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8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MRI对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临床证实的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患者的MRI表现。12例均行MRI平扫,2例加行增强扫描。结果:10例脊髓后索及侧索受累,双侧对称;后索单独受累1例;MRI未见异常1例。病变表现为带状或斑片状等T1长T2信号,STIR为高信号。2例行增强扫描无强化。结论:MRI能很好地显示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的影像学特征,有助于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的诊断。

  • 标签: 脊髓小脑变性 维生素B12缺乏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 : 目的:调查龙口社区老年常见疾病的种类、原因及其高发期。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龙口社区 300 名老年的个人一般情况及易发疾病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在全部 300 名社区老年人中,有 168 名老年人在冬季为疾病高发期。结论:老年患病常受季节影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可在老年常见疾病高发季节,对社区老年有针对性地治疗,并全面开展卫生宣教活动,减少老年季节性发病。

  • 标签: 社区老年人 常见疾病
  • 简介:摘要 : 目的研究中医方案治疗腰硬联合麻醉术后腰背疼痛症状的疗效。方法选取腰硬联合麻醉术后腰背疼痛症状患者共 100 例,根据其入院顺序对其进行分组,其中包括观察组 50 例、对照组 50 例,观察组应用中医方案治疗、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将 2 组不同时间段疼痛评分、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前, 2 组疼痛评分无显著差异 (P > 0.05);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 1d(5.45±1.33) 分、治疗后 2d(4.55±1.24) 分、治疗后 3d 疼痛评分 (2.21±0.01) 分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 1d(7.92±1.12) 分、治疗后 2d(6.56±1.02) 分、治疗后 3d 疼痛评分 (4.44±1.23) 分 (P < 0.05)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存在差异, P < 0.05 。结论腰硬联合麻醉术后腰背疼痛症状实施中医方案治疗,能够使患者疼痛症状得到缓解,同时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值得研究和推广。

  • 标签: 中医药疗法 腰硬联合麻醉术 腰背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心痹汤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 100 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 竭气虚血瘀证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西治疗组、西药组,每组 50 例。 2 组均给予常规西药治疗,中西治疗组加用心痹 汤治疗。2 组疗程均为 4 周。比较 2 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进行 6min 步行试验,检测左心射血分数(LVEF)。结果:治疗后, 中西治疗组心力衰竭疗效显效率、总有效率均高于西药组(P < 0.05),临床疗效总有效率高于西药组(P < 0.05)。中西治疗 组 6min 步行距离值及 LVEF 值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西药组 2 项指标值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所提高, 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中西治疗组 6min 步行距离值及LVEF 值均高于西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心痹汤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证效果显著,可有效控制疾病的发展,提高患者的心功能与运动能力。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冠心病 气虚血瘀证 中西医结合疗法 心痹汤 心功能
  • 简介:【摘要】混合式教学已成为当前信息化教学背景下的主流教学模式,为激发学生学习生理学知识的主观能动性,加深对重点和难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生理学教学中,构建了基于卫教学助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调查问卷显示,大多数学生喜欢这种教学模式,表示可以有效促进学习,提高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教学效果。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同步辐射类同轴相衬成像在乳腺癌离体标本中的应用。方法:12例乳腺癌标本经4%甲醛溶液固定后,在上海同步辐射光源(ShanghaiSynchrotronRadiationFacility,SSRF)X线成像与生物医学应用光束线站(BL13W)上进行同步辐射类同轴相位衬度二维及三维成像,最后行病理学及免疫组化检查,将所得影像学资料与病理学资料进行对比研究。结果:物像距为100cm、能量为13keV时,图像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和衬度分辨率。类同轴相位衬度二维及三维成像均可在无对比剂条件下清晰显示肿瘤新生血管,最小肿瘤血管直径约9μm。结论:同步辐射类同轴相位衬度成像可检测乳腺癌标本中的肿瘤新生血管,清晰观察肿瘤血管的形态特征和空间分布,为研究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机制及各种干预或治疗措施对肿瘤血管的影响提供了检测和监测方法,具有很高的医学应用价值。

