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3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饮食护理+运动疗法痛风治疗应用效果。方法:选择50例痛风患者随机数字法分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饮食护理联合运动疗法。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无差异,护理后观察组血尿酸水平和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饮食护理+运动疗法痛风治疗应用效果理想,可以辅助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血尿酸指标,缓解疼痛症状,患者满意度高,值得应用。

  • 标签: 饮食护理+运动疗法;痛风;应用效果
  • 作者: 刘凤芬
  • 学科: 医药卫生 > 治疗学
  • 创建时间:2022-10-19
  • 出处:《系统医学》2022年第2期
  • 机构:广西来宾市武宣县人民医院,广西来宾545900
  • 简介:目的:总结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护理措施,观察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3月-2022年3月收治32例急性脑梗塞患者,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均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并在治疗过程患者实施精心护理措施。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溶栓治疗,并收到了良好护理效果。结论:对于急性脑梗塞患者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有效方法,同时溶栓期间给予精心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对于脑梗塞患者康复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脑梗塞;观察与护理
  • 简介:目的监测重症医学临床分离菌分布耐药状况,临床医师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2007年7月—2008年12月ICU患者各类标本分离出菌株,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自动微生物分析仪ATBExpression配套试剂、试条进行鉴定药敏试验。结果分离鉴定出1207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杆菌915株(75.8%),革兰阳性球菌87株(7.2%),真菌205株(17.0%)。革兰阴性杆菌不发酵糖菌占92.0%。大肠埃希菌中产ESBLs占64.3%,肺炎克雷伯菌中产ESBLs占75.0%,金葡菌MRSA占81.8%,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占86.7%,肠球菌属VRE占22.2%。结论ICU临床分离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耐药性日益严重。定期细菌学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非发酵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肠球菌属
  • 简介:目的探讨血清前降钙素(PCT)检测进人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发生严重感染败血症诊断价值。方法选择ICU患者121例,其中无感染患者24例作对照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31例,败血症患者26例,重症败血症患者25例败血症休克患者15例。检测血清PCT水平,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进行评价。结果败血症组(平均2.39ng/mL)、重症败血症组(4.64ng/mL)败血症休克组(5.86ng/mL)与对照组(0.59ng/mL)相比,PCT水平有显著差异,并且随感染程度加重有升高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败血症组+重症败血症+败血症休克组)PCT水平高于非感染组(对照组+SIR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水平ROC曲线下面积为0.897,临床诊断临界点1.0ng/mL,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5.84%80.00%。结论经ROC曲线评价,PCT可以作为ICU患者感染败血症鉴别诊断指标。

  • 标签: 前降钙素 败血症 感染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 简介:目的研究复数菌肺部感染发生相关因素及其预后影响。方法收集江苏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住院患者呼吸道分离菌阳性病例,分析比较肺部单一与多种病原菌感染因素预后经济负担影响。结果复数菌肺部感染患者252例,以医院感染为主。与519例单一细菌感染比较,两组性别无差异(P〉0.05),复数菌感染患者年龄略高(P〈0.05),原发病主要以脑血管意外脑外伤多,与开放气道(气管插管或切开)、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时间密切相关(P〈0.01),治疗总费用药费均高于单一细菌感染。复数菌肺部感染时患者预后影响最大,病情恶化或病死率高(P〈0.01)。结论复数菌肺部感染多发生于ICU住院患者,住院时间长,预后差,治疗费用高。加强呼吸道病原监控,避免发生复数菌肺部感染,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肺部感染 复数菌感染 医院感染 预后
  • 简介:目的了解肝移植术后早期肺部感染发生率、危险因素,总结防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肝移植患者临床资料。结果肝移植后早期肺部感染发生率41.9%,其中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占50%,革兰阳性菌白念珠菌感染各占25%。感染组非感染组在年龄、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率(INR)]、血肌酐(Cr)以及总胆红素(TBi)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早期肺部感染组Child积分、APACHEⅡ评分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积分均显著高于非感染组。结论肝移植术后早期肺部感染发生率较高,革兰阴性杆菌主要病原菌;患者术前营养状态、Child积分MELD积分以及并发症与术后早期肺部感染密切相关。

