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调查高职护理专业学生评判性思维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评判性思维倾向问卷对1066名高职护理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高职护理专业学生评判性思维总分为(278.54±25.98)分,在寻求真相和评判性思维的自信心得分偏低,48.97%的学生具有正性评判性思维。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喜欢护理专业、有阅读和写作习惯、担任学生干部的学生评判性思维得分较高。结论高职护理专业学生评判性思维处于中等水平。教育者可通过加强专业思想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写作习惯、增加社会实践经历等途径,加强对学生评判性思维的培养。

  • 标签: 学生 护理 评判性思维 影响因素 问卷调查
  • 简介:总结了国外文献中评判性思维的含义,分析了评判性思维在国外护理教育中的发展现状,重点阐述了与评判性思维相关的课程设置、评判性思维教学过程中的困境与障碍及评判性思维培养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为我国护理教育中评判性思维的培养提供启示和依据。

  • 标签: 评判性思维 护理教育 课程设置
  • 简介:[目的]应用思维导图为护士提供静脉化疗的安全指引,保障病人静脉化疗的用药安全。[方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以“静脉化疗安全”为中心关键词研制了“静脉用化疗药物思维导图”,并对相关护理人员进行集中培训和实地讲解,按照静脉给药的流程将存在的问题、解决的方法逐一分析,结合图片剖析存在问题的严重性,有意唤起大家的注意。应用前及应用后3个月对115名护理人员进行静脉化疗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操作项目考核,同时比较应用前后1年内药物外渗、静脉炎的发生例数。[结果]应用3个月后115名护理人员理论考核和操作考核得分均高于应用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应用思维导图后1年药物外渗、静脉炎的发生例数较应用前1年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静脉用化疗药物思维导图”能够提高护士对静脉化疗安全和风险的认识和防范,提高其对静脉化疗知识的掌握度和临床操作中的执行力,是提高病人静脉化疗用药安全的有效手段。

  • 标签: 思维导图 静脉 化疗药物 安全管理
  • 简介:新加坡护理事业发展很快,通过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护理模式与理念,并结合本国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护理管理模式[1-2]。笔者一行于2013年6月在新加坡中央医院进修学习,亲身参与了医院的护理实践,了解了新加坡医院护理架构,深入学习了新加坡先进管理理念、医护团队建设与沟通等具体内容。通过本次学习,笔者认识到新加坡在护理领导角色认知、护理管理体系及护理管理中的人性化等方面都有其独到之处,现就新加坡护理基本情况,以及医院的护理管理体系与护理管理理念、护理人员管理机制、护理人性化管理等方面介绍如下。

  • 标签: 新加坡 护理管理 管理模式
  • 简介:纽曼系统模式(NeumanSystemsModel,NSM),又称纽曼系统理论,自创立以来,得到了世界上许多国家护理界的一致认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护理教育、护理研究等领域.在我国,纽曼系统模式已被推广应用于临床护理,并且逐渐出现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报道.然而,国内护理界就纽曼系统模式在教育方面的应用报道不多.

  • 标签: 纽曼系统模式 教育 护理 综述文献
  • 简介:为满足护理工作需要,使护士与床位比达到国家规定要求,进入医院的临床新护士逐年增加,但大多法律意识薄弱、主动服务观念不强、与病人沟通能力差、临床经验不足、自我防护意识不足等,与当今对护理工作的高要求相矛盾。为完成从学生到临床护士的角色转变,尽快适应护理工作,保证医疗护理安全[1]。2012年我科采用专科岗前集中培训结合临床带教模式,对新护士的传统带教模式进行了改革,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 标签: 护士培训 带教模式
  • 简介:目的探讨心内科优质护理服务的新举措、新模式和新文化,打造优质护理品牌,为患者提供更满意的服务。方法求创新,探索护理管理新举措,包括建章立制、强化护士培训、提高人员素质、完善绩效考核等;改模式,推进护理服务上水平,包括改革排班模式和实行整体护理责任包干制等;赢满意、树品牌,包括注重细节和谐医患关系,持续改进提升整体满意度等。结果创新服务模式实施后,心血管内科的护理质量有所提升,护士综合素质整体提高,优质示范品牌业内知名度提高。结论创新服务模式有助于促进优质护理服务深入开展和建立优质护理服务品牌形象。