  • 标签: 乳腺癌 血管生成 同步辐射类同轴相位衬度成像
  • 简介:目的:探讨MRI常规扫描联合MRCP在胆管梗阻病因诊断中的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胆管梗阻患者,对其MRCP图像结合常规MRI图像进行综合诊断。结果:60例中,根据胆管扩张形态(枯枝状、软藤状)和胆管梗阻部位的形态(倒杯口状、截断状和鼠尾状)单纯MRCP确诊36例,定性诊断准确率为60.0%;常规MRI扫描联合MRCP确诊50例,定性诊断准确率为83.3%;2种方法对良恶性胆系梗阻的病因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MRI扫描联合MRCP可明显提高胆管梗阻病因诊断的准确率。

  • 标签: 黄疸 阻塞性 磁共振成像
  • 简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对我院358例高千伏摄影的记录进行分析,男女均有,年龄15~73岁,其中2002年前127例,2002年购置CR后231例。机器用GE500mA—B型X线机富士FCR5000处理系统,DRYPIX激光像机。

  • 标签: 高千伏摄影 甲级片率 CR系统
  • 简介:摘要:“双元联合体”是高职院校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实践,是以缔约章程为基础,以趋同目标、共建组织、不断改进、齐心管理、合作发展为特征,紧密合作、相互借鉴、相互促进的“利益—责任”平衡型团体。通过增加校企合作动力、减小校企合作阻力,使产生动力的各因素相互趋近利责平衡线附近等措施,增加“双元联合体”合作凝聚力,将学校和合作单位双方定位为人才培养的共同承担者,充分发挥各自优势,齐心培养合格的技术技能人才。

  • 标签: 校企合作 双元联合体 利责平衡线
  • 简介:目的:用经胸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技术(RT-3DE)评估正常人右室整体及节段收缩功能;并与左室三维及传统方法相比较,评价三维测量右室每搏输出量(RVSV)的准确性。方法34例正常成人,行经胸左、右心室RT-3DE图像采集,脱机分析右室整体及流出道(RV-outflow)、体部(RV-body)和流入道(RV-inflow)节段容积参数和射血分数(RVEF),左室整体三维容积参数和射血分数(LVEF)。同时用传统M型Teichholtz方法测量LVSV和LVEF;用右室流出道流速曲线速度时间积分(VTI)方法估测RVSV。分析3种方法测得SV的相关性。结果34例正常人三维方法测得的RVSV与三维方法测得的LVSV相关性较高(r=0.86,P〈0.001);与Teichholtz方法测得的LVSV相关性较差(r=0.31,P〈0.001);与右室流出道VTI方法测得的RVSV相关性较差(r=0.46,P〈0.001);二维和流速曲线方法测值均较三维方法偏高(P〈0.05)。右室各节段收缩强度存在差异,节段EF值(%)流入道(62.00±7.20)>流出道(53.08±14.10)>体部(32.00±11.08)(P〈0.05)。右室三维整体收缩功能参数经体表面积标化后,不同性别间未见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RV-3DE方法评估正常成人LVSV、RVSV一致性好,相关性较高。正常人右室流入道的收缩活动强度及对整体每搏输出量的贡献占主要地位,其次是流出道、体部。RT-3DE为研究右室整体和节段收缩功能提供了可靠、无创的新方法。