  • 标签: 肝移植 早期肺部感染 Child积分 急性生理紊乱指标和慢性健康状态评分 终末期肝病模型积分
  • 简介:目的探讨新生儿小婴儿应用夫西地酸后血清胆红素变化。方法2012-2014年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应用夫西地酸半岁以下患儿用药前后血清胆红素等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用药前后血清胆红素变化情况。结果所有138例应用夫西地酸治疗患儿,治疗后均未出现新发黄疸或原有黄疸加重情况;其中64例用药前后检测了血生化指标,治疗前后白蛋白、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等均无显著差异,治疗后间接胆红素与总胆红素比值(Ibil/Tbil)比用药前下降了约8%。结论该系列应用夫西地酸患儿未见该药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影响

  • 标签: 夫西地酸 胆红素 不良反应 黄疸
  • 简介:由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上海《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社共同主办21期"感染性疾病病原学诊断技术新进展"学习班开始报名。学习班时间:2017年4月;学习班地点:上海。学习班将邀请多名国内著名感染病诊治学、临床药理学临床微生物学专家进行授课,有朱德妹、张秀珍、倪语星、俞云松、徐英春、李光辉、卓超教授等讲授最新版CLSI手册(2017年),临床微生物实验室与临床医生沟通要求

  • 标签: 病原学诊断 感染性疾病 医学教育 张秀珍 临床药理学 临床微生物学
  • 简介:乙型肝炎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引起,呈全球性分布,我国是乙型肝炎高发病地区。目前根据HBV进化变异程度可分为9种基因,不同基因流行病学、自然史以及与抗病毒治疗效果间关系均有特征性,HBV基因分重要临床意义。因此,HBV基因研究已成为近年来国内外研究HBV热点问题。

  • 标签: 乙型肝炎病毒 基因型 临床意义
  • 简介:2008年欧洲抗生素耐药监测系统(EuropeanAntimicrobialResistaneeSurveillanceSystem,EARSS)24个参与国,MRSA比率仍超过10%;其中11个国家超过25%。而且,越来越多数据显示,MRSA感染患者预后较MSSA感染患者差。严重医院MRSA感染,如菌血症、医院获得性肺炎(hospital-acquiredpneumonia,HAP)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pneumonia,VAP)病死率并发症风险尤其高。对于这类感染最佳治疗仍然一项挑战。

  • 标签: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严重感染 PNEUMONIA 医院获得性肺炎 MRSA感染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 作者: 罗韬
  • 学科: 医药卫生 > 治疗学
  • 创建时间:2022-08-16
  • 出处:《养生科学》2022年第1期
  • 机构:广西来宾市武宣县人民医院,广西来宾545900
  • 简介:目的:观察比较翼状胬肉切除术分别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与生物羊膜移植术两种术式治疗翼状胬肉临床效果。方法资料随机选取本院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收入60例患者作为本次观察对象,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予以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羊膜移植,观察组予以翼状胬肉切除术加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比较两组效果;角膜创面恢复正常时间、新生血管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前后患者QOL量表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效果、QOL量表评分、角膜创面恢复正常时间、新生血管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翼状胬肉患者行翼状胬肉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可获得良好效果,可有效促使患者生存质量得到改善,并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

  • 标签: 手术;翼状胬肉;效果;视力
  • 简介:目的分析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发生肺部感染临床特点,以期早期预防临床诊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5年4月收治住院7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相关资料,患者肺部感染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病原菌分布、感染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发生肺部感染时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可以表现为正常,红细胞沉降率明显增高,影像学提示以双肺感染较常见,常见病原菌是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主革兰阴性菌。发生肺部感染易感因素主要是:粒细胞缺乏、Ⅲ期多发性骨髓瘤、合并症。结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发生肺部感染临床症状多样;易感因素主要是机体免疫力低下;常见病原菌革兰阴性菌。病原菌未检出前,经验性使用β内酰胺类-酶抑制剂复合制剂或喹诺酮类药物治疗可有效控制感染进展。

  • 标签: 多发性骨髓瘤 肺部感染 粒细胞缺乏
  • 简介:近年来由于造血干细胞移植实体器官移植受者、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实体器官肿瘤患者、艾滋病患者、长程剂量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患者、广谱抗菌药物应用疗程较长者接受侵袭性诊治危重患者大量增加,真菌感染特别是侵袭性真菌感染(IFI)患病率明显上升,严重威胁高危人群生命安全。

  • 标签: C型凝集素 真菌感染 固有免疫 适应性免疫
  • 简介: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assistedlaserdesorption/ionizationtimeofflightmassspectrometry,MALDI-TOFMS)近年发展起来一种新型软电离质谱技术,目前不但应用于肿瘤、风湿性关节炎、阿尔茨海默病等诊断,还可用于微生物鉴定,微生物鉴定带来了革命性变化。

