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胰岛素瘤(insulinoma)属于功能性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临床相对少见。美国梅奥诊所一项为期60年的观察性研究[1]及后期患者系列研究[2]显示,胰岛素瘤的发病率为0.4/10万人年。本研究回顾1例典型胰岛素瘤患者的完整诊疗过程,以提高对此类疾病的早期识别及规范诊治。

  • 标签: 胰岛素瘤 诊断 治疗
  • 简介:目的:比较常规超声超声弹性成像对肛瘘、肛周脓肿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上海市杨浦区控江医院2014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80例肛瘘、肛周脓肿患者,术前分别进行常规超声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并与手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比较,评价这两种超声方式诊断内口、主管、支管及脓腔等的效果。结果:术前常规超声与超声弹性成像均能清楚显示瘘管的主管道,两者诊断准确率均为100%;超声弹性成像对内口定位的诊断准确率为95.0%(76例),明显高于常规超声诊断的85.0%(6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弹性成像对支管及脓腔定位的诊断准确率为96.3%(77例),明显高于常规超声诊断的86.3%(6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弹性成像对肛瘘分型的诊断准确率为93.8%(75例),明显高于常规超声诊断的83.8%(67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弹性成像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等明显优于常规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超声与超声弹性成像均为术前检查肛瘘、肛周脓肿的有效方法,超声弹性成像具有更高的准确率。

  • 标签: 肛瘘 肛周脓肿 常规超声 超声弹性成像
  • 简介:目的:探讨宝石能谱CT能谱成像在胃癌术前T3T4分期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2015年10月—2017年10月经手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为胃癌T3、T4分期的患者60例,术前1周内均行宝石能谱CT增强扫描。对患者的宝石能谱CT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对照,探讨宝石能谱CT在胃癌术前T3T4分期中的应用价值。结果:60例胃癌患者中,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19例为T3期,41例为T4期。根据浆膜面CT征象诊断T3T4期胃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85.5%、81.2%及84.6%,根据脂肪间隙CT征象诊断T3T4期胃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81.5%、66.6%及76.4%,两者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3T4期胃癌邻近周围脂肪间隙碘浓度有差异,且静脉期较动脉期明显。结论:宝石能谱CT在胃癌术前T3T4分期中有较高诊断价值,可对胃癌患者进行较为准确的术前分期,为术前新辅助化疗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胃癌 宝石能谱CT T3和T4分期
  • 简介:目的:该研究旨在比较^99mTc(V)-DMSA与^99mTc-HYNIC-TOC在定位甲状腺髓样癌(medullarythyroidcarcinoma,MTC)术后复发转移灶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2016年10月24例因术后复发或转移而来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同期行^99mTc(V)-DMSA(以下简称DMSA)^99mTc-HYNICTOC(以下简称TOC)显像的MTC患者。通过对比显像结果与手术病理或临床随访资料,来判断两种显像方法的应用价值。结果:基于患者的研究中,DMSATOC的灵敏度分别为62.5%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基于病灶(n=44)的研究中,前者灵敏度(93.2%)高于后者(43.2%)(P〈0.0001)。以降钙素水平500pg/mL为界将病灶分成两组,当降钙素水平≤500pg/mL(n=11)时,DMSATOC的灵敏度分别为81.8%18.2%(P=0.016);当降钙素水平〉500pg/mL(n=33)时,两者灵敏度分别为97.0%51.5%(P〈0.0001)。对于软组织病灶(n=36),DMSA灵敏度高于TOC(P〈0.0001);对于骨病灶(n=8),两者灵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9)。结论:DMSA在定位MTC患者复发或转移灶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优于TOC。

  • 标签: 降钙素 癌胚抗原 ^99MTC(V)-DMSA ^99mTc-HYNIC-TOC 甲状腺髓样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