  • 标签: 优质护理 模式 护理质量 综合素质
  • 简介: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整体护理的发展,护理实践越来越强调对人和生命的尊重,大量的事实和调查证明,病人在接受治疗的同时,更渴望得到医护人员的人文关怀[1].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培养已成为护理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然而我国的护理教育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走的是职业教育的道路,所以护理教育的重点是专业知识和技术训练等,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文关怀教育的发展[2].马芳等[3]对护理本科生的关怀能力进行调查分析发现,我国护理本科生关怀能力评分,总体情况略低于国外水平,提出应加强对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自2011年起,我院开展实施中医人文关怀临床护理教学方法的实践研究.现报道如下.

  • 标签: 中医护理 临床护理教学 人文关怀
  • 简介:健康促进是指促进人们维护、提高和控制他们自身健康的过程,是协调人类与环境之间的战略,规定个人与社会对健康各自所负的责任,是个人与家庭、社会和国家一起采取措施鼓励健康行为,增强人们改进、处理自身健康问题的能力[1]。Pender的健康促进模式主要是帮助基本上属于健康的人们,通过加强维护促进健康行为和改变社会、环境和经济条件中危害健康行为,使人们达到保持并加强健康的目的[2]。健康促进不同于疾病预防,它关注如何达成或向更佳的健康-幸福(well-being)靠近[3]。2013年4月,将健康促进模式应用在1例社区护理个案中,现将方法及结果报道如下。

  • 标签: 健康促进模式 社区护理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PDCA管理模式提高临床护士工作满意度的效果。方法便利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12月在普陀区人民医院临床一线工作的护士200例,采用护士工作满意度量表(McCloskey/Muellersatisfactionscale,MMSS)对其进行工作满意度测定,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运用PDCA管理模式对影响护士工作满意度的因素进行整改及反馈。结果不同科室、编制、职称、婚姻状况、学历、年龄护士的MMSS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轮PDCA管理后,护士在总体工作满意度、同事关系与管理方式、工作被认可、专业发展机会和对工作的控制和责任及福利待遇等方面的得分均较PDCA前显著提高(P〈0.01或P〈0.05)。结论实施PDCA循环管理能有效提高临床护士对自身工作的满意度。

  • 标签: PDCA 护理管理 护士 工作满意度
  • 简介:[目的]探讨医护合作健康教育模式在医院普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普外科收治的病人33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65例和对照组166例.对照组住院时由责任护士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对病人实施阶段性教育.观察组采用医护合作健康教育模式,由医生护士合作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病人出院前对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及出院后的治疗依从性.[结果]两组健康教育后疾病知识掌握情况、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及治疗依从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合作健康教育模式较传统的健康教育模式能更好地满足病人的需求,提升病人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

  • 标签: 普外科 医护合作 健康教育
  • 简介: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情景、协助、会话、意义建构是学习中的“四大要素”,要求在教学模式上,以教学任务、教学目标为出发点,确定护生学习的主题,同时强调护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基于建构主义理论,临床内科护理教学方法创新已有多种模式,如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概念图教学、教与学角色互换、临床病例导入法等。这些建构主义教学模式虽方法各异,但都是一种增强教学感染力、提高护生主动性为核心的主动教学法。本文通过临床护理教学中的一些基于建构主义理论构建的教案实例,提出这种以建构主义理论指导的临床护理教学创新模式,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符合创新型临床护理人才的要求。