  • 标签: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 右心室 收缩功能 节段
  • 简介:目的:探讨腔内介入联合手术治疗急性下肢动脉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踝肱指数和影像学表现等,采用Forgaty导管取栓、置管溶栓、球囊扩张、支架植入等中的一种或多种方法治疗下肢动脉缺血.结果:37例中单纯取栓12例,置管溶栓8例,取栓+置管溶栓5例,取栓+经皮血管腔内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transluminalangioplasty,PTA)2例,取栓+PTA+支架术8例,溶栓+支架术2例,成功率100%.肢体疼痛麻木缓解、皮温变暖34例(92%).疗效为优22例(59%),良好10例(27%),一般2例(5%),不良3例(8%).1例腘动脉瘤溶栓后缺血加重截肢,2例取栓后第1足趾干性坏疽.术后无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6~24个月,其中1例死于心肌梗死,7例失访,余术侧肢体均无缺血复发症状.结论:腔内介入联合手术是治疗急性下肢动脉缺血的有效方法,严格把握其适应证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 标签: 取栓 导管溶栓 腔内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消化内镜联合四联疗法治疗胃溃疡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整体筛查我院消化内科在2018年4月~2019年11月期间就诊的胃溃疡出血患者110例,抓阄法将患者分为一般组和治疗组,组均55例。一般组给予四联疗法干预,治疗组联合消化内镜干预,探究两组患者的预后状况及治疗效果。结果 一般组患者创面再出血7例(12.73%)、复发胃溃疡4例(7.27%)高于治疗组创面再出血2例(3.64%)、复发胃溃疡1例(1.82%),一般组幽门螺杆菌(HP)根治43例(78.18%)低于治疗组HP根治52例(94.55%);一般组的总治疗有效率78.18%低于治疗组的96.36%(P<0.05)。结论 在治疗胃溃疡出血病症时,应用消化内镜联合四联疗法效果较好,可降低患者术后出血发生率,治疗安全性较高,对患者的预后恢复有利,值得推广。

  • 标签: 消化内镜 四联疗法 胃溃疡出血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低频超声与高频超声联合应用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手术病理及临床证实的329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经低频与高频超声联合应用的超声图像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329例患者均经超声检查,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221例,阑尾脓肿18例。低频超声确诊率为42.9%(141/329),低、高频超声联合检查确诊率为69.6%(229/329)。其中82例低频超声检查阴性或可疑,高频超声诊断为急性阑尾炎,并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单纯型阑尾炎。结论低高频超声联合应用可提高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准确率,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 标签: 低频超声 高频超声 急性阑尾炎
  • 简介:目的:比较TACE、放疗联合斑蝥(三联疗法)与TACE联合放疗(二联疗法)治疗直肠癌术后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55例晚期直肠癌术后复发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28例,采用三联疗法治疗;对照组27例,采用二联疗法。对试验组、对照组治疗后相关并发症、排便困难缓解情况、生存期等作对照研究。结果:试验组、对照组所有患者TACE和放疗均获得成功。试验组治疗期间未见斑蝥中毒表现,原发灶和转移灶定期CT复查显示,21例病灶较治疗初缩小,2例于治疗1年6个月、5例于2年6个月发现肝转移灶完全消失,代之以正常肝组织。2组治疗后各种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sher精确检验P值均〉0.05)。治疗5d,2组患者大便困难得到缓解,治疗3年时,2组大便困难平均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1.38±0.36,对照组1.83±0.56,P=0.04)。试验组、对照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年11个月和1年8个月,平均生存期分别为3年5.5个月和1年5.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斑蝥作为中药抗癌药,有杀灭癌细胞和抑制肿瘤组织生长的作用,能较长时间缓解大便困难症状,并有效地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 标签: 直肠肿瘤 化学栓塞 治疗性 放射疗法 班蝥
  • 简介:病例报告:女,27岁,因“未避孕未孕5年,欲行腹腔镜检查”收入院。患者婚后夫妇同居,性生活正常,未避孕未孕5年,2009年1月行子宫输卵管造影,结果示(见图1):宫腔大小正常,偏右侧,右侧输卵管显影,迂曲,弥散欠佳,左侧输卵管显影至壶腹部远端,无弥散。妇科检查:外阴为未产式;阴道通畅;宫颈轻度糜烂;宫体前位,偏右侧,常大;左侧附件区增厚,轻压痛,右侧附件区无明显异常。

