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随着现在家庭式分娩、导乐分娩等模式的开展,许多孕产妇愿意接受阴道分娩,但分娩过程中常出现会阴部的裂伤痛、侧切痛,再加上初产妇会阴部组织较紧,对胎儿娩出阻力较大,需要的时间较长,给产妇心理上造成了很大的痛苦。为了减少分娩对会阴部的损伤、疼痛以及对胎儿的影响,本院从2005年4月开展了对分娩过程中尤其初产妇行会阴双侧神经阻滞麻醉,获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神经阻滞麻醉 会阴部 麻醉效果 双侧 家庭式分娩 分娩过程
  • 简介:目的探讨局部浸润联合阴部神经阻滞麻醉法对阴道分娩产妇会阴侧切的临床镇痛效果。方法将经阴道分娩的产妇,在行会阴侧切时采用局部浸润联合阴部神经阻滞麻醉的200例作为联合麻醉组,而将采用单纯阴部神经阻滞麻醉的200例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产妇会阴侧切的镇痛效果、缝合时间、切口出血量、肿胀和愈合情况。结果联合麻醉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p〈0.01);联合麻醉组缝合时间、切口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2组会阴肿胀、切口甲级愈合情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局部浸润联合阴部神经阻滞麻醉应用于会阴侧切时镇痛起效快、效果可靠,母婴安全性高,且操作简便、易于掌握,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阴道分娩 局部浸润麻醉 阴部神经阻滞麻醉 会阴侧切 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日间全身麻醉下进行牙齿治疗的自闭儿童全程管理模式。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在本院进行日间全身麻醉牙齿治疗的50例自闭儿童为观察对象,将这50例儿童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管理,观察组患者应用全程管理,通过对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对比了解全程管理起到的效果。结果:应用全程管理方式的自闭症儿童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儿心理状况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程管理应用在自闭症儿童日间全身麻醉下能够为患儿提供细致、优质的护理服务,以此能够从患儿多种不良情绪消除中提升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 标签: 自闭症儿童 日间全身麻醉 牙齿治疗 全程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神经阻滞麻醉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中的护理效果观察。方法选取进行人工膝关节置换的患者70例,观察组35例应用股神经阻滞镇痛+常规护理,对照组35例为患者应用股神经阻滞镇痛+预防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镇痛效果和护理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VA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比对照组好,组间差异体现统计意义(P< 0.05)。结论采用股神经阻滞麻醉能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感,联合预防性护理能防止并发症发生,进而加快康复速度减少患者住院天数。

  • 标签: []神经阻滞麻醉,全膝关节置换术疼痛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手术中应用手术室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择采取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手术的84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分别42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手术室优质护理。比较两组心理状况、麻醉恢复情况、不良反应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比较两组的SAS分数和SDS分数,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护理后,比较两组的麻醉恢复室停留时间,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短(P <0.05);比较两组的术后Ricker镇静-躁动评分,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护理后,观察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0.05)。结论

  • 标签: 手术室优质护理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不良情绪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干预对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手外伤患者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手外伤患者100例(2019年5月至2020年7月),随机分为手术室护理的观察组(50例)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50例),观察患者疼痛情况、手指关节活动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VAS评分低,手指关节活动度大,P>0.05。结论:给予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手外伤患者手术室护理,能减轻患者疼痛感,且促进其手指关节的恢复,值得借鉴。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手外伤 镇痛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护理配合对提高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22年06月-2023年06月间70例行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常规麻醉)和观察组(予以麻醉护理配合),各35例,比较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麻醉阻滞成功率高于对照组,阻滞操作时间短于对照组,镇痛效果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临床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工作,同时配合有效护理措施可提高麻醉效果,减少并发症,可推广。

  • 标签: 护理配合 超声引导 肌间沟臂丛神经 阻滞麻醉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上对产妇进行分娩镇痛的过程中,应用全程陪伴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进行深入的研究。方法:将来我院进行分娩并要求分娩镇痛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产妇就诊时间为2020年11月至2021年5月期间,产妇共有110例。应用组间对比的研究方式,设置对照组和观察组,分组方法选择为随机平分法,护理人员在为产妇提供分娩镇痛服务时,给予对照组产妇传统分娩模式,观察组则开展全程陪伴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以此为基础来对两组产妇的镇痛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在镇痛效果方面,观察组产妇明显较对照组产妇更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除此之外,观察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同样明显较对照组产妇更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为行分娩产妇提供镇痛护理服务时,开展全程陪伴护理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服务可以很好的保证产妇的镇痛效果,同时有效的提升产妇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因此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全程陪伴 硬膜外阻滞麻醉 产妇分娩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对带状疱疹患者采取持续性神经阻滞治疗的护理观察。方法 选取我院2022年1月-2023年1月期间收治的带状疱疹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全部采取持续性神经阻滞治疗,护理1个月与3个月后,对比持续性神经阻滞治疗后护理效果。结果 分析患者在护理1个月与3个月后的治疗效果,对比实验数据发现,患者在护理3个月后焦虑与抑郁评分更低,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带状疱疹患者在基础治疗后,应用持续性神经阻滞方法可以快速缓解疼痛,缓解抑郁与焦虑情绪,副作用比较小。