  • 标签: 建构主义理论 护理教学模式 临床内科 理论创新 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 临床护理教学
  • 简介:目的观察多模式镇痛方法对脊柱融合术患者止痛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42例脊柱融合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多模式镇痛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镇痛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的疼痛评分以及疼痛对患者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术后1~3d的活动次数均多于对照组,恶心和嗜睡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对住院过程及康复效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采用多模式镇痛方法可以有效缓解脊柱融合术后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术后活动能力,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为脊柱融合术后早期镇痛提供了一种有益的选择。

  • 标签: 镇痛 脊柱融合术 效果 满意度
  • 简介:造口病人普遍存在生理、心理及社会各方面的适应问题,早期合理的健康指导干预是促进其尽快回归社会的关键.本研究综述了同伴教育模式的概念、具体应用方式及质控策略,为造口病人制订针对性健康指导模式提供参考.

  • 标签: 造口 健康教育 同伴教育模式 自我管理
  • 简介:目的观察“123”健康教育模式对COPD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的COPD稳定期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实施1本疾病健康教育交流手册、2次多媒体视频信息支持、3次面对面情感沟通的健康教育,于入院第1天和出院前1d分别采用疾病不确定感量表进行测评.结果应用“123”健康教育模式后,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各维度得分均低于应用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23”健康教育模式避免了传统健康教育模式的局限性,操作性强,具备浓厚的趣味性、针对性、个性化等特点,可使COPD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降低.

  • 标签: “123”健康教育模式 疾病不确定感
  • 简介:[目的]探讨糖尿病教育管理新模式应用于2型糖尿病病人的效果。[方法]对100例2型糖尿病病人实施基于出院计划服务理念的糖尿病教育管理新模式,评价干预前和运用健康教育管理3个月、6个月后的糖尿病知识水平、自我管理水平和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结果]干预后病人糖尿病知识评分、用药依从性及足部护理评分明显升高(P〈0.01),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1)。[结论]基于出院计划服务理念的糖尿病教育管理新模式可提高2型糖尿病病人的糖尿病知识水平和自我管理水平,提高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

  • 标签: 糖尿病 疾病管理 健康教育
  • 简介:目的分析和评价基于问题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PBL)的教学法在血液透析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校正式进入实习阶段的2009级四年制护理本科生246名,按进入血透室实习时间划分试验组(单月)126名,对照组(双月)120名。对照组采取"一带一"教学法,试验组采用PBL教学法,比较两组教学效果。结果试验组学生血液透析理论知识、技能操作优良率分别为79.37%、88.10%,高于对照组的68.34%和79.17%(P〈0.05);试验组解决问题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得分分别为(38.69±6.01)分、(109.45±21.31)分,高于对照组的(19.87±2.33)分、(68.57±14.07)分(P〈0.05)。结论PBL教学法在提高护理实习生血液透析知识的认知和技术能力上有益,在培养其在工作环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构建其自主学习的意识上有帮助。

  • 标签: 教育 护理 学士 基于问题学习 血液透析
  • 简介:目的:探讨营养学干预模式对改善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将80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营养学干预模式,观察比较两组干预6个月后营养状况。结果:干预后干预组营养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干预后营养状况优于干预前(P〈0.05)。结论:采取有效的营养学干预模式,对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状况具有良好的效果。

  • 标签: 营养干预 血液透析 营养状况
  • 简介:随着护理学科自身的迅速发展和人类健康需求领域的不断扩大,护理学科的重要性和独立性日益得到更广泛的认同.2011年3月,国务院学位办颁布了新的学科目录设置,认定护理学为一级学科,这一举措为护理学科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由于护理学硕士研究生培养长期从属于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因此未能充分体现护理专业的本质内涵与特色.在学科定位调整之后,如何建立与一级学科定位相匹配的护理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成为我国高等护理教育界探讨的热点问题.本文对我国护理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起源、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梳理,旨在为完善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提供参考.

  • 标签: 教育 护理 研究生 培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