.结果320例患者并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有6例,发生率为1.6%,经及时治疗和护理后均恢复了健康.结论从护理角度提出了应对冠脉介入术后并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保持高度警惕性,充分认识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临床特点,以便在护理上尽早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

  • 标签: 冠脉介入术 血管迷走神经反射 护理
  • 简介:自1999年以来,我院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治疗方案进行改进,以原来的一般肝素治疗逐步过渡到现在的疏通微循环,改善全身脏器血供的低分子肝素法安明治疗,安全性大,疗效也显著提高,现将护理要点介绍如下。

  • 标签: 心绞痛 法安明 皮下注射法 护理
  • 简介:回顾分析我科2007年1月2008年12月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发生血管迷走神经反射(VVRs)7例病人的临床资料,VVRs主要发生在拔出鞘管和压迫止血时,精神紧张、疼痛刺激和血容量不足是VVRs发生的主要原因。通过采取多项护理措施及静脉注射阿托品、多巴胺等,所有病人症状于5min~10min缓解,生命体征于30min内恢复正常,无其他并发症发生。

  • 标签: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迷走神经反射 原因 护理
  • 简介:3岁以下的孩子都要吃配方奶粉,虽然配方奶粉有的宝宝不习惯喝,但是营养丰富,含有宝宝所需要的各种营养成分,饮料奶口感比较好,口味香甜,但是所合营养成分较低,根本不能满足宝宝的生长发育?另外妈妈要少给宝宝吃零食,很多零食舍有添加剂、防腐剂,不仅对宝宝身体没好处,还会破坏宝宝的肠胃。

  • 标签: 宝宝 饮料 体重 配方奶粉 营养成分 3岁以下
  • 简介:[摘要] 目的 评价低体重先心病患儿手术期体温综合干预方案应用效果。方法 通过文献检索与半结构访谈构建体重先心病患儿手术期体温综合干预方案。采用便利抽样,选取我院手术室2021年7-12月行先心病手术的50例早产患儿为试验组,2020年10月至2021年3月行手术的50例体重先心病患儿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试验组患儿采用手术期体温综合干预方案,比较两组术中核心体温与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儿在入室后、插管时、手术开始、手术30min、手术60min、转运前、转运后核心体温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 低体重 先心病 低体温 手术护理
  • 简介:从环境管理、舒适护理、袋鼠式护理等方面,综述了早产体重儿的护理进展,强调鸟巢式护理、体位护理、袋鼠式护理、新生儿游泳及抚触等对早产体重儿生长发育的重要性。

  • 标签: 婴儿 早产 婴儿 出生时低体重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心脏介入术并发心血管系迷走神经反射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在介入术后发生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26例病人为对象,回顾分析病人病历资料,探讨介入术后并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护理对策。[结果]心理因素是病人术后并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主要原因,占比53.85%。对疼痛刺激耐受力为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第二大原因,占23.08%。此外,过度压迫或牵拉、血容量相对不足和空脏脏器刺激也可能引发术后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占比分别为11.54%、97.69%、3.85%。[结论]应强化心脏介入术病人的心理干预、健康教育,并注重补充血容量和疼痛护理,以有效预防术后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

  • 标签: 心脏介入术 术后并发症 血管迷走神经反射 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