  • 标签: 腹腔镜 输卵管平滑肌瘤
  • 简介:宫内节育器(intrauterinedevices,IUD)具有经济、安全、高效、方便,一次性放置可长期避孕,且避孕作用可逆等优点,目前约占采取避孕措施育龄妇女的40%[1].IUD被广泛应用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原因所致的取器困难问题,由其所导致的出血、穿孔、残留等并发症也时有发生.宫腔镜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取器困难提供了新的方法,可在直视下取器,而B超能对宫腔外的黏膜下及肌层等情况予以补充提示,并可提示手术器械与子宫肌层的准确解剖关系,提高手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近年来我院采用B超联合宫腔镜对宫内节育器取出困难者进行检查、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B超治疗 宫腔镜 宫内节育器 取器手术 子宫损伤
  • 简介:1资料患者,女性,47岁。因“反复刺激性干咳5月余,偶有泡沫性痰”,于2016年6月20日入院。查体未见明显异常。常规超声显示右侧胸腔紧贴前胸壁(2~3肋水平)见1枚不均质低回声,大小约48mm×47mm×32mm,外形欠规则,边界欠清。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olorDopplerflowimaging,CDFI):内见点状及条状血流信号(图1A)。超微血流显像(superbmicrovascularimaging,SMI):病灶内见血流信号稍丰富并见多条血管呈“树枝状”分布(图1B)。

  • 标签: 周围型肺腺癌 超声造影 超微血流显像
  • 简介:目的:比较彩色多普勒超声、钼靶X线摄影及两者联合应用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的43例(49个病灶)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术前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及钼靶X线摄影,且2种检查间隔〈3d。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癌45个,诊断符合率91.84%;钼靶X线摄影诊断乳腺癌42个,诊断符合率85.71%;2种检查单独使用对乳腺癌的诊断符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联合应用诊断乳腺癌47个,诊断符合率95.92%,与2种方法单独使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钼靶X线摄影及两者联合应用对乳腺癌的诊断符合率无明显差异。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评价结节与肿块方面更具优势,钼靶X线对恶性钙化的显示更具优势,两者联合应用对乳腺癌的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 标签: 乳腺肿瘤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乳房X线摄影术
  • 简介:摘要:目的:慢阻肺采用噻托溴铵加多索茶碱治疗,观察两种联合药物治疗效果。方法:将我科 2018年 4月 --2020年 4月的慢阻肺 102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且分成一组和二组,分别采用噻托溴铵加多索茶碱治疗和单独用多索茶碱治疗,对照两种治疗方法效果。结果:( 1)一组和二组治疗有效率对比中,一组为 96.07%,二组为 74.47%,( x2=18.413,p=0.000),结果有差异。( 2)一组和二组治疗后 FEV1、 FVC指标对比中,一组分别为 4.85±0.97( L/S)、 2.84±0.45( L),二组分别为 3.21±0.84( L/S)、 2.20±0.35( L),( t=8.043,p=0.000),结果有差异。结论:慢阻肺治疗过程中使用噻托溴铵加多索茶碱治疗效果优良,该方法可推广。

  • 标签: 慢阻肺 噻托溴铵 多索茶碱
  • 简介:目的:探讨核医学99mTcO-4与99mTc-MIBI联合显像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临床价值。方法对入选的40例甲状腺结节病例术前行甲状腺99mTcO-4显像、99mTc-MIBI显像,根据结节的99mTc-MIBI与99mTcO-4摄取值,计算99mTc-MIBI/99mTcO-4摄取比值(即M/T值)。根据术后病理,分析M/T值及血清人促甲状腺激素(hTSH)水平与结节良恶性的关系。结果40例中,5例甲状腺结节M/T比值≥2.0,病理结果为恶性结节(乳头状癌、滤泡状癌),与M/T值存在相关性(P〈0.05);其余35例为良性结节(腺瘤、囊腺瘤),M/T值均〈2.0。联合甲状腺99mTcO-4和99mTc-MIBI显像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的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94.3%,准确率为95%。良性结节与hTSH水平增高有关(P〈0.05)。结论联合甲状腺99mTcO-4和99mTc-MIBI显像可对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进行鉴别诊断,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99mTcO-4 99MTC-MIBI 显像 甲状腺结节