  • 标签: 持续性神经阻滞 带状疱疹 护理 疼痛
  • 简介:神经阻滞是直接在神经干、神经丛、脑脊神经根、交感神经节等神经周围或附近注入药物或物理刺激而阻断神经信号传导,神经阻滞包括物理性和化学性阻滞两种。神经阻滞应用于诊疗的方法,称为神经阻滞疗法。随着医学科学的研究与进展,在人体4大生命体征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之外,“疼痛”已成为人体的第5大生命体征,是多种疾病的共有症状,

  • 标签: 神经阻滞疗法 疼痛治疗 应用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疼痛护理在超声胸椎旁神经阻滞治疗急性带状疱疹性神经痛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方法:选择60例急性带状疱疹性神经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于2022年1月-2022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根据单双数法进行分组,单数分到观察组(n=30例),双数分到对照组(n=30例)。结果:护理前两组SAS、SDS、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SDS、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护理前及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超声胸椎旁神经阻滞治疗急性带状疱疹性神经痛中应用疼痛护理,有利于焦虑、抑郁情绪的快速缓解和睡眠质量的提高,并显著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疼痛护理 超声胸椎旁神经阻滞 急性带状疱疹性神经痛
  • 简介:分娩痛使许多产妇心有余悸,如何使分娩在无痛、放松的环境下进行,是广大产妇、家属及医务人员共同关注的问题。我院于2003年11月开始应用小剂量罗哌卡因联合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标签: 联合阻滞麻醉 无痛分娩 罗哌卡因 小剂量 临床观察 2003年
  • 简介:摘要:介绍了口腔牙体牙髓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的护理管理措施,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指南、工作流程的学习,医护人员防护措施培训,防护用具储备及使用管理,为牙体牙髓科门诊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提供参考。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感染 防护 口腔牙体牙髓科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臂丛神经麻醉下手法治疗肩周炎疾病的效果。方法:从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我院收治的肩周炎患者中抽选9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单双数法将其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例数为48例,接受臂丛神经麻醉下手法治疗,对照组患者例数为48例,接受小针刀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外展、前屈、后伸等肩关节活动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外展、前屈、后伸等肩关节活动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肩周炎患者中采取臂丛神经麻醉下手法治疗可以很好的改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臂丛神经麻醉下手法治疗 肩周炎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患者术后麻醉复苏期的预见性护理。方法:选择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62例患者,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均n=3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苏醒质量、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拔管、清醒、睁眼所用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现躁动等5项不良反应患者占比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可以提高神经外科全麻患者的苏醒质量,减少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神经外科 全麻 苏醒质量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患者术后麻醉复苏期的预见性护理。方法:选择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62例患者,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均n=3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苏醒质量、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拔管、清醒、睁眼所用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现躁动等5项不良反应患者占比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可以提高神经外科全麻患者的苏醒质量,减少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神经外科 全麻 苏醒质量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 目的 针对行髋关节置换术过程中采用腰-硬联合阻滞麻醉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方法,对临床效果进行研究。 方法 纳入病例:112例,研究对象:髋关节置换术中接受腰-硬联合阻滞麻醉患者,入组时间:2019年4月-2021年4月,分组方式: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56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56例在常规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患者相较于对照组,出现恶心呕吐、低温、呼吸不畅、低血压、心动过缓并发症的概率明显更低,差异明显,P<0.05。 结论 针对髋关节置换术中接受腰-硬联合阻滞麻醉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

  • 标签: 髋关节置换术 腰-硬联合阻滞麻醉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麻醉护理措施对术前行髂筋膜阻滞的高龄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20年3月~2022年3月到我院就诊的84例前行髂筋膜阻滞的高龄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以Excel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实验组及参照组(n=42)。参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加用优质护理。比较两组的镇痛效果及康复情况。结果:实验组镇痛效果及康复情况均优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成立(P

  • 标签: 优质护理 髂筋膜阻滞 高龄 全髋关节置换术 镇痛效果 康复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麻醉护士与麻醉医生配合对麻醉安全的作用。方法:研究期(2020年6月-2021年5月)内,入组观察对象60例麻醉手术患者,采用计算机双色球分组法,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并实施不同护理方案:麻醉护士与麻醉医生配合干预(观察组,n=30),常规护理(对照组,n=30),对不同护理方案的临床效果差异展开对比、分析。结果:术后苏醒指标指标对比,气管插管时间、完全清醒时间、PACU滞留时间观察组患者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麻醉相关不良反应(低体温、躁动、误吸、低血压)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患者6.67%(2/30)低于对照组患者26.67%(8/30),(p<0.05)。结论:在麻醉护士与麻醉医生配合干预,通过切实考虑患者感受,进行护理配合,能够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预防麻醉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 标签: 麻醉护士 麻醉医生 配合 麻醉安全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