  • 标签: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 诊断新技术 病原菌诊断
  • 简介:目的通过比较研究普通成年人和接诊呼吸道感染患者医务人员血清肺炎衣原体(CP)抗体水平,探讨可能感染CP高危医务人群CP血清流行病学状况。方法随机抽样湖北地区7所医院中经常接诊呼吸道感染患者自愿参加健康医务人员,以问卷方式询问他们近2年发生呼吸道感染机会;以ELISA法检测血清CP特异性免疫球蛋白G(SCPIgG)抗体,并与健康体检非医务成人SCPIgG抗体资料进行比较。结果102名健康医务人员[年龄(38±10)岁]SCPIgG抗体阳性率14.7%,141名体检健康非医务人群Eg龄(36±10)岁]SCPIgG抗体阳性率16.3%,两组间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73。比较5所受调查人数较多医院间SCPIgG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5。近2年有呼吸道感染较否认有相关感染医务人员SCPIgG抗体阳性率高(17.5%12.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接诊呼吸道疾患医务人员医院,发生CP局部流行机会可能不大。CP成年人之间传染性可能不强。

  • 标签: 肺炎衣原体 医院感染 血清流行病学
  • 简介:第2组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亚胺培南、美罗培南以及最近上市多立培南)一直铜绿假单胞菌、肠杆菌科细菌、其他难治性革兰阴性菌、以及需氧/厌氧菌混合感染导致严重医院感染支柱治疗药物。第1组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厄他培南面市时,厄他培南临床应用是否会选择出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假单胞菌这一问题随之而来。10项临床研究评估了应用厄他培南假单胞菌属对第2组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敏感性影响,结果一致显示,应用厄他培南不会降低假单胞菌第2组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敏感性。现对上述研究进行回顾分析,厄他培南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 标签: 碳青霉烯类 生态学 厄他培南 假单胞菌 管理 敏感性
  • 简介:研究2013年4月10—23日收治于浙江一所三甲医院重症监护室12例甲流感(H7N9)患者(6例存活,6例死亡),系统分析临床特征、病毒学特点死亡病例组织病理学改变。死亡病例中发生医院细菌感染者较存活者更多(死亡患者5例发生医院感染,存活患者则仅3例)。死亡患者,4例发生菌血症;而存活患者,2例发生菌血症。

  • 标签: 甲型流感 H7N9 存活患者 菌血症 组织病理学改变 细菌感染者
  • 简介:随着侵袭性真菌感染认识提高,早期经验性抗真菌治疗被越来越多临床医师采用,但在非移植、非粒细胞缺乏领域经验治疗作用尚未明确,早期诊断提高治疗准确性、降低过度治疗以及由此产生真菌耐药、医疗资源耗费不良反应增加关键。由于组织病理培养技术灵敏度低、耗时长,难以满足临床需要,非培养技术成为近年研究热点,并已被批准用于血液系统恶性疾病、实体器官移植受者等免疫受损人群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非移植、非粒细胞缺乏重症患者也受到广泛重视。

  • 标签: 真菌感染 非培养技术 重症患者
  • 简介:目的分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临床特征,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3年1-12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85例碳青霉烯类耐药铜绿假单胞菌(CRPA)94例碳青霉烯类敏感铜绿假单胞菌(CSPA)感染病例进行回顾性队列分析。结果CRPA感染组神经外科(40.0%)ICU(22.4%)占比显著高于CSPA感染组(16.0%9.6%);CRPA感染组原发疾病主要为脑外伤(30.6%)脑血管意外(21.2%),显著高于CSPA感染组11.7%8.5%;CRPA感染组患者发热、意识状态改变严重低蛋白血症占比明显高于CSPA感染组;CRPA感染组39例(45.9%)存在复数菌感染,高于CSPA感染组23例(24.5%);CRPA感染组抗菌药物治疗有效者38例(44.7%),低于CSPA感染组74例(78.7%);CRPA感染组病情恶化47例(55.3%),包括死亡14例(16.5%)显著高于CSPA感染组20例(21.3%)1例(1.1%)。经过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临床感染CRPA独立危险因素为先前应用碳青霉烯类、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留置鼻饲管机械通气。结论CRPA感染临床表现无特征性,但治疗困难,预后更差,控制关键在于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并针对危险因素做好医院感染防控。

  • 标签: 铜绿假单胞菌 碳青霉烯类耐药 感染 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